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684|回复: 12

高端轴承被美日德瑞垄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3 11: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fka 于 2014-1-3 11:44 编辑
( S2 Y+ r: q: D% ^2 y0 b+ [
( ~3 k5 e$ \0 S0 E

高端轴承为何成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发中的短板

: L" k- x8 `8 R  ^( ]. g( p: r

9 i7 d, B) |% a  u" ~& y, H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制度经济学研究所 刘云


4 S" L3 x7 m) N" r) n
' E5 O! r* {# `9 j9 Z: c

     轴承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可作为一个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实力的重要标准。当今世界科技、工业强国无一例外是轴承研发、制造强国。我国之所以是工业大国而不是工业强国,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轴承产业大而不强。2012年我国轴承产业销售额达1420亿元人民币,生产的主要是中低端轴承,而高端轴承则主要依靠进口。

7 M, x2 b( D! K. F

# L% F( W3 A7 C+ d+ g- C* \0 }* E

高端轴承成为木桶原理中的“短板”

3 p0 b2 \" a2 X+ q

7 A$ Y, X  R# g" _+ \

    用于航空发动机配套的高可靠性、高精密度的顶级轴承已成为中国在航空发动机研发中难以翻越的“珠穆朗玛峰”。以航空发动机主轴承为例,主轴承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在高速、高温、受力复杂的条件下运转,主轴承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发动机性能、寿命和可靠性。航空发动机的关键的指标之一就是高可靠性。要想保证可靠性,前提之一就是要保证发动机内的轴承具备长寿命——主轴承的寿命,军机航空发动机要求在3000小时以上,民机航空发动机要求更高,要达到数万小时。而航空发动机中轴承工作环境完全可以用“炼狱”来形容,它们不仅要以每分钟上万转的速度长时间高速运转,还要承受着各种形式的应力挤压、摩擦与超高温。另外,对于一般的结构部件来说,即便出现轻度裂纹也可以保证安全使用——这在专业上称为损伤容限,而航空发动机主轴承这样关键传动部件不存在损伤容限一说,其在使用过程中绝不允许出现裂纹等形式的损伤。而中国目前航空发动机的主轴承寿命有限,轴承已成为木桶原理中的“短板”。


$ m# V0 S  x8 U3 |0 Z0 z; N9 L7 V; @8 Y- p$ h

    目前,我国正在全力研发航空发动机所需的关键部件之一的轴承,这是一条没有其他选择的道路。民机所用航空发动机虽可以从西方引进,但西方不会把航空发动机中配置的高端轴承单卖给中国,以防止中国正在研制的航空发动机装上引进轴承而成为其竞争对手,至于军用航空发动机,西方连整机都对中国禁运,更不可能把其中配置的高端轴承单卖给中国。

这一短板如果得不到解决,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发展必将受到严重的制约与影响。轴承虽是零部件,但它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对主机(如航空发动机)的精度、性能和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轴承技术的落后给我国工业各行业带来严重的影响。

! `% E! r8 d( L, @* c4 p% h
  F( L  A6 N9 E9 q6 f5 R

轴承巨头垄断渐成事实


3 f$ D, |" N+ Q( X, \$ S- L7 @* z: t8 I' a( y- J# G8 d! m

    新中国成立之初“156项”工业化奠基项目中专设两个轴承项目即现在的洛轴集团和哈轴集团。2010年7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洛轴时提出“建成世界一流的轴承研发生产基地”。然而在几年前这家企业甚至有被国外同行收购的危险。目前,高端轴承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基本上被世界四大轴承巨头即美国铁姆肯、日本NSK、瑞典SKF,德国舍弗勒(FAG)所垄断。2006年,德国舍弗勒(FAG)一直企图并购洛轴集团,虽说洛轴集团当时身处严重亏损的困境,但却被舍弗勒视为未来的潜在对手而欲“吞并”。

0 H+ ?: N3 @3 `/ X6 G4 U7 g
      而另一家更小的轴承企业甘肃海林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的圆锥滚子轴承领域的龙头企业,相对于铁姆肯来说是典型“轻量级”选手,两家企业却打了十多年的官司。十多年前,甘肃海林被铁姆肯以所谓低价倾销的指控告上美国法庭,2002年,海林在美赢得了美国商务部“永久性反倾销税率”的裁定。而在中国市场上,据海林公司副总经理何克鸿介绍,美国铁姆肯公司每年出口到中国的轴承产品数量在递增,而平均价格却在递减;目前该公司的产品在中国的售价低于其在美国的售价,也低于在其他地区的售价,属于倾销行为。美国铁姆肯公司中国工厂的产品也存在低价销售现象,对同行形成了不正当竞争。《中国工业报》2013年11月18日《铁姆肯涉不公平竞争中国轴协吁其共同发展》报道中提到: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牛辉表态,支持海林公司一切合法、正当的维权行为,协会有责任和义务为海林公司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这是中国轴协首次就中国海林公司申请调查美国铁姆肯公司在中国涉嫌倾销一事的正式发声。如何遏制中国轴承产业向高端轴承领域迈进的势头可能已成为世界轴承巨头对中国轴承产业遏制战略的重中之重。 ; G4 H0 d, j. Z" k! `
& I3 X7 H6 o, ^  n7 _: a8 p: k  F

轴承技术人才为何青黄不接


8 X9 c) S- [0 C9 h/ Y
* J+ @+ x# \+ i) l7 {7 B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1年发布《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三基规划”),但却忽视了与“三基”相关的技术人才的培养,这方面轴承产业是个典型。


8 H" ~- g4 a8 P& b  E0 \. @4 o2 {: ?/ I) [  R5 _2 _0 M

    我国轴承产业技术落后是与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密切相关,全国轴承企业技术人才在年龄结构上普遍存在断层现象。众多企业轴承专业的技术人才断层现象首要原因是高校人才培养上岀现断层,因为这段时间原有的七八家工科院校的轴承专业以所谓发展“宽口径专业”为名而被裁减合并到综合性机械工程专业中,成为依附于机械专业的一门课目(专业课),轴承专业毕业人数急剧减少。


( p. m6 W1 R; V6 g! Z8 B' a) Z
  f/ _1 c, j. L4 m4 p/ P0 ?7 O  U

    现在河南科技大学轴承专业成了全国仅存的“独生子”,迄今为止该校已为全国轴承行业培养了近2000名本科生和硕士生。这些学生绝大多数已成为轴承行业的技术骨干,河南科技大学被业内人士誉为“中国轴承行业的黄埔军校”。但该校轴承专业每年仅提供60多名的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全国上千家轴承厂的需求。

, J* Y! P; h! z# o1 C' [' R

  L" O) S/ x' w8 n; P% f

加强轴承研究教育迫在眉睫


/ I! ^' `7 p/ L) o3 S; T/ O% n0 x, ]( x8 C) i

    日本轴承巨头NSK,其总部竟有1800个研发人员,这是中国轴承同行不敢想象的。在许多外行人看来,轴承是种结构简单的零部件,有必要配备这么多研发人员吗?其实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轴承都是技术含量较低的低端轴承,而高端轴承技术复杂程度是低端轴承无法相比的。

' n# r( L( h5 w* \
  C7 p8 C" l) w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认为,高端轴承研发涉及材料、油脂及润滑、制造、设计、轴承制造装备、检测与试验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还涉及接触力学、润滑理论、摩擦学、疲劳与破坏、热处理与材料组织等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

卢院士这番话表明了高端轴承技术的极端复杂性,其难度非常大。这同时也说明为轴承专门设置一个工科专业是很必要的。而一个学综合性、宽口径的机械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尽管也学过数十小时的轴承课时,但如此短的学时,只学到了轴承这门高深学问的皮毛,如这样的本科生投身轴承行业,几乎等于从头开始学,那就太费时间,胜任工作时间太长,用人单位还得进行费时费力对其进轴承专业知识的大量培训。

9 l+ G, F& J) R
) H. M6 g& a0 {. L  s# `) C% M/ d

    正如前文所说,高端轴承的短板,并不仅仅存在于航空发动机领域,在高精密机床设备、高速铁路、仪器仪表等领域,这种短板依然存在,也只有我们加大在高端轴承研制上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投入,中国才能实现由轴承大国到轴承强国的根本性转变。

! n' t( S( A/ ~- {/ M9 P" I

# d( A; }0 R+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3 11: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重复贴,楼主,有人刚刚才发过的。

点评

没注意!  发表于 2014-1-3 11:57
发表于 2014-1-3 13: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除了轴承,其他行业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以管窥豹,差距是全方位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15: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光疾风 发表于 2014-1-3 13:33 2 g8 h2 ^8 V' G9 [/ ?) I
其实除了轴承,其他行业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以管窥豹,差距是全方位的。

. |6 S8 K4 ^. h7 f* l) _5 ^( i- {7 F. r, [7 q* G4 t* ?# q
  市场缺乏创新动力) v$ Q% R: ~* F& s7 v7 V  a
      创新是经济升级的动力,而创新必须依赖市场主体。据统计,我国科技人员3800多万人,研发人员320多万人,均为全球第一。但企业研发人员过少,且缺乏科研投入积极性。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不足1%,远低于发达国家2.5%—4%的水平;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的仅为27.6%,其中不少还是部门“指定”而挂牌的。特别是我国商业模式创新更是凤毛麟角。鱼塘中一条鱼死了,这是偶然事件;倘若多数鱼死了,说明是水的问题。同理,企业普遍缺乏创新意愿,说明我国经济环境、经济体制和产业政策还存在较大的调整空间。
& i, N) C7 Z2 z  [9 {; W6 _
3 u" o5 C" K- E( m6 w( N
        大家都有乐于山寨呀,这是国情。

0 i2 B. a3 P0 Y6 S5 i3 Z# f/ ~
发表于 2014-1-3 16: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专门设置一个专业,有点做事不顾后果吧?+ p; G) L* Q' C: g" M  F
检验检测这方面我觉得还不够仔细
发表于 2014-1-3 16: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太抬举NSK了,它与另外3家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 i& j$ ?4 Z1 @& w) c" {5 l想想作者是搞经济的,也不苛求他。

点评

这题目有点大,我在楼下试着回答。  发表于 2014-1-3 17:26
你对轴承熟悉,能否谈谈它们之间价格差异。  发表于 2014-1-3 17:03
发表于 2014-1-3 17: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说平时经常接触轴承,但不是采购,对轴承价格也了解不多。
4 M" d7 T# s6 m+ {总体印象,SKF与舍弗勒最贵,Timken其次,以NSK为代表的日系再次,再就是哈瓦洛。
2 d. G$ T  A5 _' j4 ~, J, r4 t3 ?另外,轴承价格与以下因素有关:
2 T2 ?- J% Y1 }7 K- A1. 现货还是期货?2 r4 z9 j! m% O7 N
2. 产地,欧美产还是中国工厂生产?
: t6 s0 d" m* b0 J* I: b3. 客户是OEM主机厂商还是MRO终端客户?
. h4 L4 i7 V) V0 M4. 还有一些其它因素,比如轴承制造商想推广某种轴承,前期价格也会优惠。& n4 l! s9 f6 R/ B
- D) u* Z. B( S1 `& |" j' @) G: W/ m
总体感觉而已,希望做过轴承采购的大侠来发表高见。

点评

受教了!对于轴承只是用,未能了解这么深入!朋友是业内人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7 14:44
998大侠是高人,见多识广。是“堀越二郎”与“糸川英夫”么?  发表于 2014-1-3 19:51
我做的大型设备,甲方指名写入合同的,就是千三家,日系非常少,圣戈班技术总管是小鼻子,写协议的时候,轴承写SKF,也不用NSK,这就是工业能力的差距,当然,我们的差距更大,更没有资格自吹自擂,要努力  发表于 2014-1-3 18:33
大虾说的不错,小鼻子系轴承,与那几家不在一个档次,就象谈论丝杠,伺服,包括最基础材料,小鼻子都不能与大鼻子论,就像二战时的‘二郎’,‘英夫’二人,在国人看来是神人,但战后并没有被鬼子掠走,成为平民  发表于 2014-1-3 18:30
发表于 2014-2-7 14: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Pascal 发表于 2014-1-3 17:39
" [/ m- t9 G# }$ ?, ~虽说平时经常接触轴承,但不是采购,对轴承价格也了解不多。
7 }  T; Z3 C4 P2 N) J6 d总体印象,SKF与舍弗勒最贵,Timken其次,以N ...

9 ]! F$ E8 Y5 A9 _; S9 q4 U0 x0 X9 J受教了!对于轴承只是用,未能了解这么深入!朋友是业内人士?

点评

惭愧,不是业内人士。只是工作中接触的多些。  发表于 2014-2-8 09:23
发表于 2014-2-7 14: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没必要这么悲观,要正视别人的先发优势,正视差距和紧迫感。9 C% x) f0 U: F$ ?0 _
另外,政府可以做得更多。
" J7 q7 S: l2 ~) v7 X反腐很重要,整顿工业(包含且不限于高端轴承)也是相当之急所!
- i+ Q( g/ L! R3 A8 u% Z
发表于 2014-2-7 15: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上的差异在哪里呢?

点评

我看是,精度,材料,寿命,特殊工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8 14:5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21 05:25 , Processed in 0.07798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