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362|回复: 35

四轮车的转向与悬架几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0 11: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咱也来喷口水&画虎卵! L- _( U( p6 S8 d2 X" Q8 @7 o
俺早期在汽机车厂待过(机车引擎研发课),往后打工大半在中小企业(咱们9成企业型态)付出劳动换取粮票,数十年来工作性質一直从事产品机构设计,四轮车的知识来自学生时期玩遥控车与杂志片断积累,当时除了军校有车辆工程系,民企(无国营)车厂工程技术人力主要来自机械相关科系,当时十家汽车厂都是日欧美车系授权在本地生产6 V! f1 f/ X: b2 M) A. n! d- Y
& E8 t8 u- W1 a% d2 G1 c
俺最早设计过遥控车,之后几年搞摩托与非车类(木工机/医疗/健康产品- -设计)过了十年后才在自行车/轮椅产业开发电动四轮车,再来就开发Buggy越野车,造原型机居多
: L2 F! K1 F9 C8 e. l. r5 S/ u! U2 u; k0 J# G# S9 I+ Y  o; i
杂烩图有些是自己闲暇自作3 Q5 n5 N5 L( v8 H- K. ~6 f2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302 收起 理由
老鹰 + 300
mrplplplpl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zerowing + 1 专业!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0 11: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造小车无团队运作,小企业造原型机顶多就一两个助手,主要是焊工,零部件机加委外居多,所以设计阶段都是俺一人自理,因为同事也没人懂多少- V. _8 k! E3 W$ i
7 E5 n1 k5 m' D  o4 X- [" I
上网谈自制车,設计绘图阶段常有人谈计算,甚至还有所谓计算书可套用,俺就不明白,车辆底盘型式何止千百种,从0开始,几何设计要计算啥东西?
7 |0 w1 J  O7 _. g
+ x5 ?% Q( j. z# P; M( n$ C此例雖是三轮,双前轮与四轮车相同,自行车脚不落地,前轮转向角需比摩托车(40度)大许多才行
5 y1 X. f3 i! t6 Q; g9 B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0 12: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大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0 12: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摩托车速快,转弯时车体倾斜角度大,側傾斜至少到40度(踏板车)才足以应付一般弯路骑行,所以咱的车款转向节鱼眼丛自行车款角度翻90渡
  E1 {6 ^& e7 R, J& X8 ]) c6 z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0 13: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要是自己造了玩玩还可以,如果是拿来卖,那当然几何设计阶段就要计算了。

点评

看样需要切磋切磋啊。不是所有计算都是一次搞定。也不是所有产品做一次就不要修改。如果开始你计算的差太远,只能说你计算有问题。而不能归结为就不用计算了。  发表于 2015-11-10 16:23
目视能判断何需算!连杆运动边界極限才需检视,那也是修改到成形阶段,前面试作模拟都是白算  发表于 2015-11-10 15:14
道不同不相为谋啊。构型计算非要等看到实物才能计算吗。那不晚了。只要简化了,最初的运动学,动力学关系都可以初步计算出来。  发表于 2015-11-10 14:59
尔等习惯了拿现成配件套才一开始就算,你的部件长啥样尚未知要算啥?定型後才能算  发表于 2015-11-10 13: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0 13: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帖子,进来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0 13: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啥物件需要计算?先看哪儿受力最大,依次檢視各部件,定型之前修改次数繁多,所以是边改边校核
/ v) u$ X5 g6 _; @/ _( g2 P5 E) O5 I8 |7 H
比较淘宝這货便知悬架型式优劣
, [, c, ~5 p* @$ W9 Y9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0 14: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恁老厮 于 2015-11-10 14:38 编辑 2 Q8 j( t; r& v" O& L# o

0 \1 G4 b; ~+ ^; X, J$ f# T* c) M' _6 d# O2 Z
/ y$ l* F! a. d/ A. r" u; t8 d
这些有淘宝货有些网友仿俺的第一代第二代原型机,无需计算,目視便知几何错误或不佳- B  i! q0 W; ^3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0 15: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恁老厮 于 2015-11-10 16:18 编辑
  i, |0 Z( [+ p) W# K4 R* m. Q6 l' ^! d- E& }% t
早期在机车厂时研发部有3个硕士学位,职司分析(计算),你让他们设计新产品他不会,动手干活更免谈,差点忘了!本引擎课也有一位硕士,但他做的是与咱们本科一样的黑手仔活- 试做/修改/测试-$ ~; P6 D- n  r- g& i8 u
5 ^2 c& E7 v9 G. a, ]. O
记得曾与一位分析师讨论新车款悬臂运动时,他把悬臂当成主角(固定座标系),车体与地球相对其在上下方起伏运动- -是不是俺太古板了脑筋转不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09: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空间几何机构运动若不画3D图便无法真实模拟全况,无3D模型却言以计算设计产品的都是胡扯,既然有3D图模拟连杆几何,目视能立即判断其合理否,还需要计算吗?当然你得具备相关几何知识,有些悬架与转向知识得亲自操作过实物或模型才能体会数据的涵义与连杆角度极限% w  v. y! d/ F5 b- u

* i+ g% R3 G7 G8 g& O2 x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动静之机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5-5 11:43 , Processed in 0.06571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