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civiling 于 2014-9-18 23:40 编辑 0 H# y# U. ~, e( r$ k
& J$ ]6 g- z0 R/ O$ ^6 q: T今天日子比较特殊,也说说和日本人共事的一些情况。: A5 a& o! H ^1 S4 c- A
样本参数
. R% S% p& a1 O# u: r% e9 Y3 z, Q, K去年的时候,三哥开挂,对鬼子承诺了很多牛叉参数。我当时通过试验,发现精度达不到。就和X岛说明,我认为这个精度达不到,我也不能挑明说三哥的数据有问题。
/ g, u- L* e+ S3 n: W9 ~当时X岛就问我,你觉得哪些问题可能造成精度误差。我列举出齿轮回程间隙,加减速度以及去年分享过的那个Rigi-belt的变形。
- r! n. P/ j$ c2 _+ r xX岛继续问,你知道Rigi-belt的变形和受力之间什么关系?我当时就被问住了,虽然知道有那么一回事,但还没有定量的计算过。更要命的是没有记住那个变形在样本那个地方,到底多少。后来看,在一个蹩脚的地方,有那么一小行字。X岛一定看过了,很客气的笑笑,事实上他在证实我发现的其他问题客观存在前大半年都不相信我说的。4 W {' o7 ]/ I/ N0 \. z; v
蒙混进门: {6 @0 m/ K) Q T3 K3 b% W
由于赶进度,日本那边先后调过来几个工程师参与调试。其中有个叫X美的女工程师也被派过来。X美很专业,50多岁,看上去30刚出头。进公司前打扮的比较时尚,进了公司就一身绿色的工作服。每天干活之前在白板上写上当天的计划,一条一条测,一条一条试。中午没人叫就不离开工位,晚上8点多离开。 {) k; J0 V# n% B
那天我带她去公司另一个厂区吃饭,出门前我忘带工卡,而进门保安是要看工卡的。路上我就和她说自己忘带卡了。到保安那,我灵机一动,想起兜里有个带公司logo的公交卡夹,透明皮的那面,我塞了张红色的“毛爷爷”,进门前把毛爷爷在保安前一晃,然后转身介绍后面的X美,“这是日本的同事”。保安居然就都放行了!走过道闸,X美捂嘴笑,一下发现俩粗心的家伙,哈哈。! s2 \, S& o- h, u' ^/ i, L, Q
廉价手机
$ l8 c b* V+ b. q( [5 g0 v: X席间,聊到两国的公司,我可以“朗朗上口”说出数十家日本企业的名字。不过提到Sony,X美郁闷的说在走下坡路了;说道东芝,亦然;说道松下,亦然……于是说两国的手机。她拿出日本一个有名的品牌(我居然忘了),我用华为,两个对比下来,日本手机更薄一些。不过说到价格,她居然捂住嘴惊叹说,难怪日本那些电子品牌走下坡了了。
# f7 K1 @! i$ o y6 p7 a3 X& }聊到开时,我就说,目前中国有“中华酷联小”几个品牌,还有几个N多山寨机。便宜的智能山寨机只要499元。一直表现很稳重的X美忽然失态地大笑起来。我想她一定在想“纳尼?那还能叫手机吗?”我没告诉她深圳一家公司当年为了PK掉印度70元手机,曾经赶出来过50块钱的手机,买时能用,用多久不管……
6 }$ H( N' m" H3 Y7 S( g7 a) ?数据线丢失
* h/ x# _/ l0 ` W6 e1 y, V [那天我做噪声测试,标定,架设,关无关噪音,测试,记录。不过噪声是一直变化的,要得出准确数据,需要数据线连到电脑,出一个曲线报告。数据线在我到公司的时候就被人弄丢了。X美发现没有数据线,就问我之前曲线怎么出。我比较土也比较实在,当初为了出曲线,就用手机录下来,每秒钟一个数据,记录到excel,就出来了。这时她又失控,拿起电话给日本的同事讲这样的故事。和我一起做试验的哥们在东芝待过,一脸无奈,他听得懂一些内容。这时我和他们打交道以来最丢人的一次。尽管我们最终要的是最大噪声不能超过多少分贝。8 N0 `" @1 J3 [6 W% u4 \
NARA
# q. v' C' d- k: Q' L% Z# W1 O一起吃饭总得谈点历史,两国近代历史是比较敏感的。我用中文写下“奈良”。X野和X美都很兴奋,Nara,他们知道这个地方。我再写下“梁思成”。问他们知道不知道?“Is he famous in China?”。我说在Nara有他的铜像。他们就问为什么?我把“奈良”和“梁思成”一起摆出来百度,透过他们不太熟悉的简体字,他们知道这个人在战时居然竭力保住了这个城市,没有被米国的“暴击机”暴击。我进一步说明,这个人的brother,brother in law都死于日军之手。他们就都沉默了。
+ z1 h1 R2 b, ?1 M8 U3 m& |! @ |$ ~5 M
也巧,昨天和导师一起吃饭。他讲过很多曾经去日本的故事。我和他说Nara的事情。他知道,顺势说下,Nara保存了比中国更完整的盛唐建筑。到那些城市,很多地方都很小,小的只要10分钟就可以骑车转一圈。90年代时,他曾在一个农村。一个日本人的拖拉机在路边坏了,油漏在地上。他把车停到一边,趴在地上用塑料纸把带油的土壤一层一层刮走。虽然那地方很偏,虽然油很少。但日本人就是不愿意自己留下污染。据说帮忙打扫的人当中有个老家伙是侵华日军,多年以后还记得两句中文“花 姑娘”“烧鸡”……/ M. K! r9 c0 _) E; f: A
那年广岛核爆纪念日附近,他和日本同事一起加班。当晚被通知旅馆不能住了。理由?担当没有说,估计是忌讳和中国人说。老师就使了点花招,请他们喝酒,喝清酒的当然干不过喝二锅头的,就都醉倒睡去了。待日本人都挤在车里睡了,他徒步走到广岛核爆纪念附近,来自日本全国各地的人挤满了那个公园,放在河里的河灯一眼望不到头地延生到海。旅馆,都是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悼念者准备的,有些当地家庭甚至主动邀请外地人住。日本人深深的记得,自己怎么被伤害过;918却是“就要发”的谐音,多少人想着发财在这天办喜事?对比下来有点差距。' D: j, e5 i3 K& l
90年代初的时候,一次日本人和老师顶牛。
' F5 N( I* S9 i你家有电视吗?
% N& f* A( Q$ e5 H“有个14寸小彩电”日本人不信。
6 g* l, I( J4 Z1 k+ j( }$ j, X“你家有抽水马桶吗?”9 b! K8 p. a. H
“有啊!”
; G2 N" T8 G3 ~) ]“不对啊,听说中国的厕所是原子弹坑”日本人连说带比划,说的就是农村那种水缸做的,人蹲在一边的,粑粑掉下去一声响的那种。7 M- L& v' A4 K" X$ |$ w& @7 ?
见为难不了对方,日本人开出难题,你要是能说出三个中国比日本好的地方,我就干了这5斤清酒。* _+ y2 W! |) g% |8 @" P' z( e$ q, ^
不早了,改天续。* d$ y, I( Q: z* C7 |. N5 w6 M
如果让你说出三个中国比日本好的地方,而且是日本人必须认可的,大伙能说出来吗?那时刚刚90年代初。: l. ^! c) g# @5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