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52|回复: 0

盘点泵技术的五大发展趋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0 19: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要在竞争激烈的泵行业保持领先地位,准确把握泵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关键。在物联网高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泵送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泵技术的发展趋势也呈现了新的变化。本文盘点了泵技术的五大发展趋势。
/ _: Q# ~* l7 D' b, z7 J# H7 e, z! q, D, m1 {2 M0 ?1 g1 ~) ^7 V
产品多元化
市场需求多样化决定了泵产品的多元化趋势,主要体现在输送介质、产品结构及运行要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几方面。
- P! f" ]- p) ?4 t; |4 n2 ?' }" U从输送介质的多样性来看,最早泵的输送对象为单一的水及其它可流动的液体、气体或浆体到现在可输送固液混合物、气液混合物、固液气混合物,直至输送活的物体如土豆、鱼等等。不同的输送对象对于泵的内部结构要求均不同。
. W; y/ y+ X' \9 ?# @! l除了输送对象对泵的结构有不同要求外,在泵的安装形式、管道布置形式、维护维修等方面对泵的内在或外在的结构均提出新要求。同时,各个生产厂商,在结构的设计上又加人了各自企业的理念,要加提高了泵结构的多元化程度。- Z% ~1 ]' {/ C
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总体背景,泵的运行环境对泵的设计又提出了众多的要求,如减少泄漏、降低噪声振动、增加可靠性、延长寿命等。这些均对泵的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O1 k1 B7 x9 A" ^$ B0 z
+ s7 a6 p" f' u: N+ w6 H
传统制造与信息技术结合
% @! m# @8 t6 m, ?4 {5 C& f0 B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泵的设计人员早已经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如CAD的利用),大大提高了设计本身的速度,缩短了产品设计的周期。而在生产为主的制造当中,以数控技术CAM为代表的制造技术业已深入到泵的生产当中。但是,从日前国内的情况看,数控技术CAM主要应用在批量产品的生产上。对于单件或小批的生产,目前CAM技术尚未在泵行业当中普遍实施,单件小批的生产仍旧以传统生产设备为主。
: o# V3 K8 i: C: ^0 t  {( ~由于市场要求生产厂商的货期尽可能缩短,尤其对于特殊产品(针对用户要求生产的产品)供货周期缩短,必然要求泵的生产企业加速利用CAM技术甚至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柔性制造(FMC和FMS)对从设计到制造模具、零件加工等各环节协调一致处理,保证一旦设计完成,产品零部件的加工也趋于同期完成,以确保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1 Z; Y' H" e) K2 ]- E; m8 `: y+ c! m
与此同时,除利用计算机制图外还将在计算机这个载体上实现产品的强度分析、可靠性预估和三维立体设计,将原来需要在生产中发现和解决的工艺问题、局部结构问题及装配性问题等方面提至生产前进行防范,缩短产品的试制期。
1 C3 Y& D0 a# Y& O; {9 K- U1 v8 T6 M

- h8 ]. S2 b$ f8 A* g) K6 g" k) H产品的标准化与模块化
, w! ~% B* F  v- G7 A' C在产品出现多元化的同时,泵作为通用产品,总体总量依旧巨大。在市场中,除出现技术性竞争外,产品的价格竞争尤其是通用化产品的价格竞争是必然趋势。在产品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下,要实现产品价格的竞争优势,提高产品零部件的标准化程度,实现产品零部件的模块化是必须的。在众多零部件实现模块化后,通过不同模块的组合或改变个别零件的特性,以实现产品的多元化。同时,只有当零部件标准化程度提高后才有可能基于产品的多元化基础上实际规模化的零部件生产,用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形成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也可以在产品多元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缩短产品的交货周期。) ~+ M4 _% _! ~+ M9 H

- ?( O/ Z6 J6 p7 Z- _9 O# i机电一体化
8 c: o" W/ H5 _5 h/ a( m正如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样,现阶段科技领域中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越来越丰富,跨学科的共同研究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作为泵产品的技术发展亦是如此。以屏蔽式泵为例,取消泵的轴封问题,必须从电机结构开始,仅局限于泵本身是没有办法实现的,解决泵的噪声问题,除解决泵的流态和振动外,同时需要解决电机风叶的噪声和电磁场的噪声;提高潜水泵的可靠性,必须在潜水电机内加设诸如泄漏保护、过载保护等措施;提高泵的运行效率,需借助于控制技术的运用等等。这些无一不说明要发展泵技术水平,必须从配套的电机、控制技术等方面同时着手,综合考虑,最大限度地提升机电一体化综合水平。" X, Y& O+ f3 Q( j0 O: R

+ ]3 L! h8 T- {+ j- w; ?0 V新材料新工艺
7 e% O  t7 @  q6 J- {过去的十多年来,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运用是推动泵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的因素。泵用材料从铸铁到特种金属合金,从橡胶制品、陶瓷等典型非金属材料到工程塑料,在解决泵的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等环境上都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同时新工艺的运用,又更好地使新材料运用到泵的零部件乃至整个泵当中。如有些厂商已设计并推出了全部采用工程塑料制成的泵。比用一般金属材料生产的泵在强度上毫不逊色,在耐蚀耐磨上更胜一筹。又比如利用新的表面涂覆技术和表面处理技术,同样可解决泵的抗蚀和抗磨问题。随着新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和新工艺的深入运用,在泵领域内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b. p6 \! K& z0 t5 D

& e$ E. u+ S0 X0 S6 [/ f$ |1 s. N# R
) u; E# ^# P4 A7 G4 L* G- J4 Q1 y4 }8 d' e;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6 06:12 , Processed in 0.08536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