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9-3 19: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42093071 于 2014-9-3 19:58 编辑
3 v3 k2 T+ r) p$ ]5 R1 A9 d) @" h
wjd934281284大侠发的《轴承手册》摘录一点如下
j0 v3 W; @* X% o* D4 R& u& J
( L8 V) @9 K8 `# M5 W$ a" K' d(一、动压轴承的工作原理6 X2 L* W# [( u
液体摩擦润滑产生的机理,是依靠油的动压把轴颈顶起,故也称之为液体动压润滑。建立液体动压润滑的过程如下:
+ F1 [ h3 ^1 T5 \( q' h' c) W轴在静止状态时,由于轴的自重而处在轴承中的最低位置,如图3-8a所示,轴颈与轴承孔形成楔形油隙。当轴按箭头方向旋转时,依靠油的粘性和油与轴的附着力,轴带着油层一起旋转,油在楔形油隙中产生挤压而提高了压力,即产生了动压。但当转速不高,动压不足以使轴顶起时,轴与轴承仍处在接触摩擦状态,并可能沿轴承内壁上爬(见图3-8b)。当轴的转速足够高,动压升高到足以平衡轴的载荷时,轴便在轴承中浮起,形成了动压润滑(见图3-8c)。; N, p }. c, x$ ^+ q( d5 e6 }6 O" w
滑动轴承在液体动压润滑条件下工作时,轴颈中心顺旋转方向偏移和上浮,与轴承孔中心之间的距离 称为偏心距,如图3-9所示,显然,此时的偏心距要比静止时的小。当轴的转速越高和载荷越小时,偏心距也越小。但此时油楔角过小而影响动压的建立,故有时可能使轴的工作不稳定。图中所示的 为最小油膜厚度,它保证了轴与轴承两金属间完全隔离所需的问隙。最小油膜厚度不足时,当轴颈与轴承孔表面粗糙度欠细,或轴颈在轴承中工作时轴线产生倾斜时,往往无法实现两种金属表面之间的完全隔离,而达不到液体动压润滑的目的。( r+ A+ T1 j, Z j
形成液体动压润滑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一些条件:
2 z; C f6 s! x3 j2 r- T! o1、轴承间隙必须适当(一般为0.001d--0.003d ,d 为轴颈直径)。, U/ D- Q" X: G9 s6 g$ E! r1 w. O
2、轴颈应有足够高的转速。# U: y$ P. q! u" O3 Y
3、轴颈与轴承孔应有精确的几何形状和较细的表面粗糙度。( a7 s: G. v" I. ?* {
4、多支承的轴承应保持一定的同轴度。. x1 u- L% a1 A, }4 X I
5、润滑油的粘度要适当。)1 O8 ~5 p5 }9 ?, z
) `, _* p* [5 h4 O第一条的一般 可取到0.003d,当d=340时,就是1.02mm了。所用油的粘度VG150,比“一般 ”粘度要高一些,间隙也就允许比0.003d大一些了。1.25mm的间隙对特定的工况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