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371|回复: 11

请教各位有经验老前辈,如何做好工厂的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5 15: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题所示,本人带着诚意来请教各位老前辈,由于职业岗位的变化和需要,单位将本人调至质检部门,虽然工作有起色,但是感觉还不是很满意,老板给的目标是:全面管理和控制工厂的产品质量,要求做成大质检(这是原话,目标不是很明确,要求自己去发挥)。本人以前是做技术的,在此请教各位有经验的老前辈,给予指教,不胜感激。工厂的产品是各类压缩机组成撬,化工设备成撬、压力容器制造等。8 \% M+ y; G& L% t&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5 15: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去确认是形式上或是要落实的搞质检,这部分是单位高层才可决定的事。& `4 |7 D2 L' D6 }+ L

; Q8 l3 A' Y, {0 Q) V可以请顾问公司辅导和建立质量系统的一、二阶文件,单位内再编写三、四阶文件。
8 w3 @& A; ~$ y) \# I$ V依据层级建立组织、依工作内容编配人力,并要安排教育训练和教育推广;
' x/ K/ N+ e) _" }
" y- d! p6 I1 J3 r! N( U  y可以去质量相关论坛去学习,例如6西格玛品质网

点评

6SQ品质网未改版前,聚骨灰精英,集品质精论,改版后只能呵呵了。  发表于 2014-10-5 16:41
 楼主| 发表于 2014-10-5 15: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工厂现状是,具有初步的品质管理体系的规范和流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老板觉得执行的不是很好,某些地方工作不够完善,仅仅是表面上具有那些规范而已(老板原话了),没有达到他的目标和要求。老板对质量控制部分还是很支持。

点评

998前辈,目前的现状就是您说的这样!点对题了!现在就是中间过程控制的不好;进料检验还能抓住;成品检验是最后环节了,前面的没做好,成品检验就成了空话了,做的再好都是马后炮。  发表于 2014-10-6 08:24
一个设备的质量好,是因为其中每个零件的质量都好,当你无法控制里面的每个零件的时候,就绝对好不了,有多完善的体系,多完美的流程,多全面的表格系统,都无济于事,在国内,你必须控制到每个螺丝钉,否则没戏  发表于 2014-10-5 17:58
发表于 2014-10-5 16: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请个质量总监,就像myth2000那样的,愿意不愿意掏钱可就考验老板的真心实意

点评

有质量总监,但是。。。。。。  发表于 2014-10-6 08:24
很多家伙不明白为什么给国外缝衣服就能缝好?因为布料是人家的,缝纫机是欧洲的,线是进口的,你只给缝一下,并且人家每条线都检查,于是就缝好了,假如都在国内采购,就缝不好,我设备比谁寿命都长,因为我控制  发表于 2014-10-5 17:55
发表于 2014-10-5 16: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先做技术的。。,那有没有发现,技术、质量、生产之间会互搞,搞的鸡飞狗跳。8 A5 ^; e9 ^. T8 H7 ]# X' O
按你的意思,现在老板是让你去做检验管理层,那你有的互搞了。坚持一点是,按图纸工艺检验。

点评

互搞不互搞,是他们的事。我坚持原则,能在大原则的前提下,让步处理的,可以让步。如果不坚持原则,这个质检存在就没有意义。我也知道做质检是得罪人的事,但是我就事不就人。  发表于 2014-10-6 08:27
发表于 2014-10-5 17: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得抱着必死的决心,去得罪每一个人,,,O(∩_∩)O哈哈哈~

点评

这根本不是得罪谁的事情,生产厂长签发出厂许可,而不是检验科,到该出厂的时候,人家根本就不找你,你管得着吗,哈哈,就像安装现场,你设计的签字可以改,你不签字人家也一样改,安装的根本就不理你,除非你特牛  发表于 2014-10-5 18:07
发表于 2014-10-5 17: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质量管理,在中国企业里是个‘千年顽疾’了,几乎是没治的,军工用驻厂军代表,船企用外国‘验船师’,几乎没有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b5 ~- ]4 X) w1 \( u6 F4 Y+ O  B, `2 n' s
武汉以前用德国老头格里希,最终因为过于严格,给赶走了,哈哈,# X9 R. Q! q+ t: n6 b# i
- h5 r: j3 U* S" u
北洋舰队以前用郎威里,炮打的非常准,英国人看了都佩服,最终连刘步蟾都受不了,把郎给赶走了,邓大人的船就是因为水密舱问题,最终沉了,5 }: ]% n2 b6 C7 `
* W0 v6 }; _0 ]" L. O0 v- W- g
以前我在设计科的时候,用一个女士去换检查科的一个能人,那女士哭了一天,但也没有说动领导,最终还是去了,2 J  n) O1 q% _( I9 S+ `
8 h' J" s( G. I4 ]
我玩产品这么多年,提高质量,在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老板亲自监督,没发现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点评

大侠,自己买了一本中国百科全书机械卷,互换性是美国工程师伊莱·惠特尼提出标准化,莫兹利发明螺纹机床。还是要看历史,了解一个学科发展!谢谢大侠教育  发表于 2014-10-6 20:29
MJay大虾,我一直强调读历史,我自己就读,历史不是哪本书写全的,都是‘零散事件’的组合,我都是从这些零散事件里读的历史,包括‘棒打柴油机事件’,还有我本专业的‘12V390’,因为这些是我本专业,  发表于 2014-10-6 13:27
是得老板亲自抓!但是要有反馈问题的途径。  发表于 2014-10-6 08:31
很多东西难道是脑门一亮,对照事实,一下就“悟”出来了!  发表于 2014-10-5 19:00
八爷你是上哪里翻到这些工业历史知识的?中国人写的很少,质量也不行。在网上找到一部《技术史》感觉还不错,够读一阵子,但是近几十年的没有。涉及到中国的也没您说的详细具体  发表于 2014-10-5 18:57
1990年上半年,东南亚国家向武柴订购一批产品。质检部门认为,产品质量不行,不能出口。厂领导却说:合同时间快到了,即使是豆腐渣也给我弄出去。结果,第二年,东南亚地区再也不要武柴的产品.93年,武柴亏,98破产  发表于 2014-10-5 18:44
令人欣慰的是,格里希的改革终于给武柴带来了新气象:1986年,柴油机气缸杂质从5600毫克下降到100毫克以内,居国内领先水平;废品率由30%至40%降到10%以下;向东南亚7个国家出口,创汇超过百万美元。  发表于 2014-10-5 18:43
1985年6月的一次全厂中层干部、技术人员会议上,格里希甚至恳求:“你们有人可能认为我是发疯了,每天不知道享受,天天到车间去吹零部件,累得满身是汗……我六七十岁的老人了,我拼命干,不是为自己,是为了你们  发表于 2014-10-5 18:42
发表于 2014-10-5 18: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2266998 发表于 2014-10-5 17:40 ! s3 ]) g& M; v6 i2 m! E
质量管理,在中国企业里是个‘千年顽疾’了,几乎是没治的,军工用驻厂军代表,船企用外国‘验船师’,几乎 ...
$ t, ?2 u  r# X) s8 m: [  Z
这么搞法老板不挂了吗,哈,很难做大呀

点评

老板不挂,厂子就垮啊,现实正是如此,没有例外的,  发表于 2014-10-6 13:28
不这么搞,什么结果?  发表于 2014-10-5 18:55
发表于 2014-10-6 00: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撒网顶 于 2014-10-6 00:40 编辑
) T% X) |& Z) H. A) `& T, k( e3 L5 U; Y' C/ Y* `1 `
在改行搞技术之前,干过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看到这个标题,忍不住也进来说几句,用逆向思维来说一说质量管理。
假设产品经常不合格,分析原因不外乎就是人、机、料、法、环、测,用鱼骨图方法表示如下:
鱼骨图.jpg
一,      人员
* u+ e% ^% O* M3 y9 V$ w2 P1,人员有无资质要求?有些工作如无损探伤等是需要资质才能上岗% g' a* B2 P2 [& F( U
2,操作员或质检员上岗前是否经过培训并验证合格上岗?国内工厂人员流动很大,新员工上岗前经常来不及培训合格就开始工作。" k! C/ Y8 W/ W/ d
……
二,      机器& z( R2 O! k; V% s6 e4 S' W
1,新购买设备有无验收程序并严格执行?是否需要做PPK/CPK来验证精度?国内设备采购这块猫腻很大,常有劣质设备通过高额回扣进入的情况。
: {! P: [- _# Y! B+ t( e7 f2,机器有无日常维护及定期维护检修?维护检修需要有标准的流程及作业程序。
' T& Y4 c3 H! V: Y! i. {……
三,      材料1 r( w" }6 o. v: p/ l  L
1,选择供应商有无标准流程?国内这一块的猫腻也很大,常常有资质较差供应商通过高额回扣进入供方清单。
( t; G" \) Z& A6 G- R0 b% J2,供应商的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完整并良好执行。
. o5 E; P+ s7 i, W  ^/ {4 Q) D% M3, 有无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审核?供应商评分标准是否建立并执行?低于评分标准的供应商是否有退出机制?
/ }3 Z, D+ r$ j" s1 m/ k+ ~, v, {5 t……
四,      方法& y9 x6 W& I& `; N) i
1,新产品量产前有无充分验证?是否需要做PPK/CPK来验证?很多厂家试生产少量几个就随便量产了,无论产品还是工艺角度都无法充分证明稳定可靠,当然如果批量极少的产品除外。8 M2 ~9 v! Y. g( ~* I/ V# u
2,产品或工艺是否有做潜在失效模式分析(DFMEA、PFMEA)?一般量产前生产关键控制点或质检关键控制参数都从FMEA来获得,后续量产后再根据实际质量状况来增减,实际上很多厂家的关键控制点或质检控制参数都定得很随意。7 D- \1 [* v/ v4 |' w
3,不合格的处理有无标准流程?
4 @9 H6 g1 Z. b2 [$ E" P6 I4,产品标识是否清晰?有无合格区/成品和不合格区/半成品易混淆的情况+ e- R) O; k8 r0 D( O( E# R; d, V
5,生产操作和检验是否都有相应的指导书?$ M( [, p, \8 A; z
……
五,      环境
9 \5 d2 O3 \8 ~% r0 H6 c. f' `$ h4 n1,产品或设备是否有温湿度的要求?有无避光保存要求等5 c2 X; [4 t! L7 h7 ?
……
六,      测量
, q% D. t$ `; ]! d1,量具有无定其校准管理?量测方法是否需要做量测系统分析(MSA)?
% L) P  l' v+ l# B. ~, n; g5 j5 m2,哪些关键尺寸需要做统计过程控制(SPC)?  r& Y7 n1 I5 V# T: Y
……
再往细了说人员职责是否清晰?公司目标和个人绩效是否关连?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外审、文件图纸管理等等。
这些分析下来会发现质量管理根本不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事,每个部门每个员工再到供应商再到供应商的供应商都会相关,如果严格做细的话成本可能会增加很多,一下把国内本来不高的毛利润给吞掉了,这时老板就会不乐意了。
总体上国内的大多数产品太低端了没有足够的利润去做细质量管理,只能在质量和成本之间找平衡点。

点评

大侠:您好!您的这个详细资料能不能发给我学习下。或者把您的经验给我介绍点,让我也学习下。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7 12:55
从刚开始三坐标测量干起,再做计量管理,然后供应商质量管理,跟质量相关的工作做了差不多十年,现在改行了  发表于 2014-10-6 14:37
牛人,自己总结出来的吗,资深人士  发表于 2014-10-6 13:36
实实在在  发表于 2014-10-6 12:58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 收起 理由
晓昀 + 1
扫街 + 1 热心助人,专业精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0-6 07: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把楼上的内容给老板看看,问问老板的想法。

点评

谢谢大侠!  发表于 2014-10-6 08:36
没问题!做人做事实实在在。  发表于 2014-10-6 08:3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12 17:21 , Processed in 0.07742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