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5-31 12: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体制只是个平台,一个知识传授的平台,除了这个平台之外,还有个更重要的教育环节常常被忽略,那就是家庭教育。+ r! t# ]+ s! u
' J+ q" h; U3 D* Y
一个人的资质在出生时就各有不同,而家庭教育可以很大程度影响往后的发展势头,例如有些人推 "学龄前教育"、“三岁前教育”、“零岁教育”,将家庭教育时间从学龄前推进到怀孕期,这是什么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找和了解。
2 E+ U+ l7 {6 o- ] ]9 P1 R, b" X) s
老话说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不学是在于自己,老是咎责于体制只是一种卸责的表现。《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千五百多年前的老祖宗就已经这么说了。
6 W5 D+ [% ~& m* T" _
+ u6 e5 W$ Q; ]. z! o0 S- q7 o; x以社区里的人来举例说吧,从心辈之 “害怕伏枥” “潘玉洪42” 花甲辈之 “憨老马” “syw开门造车”,前辈的学习历程都不相同,却同样得到大家的尊敬。 当年前辈们的教育环境是如何?再以十年为一个区间,社区里也不乏代表性人物,而这些出类拔尖的教育平台和一般同辈人会有啥不同?
: ^, o9 z. m7 N% O9 n0 b/ @. A
" H, t- F7 m" x就个人感觉来说,社区里大把人在埋怨环境、体制,说是奴性所致当奴隶是正常的,说奴隶主的剥削刻薄等等,而这抱怨者为何就不愿意去创造出自己满意的环境?体制非个人能力所及就不谈,而环境是可以自己去创造,在创业沙龙里例子不少。归根究底还是在于自己的因素。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