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eddyzhang

对国人写的书感到厌恶和恶心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6 11: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形极限 发表于 2013-9-26 11:02
& C) }" J  N  p5 U0 b确实如此,国人写书很容易有“显然.....有......”之类的,把读者当专家了,而不是一个学习者
2 K$ z5 Q+ j( R7 i% j8 g
教授写书是面向学生的。$ v, e" J, B4 f. k9 [$ U
如果课上大部分学生都明白,3 M* |. [! c! L: A2 h. Y: n4 g( B
下次写书书上就“显然.....有......”
2 ~* J1 [, M) n1 b: n

点评

我国大学课本只面向大学生  发表于 2013-9-26 15:39
这个人家国外的书有很多也是教授写的,材料也是上课用的。咋差距就这么大呢。  发表于 2013-9-26 13:17
发表于 2013-9-26 11: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
发表于 2013-9-26 12: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跟世风有关。1 P% c7 K7 e" K
一个工程师越是谦逊,大家就越以为他没有能力。一个东西越是卖的便宜,大家就越不买。一种学问讲的太明白,大家就会轻视。  A7 r2 l" J$ ?" w" z" u3 b( z
所以就往艰深了讲,一个点能卡住人一辈子。

点评

例如:工程控制论——钱学森  发表于 2013-9-26 15:46
跟自己也有关,一个人越是2B,越以为其他人都跟它一样2B  发表于 2013-9-26 13:45
关键是不知道是卡作者自己还是卡读者。读者可以找其他的书看。这又不是搞什么运动,只有那几本书看。  发表于 2013-9-26 12:58
发表于 2013-9-26 12: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nzengguang 于 2013-9-26 12:42 编辑 " O- }" z7 t; V: b& g$ J* \
" T$ D% [" n. F
看到公式马上想到当时学习高数的情景,只能说读者的高数不扎实;或者作者的不扎实;或者作者把读者的高数水平想高了。
1 E# \6 s& L7 M6 a4 o1 x3 {. w比如:小学吧,应用题在不同的年纪解法不一样,年级高了,就不会用低年级的方法解题了,没有哪个大学老师给你讲解加减乘除怎么算,因为都学过;
1 s9 W  P5 _: |# D! J学校的每门课都有用,大一的基础课为日后的各个课程(力学、有限元、控制理论)奠定了基础
, s1 X; k! X* ^5 d
4 u) F4 L1 o9 Y9 N, n: Q% W一本书的内容不可能仅仅是一本书的内容,还有其他学科,但是这本书不会特别详细把其他学科的内容也讲解,这样就不是这本书了,而是手册或者大学的所有的科目
6 W+ B5 o, q; ~* |# R' A& H' b  N/ r4 p* M( [% }) f$ a
每本书不能太啰嗦,重点突出;有入门级的,有高级的,选择合适的看

点评

手册才是泛泛而讲,书就是应该讲清楚,哪怕内容少一些,内容不在多,在精  发表于 2015-10-2 08:17
手册的公式确实不带推导  发表于 2013-9-26 18:35
数学是很重要的课程,  发表于 2013-9-26 15:40
搞反了吧,手册才是讲不清楚要不断的索引去查,书不讲清还能叫书吗?  发表于 2013-9-26 13:46
这个跟高数高低没太大关系。一个事情要交代清楚了,这个是最基本的写作要求。反倒国外很多书都讲得很清楚。我反感和厌恶的是这种粗制滥造的态度。  发表于 2013-9-26 12:57
发表于 2013-9-26 12: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有人有兴趣,不妨读一读辛钦的《数学分析八讲》的第一讲开头几页。9 `+ M$ O5 h9 X
鄙人第一次读的时候很震撼,这才是真正用“自己的“话写的书。

点评

我不分的。只要上面沾点儿“学问气儿”,并且能看懂,我就拿过来看,哪管它原本是给谁看的。  发表于 2013-9-26 16:10
这书是给没学过高数用的,或者准备教这门课的老师用的  发表于 2013-9-26 15:57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Michael0576 + 1 记下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9-26 13: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人写的教科书大都是抄袭,尤其是近20年来,简直可以说是“明目张胆”的抄袭。
+ j7 ]1 {9 U5 ^" m$ l5 `. B, u' S- t( A
写的书内容都是跳跃式的,噌!蹦出来一个公式,噌!蹦出来一条理论。他不会给你解释这是怎么来的,只会说你用这个就能解决什么问题。别的不要问。
( R0 `" w- ]2 z+ W$ L" e& ^
. W' n: G) \( c0 ~% _' r很多理工科的书都是这样,只看课本很难融会贯通,需要自己私下去查询资料才算是把来龙去脉搞清楚一些。国内的书总是把简单写的多么深奥,而国外则是努力把深奥的理论写的通俗易懂,前后连贯。

点评

根据现行的教育指导必须删除,你想看可以选择看科研用书  发表于 2013-9-26 15:42
发表于 2013-9-26 13: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有点道理
发表于 2013-9-26 13: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建议哲理撸主以后写一本力学书,那时国人写的书可能就不错了。

点评

还真有这个打算  发表于 2013-9-26 14:08
发表于 2013-9-26 14: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买个10书,然后在把他们拼成一本,这本书就是你写的了,就这么简单and恶心。
发表于 2013-9-26 14: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材料力学  刘鸿文版的怎么样啊,不是教材吗?毕业了想在复习一下材料力学,想买一本

点评

不推荐国产的了  发表于 2013-9-26 14:38
我就推荐国产的了  发表于 2013-9-26 14:3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15 14:04 , Processed in 0.06742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