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本人自身的经历谈一下:. S3 z) A. x0 w
6 s; U, D4 l9 s d0 ?' f' ?
1.专业的或者说有天赋的人,没有机会去从事专长领域的职业。+ s" y4 r' T* x8 Y4 L
& D, a: ]$ k6 \! C
具体就是说,我的一个初中同学,在物理上非常有天赋,由于他的一些功课不怎么样,直接高中没上成,在家务浓,但由与与本人的个人交情一直好,本人的高中物理书,大学专业课都给他了,而且让他学,用到一差学科的知识,我也会帮他找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后来被陕西的一家学校破格录去免试研究生,当然后面凭他的天赋,做出一些名堂是肯定的,有很多问题现在是我不懂问他,他分析给我听,就不多说了。, H ^7 Z* @. H. z) a2 Z$ P- g& f) l& X
+ I8 T- K( _/ Y
这个人算是运气好的。当然大部分有某方面专长或天赋的并不会象他这样。
5 n$ j' g! t" k1 b7 u( M+ V W3 [% x- ]% A9 x% u; g, Q% a
2.个人喜好与职业或者所学专业脱节
& S/ Z1 \ b$ G% q( i9 A7 U! b# V5 E( z) W+ B) Z6 ^( T
也是个例子,我在广东工作时,工厂里做机构设计的80%不是设计类或机械类专业的,一搬都是些中专或大专或本科生,经过设计软件培训后上岗的,而且很多人是冲着能坐办公室而来的,招进去后,那怕是做文员的事都行,专业三年或四年浪费掉了,而且本身就不喜欢这个职业,因为公司是要能做事,也就不管他的专业和学历了。
; h4 X# I4 x: v
" L; w4 l+ K) Q$ C+ D3.眼高手底的教育方式; N* m* y8 r; }2 t# y! z
# A9 L$ L) O: t+ ?9 N4 X1 A& K, m
有很多专业,要大量的实际操作才能学得会,才能培养出实用的人才,而大多数高校主重理论,当然有的是经费不足,教师团队也是以学者派为主,我记得10年回母校听了节从前的老师的两节课,后一节老师让我讲,我就用实际中的课本上没有的(当然是看了老师本梨时要讲的内容 )讲给学弟学妹们,我看到的是他们高涨的激情,而不象我们老师讲时的那种昏昏欲睡的,所以说,学生还是喜欢案例式的实际性经验和理论验证的学习。- s! @- t W/ h" }
5 o; i+ H z2 y$ f! I7 |! l% U
4.没有按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计划来培养4 c( w0 d/ z, ]7 \. z" A
0 b1 E& V' N/ _1 J* K这个最明显,一个专业的人才的数量,教育部门应很清楚,所有高校某专业的招生人数应该是有计划性的,而不是那个行业薪水高,是热门就多招,那么进校门时此专业热门,出校门时,还热吗? K5 S# i% m% a
4 L" x& w2 k" r' q8 W5.大学课程修学时间和专业课修习时间设置不合理
6 A0 _. F9 R C+ v* j# E- S
' c* {) p$ {+ U2 `$ S X6 e, K这个可以和国外的一些院校对比一下。他们第一年学的是基础自然科学(相当于大学物理,化学,数学等)大二实习,大三回来选专业进行学习,大家想想人家为何这样设计?当学生在社会上工作一年后,再来选专业他会选什么专业?
2 V3 u" \9 R/ \: d. V/ B1 |& D1 `6 p4 o; C! E$ V8 Y
7 H, i! c8 f# M/ n* a
% { s+ Z5 z, E2 n# g
l7 `4 a8 j" V0 y9 ?* V8 z补充内容 (2014-5-30 20:28):2 J. P) x" z, w5 p2 K
好在我的那次不经意的讲课,使我的母校会在一些实操较强的课里请一些工厂的师傅来上,或公司上班的工和一师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