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669|回复: 20

大伙看看,这塑料膜的作用有那么大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6 14: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种鼓式制动器的底板,需要多次拉伸,有些部位多次拉伸后变薄硬化,有时会拉破,目前质量不稳定
. T+ P3 Z$ |- t+ f$ 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4: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的班组长在这里放了一张塑料膜,据说成品率提高不少,我一头雾水,哪位大侠能解释一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发表于 2013-11-26 14: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担了部分拉应力

点评

明白了,谢谢大侠的解答  发表于 2013-11-29 19:09
楼主说的用润滑油的,是否有极压剂是其一,是否能耐工况里的压力是其二,这些都未被说明。  发表于 2013-11-29 18:21
油脂润滑机理在哪儿? 油吗?或是油膜? 要如何保障润滑机理是有效的,而不会产生或大面积出现边际摩檫情况。拉深油里要有种功能---耐极压,也就是一般说的极压剂。  发表于 2013-11-29 18:18
谢谢LIAOYAO大侠的解释,但鄙人还是迷惑不解。首先,5楼回复中楼主表示润滑油不好使,所以用薄膜。既然大侠也认为是起到润滑的作用,那为什么加润滑油就不好使呢,薄膜的润滑与油脂润滑在冷成型加工中的区别在哪?  发表于 2013-11-29 12:43
塑料膜只是减少摩擦力,使得材料流动的阻力减少,因此品率提高。但是楼主说成品率提高不少,表示模具工艺还是存在问题,见9#说明。  发表于 2013-11-29 12:28
回狂欢的太阳:因为比较长,所以我的回答在7楼,不妨移步一观,权当大家做做技术交流  发表于 2013-11-26 16:40
只要薄膜能填充缝隙,使力得以均匀传递,就能减少应力集中。个人猜想,权当故事。  发表于 2013-11-26 16:13
记得以前初中时物理竞赛,说一大桶里面放个小桶,问大桶里加多少水,小桶能浮起来。最后算出来的需水量是很少的。因为小桶浮起来,要的是小桶排开水的质量,不是加的水的多少。您这个可能因为塑料膜起到传力的作用。  发表于 2013-11-26 16:11
多谢!有点不可思议,这玩艺这么薄  发表于 2013-11-26 14:47
发表于 2013-11-26 1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增加了破口周围金属的流动性,瞎猜的

点评

塑料膜(PVC膜)正确说就是减摩,增加材料的流动性。  发表于 2013-11-29 09:54
泊松比是指轴向应变与径向应变之比,只是用来计算拉伸之后横截面收缩的尺寸的。我做的是受力分析,引入泊松比何用?  发表于 2013-11-26 17:51
正解  发表于 2013-11-26 17:19
发表于 2013-11-26 15: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起润滑作用。

点评

之前都是用润滑油的,但效果不好然后贴膜了  发表于 2013-11-26 16:30
发表于 2013-11-26 16: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班组长有才,直接去问问啊,回来告诉我们!

点评

在浙江一带拉深工艺用塑料膜已经是常识咯。  发表于 2013-11-29 18:26
发表于 2013-11-26 16: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狂欢的太阳 社友:9 C" o( ]5 B; k
您这个“传力作用”着实令人费解,在下才疏学浅,没看懂。( N3 |* `5 g) D$ I
我之所以回答“分担了部分拉应力”其实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6 u+ B: B* t9 d) g3 [4 u7 e假设合金的杨氏模量、横截面积、原长分别为E1 A1 L1
5 F( O7 {# V0 |( {薄膜的杨氏模量、横截面积、原长分别为E2 A2 L2
- b3 `- A: S, }& l  K他们拉伸时受到的力分别为N1 N27 s& B. N3 f2 }  O! {0 c
根据变形协调条件有:N1*L1/(E1*A1)=N2*L2/(E2*A2)
6 q, h* Y( G" ~$ w0 d0 V故N1/N2=E1*A1*L2/E2*A2*L16 m% k- ?! W6 C7 l% m
但是总的拉力是不变的,所以原本全部作用在合金上的力被薄膜分担了一部分。+ N7 Y" d. f5 n( _$ \9 Z

+ [0 V$ Z% ^0 Q: q" f当然,因为材料的塑形变形是非线性的,所以以上公式的计算结果不准。
2 v# e; j. d+ W" Q& l: D但不管多少,拉应力确实被薄膜分担了一部分。
% b: `& |5 |4 D1 ]7 ~; k" F
- A( \+ p  y; t( a7 }: F$ m# Y4 I再说说材料破坏的问题。1 A/ g# ^% T+ W4 ?
经过多次塑形变形,材料的屈服点已经很接近强度极限了,因为设备的拉力是恒定的,而材料在拉薄的过程中,所受的拉应力却越来越大,故拉应力很容易就越过强度极限,使得材料破坏。所以加个薄膜,分担了部分拉应力,就有可能稳住,不至于被拉破。
/ s  H4 S* O* k2 W( f7 B2 y& i( {/ m3 `: t
最后说明一下,我没做过金属的冷变形,只是依照理论思路随便一说,只做参考,不要当真

点评

塑料膜(PVC膜)正确说就是减摩,增加材料的流动性。  发表于 2013-11-29 09:54
板材液压成型。 我也只是类比一下,感觉薄膜在这里类似液体。 大侠有空可以指正一下。  发表于 2013-11-27 09:31
液压成形(hydroforming)是指利用液体作为传力介质或模具使工件成形的一种塑形加工技术,也称液力成形。 我想把这里的薄膜看做一种传力介质,类似液体。  发表于 2013-11-27 09:20
大侠说的也有道理,拉应力肯定被薄膜分担了。我本来是从液压成型的角度思考了,可能表述不清,让大侠费解了,不好意思啊。  发表于 2013-11-27 09:18
我回去再翻翻弹性力学吧,时间久了,需要温习了,哈哈,前辈莫见怪  发表于 2013-11-26 17:59
前辈,这个近似就是一个平面应力问题啊,3方向应力可以近似为零,但是应变还是有的啊~ 这个应变是由1,2方向的主应变引起的啊  发表于 2013-11-26 17:56
泊松比去哪了 @_@ 找不到呀  发表于 2013-11-26 17:33
受教了,多谢大侠  发表于 2013-11-26 17:13
发表于 2013-11-26 17: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种鼓式制动器的底板,需要多次拉伸,有些部位多次拉伸后变薄硬化,有时会拉破,目前质量不稳定)! h2 l6 a5 g) o* l- R8 `: S
(这里的班组长在这里放了一张塑料膜,据说成品率提高不少)( F; l/ W4 B0 u2 B8 z1 B) k" W  K
! f. U: k2 A- l" e# i+ ~
我的想法:之前的缺陷是拉伸后变薄硬化,有时会拉破,质量不稳定。加了之后,成品率提高,那就要分析产生变薄硬化,有时会拉破,质量不稳定现象的原因。受力不均匀?热变形影响?那就是塑料膜起到了散热和使受力均匀的效果!(只是个人猜想)
发表于 2013-11-26 17: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楼主的图就会讲话啊,从这个图上应该就能看出来,在冲压的过程中
/ B' Y/ f3 I, A$ W3 ^: q9 w金属是如何变形和流动的,因为破口的地方没有足够的金属流动过来补充,所以就破掉了嘛
6 F: n& k$ Y" e8 ?! i
  [! \' l, {$ ~( k$ l& C1 M6 d( L/ P' l, X

' k$ q; U; ?5 j4 j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点评

异形件拉深最先要求的是材料流动性的均衡,如图左侧要加bead,右侧要加大凹模R或其他利流动的措施。照片中的模纹很乱,很是奇怪。  发表于 2013-11-29 12:23
人家用这个图只是说了破口的原因,没有说其他的,你们先入为主啊!  发表于 2013-11-27 09:51
你拿个方便面的袋子,放在桌子的一边上,向下扯,你试试手能不能扯断  发表于 2013-11-26 18:56
高分子材料的刚度低我承认,强度可不低吧。我在十一楼补充了一张我在网上找到的图  发表于 2013-11-26 18:52
我也是门外汉,但这两种材料的性质相差太大,照片只能反映材料的流动状态,承担压力的话在我看来也是轻于鸿毛  发表于 2013-11-26 18:12
个人感觉高分子材料刚度和强度都很低的,觉得前辈您说的分担部分拉应力,觉得有点不太靠谱。  发表于 2013-11-26 18:05
咱们两思考的方向不同,我就想问问,你说薄膜增加了流动性,来给个理论模型,大家一起探讨探讨  发表于 2013-11-26 18:01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 收起 理由
LIAOYAO + 1 对头
向往202 + 1 问题描述清楚,显得很专业!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1-26 18: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茉莉素馨 于 2013-11-26 18:31 编辑
: O3 f* l* k. b2 n: W/ a
angel1399793 发表于 2013-11-26 16:39
  ]9 H4 M3 s+ o% O4 u' K回 狂欢的太阳 社友:# A4 W& Y( Z1 X4 S: s9 l
您这个“传力作用”着实令人费解,在下才疏学浅,没看懂。: N2 F( D8 W; v4 Z/ l) j; {
我之所以回答“分担了部 ...

$ X( M) B2 X; H/ m$ u' y' o( `+ k4 D% v% T' ?- Y, B& N- X! w
前辈,这个本人水平有限,没有什么理论模型了. X: t2 {% o5 v" w
就简单打个比方吧3 ^8 x, G* q+ e; [0 c5 `, k/ v* r
/ z4 L$ D! [0 F0 X. C
比如现在用一只手掌按在桌子上,然后用力,桌子当然是固定的啦& I0 r. O% j( b! D
手掌和桌子表面因为摩擦力的缘故,肯定也是相对静止的5 E" P5 N+ V7 e5 C+ s1 [' ^
可以看出来手相对于桌面移动的位移很小的# ^& ]( T* z. S  `4 E7 S

; K7 d& t# _8 D接下来,把另一只手也放在桌子上,刚刚那只手压住这只手的手背
$ ]# @, r3 O# \# Z然后再用力推,两个手之间,另一只手和桌子之间也都是相对静止的
+ W" @* d- k, I9 g) B+ k) a但是现在,那只手相对于桌面就会移动的更远# L& \3 `. b, b# Z6 f4 p- {
: {* K. [& G7 W5 i! _. w
个人就是觉得,塑料膜用自己的剪切变形
8 b+ s4 p6 g4 X) {8 K1 c4 b为底下的金属板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流动支撑
! b  M$ b0 S# ]! @8 F7 w( n% A2 t" U0 U9 m& v9 {
没玩过冲压,瞎想的,就是提供一种可能吧7 U4 \2 }$ s* z. h* g
* y2 L" X( p2 C, b! I+ |# A

点评

确实可能想的不周全,谢谢前辈指点~  发表于 2013-11-26 19:04
“流动的支撑”?模具支撑还不够,加个薄膜就能支撑了?  发表于 2013-11-26 18:5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26 18:05 , Processed in 0.07467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