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感器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同样非常广泛,传感器能够发挥感受生命体征信息的重要作用,“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就是传感器,因此研究传感器是发展当代医学的必由之路。
; X& D- Q- X* y+ b4 U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以及电子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相关的领域也因此得到了推进,医学领域的发展更加显著。可以看到,在医学科技领域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科技电子产品,例如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身伽马刀治疗系统以及多层螺旋 CT 和MRI 等,传感器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同样非常广泛,传感器能够发挥感受生命体征信息的重要作用,对推动现代医学发展有重要意义“,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就是传感器,因此研究传感器是发展当代医学的必由之路。+ i* ^# `$ k; f8 [# F
) }# U( A4 J \6 Q
1 传感器的组成与分类
; G% {+ J4 R+ u7 U& T
/ M2 S: k. {- W/ a% |8 _& i9 U% `传感器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即转换元件和敏感元件。其中敏感元件就是能够直接响应或者感受被测量的部分,而转换元件就是将测量到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那部分。按照现在普遍使用的分类方法,可以将传感器分为两类,其中诸如生物传感器、物理传感器和化学传感器等属于一类,这几种都是将输入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而力矩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和粘度传感器等,这几种是按照输出量分类的。上述都是都是较为普及并应用广泛的传感器,在未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3 n3 r g" e2 S, q$ Y: d
, b l# h+ ^4 Q2 q, T* I在过去,医生收集病人信息的方式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望闻问切”以及简单的检查。我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建立了医学工程,多种高科技医疗设备被开发出来,大大丰富了医生收集病人信息的方式,也提高了诊疗和治疗的整体水平。在医学领域,传感器起到的是“耳目”的作用,传感器种类繁多,用处不一,按照诊疗目的可以分为预防传感器、检查传感器等,按照采样方式不同则可以分为体外传感器和体内传感器,按照检查目的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形态学传感器、生理功能传感器和临川化学传感器等。目的不同,用途不同,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
2 B7 v- ]" c5 R7 D8 ?/ C& R
# _( @4 u( A* d& J2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0 M: n3 _7 Y3 }2 D# c5 u' N
* X" G+ P6 K$ o, o: l
在医学中有多种检验方法,一般的方法是在实验室检验,但是这种检验方法过程繁琐,花费时间较长,逐渐无法满足现代临床医学的需求,生物传感器的出现大大改观了这种现象。生物传感器是化学传感器的一种,核心部分是以诸如细胞、微生物、组织等的生物活性单元为基础的敏感基元,传感器捕捉到基元和目标之间的反应并将其用电信号输出,由于生物传感器具有操作简单、花费时间较少等优点,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关注。2 C1 t7 S! w2 @% M! w
5 d: `0 g i+ f1 }0 a7 ^. f2.1 原理和结构
+ g j% b6 Q- B5 T$ ^ # y: g! @$ v) o0 ]
传感器中包含抗体、抗原、蛋白质、DNA 或者酶等生物活性材料,待测物质进入传感器后,分子识别然后发生生物反应并产生信息,信息被化学换能器或者物理换能器转化为声、光、电等信号,仪器将信号输出,我们就能够得到待测物质的浓度。传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感受器和换能器,再将信号通过自动化仪表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处理,就能构成各种仪器或者系统。6 M7 w' I. G$ \ b# u
( Q8 | E5 V) J2.2 分类和特点" W+ h5 O) l. ?, G2 f
* ]4 |' P! K7 @5 Q! {( {" p
按照换能器种类分类,可以分为声波传感器、半导体传感器、热传感器、阻抗传感器等 ;按照分子识别元件种类分类,可以分为免疫传感器、细胞传感器和组织传感器等。1 E2 t: ~; F5 s; h/ U# ], C/ ^
5 u1 ]5 k j5 z" c4 g1 E: |% ~' a
传统医学检验大多是酶分析法,这种方法步骤繁琐,费用较高,而采用生物传感器的方法,虽然试剂价格昂贵但是可以多次使用;生物传感器有很强的转移性,即只对特定的底物发生反应,不论其浊度和颜色如何 ;再者分析速度较快,一般一分钟就能得到结果 ;误差能够控制在 1% 以内,准确度可以保证 ;相对于酶分析法操作更加简便,可以进行自动化分析 ;生物传感器检验效率更高。上述都是生物传感 器的优点。
4 V7 |; g4 f8 }" G: Q* m! t b% m * v, m. V3 P6 a% g
2.3 医学领域中的运用
6 l( y5 Y3 d- ^% c% }5 n ) @& {& H# H5 R- u
生物传感器有很多种,下面针对其中几种传感器在医学领域中的运用展开分析。
; V' A: p" i7 c5 ~+ s; f- D * L) K! ?! R8 S: _1 z; U
2.3.1 微生物传感器
" R& |# r) H1 z, ?6 B' L; u# _ - J( k/ L G' g F" F, k) W
微生物传感器的感受器是含有微生物的膜,工作原理是微生物会消耗待测溶液中的溶解氧,放出热量或者光,达到定量检测待测物质的目的。相对于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使用稳定并且成本更低,但是使用范围不及酶传感器,数据显示,微生物传感器能够检测的物质约为 60 种到 70 种。微生物会受到待测物质的毒害影响,这是影响传感器准确度和寿命的主要因素,解决了这个问题,微生物传感器市场化指日可待。
; b0 D# s' u. P @, a ! v E" W2 H: v. f
2.3.2 酶传感器* B3 E8 w% H& H4 T2 B- A( s
- [3 a9 x$ u9 C
这种传感器的敏感元件是固定化酶,使用酶传感器就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提取酶。临床上测定尿素、葡萄糖、乳酸、天门冬酰胺等生化指标可以采用酶传感器,例如现在的葡萄糖酶传感器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应用范围广泛,并且国际上乳酸酶传感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临床上要检验患者肾功能就要进行肾功能诊断,然后针对性的实施人工透析,这种情况下就要使用尿素传感器。酶传感器研究时间和发展时间都较长,市场上的酶传感器已经达到了超过 200 种。
8 _' n8 h* s' N
- u" l; _+ `$ Z3 g2.3.3 基因传感器
7 _2 z; e! }8 W0 h3 e& e & M+ T; }& r9 P0 X/ M: n
基因传感器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种传感器,但是技术先进,国内外也有很多专家学者针对基因传感器进行研究,现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基因传感器的基础是杂交高特异性,一般基因传感器上有 30 个左右的核苷酸单链核酸分子,通过和靶序列杂交测定目标核酸分子。现在研究和使用较多的基因传感器是 DNA传感器,主要用于结核杆菌、艾滋病毒和乙肝炎病毒等的检测,从而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
r9 ^+ `2 R9 p) O4 M) p3 \5 \
; I0 r3 L0 z/ L3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 b; n+ V3 s; ]% D
# z- R! F( a' ]' ~% M) o传播光并不是光纤的唯一用途,还可以用来交换信息。光纤可以将各种参数和待测量结合起来,得到被测信号的状态,将其转换为光信号输出。相对于传统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反应速度更快、灵敏度高,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电磁干扰,光纤密度小、保密性佳并且便于保存,因此光纤传感器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 f7 M3 B3 n/ O7 ?- z5 l
J/ }" \ ]# l' C' ]
3.1 原理和分类
/ P8 A" q% M C2 ?' r
9 N/ B9 }3 A4 s; O基本原理就是光经过光纤进入调制区,然后和被测参数发生作用,被测参数会使光的频率、强度和相位等发生变化,变化后的光经过光纤通过调制器输出被测物理量。按照传感原理,光纤传感器可以分为两类,即传感型传感器和传光型传感器 ;按照测量对象可以分为流量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等,医学领域现今应用较多的是传光型传感器。
4 p$ P- e6 h6 J' ]3 o1 |6 q2 a+ I& q' H4 P: Y! z" L7 v4 S
3.2 传光传感器的应用
( }- g* U# z& x+ X9 o ! i k" N( n# y% i. m+ G" R R; o
传光传感器有很多优点,例如绝缘、体积小、不受微波和射频干扰等,在法国、日本、美国等国家都有大量应用。
5 {8 I4 \9 `- {0 _* B' u M/ Y
5 Y+ n. G: Q$ y* i* V: K3.2.1 测量pH值# }: x* A# h7 Z6 e# R
9 G* p$ _& m. j0 l) p& S
采用光传感器测量 pH 值的原理,是利用透射光和发射光的强度随波长分布光哭进行测定的,在纤维素膜盒中插入两条光纤,然后将针头插入血管或者组织中,试剂会和体液混合,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然后使用分析仪将测量这种变化,分析后即可得到组织或者血液的 pH 值。
2 e- @2 a/ z: K8 j
3 j+ E2 y: i6 Q* {* [1 y# G5 E) q8 L5 ]
! g8 I- R- C- V. X w( j3.2.2 测量温度
9 o$ E3 X5 d$ ]5 n) L : P4 i& x' S' {7 s
现在国内外普遍采用微波加热疗法治疗癌症,但是加热的温度难以控制,如果温度太低,癌细胞可能杀不死,而如果温度太高,正常细胞会被一起杀死,对人体有不良影响,适宜的温度为42.5℃到 45℃,因此需要采取措施监测加热温度,我们可以使用光传感器达到这个目的,已经开发出的一种就是使用钽酸锂晶体制作的,由于晶体的双折射特性因而对温度非常敏感,虽然目前用于测量温度的光纤传感器仍然处于研究阶段,但是需求量较大。( { q9 S0 ]) }# _4 u: g
4 e+ K$ a- A! C" P$ y3.2.3 传输图像3 c1 \. |* k2 t0 ~6 T
5 [, e6 r( K! V( b, M" C- b" ~8 L原理是将多根光纤组成光纤束达到图像传输的效果,将其应用于内窥镜上能够极大的增加内窥镜应用范围,这种内窥镜具有自由度大、柔软、直径小的优点,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病人基本不会感受到痛苦,光内窥镜还可以用于息肉切除等正常的医学领域。' x1 w4 S1 I- N) M! }
: |. i! N0 B5 @& A3 F
4 温度传感器的应用) G7 F+ H! f+ P3 Y0 Y* y+ B
: K4 t6 k/ @9 D! J4 D8 E* x
温度指标在医学中非常重要,医生可以依靠各个部位的温度来诊断疾病,例如在诊断休克病人时就需要获取其体表温度,而一个人体表温度升高则可能是得了感染性疾病,又如恰当的调节保温箱,能够给新生儿营造舒适的环境等。这些例子都说明温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因此温度传感器在医学中的应用同样重要。3 `5 |8 S, n5 G- B
) h. L+ l' D' }4 F2 p3 G& Q% |4.1 温度传感器的种类及应用
4 u3 X0 R0 T z 5 i% P' K/ X( j& ]6 n. Z$ s
4.1.1 热电偶式+ B: S+ @, }* o! [" n d& {
% a, d' U" p, B回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如果触电温度不同,那么就会有电流通过回路,这就是热电偶式传感器的原理。这种传感器的优点是可靠准确、范围广、测量稳定,在医学领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肿瘤治疗中,如果精确的控制温度就能强化放疗的效果,因此使用热电偶传感器将肿瘤周围温度控制在 43℃,提高了治疗肿瘤的疗效。
2 o! U/ o8 @; r1 L , K$ }( t0 J3 y* g$ H- U7 t
4.1.2 热电阻式6 ?/ f3 A3 t8 Q% E1 y" [
$ ?4 T; F+ I# H5 s
主要是使用热敏电阻,这是一种对温度很敏感的元件,可以使用热敏电阻来制作探头,例如半导体热电阻和金属热电阻等。热电阻传感器的优点是价格便宜、反应快,并且工艺较为成熟,我国工业使用热敏电阻非常广泛,由于热敏电阻灵敏、体积小的特点,在医学中同样得到了大量应用。例如在玻璃或者塑料中封装热敏电阻,可以用来测量直肠、口腔等部位的温度,而薄片热敏电阻则用来测量体表温度。热电阻传感器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5 C( C; e! L5 h( t # O' |" K- K2 Z
4.1.3 热辐射式( d& q' e* K1 N# W( y
( [" s5 k s" w8 p" _' }9 v实际上是一种热电变换器,使用黑色表面的元件将辐射量吸收进来,转化为热量后经过其他元件转换,成为参数或者电量,常见的就是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例如在非典期间使用广泛的红外线测温仪。/ z9 C! a0 b& E+ |2 Y
$ W7 @% v! D' V& V4 F
4.2 PN 结温度传感器* C7 g0 t1 _/ P2 y1 j4 O' f9 Z
) Q. y2 A- D4 l* i' V0 b; f温度会对 PN 结的伏安特性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利用这个特性制作温度传感器,例如常见的有集成电路传感器、二极管和三极管温度传感器等。其中集成电路传感器应用较多,是在一片芯片上集成外围电路和温闽三极管。和热敏传感器相比,集成模拟传感器响应速度更快、灵敏度更高,并且体积较小,携带和使用都很方便。
! j4 I' p: @: x; b
& L; ]/ o. B. d$ \* K- O5 V8 c7 ]6 x4.3 数字温度传感器. m; d1 F0 c! |8 f% A5 g- q! J: V, {
0 r" k( K$ A8 l* t5 g
将温度转换为振荡频率的变化是数字温度传感器的原理,数字温度传感器可以分为智能温度传感器和逻辑输出传感器。其中智能温度传感器也叫智能温度控制器,发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现在国际上已经有多种智能温度传感器,这是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结合的产物。智能温度传感器是一种软硬件结合的产品,其智能程度也受到软件水平的影响。智能温度传感器体积小、抗干扰并且精度较好,可以采用智能温度传感器建设病房多路温度测控系统,批量测量体温,还具备报警功能。逻辑输出温度传感器就是温度开关,在很多时候我们只关心温度是否超出了范围,如果有这种需求则可以采用逻辑输出温度传感器。" k/ s' ~$ d2 l% D7 ]7 {
! W& U- B! U, U5 k+ ^7 m+ S
% V1 E2 R2 J1 Q+ v. S: K# N e-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