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624|回复: 53

设备管理者不必抱怨,应该主动作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6 14: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跨出划定的圈圈
/ o5 O) I2 d' Q6 t2 |. O0 e不要找理由推脱责任2 k8 N6 _  |3 q
客户也是需要教育( y, T/ Q5 w% U0 a, r6 T
主动服务是改变现状的起始

# t7 z0 X5 t+ i7 y( O* f' o) {* U4 @& L3 u# P1 G9 }" u1 Y: C) \
       任何事与物都有两面性,正面与负面;在社区里看见的都是在说“
面”的事,抱怨、感叹、无耐、求改变方案等等,无一不是在既定的圈圈里绕,就是跨不出这划定的圈圈。圈圈是由人为划定,肯定也可以由人去改变,从思维破除开始,解放自己打破那无形的圈箍。
. m0 X/ U9 s, X* N/ w- |; G% J* i4 t* w, E* l
       扯皮、推脱到处在发生,有时间聚集一起扯皮、推脱,就是木有时间去讨论如何提出有效改善对策。诚实的去面对问题,去承担该负的责任,从自己开始。承担该负的责任后也不要去指责别人未负起他们该负责的部分,将颜面给别人把路留给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到就成。9 F: n! T- m% l5 b8 W
       用空暇时间去学习去精进设备相关的知识与保修技能,追求今天比昨天好,而不是明天比今天会更好。- A$ x& l5 P, ^* W; c8 w

- Z4 ]7 z3 z; |7 H9 l       生产部门就是设备维修管理部门的客户,也是需要设备维修管理部门去要求生产部门落实3S和一级保养工作,进而以书面报告说明问题的与数据分析后的差异值,使得生产部门乐意配合落实3S和一级保养工作。大伙都共同来落实自己份内的职责工作。
' I% @# r* T% ~) V+ _( h, Q- e0 q
8 ]$ X6 S2 O" O       车间永远都需要持续改善,设备维修管理部门主动将这些改善案揽下,逐一的搞出实验样板让生产部门看到效果,则信任感与被尊重感会与成功案例成正比。帮车间找出问题,哪怕不是设备的问题也要找出来,设备维修管理部门自己去找可行的方案,做出分析报告后提出给生产部门,表现出最大的协助善意来,日积月累就可以改变现状,共同的走入和谐互助互信的境界。  
/ e- b4 A+ Z5 p: C" v9 n
4 q3 e' Y& U) H+ F
这不是空侃,这是俺的方式。俺可以天天泡社区,将办公室当成网吧就是享受上述方式的成果。
( f# `3 K" r' v( i! j' Y不要随意的放弃自己、看轻自己,在07年秋俺初始连轴承、油封该如何装配都不懂,就转到机械设备维修管理这行。

评分

参与人数 9威望 +108 收起 理由
我很呆 + 1 热心助人,专业精湛!
茉莉素馨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zerowing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WUHANLIST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张聋子 + 1 问题描述清楚,显得很专业!
大卫WQ + 1 老鹰都加100分了,这心态确实很好
老鹰 + 100 问题描述清楚,显得很专业!
angel1399793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xlf63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6 14: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妄自菲薄,年轻人尤其如此。0 s( Y3 K$ m6 T# A8 e% r0 L8 S/ d, f
认真工作,努力学习,不是每个搞技术的都能成为998,但每天勤奋一点,老婆、房子,车子都会有的' H/ u' K0 d" \; V5 D. M
there can be miracle! q: F% p5 C! S/ ]' |# O6 Y2 S
when I believe
8 T' x9 U9 {' U0 \& c/ Lthough hope is frail
8 c* ~- c8 s2 `! U; p7 Dit is hard to kill$ g% I! [; ?( J1 h  Y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LIAOYAO + 1 中肯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6 14: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车间的持续改善,这可不是挂在嘴上侃侃能了事的,要先落实维修工单的登记,借助电子表单或 excel 来统计,找出最常出问题或次数最高的项目,再去分析问题原因与收集数据,之后用 8D 手法写出报告,这么做才有凭有据有数据的说服生产部门和自己,这时候QC七大手法的技巧使用就很给力。
, ]# l4 s5 G: C5 H4 S' K8 Y4 J3 k3 |
- l0 K# e% C! Y2 ?( U0 w   每次的设备维护后都要生产单位来验收,也要有单据让双方都能留存,生产单位可将这维修工单内容记录在设备履历里,逐步完善设备履历,不论在内审或外部稽核时都不容易被攻击为缺失点。- T0 D& V% ~7 j  B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6 15: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设备维修工期
% d8 a' Z8 y1 I: R4 V    维修需要时间,生产工期不能耽误,这就产生矛盾了呀! 咋办?
6 Y8 A% \* \5 t; I! w- Y! E. Q    很多案例都是可以将维修工作做切割,先搞定不能生产的问题点,使设备在堪用的情况让生产能维持,再与生产部门协调后安排时间进行设备的维修,这样做虽然累一些,但是可以让生产部门得到很高的满意度。
, H" e2 Z9 q- E4 \. Q    维修后要有验收流程,小维修就在维修工单上签名验收,大维修则要另给出检查成绩单,大家都有凭有据的来干事。检查成绩单是在双方人员都在场时共同逐项检查逐项记录,决不能在生产部门不在场时就搞定成绩单,这会留下争议的口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6 15: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专业# w/ P6 m0 {+ A. _* w
    要不定期的在车间里转悠,毕竟俺们是被生产部门认定的专业人员,在转悠的同时就是在巡查设备状况,主动的去了解设备现况,适时的向生产部门提出设备状况报告,不论是书面或是口头的形式都成。这看起来不是设备维修管理部门的事,可当再细细分析后,就晓得这就是设备管理的工作内涵。8 w: z1 @% f9 w: j
    不坏不修是典型的缺乏管理的体现,在设备出现问题的初始阶段来排除问题点,所花费的人力物力与工时是最少的,这样方能够大幅度的减少自己的工作强度,是利人利己的双赢,何乐而不为呢。
' n: _6 ]: r% {5 b( \( y3 V
/ e* E  ]1 h3 M7 |$ O( G     逐步精准的估算维修工期,在生产部门给出的维修期内完成维修工作,这点很重要。维修期的给定是生产部门依据设备维修管理部门提出的维修所需的工期和生产交期综合来评估,因此必须尽最大可能来满足。另外,可以用生产休息时间来进行维修保养工作,这就不会给生产部门制造延误生产的压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6 16: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勤奋、务实、上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6 20: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责任心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7 08:10: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侠,用心良苦!前几天有个帖子是说 干了十年的设备管理 很困惑。这个人应该看看您的帖子,,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点评

呵呵,你想让我看这帖子,我看了没啥感觉啊!  发表于 2014-5-22 08: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7 19: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8 21: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有道理。比如利用生产间隙维修,不定期巡视设备,规定检修时间内完成维修工作,等等,你列举的好多都是必须的。不过有时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到的事情吧。如果生产和设备是相对独立的,对话会比较平等;如果设备在生产直接管辖之下,这时你说的什么话在领导看来都是你在推脱,呵呵。还有定期的点检、润滑、紧固等等,必须真实的执行,但现在的工人,只要你不在场,呵呵。所以有很多东西,需要整个团队都要有这个意识才行。

点评

要碰上“公正”的领导才好  发表于 2014-12-7 11:40
光等别人有意识还是不行的,要能主动和生产线上的人沟通,如果能和他们打成一片,这个区域的设备你就不用发愁了  发表于 2014-8-26 17:24
客户也是需要教育;同理领导也是需要教育。工作要先讲求方法。  发表于 2014-5-1 17: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5-2 05:06 , Processed in 0.07128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