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080|回复: 60

中美工程师差别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31 12: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puma 于 2013-7-31 13:10 编辑 ! p, i! w* T, u
! k  T" u' ?* H0 R0 S8 m9 k
美国的工程师平均年薪75000美元,一般不会加班,大企业和小企业工资差别不会超过10%。因为有良好的待遇,工程师不用忙着兼职和干私活,有足够的时间学习,研究技术干好工作。5 d5 f! ]1 I) w# y" u5 z1 }/ A7 P

# O9 x) g0 j9 A中国工程师-平均年薪不到40000人民币,大家都想着在现在的单位多积累经验,多学习技术,以后跳槽到外企去拿高工资。大家认为企业是老板的,经营好坏与自己无关,还有身边很多走后门不干活的,严重影响到大大家工作的热情。大部分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要以为中国技术落后是因为工程师水平差,其实是腐朽的教育体制和企业不合理的管理以及中国糟粕的传统文化造成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地大物博,大家不用努力也能生活的很舒服,所以大家都在吃国家,喝国家,混混日子而已。
" f8 _3 W9 _3 M6 m4 f+ i8 D1 U! i, e- \7 E. r; o/ A7 j& L) i  M7 f
国家太富足,而没有敌人就要灭亡了,是永恒的真理。
* I  g) g! R* b7 D! q% n$ T6 }* V- C3 I6 g
因为没有生活的压力,欧美的工程师对于自己公司的同事都毫无保守的技术交流,大家合力把事情事情做好。随和欧美一代代工程师的技术积累,其经济突飞猛进。
! [2 _8 }& C3 d6 v5 l4 Q  p- b4 @: E; g
中国工程师刚毕业拿的钱连谈女朋友都不够,面临的是实实在在的生存问题。这时候,他在技术工作中有进步,他是不愿意和同事分享的,这是他在公司立足和加薪升职的砝码。某公司曾经有一个电工退休之后所有在职的电工解决不了退休者3分钟就能解决的故障。因此大家很怀念那个退休的电工,但是我以亲认为那个人太保守,现在觉得很正常。% m( y  ^! c/ e

$ f+ Y" @/ x5 T6 y) Y: I0 a1 U+ T# i在中国不是老工程师不愿意教,是因为大家都不容易,年纪大了,上有老,下有小,体力不如以前,如果把自己所有的技术和经验都给了年轻人,那只被离职的份了。公司给他们的工资中没有培养新人的部分和养活自己孩子的部分,仅仅只是能勉强维持自己生计。( d' I) Z( t- g

. Z" \6 T3 H/ e7 w7 X作为技术主管虽然我希望技术无国界,大家毫无保留交流,但在中国这只限于主管对员工和员工对主管。员工与员工很少能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的。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卖白灰的见不得卖面的就是这个道理,存在即合理。接受现实,适应社会,自己努力进步,同事帮自己下属提高工作能力,这是每一个技术工程师都应该做的。
4 [* C5 C$ D9 w3 {, A. b9 f% X) l) g! {$ i# v5 k3 G
, D5 L/ C1 y4 h* i, {' J
补充内容 (2013-8-2 10:50):( N4 i. [- j0 B% j
网上看到一个五毛周小平写的文章,颠倒黑白,竟然认为封建社会比资本主义社会先进,认为中国的专制比美国民主好,认为MZD比华盛顿民主。纯粹是一个白痴家庭主妇,据说他看了《欧洲史》《资治通鉴》《台湾史》
/ x9 z, S) o; g% M2 E7 K" ?4 x
. C. A. ]6 t; y6 N% U* m补充内容 (2013-8-5 20:39):( D" b6 |2 P, I0 W0 |
欧美国家企业的一般费用是人力成本(可以理解为员工工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1 收起 理由
漫步云颠 + 1
老鹰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31 12: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糟粕的传统文化”  === 楼主能否明示一二。

点评

经济学可是西方的学说,如果你有听说过纳什均衡你就知道外国人一样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因为这是均衡点,只要是理性的经济人都会这么做。  发表于 2013-8-2 23:41
“养活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这只是其中一点,余下的,我们慢慢参透~  发表于 2013-8-1 10:47
楼主的文章已经明确阐述了,什么叫糟粕  发表于 2013-7-31 14:23
发表于 2013-7-31 13: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一些所谓的“工程师”是:
, Q& W) u0 R6 L2 N“你懂的,术有专攻。。。“
9 O. D+ p1 p, {4 \0 m”没一点参考图,你让俺乍弄。。。“
6 c; K7 B# P! A3 \* ]# {* b”这是XX的事,和俺没关系。。。“
4 q0 \& S- z! S3 j”没有人带俺,让俺乍进步。。。“1 j$ k) {. M5 z8 F
。。。。等等5 @9 T# r1 {& J1 l
一句话就是:俺不会干,不是俺的错,总是有原因的,原因总是在别人身上的。
2 n2 e- K$ ^# C$ m$ j/ y呵呵

点评

高贵冷艳幽默吗?!  发表于 2013-8-1 08:57
又来了!!那么多努力的你没看到?天天只喊着这些极端的,我身边这样的人极少,大都数都上进的。你别老一副自己很努力很nb,别人都是屁事儿不懂得无责任感的小孩行不? 一次两次说算做个警醒,老挂嘴边能体现你  发表于 2013-8-1 08:57
我现在经常说的是:千万别找我,不要把我又拖进去啦  发表于 2013-7-31 19:19
很多都是那样的! 东推西推,根源是不会  发表于 2013-7-31 14:45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也有从不这样想的人,哈哈哈,什么人都有~  发表于 2013-7-31 13:42
发表于 2013-7-31 13: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眼了
发表于 2013-7-31 13: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xlf63 发表于 2013-7-31 13:01 / _+ _4 g6 ~2 A& d/ C" G) {
国内一些所谓的“工程师”是:7 @" X: v* R5 y4 G: L7 p( b8 V: h
“你懂的,术有专攻。。。“
1 e! u" W1 R! o% |1 h# x% q”没一点参考图,你让俺乍弄。。。“

# G& h* s" X& ?  p8 ?( y想玩机械的,扔到富士康设备研发部,两年就可以了!) t( y- h* k" X. I

点评

富士康做模具还是很不错的,做设备建议去比亚迪  发表于 2013-7-31 21:29
富士康的一概不用,有点让人听起来不怎么舒服。。。人家玩精密的东西,您不一定玩得过人家。。。  发表于 2013-7-31 19:13
我曾经在的公司就不一样,富士康出来的,待遇牛B的很,但实际上还是有些水分的,还有些同事说有机会去富士康镀镀金,可见富士康也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发表于 2013-7-31 17:57
为何不用啊  发表于 2013-7-31 17:16
您这嘴挺大呀!还富士康的一概不用!我就是富士康出来的,看似八竿子打不着,富士康还把您给得罪了!  发表于 2013-7-31 16:38
我们是做机床类的,这里恰恰相反,凡是富士康的,一概不用。  发表于 2013-7-31 16:07
江湖上有传说:在富士康呆过的,以后可以适应地球上任何一家公司的管理!  发表于 2013-7-31 13:19
呵呵,不尽其然吧  发表于 2013-7-31 13:14
发表于 2013-7-31 13: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工厂有几个老工程师
发表于 2013-7-31 13: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 ?# }1 ^' I4 T  s+ P, w" X- {; D
比那些假、大、空的文章有意义。
发表于 2013-7-31 13: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7-31 13: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顶!

点评

你好歹也是大校了,还灌水呀  发表于 2013-8-2 10:40
发表于 2013-7-31 13: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iviling1204 于 2013-7-31 14:13 编辑 2 B: K+ d& M0 {' ~

$ l: ^, Q0 t' Q% v2 N) K( D据我所知,米国的技术工程师一般博士出来才可能拿到70k刀每年,国内的硕士的年收入在40k一下的应该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至少不下5年。所以第一段的两个数据,使整篇文章的可信度大打折扣。0 a' L9 x4 g( ]0 B9 t
谁告诉你米国人几乎不加班?哪个公司?可否说来听听?我们在国内培训,有时候每天就6个小时休息时间,去那边培训,通常一周每晚只能睡4个小时。有同事过去出差,每天工作16~18小时,大老板在那里呆过,回来说每天6~20点都在公司?真以为米国的财富是几个人上街一散步,所有人一投票天上就掉美钞了?看过史蒂夫乔布斯传没?那是人家有效的管理,踏实的工作以及熬夜加班熬出来的。/ ]7 ?: ~- U/ W1 I. m
技术共享和交流在公司内部是很常见的,但对外则非常谨慎,看楼主貌似对内也很谨慎,不知道为什么。
2 U; V& Z0 Q& m总之看着楼主的文章,总感觉很偏激
; o- a% k3 f9 k& p( f

点评

对了,补一句,我说楼主指的是P侠。C侠莫理解错哈。  发表于 2013-8-3 02:42
哈哈,真有那么一天,估计GDP顶5个米国还得多了。其实,说学校的问题也不想特指什么,只是说不要把着眼点都放在人家好的方面或者坏的方面。还有那个加班问题。至少我知道苹果专卖店是7x8的。哈哈。  发表于 2013-8-3 02:40
国外学校宽进严出,国内学校严进宽出,这个知道,但没想到在这里说哈。如果什么时候靠生产而不是靠软妹币升值,中国人的人均达到米国的一半,这时候就可以把米国当小弟弟看了  发表于 2013-8-2 10:02
所以,有太多的人只是看到别人风光的一面,却忽略了人家曾经付出的努力。再有了,毕竟人家人少,人家人口只有你的四分之一。比你多拿点也正常。哈哈  发表于 2013-8-2 09:56
哈,有一点可能楼主根本不知道或者故意忽略了。即便是国外,真正能读完大学的能有多少?我虽然说过在国外画俩钱就能读一个GCS,但是最后能读下来的有多少?哈。  发表于 2013-8-2 09:54
我曾经在的一家大公司,有技术的人多是比较保守的,不保守的也有,技术交流做得好的就是富士康了  发表于 2013-7-31 18:01
微软IBM不知道,苹果还是比较tough的  发表于 2013-7-31 14:45
华为内的技术交流很常见,但是核心的系统方面的知识专家一般是拒绝和你交流,而专家一般只带自己同门师弟。国内企业,你问一个老工程师技术问题,他跟你打马虎。美国公司你看看微软、IBM、苹果加班吗?  发表于 2013-7-31 14:43
对内是怕抢饭碗啊,竞争过于激烈造成的  发表于 2013-7-31 14:4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13 01:14 , Processed in 0.08614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