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很多,哈
, s8 \, s2 d9 W) K5 o1 e: C$ A/ K- d1 r6 V
《对,这就是习近平此次深圳考察的那家光启研究院的更多信息》/ Q9 ^2 \% l4 a' U" c
2 R* e9 ^' `4 T, b, i8 l0 Z
昨天(12月12日),虎嗅发表了《习近平在深圳考察的深圳光启研究院,你了解吗?》的文章,文中大概介绍了一下光启研究院的定位与模式,一时之间引来观者议者众多。
: M, g# V* @1 T! R5 i; J
" M1 t; }. v2 g0 ~( f2 ]8 g2 s
" M! P1 d5 P' a主要讨论点是:凭什么是光启?凭什么是那几个年轻海归回来,就能搞到巨额风投资本+政府的资助?它们搞的成果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价值?. H6 ^: U% K" c2 I: d) |" n5 K
8 C( |* b* u) q( c' |* T% I# t# A# h/ d" G2 R2 Y) {: E
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更详细地介绍一下光启。
+ [, e w1 C+ F: ^9 v3 N
) j- b+ W/ c5 @1 o3 D: q
$ P) t- G; `" R- C: O, O' o. }关于核心创始人刘若鹏 ?6 I0 B6 p) N& a
' p, D1 b, e. ^3 g& ^& h5 z. _
9 C$ i/ D: i }/ L$ ~- ^虎嗅发了上篇文章的微博后,很快网上就有人指认:刘若鹏是中兴通讯员工的小孩,从深圳中学和浙江大学(混合班02级)走出的才子,已成长为国家尖端技术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小刘妈妈深为自豪,小刘妈妈在中兴的同事们都很钦佩羡慕。* B1 ~" W8 e% P4 a) G/ y3 I
6 {9 a9 B; ]5 P- Z0 i6 I
$ Z+ H l3 j* D& t s所谓混合班,是浙江大学是以工科人才理科培养的试验田。学生头两年要上最难的课,基础理论与知识培养,到后两年就完全放开,“想研究什么研究什么。”2003年,刘若鹏在大学二年级下半年,开始接触一个国内鲜有研究的领域——超材料。那时他刚满20岁。也就说,从那时开始,刘若鹏在超材料方面有近10年的学习研究经验。/ h4 ?2 d; {7 m
. f, Q* j# x8 ?
, V5 _, V0 x% k) a( A从浙大毕业后,刘若鹏获得美国杜克大学研究院全额奖学金,前往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刘若鹏与团队通过超材料技术研制出“隐身衣”——对指定的电磁波频段内实现电磁波绕过超材料覆盖的物体继续向前传播的能力。这一成果后在美国权威杂志《科学》上发表。: F# e* c/ x/ I
/ p# ~# q/ }- e7 E
j k9 @7 \. a5 Z$ ^一年后,刘若鹏及其核心研究团队回国,创建光启研究院。一个结合了基础产业研究与产业化功能的机构。
0 v2 U4 L3 Y8 ]' v$ X+ ]# a: g6 }+ z- x" P; j" f+ ^0 L) W) v, l
! Q! |6 Z6 a2 [6 J+ @/ I
哦对了,在习总书记视察光启的那张照片中,若干北京大学电子系的毕生生们也认出了他们同系甚至同级同班的某位同学。于是纷纷玩笑感叹:同样都是30来岁啊!* Y1 C0 X- \2 Y) S# `* b2 e
5 f' ?8 S; V; c: h& h( P
7 F/ ]0 _! d/ ~) f$ k! d
为何能迅速得到政府重视与资助?7 @5 P. r! h' E2 H [4 g# R. g6 q
( l; v( a* z$ d3 {, s- j
. S6 B) E# y; }9 o5 p8 k @. L" D说实话,关于这个,虎嗅也没有得到、或者得到了也难以发表出真实的答案。
. d* x! h k4 ^( u2 S. q$ k6 T' p0 d- s @. `
& [7 `4 u3 ]) V/ q
我们还是引用虎嗅网友“zuheng”的一个评论吧!他说:“主要是刘若鹏这个研究方向有点敏感,都公开说了,军事上可能用得上。而且估计这方面国内搞的人又少。既然你在科学上发了论文,国家砸个几十亿看冒不冒个泡,很正常。感觉凡是跟国防安全有关的,国家砸钱不带眨眼的。而且基本没要求,搞得出来搞,搞不出来是科学探索必经的正常曲折,就当政府千金买马骨嘛。现在这样的海龟有很多,广东省引进海内外创新科研团队项目都好几批了。所以我觉得,光启没一点风险。”% Q3 Y, E/ E# v2 p- {+ j4 L) s4 U
9 }8 M& Y1 k! f" a) [6 [
0 I! X6 Q9 b G$ o: M u3 v3 l8 p刘若鹏自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自己就是深圳一个普通家庭的小孩,只是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氛围,成长环境积极健康,除此别无其他优势。. W9 v4 l6 E& ?* I5 C% t' h2 F! x
9 ~* P7 V* C) I+ s% ~% M! c3 x4 I" D9 O# X6 m0 h* o: [7 ]
5 j! p8 _4 m( b K
$ S$ s* K5 @; |# F; f
1 l. w5 x& G, n0 n6 {; P2 F& o$ r: w; ]& l
多次会见中央领导
J8 d, d8 K A4 a( u7 X* s6 u. I1 O7 q5 \/ E7 q
+ n3 T& c3 |- G/ T0 t- c
这次习近平视察深圳,亲临光启,并非刘若鹏第一次与习见面了。
% d' @$ k# n0 f1 G) `/ R f/ v. }- ~% ]2 o
: x* I' u C* b2 |人民网这篇文章,介绍了以下内容:7 j8 f: q; ]5 e9 q) r
; b* F |! `5 O3 X$ N4 i; d
+ c! S7 g3 K4 p3 _6 u2012年7月中旬,深圳市委组织部通知刘若鹏,邀请其携带1名家属参加今年的北戴河休假活动。刘若鹏才知道这次远行并非一场普通的休假:专家及家属不仅享受着高规格的礼遇,更重要的是,作为党中央、国务院对各领域高级专家和专门人才的关心,北戴河休假已是中央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这是一份难得的殊荣。
/ e2 w/ o9 E- n7 I: I在北戴河的第一次晚餐是欢迎晚宴,刘若鹏夫妇见到了亲自出席晚宴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算来,这已是他三个月内第三次与中央高层领导会面。( D" {3 Q5 Y1 f
今年6月,李源潮在深圳考察时专门参观了光启研究院,再度相见让刘若鹏感到格外亲切。晚宴后,李源潮站在大门口一一送别专家,刘若鹏夫妇对这一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k8 c4 h% Q& c
8月5日一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也来到北戴河,与各位专家见面,并合影留念。中组部随后召开了座谈会,让专家们畅所欲言,为国家发展献计献策。……刘若鹏前后共参与了三场座谈会,发言最长的一次有十几分钟。他用李源潮的话形容当时的盛况:“大家在各个方面都忧国忧民”,提出了很多建议和看法。
! f2 A6 L: ~# Q8 R1 L0 M! U
) H3 f$ G9 F. B0 [. J( R, G- m5 p. a G+ ?1 B5 P
在深圳政府方面,光启研究院被包装成“苹果”。深圳市企联在微博上是这样描述刘若鹏的: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刘若鹏院长,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主题专家组专家,申请超材料底层核心专利2100余件,20亿“超材料产业基金”发起人,拥有300名科学家,被誉为中国未来的“苹果”。
( j( K- `/ B; H5 k9 k+ S. h
) h% e) J* D- _: i8 i2 s6 i8 P
: Z& N/ X! m2 _1 f质疑声音# ~: ?* q/ W8 Q! y
/ E7 \$ D4 s8 A/ c \* C; i$ a) l% z) `3 C7 {/ q$ `, |9 K
仅在微博上,我们就看到一些对光启实际运转成效怀疑的声音,质疑其浪费大量纳税人的钱,却没弄出个什么实际的东西。发出这些声音的人里,有不懂技术的,也有技术领域里的专家。虎嗅与他们联系,他们的大致表态是:反感光启的炒作与模式。6 f9 }3 P: W4 X
( `- V4 L" p" a; d4 o. L7 g+ j
. @( W- ?5 i3 u7 i$ F) k一位评论者说:我去面试过这家公司的海外销售岗位,感觉一般,最后面试的某高层一直在大放厥词,令人很反感。后来又从个人渠道了解到一些事情,所以虽然拿到了OFFER,但是还是打消了去那里的念头。* v+ f7 d* T k* f) g3 {# E2 J& J
% T1 w1 v( Z( b6 ?! L ~# ?0 l: k% \/ q& e8 B; @: A8 ]" v" T2 @
虎嗅网友“yki”评论:难道仅凭一篇文章,难道就可获得国,省,市各种重点实验室项目将近20几亿人民币?你看过刘若鹏的文章(指他在《科学》杂志发表的文章)吗?我看过他的那篇PAPER,用一个很SMART的算法实现了隐身衣,的确有点实力,但全世界做这个的很多啊,怎么能被深圳吹得这么大?在《科学》发论文主要看的是老板,smith教授是这方面的大牛。况且,同等的技术,做得比较牛B的在美国至今为止只融了2000多万美金。; u, g6 `) J/ a3 L
6 ^5 T- P% C9 n* D: e" V4 Q8 f, f( L' o1 \1 U$ f+ q1 R
另一位大概是圈内人的虎嗅网友“xideng”描述得比较中立:记得曾经有幸陪领导去他们那参观学习,技术大体和业界内了解的差不多,类似左手材料(虎嗅注:左手材料是指一种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同时为负值的材料)的样子,只能说理论上真的讲得通,但他们说得真的很玄。着重看了滤波器,平板天线与那个天线罩子。记得滤波器当时是两个金属盒子,没实测,说加了他们介质可以大幅度地减小体积。平板天线的确也收到电视信号了,但用过锅的应该也了解,信号清不清晰不是说一个天线可以决定的,与用的机顶盒及环境,地理位置等也有很大关系,由于不清楚实际参数或者成本,所以与现在市面技术相比如何,不好评价。至于天线罩子,也没看到实测,但记得他们说可以抗16级台风,约200公里每小时的风速,估计那个支撑架很牛。
" Y/ F! U, _. ^- @$ I+ h4 G% x8 P- b" f2 j: f W# z3 ?# V' W- ?! q: C
$ G7 O0 D! ~# k
不过0 _1 d. P% C w$ Q2 c
2 w. N9 y& Y$ ^4 n/ S
/ d8 @0 A4 ^3 E1 U+ W6 @6 W( [刘若鹏对他与光启这两年工作成果似乎还挺满意。
0 y9 O4 Z* U* _2 W! Z' h& ^6 x
) `8 _' `* r. C. Q/ h% `
% V5 B, Q U" W @4 r; w3 J他透露过,近300人的光启团队在两年时间里共申请1800余件底层专利,平均每周申请25项发明专利,占全球超材料领域相关专利的85%。这是个惊人的战果。
' z; V. e" ~! ?! N
3 ]/ l e& }6 B5 u, R4 A8 T' D
/ X4 [/ g, E+ s3 D' c5 w! ~3 v相关报道称:“光启通过建院两年间的科研攻关和技术积累,在2012年率先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超材料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同时全力推动超材料中试线和产业基地的建设。目前,正在中试阶段的光启产品包括卫星入户解决方案、无线互联覆盖、特种电磁材料和光子网等。”
/ w+ y* z4 c& N/ t! I: u+ v
, a0 \# E- W. d8 H
/ a/ ?7 k6 ]6 w0 X7 P2 m4 c& n: u+ y. W5 L
刘若鹏希望,在2013年7月13日即光启成立三周年之际,能让超材料产品在业界树立良好口碑。面对超万亿的市场,“基地绝对不会就光启一家,我们会让很多企业一起来做,产业链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东西,我们只有带动大家一块做,它的整个知识产权、专利、标准才能握在中国手上。”8 J$ E9 }7 h% l1 i
+ u" W* V5 M7 v& [
' v6 ~- R! X# B% p1 |让我们看光启三周年、四周年时,会否给市场带来一些真正应用起来的技术。毕竟,它是自称吸收了风险资本(未透露具体哪家)的机构。从光启在大力招销售这个迹象似乎可看出,它还真准备产生收入了。0 G m5 f# ?: f( c/ N3 t5 Q
& ?# U* D1 g; H$ ?/ ^2 s
, Z' c6 Q5 H; B
$ [( `1 ?* Q7 V8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