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点半,雨后的清华综合体育馆外,已经有不少新生拉着行李箱前来报到。他们将在这里完成注册,然后前往紫荆学生公寓办理入住手续。在紫荆公寓区,到处是各种迎新的玩偶:加菲猫、水滴造型玩偶、蚂蚁娃娃……卖萌的吉祥物深受新生欢迎,一位物理系的女生,搂着手擎“我是物理大牛”的加菲猫,摆着各种姿势让家长拍照。
' z) p% w3 h0 ]7 {( C8 S. Z6 T( r; U* v
0 H" s/ @8 U/ w3 K- u鼓励独立“物理隔离”. @3 w6 i$ @% T$ B6 v$ W0 `! `2 w
" t% C; ~. \, O f% b今年清华提出了“独立报到3小时,自主自立新开始”的口号,鼓励新生自主报到入学。学校还在综合体育馆外进行了“物理隔离”——只允许新生入内完成注册。记者注意到,陪同的家长较往年也明显减少,他们大多在体育馆外的树荫下照看着行李。“孩子自己进去办手续了,相信她能完成,这是长大独立的开始。”来自江苏连云港的家长林女士说。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张超表示,独立是大学生人格重塑的重要环节,学校希望这种重塑从入学开始。
: }& v! F6 Y2 ?2 s7 X; {% v" ?5 ]; X; V% S6 L% P7 L4 k
十三岁少年选读机械工程
2 N7 J: H& l5 e6 I+ E
% d- \* M% [5 |+ d8 P+ W2 F大多数13岁的孩子还赖在父母身边当着“小公主”、“小少爷”时,而来自山西河曲的范书恺已经走入清华校园,成为机械工程系年纪最小的新生,从此开始自己的独立生活。! b/ e {% K( ?0 O
$ d% |+ I9 @7 E% L
1999年12月出生,5岁上四年级,7岁上初中,未满14岁进入清华大学。说起自己的“传奇经历”,范书恺显得很谦虚。“我不是什么神童,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学习方法,就是上课听讲,课后练习,只不过比别人早上了几年学而已。”范书恺告诉记者,自己没有上过幼儿园,学前生活是在家里度过的。在三四岁的时候,父母就买了小学教材,在家里辅导他的学习。“4岁的时候,我爸爸给我做过三四年级的测试题,当时得的分数都挺高的,本来想要直接给我报三年级,但是校长没答应,觉得4岁的孩子在楼道里容易磕着碰着太危险。”" d9 ^+ ?8 _0 j1 ~# e" V; k
. U& A! G; h- i& V: |8 U范书恺的母亲现在是当地中学教师,教生物,也教过数学。受母亲的影响,范书恺对理科兴趣浓厚,选择机械工程作为自己的专业,希望今后从事科研工作。虽然在一路的求学过程中,身边的同学都是自己的哥哥姐姐,但是范书恺说除了身高矮一些,自己从来没觉得跟周围的人有什么不同。“我虽然年纪比较小,但是我的心理比较成熟,所以跟同学的交往没有什么问题。”
; T4 V! u5 I, p, |( i+ l _/ }
0 H0 [& K: A! {; F7 f范书恺是在父母的陪同下来京报到的,他想自己来,但父母不同意,“还是担心我太小”。”范书恺说自己憧憬着未来4年“踏实”和“充实”的大学生活。% o. ]7 C% e) `# h" d
6 H5 S3 b5 P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