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人大太犬

随便扯扯啥是超前,啥是滞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09: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ngsxngtd 发表于 2016-4-28 12:53
, @! S% U( F' v3 ?俺想问一些具体的问题。  D- h. |# p4 Q9 t
假定泵送系统设备选好了,整个系统阻力值也都清楚,从厂家手册里也拿到了泵曲线; ...

$ z1 ]$ W* i; C/ y流体问题不敢瞎说,说说对控制的看法。曲线拟合法。说白了就是不知道物理模型的数学关系,最后只知道实验结论情况下进行调节。系统相当于黑盒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可以设计。但是性能不会是特别高的。这几个问题核心都是一个问题。没有物理模型怎么办。那就只能靠pid法调节了。设置可变参数,一点点的尝试,最后调出系统曲线。但是先得确定系统是稳定系统,如果本身不稳定,就要加限制条件了。让输出稳定在一个范围里。; f/ D, w% Y3 D& H' A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0: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04102 发表于 2016-4-28 20:23  e" Q+ ^% S$ r' T- K% `8 ^2 l
传感器反馈回来的信号进行处理,低通放大与高通放大,两部分的输出再叠加在一起控制执行部分。
2 `5 w' d3 }5 ^' F4 X+ T$ I, }* R; U8 X可以认为是 ...
& C* p: \) m5 `' q, N" V
关于传感器噪声是这样的。相对于输入来说。传感器的位置在系统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对于同样的系统。产生的特性是不同的。对一个变量进行微分会放大高频新号部分。这是考虑传感噪声的原因。幅频特性性上移。意味着系统的高频增益一定是变大了。可能对增益裕度产生影响的。系统的设计一般对相位裕度也会有要求的。但是即便裕度再低。也要有限度。所以还是得考虑影响。。系统设计其实算是数学问题,得总体考虑才好。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0: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螺旋线 发表于 2016-4-29 14:40
( ?* M% w  k" Q0 U2 L! ~前馈是什么?
- T" M: ^2 V- O% u有人这么描述:9 b6 X! H3 b4 M# W3 I* O2 u
你家热水器的冷水管,不知什么原因,隔壁老王“旁”过去 一根。你正洗得舒 ...

4 E7 |* W- u7 ?6 F  f* T! p大侠写的很形象,这个洗澡水其实算是指令跟踪。超前补偿就是要对还没发生到输出量上的结果进行补偿的。
* Z7 I5 V; S% P0 Y6 d  O
发表于 2016-5-11 10: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大太犬 发表于 2016-5-11 10:06. C) s: R# l1 z3 I( K; I4 n6 V
大侠写的很形象,这个洗澡水其实算是指令跟踪。超前补偿就是要对还没发生到输出量上的结果进行补偿的。
# z) F$ ?) A+ G3 ~' y  D, J- q# p9 e
洗澡其实是个滞后很大的系统,一直觉得传统的冷热水调温很不好7 N0 t* N  Y: ~8 S) y& D$ ^- z

点评

那是因为唯一的传感器在最末端。滞后很大。如果在前面加环节就会好很多  发表于 2016-5-11 10:50
发表于 2016-5-11 10: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universal 发表于 2016-5-11 10:343 g5 @& c2 C& x- h8 I0 f4 h
洗澡其实是个滞后很大的系统,一直觉得传统的冷热水调温很不好

4 e$ _: \8 i2 t; [检测点不合理,也没法合理' r/ q; r# e7 M4 o3 v
发表于 2016-5-11 11: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位大侠都说是检测点的问题,其实不然,控制上有多种解决办法,增加温度传感器是一个办法,内置伺服装置也可以,还可以固定参数控制。就说最后一种,如果设定一个流量范围,在范围内自动调整火力,使得热水温度为一定值,那么终端只需混水就可以了,不改变传统花洒结构,只需热水器升级成恒温的即可。控制,不要总想大闭环,不是都必需的。

点评

你说的很对,无论什么办法核心就一个反馈控制  发表于 2016-5-17 09:39
发表于 2016-5-11 15: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m_e 发表于 2016-4-28 16:52
5 X( ^6 u9 ?# H$ D上学期刚学的控制工程,我打听一下第一种:因为微分可以求出变化趋势,超前多用在检测点离加工点远的工业环 ...

* c( O# T# ?# l5 c请教楼主:微分求得的趋势用于补偿,超前补偿的用什么,是对趋势再微分吗?+ `* o1 Z+ y! t7 k' u

* Z9 o  z# X9 U' G7 v

点评

m_e
可能我理解岔了,楼主帮我纠正一下  发表于 2016-5-11 15:39
发表于 2016-5-17 00: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大太犬 发表于 2016-5-11 10:02, O1 x6 d4 M, j& S, F
关于传感器噪声是这样的。相对于输入来说。传感器的位置在系统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对于同样的系统。产生的 ...

7 ]. z6 B; o' ~/ f: o( R关于帖子中说的超前,我之前没有认识到是变化产生之前就着手进行调节这个意思:)
1 A$ f5 O7 b$ |8 P- E
- _; C& x! Q" @- R; U8 D4 c' }微分是否放大高频部分还是只衰减低频部分、微分和微分放大的频响曲线怎样,具体设计不同也会不同。
2 ?; g0 w& Y0 m  c可能您理解的是越高频的放大倍数越大?
  J6 h. h- ^# \. \% D: B最大的噪声源可能是50Hz工频吧,您说的噪声是什么噪声?
2 P6 Y9 T6 A  S$ O3 A: E5 I; y% B, t' i
增益裕度我个人觉得不存在问题。4 B, Q+ [6 b9 A& `- [( A
相位余度的考虑,首先要稳定,再考虑速度,您那个是什么系统,电机控制吗?8 Z8 T5 P! g" j& p: Q, W, {! x
这类东西软件实现和硬件实现都差不多,软件的更灵活一些、速度稍微慢点。% ~) S+ \7 S! V1 I3 u1 c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09: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人大太犬 于 2016-5-17 09:37 编辑 ) f7 N. r5 d& s/ J, B
04102 发表于 2016-5-17 00:233 @6 b0 L2 H3 z8 W
关于帖子中说的超前,我之前没有认识到是变化产生之前就着手进行调节这个意思:)
( N. G5 M& a7 h2 W' b4 U! L. ^1 u" \/ W; C2 z( ^  `4 w% M
微分是否放大高频部 ...
' A/ e3 l% P- F. H+ k' f
我说的超前和滞后是时域的问题,微分相当于求导,就是说求预判未来的变化,做补偿,积分其实就是过去变化的累积求和,就是已经发生了偏离,让这个系统输出会位。微分放大高频说的是伯德图上面的东西,在拉氏变化后,微分近乎于加个零点,而积分相当于加了个极点。我的说法是在新加零点位置开始幅频特性上翘 ,这是必然的,因为画画图就明白了。噪声是说扰动和传感器测量误差,对于控制来说影响精度的外加扰动都是噪声。对于通过开关电源来供电的电机,开关管导通和截至的状态变化是必然产生电路里面的高频谐波,一般在供电电源输出都要加滤波的,否则就可能反应到电机上,比如电流断续体现为机械特性很软等等。对于通过频率响应法而不是针对某个系统来说,相位裕度和增益裕度都要考虑的,比如画了一个系统的伯德图,发现增益裕度是负的,那就是必须要针对这个特点进行调整了,否则系统是不可能稳定的。
发表于 2016-5-17 23: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大太犬 发表于 2016-5-17 09:31
1 Y8 F7 ~. E+ E. T2 c0 U& r我说的超前和滞后是时域的问题,微分相当于求导,就是说求预判未来的变化,做补偿,积分其实就是过去变化 ...

) z- q0 O# \  E! [# B“我的说法是在新加零点位置开始幅频特性上翘 ,这是必然的,因为画画图就明白了。”
/ }9 r! s0 F/ A在这句话之前你说的都没错,关于这句,我说的意思是,微分(高通)和微分放大(倍数大于1的高通)电路或软件处理的高通,有不同的构建,阶数不同,有可能处于你称之为“上翘”的频率范围很窄。微分是否放大高频部分还是只衰减低频部分,看你具体怎么构建了。0 Q" x- T1 ~( n7 C* Q9 i, J% R5 `% r

+ M- s3 H* \" Q( u0 Z9 V9 r关于噪声,您说的是电源受电机这类强干扰负载影响导致的电源噪声吗?
1 v5 m1 }2 P# C+ @- F1 H  s这类噪声对测量电路确实是有一定噪声,处理手段各种各样。
) [. f. X8 W; h/ |+ ~- g' Q关于测量电路的噪声抑制,地电流回流路径和地噪声分析、抑制;很多ADC的原理上就很抗干扰比如多斜积分;现在开关电源的开关频率越来越高,对于测量相对低速信号的测量电路的影也就响越来越小。这些内容很庞杂,足能讲一本书。$ }2 j0 ~& s  \, @
8 S+ ~) ?, q' B  i- f$ O; l- d- {& Z
感觉您说着说着好像有点说混了,是在说直流电机调速吗?
6 j- Y  z# Z2 @# v  b/ X! ]关于环路稳定性分析,直白些说,无非是相移的累积,权衡“执行和测量反馈环节”与“伺服调节环节”的速度。
0 {7 Z7 W$ e- c/ i( `# C0 c% w3 \% A/ d

* L# g0 G' h8 L# ^聊的稍有点深入了,请继续交流,谢谢。
2 b- v3 P; G" {6 y& k0 v4 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1 09:54 , Processed in 0.05989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