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924|回复: 39

机械制造纪实11—手压小冲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5 14: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六角车 于 2013-12-15 17:34 编辑 + ~6 [0 z1 ?5 N# R+ s+ h3 p. m

# ~0 Q- |/ ]% |& J9 ~/ w% V
  一进到以加工零件为主的冲压车间,眼中看到的是,500吨的大冲床到2.5吨的小冲床,加上摩擦压力机、液压机总有一百多台。当然,全是带铭牌的国标产品,也有进口的加工钟表齿轮的精密冲床。对于还有几台其貌不扬,个头也不大、既无电机,也无齿轮的简单手压小冲床谁也没在意过。进入到我的眼中只能用机缘巧合来形容了。我所在的车间以切削加工为主,和冲压车间虽同在一个厂房内,天天见却从没仔细研究过。这种手冲(习惯称呼)是原苏联技术人员设计的,还是中国技术人员设计的,没认真探究过。从50年代建厂使用到如今,只加工一种产品,一种水磨砂纸垫圈。有一种用0.5厚的08钢板冲成孔径40,深20,底面带异型孔的产品零件,底面的粗糙度要求0.8。按一般加工常识得用磨床加工。可这个零件开始的数量是每月6万多件,而且一干就干到现在,每年仍保持3万件左右。, L* [4 b( d9 H% G' l
       磨床是个细发活,很慢,那得用多少台磨床啊。于是就采用了用水磨砂纸抛光的工艺。办法是,把水磨砂纸冲成外径40的垫圈,串装到一个芯杆上,再夹到高速台钻上,用肥皂水冷却润滑,一个垫圈磨一件就粉碎了,也就是几秒钟。最后一件为防擦底不用,每磨19件就得停钻换垫圈,垫圈的消耗量是很大的。设计这种小冲床就是加工水磨砂纸垫圈用的,而且一用就是几十年,现代化工厂,人们感兴趣的自然是高技术含量的设备,这种不能算设备,只能称为工具的小冲床,我却发现了它的潜在价值。
  民品开发,我设计了系列的阀门和龙头,其中各零件的密封离不了密封用的橡胶和塑料垫圈。到市场采购,一个外径20×11×2的橡胶垫圈0.15元,外径50以上的竟要0.8元左右,一个阀门用几个垫圈。材料费不贵,几分钱,贵在人工和设备,我就看上了这种小冲床。因为不算正规设备,现在任务量也很小,主任又是工大时的同班同学,很爽快的就给了我一台。后来6S时我为车间定订做了100个铁皮工具箱,趁我不在他卡走了一半算是回礼。( B/ S$ ]3 t  n" x  g1 v2 Z
        使用中我发现,这种无动力冲床,安全,不用电。工装也极其简单。做一个冲模本体,不论是冲什么形状的垫圈,圆的车个环和冲头;多边或异型的线切割成型装上就可以进行加工。一个小时可冲500~1000件。对5mm以下的软塑料和橡胶件,0.5mm以下的金属板带,直接压手把就能加工。对于稍厚一些的材料,冲杆上方装有一淬过火封头,使用锤头砸冲,用这种办法我冲过外径20厚5的黄铜件。9 P" {8 X5 m  Z9 ^+ ]" ^% x
    : K' H' Q& T( c/ x$ B7 `
     下面是手冲的装配图:5 N" U5 ?# [0 H3 r
1 C: P( M8 u+ O
N97mini291.jpg
9 N* i& V9 h/ U: N" E6 K- v% k
. z/ S# Z! r/ Z1 D5 D& d7 m, i5 T& }6 e* W4 [4 W+ }% ?3 R

2 P9 u$ M, Y- Z0 g% C; x; ~" [9 m" N% L
2 e" e" O5 e8 w! g; t9 ^# h9 V, _

; ]) e& s$ w! n( m2 x( q! m! R
. a- H  c% g$ L2 {5 ~
下面是这种手冲的装配图: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3 收起 理由
逍遥处士 + 1
沉没二十年 + 1
xlf63 + 1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采用|主题: 929, 订阅: 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5 14: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角车前辈说的08钢板孔径40的工件是不是拉深的杯形件,杯底有异型孔?- V5 s, o8 A8 r6 R5 J% O
另外猜测一下,冲压纸垫力小,可以布置多个冲头,上料跟得上的话效率又会倍增了,6 P# x9 f, }4 c

1 d) U* H6 I$ M( F; u7 ^; \

点评

受教了!  发表于 2013-12-15 20:38
那么浅,直接冷冲,分三步;一,长条板带落料碗粗成,二,热处理(正常化),三,落边冲异形孔。 一次可以冲3到5层。  发表于 2013-12-15 17:31
发表于 2013-12-15 17: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种手压小冲床在某些轻工业场合和铆合方面是比较有用的。方便灵活
发表于 2013-12-15 18: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冲程开口偏小了…建议加大些。

点评

手柄转动似乎干涉。这图可能不是前辈所作。  发表于 2013-12-15 20:50
发表于 2013-12-15 18: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角车老师,把全套图纸传上来吧
发表于 2013-12-15 19: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六角车老师学习
发表于 2013-12-15 21: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角车老师,新人学习了
发表于 2013-12-15 21: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老头子做过的 ,
' s/ n! ]5 O3 T$ g0 h, v+ D1 u; b1 ?) C$ c7 e: r1 F4 ^
  当时用来 压那个纽扣的。       形状看起来差不多
发表于 2013-12-15 22: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实用的工装   成本还低
发表于 2013-12-16 09: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有弹簧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30 08:44 , Processed in 0.090702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