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505|回复: 17

150年山特维克是如何成就硬质合金全球王者的?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7 09: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文字摘自于网络,在刀具行业中,绝对绕不开的两家大公司,老牌的山特维克和近些年上升迅猛的伊斯卡,相对于伊斯卡的60大庆,山特维克的150岁的生日低调许多,绝对两家风格迥异的公司,绝对两家值得尊敬公司,你更倾向于哪一家呢?
; Q, x; Y* y0 j- H" I* r5 z5 _$ n- n: o6 t5 ?2 f4 `
/ o. M$ J1 A: _2 p; |

+ ]! q/ K5 ^1 a0 b9 \9 `: a  Z       打造百年老店是每个企业的梦想,令人惊讶的是,山特维克不久前低调庆祝了其150岁生日。在瑞典偏僻小镇山特维肯,该公司已经写下跨越三个世纪的历史,这无疑可以成为中国企业长久存续的“他山之玉”,而与山特维克掌门人的对话或许能掀开其神秘面纱的一角?. T3 J$ F9 P8 q
  世界永远在变化,如果一个公司想长期存在的话,一定要准备好随着变化而变化自己。% J7 ]$ z' z4 c; E' @
  挑战和困难是一直存在,怎么能快速而且连续地推出我们新一代的研发成果,一直是在全球层面上公司最大的挑战。' B  w# B+ e2 x: u
  山特维克的成功来自于在岩石开挖以及合金和其他材料的开发和加工方面拥有独特专知。& n/ F- q; U, H0 V2 g$ V
  ——奥洛夫·法克赞德* y1 C; o! U7 j0 N
  “世界永远在变化,如果一个公司想长期存在的话,一定要准备好随着变化而变化自己。”
; ~1 Y7 y0 X9 x; J6 Z  “挑战和困难是一直存在,怎么能快速而且连续地推出我们新一代的研发成果,一直是在全球层面上公司最大的挑战。”
, i4 a% G6 j! l- K2 N0 @  “山特维克的成功来自于在岩石开挖以及合金和其他材料的开发和加工方面拥有独特专知。”* Y# r2 m/ r" S6 Z+ `7 O* O$ s
  ——奥洛夫·法克赞德. d) u+ p4 d2 f% U6 ^4 l0 Z$ R4 d6 C" c
  10月15日,山特维克集团将总部从瑞典山特维肯迁往首都斯德哥尔摩。次日,该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奥洛夫·法克赞德在位于斯德哥尔摩市世界贸易中心的新办公室接受了中国媒体团的采访。- ~5 X( T, \! c% m! L" _

& k" D3 m2 v/ t% r山特维克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奥洛夫·法克赞德
  困苦玉成
, p% X2 |9 ~* ~. w" d& Z3 F; a  从斯德哥尔摩驱车前往山特维肯,约需两个半小时车程,沿途层林尽染,湖泊星罗棋布,惟独人烟稀少,愈发衬托出北欧小城的静谧安宁。5 w; p- _% @" Q9 {* \+ J6 U
  因企业而兴起城镇,中国也不缺乏这样的案例——比如大庆。山特维肯也是如此,至今,此地居住的仍旧大半是山特维克员工,总数超过6000人。
. o1 s* w; o# |4 r7 F( j( z9 D, y  讲起历史来,满头银发的解说员声情并茂,他在这里已经工作了42年。
) ]0 V  G0 |" M" a; m  1862年,美国内战正酣,意大利一年前刚刚建立,加拿大尚未立国,而彼时的中国还未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创伤中走出来。这一年,山特维克在山特维肯诞生。
6 q& R3 \  M  I1 B4 p4 W' i! I  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引领下,铁路、轮船等交通设施投资迅猛增长,大力拉动了对廉价商用钢材的需求。这一商机被山特维克公司创始人捕捉到,但他的当务之急是和时间赛跑,因为其公司已到破产边缘。
/ K: F  M" T& P; I! R3 t& J  在山特维肯建造新钢铁厂的工程于1862年动工,到1863年夏季,当时瑞典最大的鼓风炉投入使用。公司开始运用贝塞麦炼钢工艺生产钢材,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 Y$ {; I% c. A) C- A$ f  然而,破产还是没能避免。工厂于1986年3月停产。但时隔三年后,新公司成立,并于1901年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正是山特维克的前身。
  S+ o, ^: v; p9 I: ~( D  山特维克公司所在地与阿拉斯加、西伯利亚处于同一纬度,放眼全球,再找不出另外一家制造企业坐落在如此遥远的北方。" p4 k- y5 g% F, Y" I  K
  为何创始人将瑞典最大的钢厂建在茫茫荒野且多沙的湖滨?因为在这里,在北纬61度的地方,能找到最好的木炭和最纯的矿石。而深谙造船厂运营要诀的创始人很可能希望将工人的全部时间利用起来,亦可能想让工人远离那些构成竞争的其他雇主及都市诱惑。
2 _% I6 v8 B' R; O  据说,当时有个商人想在山特维肯开家百货店,结果被山特维克董事会拒绝。理由是:员工的家属(女人)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购物欲。$ K  Q8 ], u- K, n8 S1 y/ B7 _
  资本原始积累是痛苦的,早期的创业者们都奉行清教徒式的生活理念。山特维克最早的员工均来自于农夫家庭,他们用铁铲和斧头为一个崭新的行业开辟天地。他们忍受严寒和营养不良,每周6天、每天12小时工作。他们围在冒烟的敞开式壁炉周围,睡在拥挤而简陋的小木屋里。$ B  |( b! V) ?- k
  与农民不同的是,这些创业者已经初具市场理念。参观者从街道走过,解说员说:“这些都是老房子,当年,临街一面面都被刷得干净整洁,而后院则养着猪、种着菜。”追求市容整洁是为了展示企业的实力与影响力,从而让客户放心。0 u( q8 v# A3 C  _7 ^  q" D
  不怕失败、能够吃苦的创业精神,为山特维克点燃了星火,如今,星火已经燎原。2011年,该集团业务遍及超过130个国家,拥有50000名员工,年销售额近941亿瑞典克朗。. L# x, s6 J6 L# k' |' h/ w
  目前,山特维克位列金融时报世界500强。5 e1 Z1 Z, f8 y" y/ x  d: e
  变革不已6 W. U" q! W  z
  41岁执掌跨国巨头,奥洛夫·法克赞德的经历总是成为记者们关注的焦点。
) J- F6 }" z3 ^9 l+ w: u  当被问及如何领导年长者时,他笑言:“在我的从业生涯中,直接向我汇报的下属,比我年龄小的,仅有一例。”言下之意,对此早已习惯。  F5 G6 t6 z, n! ^
  中国工业报记者在专访中抛出一个问题:一个企业存续150年的奥妙何在?
0 u9 y% x% I- ?1 `( C5 a& O  奥洛夫说:“诀窍就是,随着客户的需要而发展我们的公司,而且永远是与时俱进地改变自己。”1 c# |* X$ L, f+ B3 X0 C
  例如,山特维克起家时的产品碳钢现在已经不生产了,特种钢取而代之。
7 z" h$ j  @+ X( x: k2 t4 k; n  又如,随着硬质合金的应用,逐步改变公司的商业领域性质。这成就了可乐满等一系列金属加工品牌,而在山特维克矿山,凿岩钻头也是硬质合金材料制成,又成就了矿山的商业领域。! U. |7 M8 t, U+ D& N& O- i! ^
  “世界永远是在变化,如果一个公司想长期存在的话,一定要永远准备好随着变化而变化自己。”奥洛夫补充说。9 ^8 i9 b0 R: V& V( t* m# o9 m
  正是凭借灵活机动的商业策略,山特维克在市场上领先一步,度过了150年间的种种艰难险阻。6 M4 f' @/ T* b- i) Z% s! v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典虽然是中立国,但是蔓延世界的战事严重影响了这个国家及其工业。尽管人们倾向于使用较为便宜的材质,但是钢材的平均价格上涨了290%,山特维克的股价也有相应的增幅。
' ]' o7 A  a. s( I) M1 p3 H4 X$ [8 Y  但是,产业工人开始组织起来,成立工会,劳资冲突愈演愈烈。为了响应一战结束时的社会革命浪潮,瑞典国会给予男女公民平等选举权,并采用8小时工作制。然而,经济学家预言中的繁荣并没有到来,需求反而骤减,瑞典公司破产了三分之一。2 n$ }' [) H  G. ?- Y9 s" Y: ?
  劳动力成本上升,订单被取消,原材料价格攀升。1921年,山特维克销售减少了六成以上,有史以来第一次宣布损失重大。/ o  R& }. T* R, V- `$ Y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金属行业失业率增加了三倍,山特维克的销售额两年内减少35%。
' J, ]2 }/ V4 a; [3 E- s' F  山特维克集团高级副总裁、研发负责人奥利·维克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山特维克历史上仅有三年出现亏损,而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08年。”
6 }+ ^; p4 }0 e. ^, R- m$ |  i; v# k9 c  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挫折之后,该公司开始了新一轮的调整。2011年,奥洛夫·法克赞德空降山特维克,此前,他已担任了5年的瑞典钢铁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瑞典权威媒体曾授予他“2010年领袖大奖”,颁奖理由是:他只有40岁左右,却已在美国市场取得了出色成绩。在他的帮助下,瑞典钢铁公司度过了自1978年成立以来最艰难的时期。1 v6 L5 q2 j( x5 _7 u3 U6 ?( Y
  任命年轻有为的新掌门人,对这家历史悠久的制造企业而言,也可以解读为随需而变。
+ g# S( U2 O9 @5 i5 o5 v; {. _  奥洛夫甫一就任,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措施之一是将三大业务部门拆分为五个。这五大部门分别是山特维克矿山、机械加工、材料科技、工程机械和创投。
2 H5 P6 _7 F8 Z+ {3 q" X' G  对于拆分中的商业逻辑,奥洛夫表示:“山特维克的成功来自于在岩石开挖以及合金和其他材料的开发和加工方面拥有独特专知。为了把这种专知转化为满足不同行业需求的解决方案,公司划分了不同的业务领域。而拆分是为了让每项核心业务发挥最大功效,并且优化公司的成长与盈利能力,以及促进新的、较小型的相邻业务。”
: h; E. O- W9 U/ n8 `% U7 a  x& U" @  随需而变的商业策略在屡次危机中帮助山特维克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除此之外,山特维克人认为,股份制也是公司长期存续的核心因素。0 u2 O8 k: M" U% @# S
  历史数据显示,如果一个家庭买下价值5000瑞典克朗的1868年山特维克公司重组后发行的第一批股票,持有到2010年出售,就可获得2.41亿瑞典克朗。若将已支付股息的现值计入,数字会更加惊人。
$ @! T( u( V  m) F2 _  从另一方面说,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之所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股市之一,其背后的支撑正是像山特维克这样的一批企业。) O. w; ?$ y+ E  s

" w7 k# T' q; {. ~% I山特维克集团车间一角
  抱负全球0 n5 ]8 |6 e; p$ ^' s
  2012年5月1日,张志强就任山特维克大中华区总裁,这次任命在山特维克历史上属于破天荒——从未有中国人受聘于这一职位。不仅如此,张志强享受了比前任更高的待遇,进入全球执行管理层。3 B$ A' j) q% q5 B
  “印度也进行了同样的变革。”奥洛夫告诉记者,“相信张志强多年的跨国企业管理运营经验,将使公司在中国市场能够更为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并发挥协同效应。同时,他在中国市场的长期经验,将帮助公司加深对中国市场的理解,使得山特维克业务与中国本土市场更加契合。山特维克对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加速发展充满信心。”; d6 {) h9 A% w( i8 ~5 s. A
  张志强曾服务于西门子公司超过25年,后担任合并后的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曾主导数起企业并购整合,具有丰富的中国市场经验。9 q* d; G( W+ }' T" v( b" R
  记者问他:“中国人的身份,是不是这次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
- P: Z* F  {/ c  N  张志强开玩笑说:“也许是惟一的原因。”
; m5 y8 `8 Q4 j2 e1 P  其实,早在1985年,该公司就来到了中国,是较早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
* J( C. n) l# X4 e6 W" `7 Q, H& o  近年来,山特维克在中国的本土化策略进展神速。- u0 S* M* t# d0 E8 U( i8 z: p
  “今年5月,山特维克与中国五矿公司签订了订单合同,与中国合作伙伴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此外,山特维克硬质材料中国应用中心已在无锡正式落成,在洛阳的矿山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中心也已开工建设,还与山东能源机械集团共同投资,成立了合资的中瑞矿山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同时,与山宝的业务整合进展顺利。”张志强介绍说。# N+ I$ Z5 X. D0 y+ B' L
  2011年,山特维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销售总额达69.21亿元,10年来平均增速超过25%。
* t! `& S4 A3 ^" {& v' k  目前山特维克在中国拥有员工3600多人,有65个办事处和15个生产基地。5 ?$ q; l# H* ^+ h; [* u9 f0 U% \$ C- n
  一斑可窥全豹。山特维克掘金中国固然证明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同时也可看出其全球抱负。经历了150年的发展,山特维克早已从瑞典公司的标签中脱离出来,成为一家真正的跨国企业。
' A+ I3 y( X/ y' r5 b4 `& i6 i. X  对此,奥洛夫表示:“挑战和困难是永远都有的,但是因为我们是一个面向高端市场的供应商,对于我们来说怎么能提高我们的研发一直是一个挑战。怎么能快速而且连续的推出我们新一代的产品、新一代的研发成果,一直是在全球层面上公司最大的挑战。延续到中国,包括怎么能在中国建立我们本土的研发机构,来更加贴近客户的需要,也是在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2 `! W7 ?0 D- f. p) n1 j2 |
  1962年,山特维克成立100周年时,派驻瑞典以外的员工仅约1000人,到20世纪90年代,该公司在瑞典之外的员工达到25000人。如今,其五分之四的员工分布在瑞典以外的国家。% D: [5 P  ?) u; \
  在公司内部刊物《遇见山特维克》的“CEO寄语”栏目中,奥洛夫表示:凭借优质的产品和品牌,山特维克已在许多新兴市场成功地推动销售。然而,我们遍布全球的员工和资产并没有随着销售转移到新兴市场。! g9 c; J% i" p4 }! ~/ @
  在山特维克的投资历史中也可以发现相似的情况。从2006年到2010年,在山特维克集团所有资产中,约有63%投资在欧洲和北美。相比之下,尽管净销售额增长的主要份额是在亚洲实现的,但是资产总额仅有约20%投资在该地区。% N6 Q* q2 S6 L3 L% z3 N5 J
  可见,投资向新兴市场倾斜正在成为该公司可以期待的动向,或者说,正在实施的过程中。( c( z0 s. |; p6 j6 X( A% u, }, A
  匠心布局
: |/ Z' n* T5 h" O+ C, ]: h  在外界看来,山特维克集团是一家多领域运营、多品牌运作的企业。在现今五大板块的布局中,山特维克矿山以销售额排在首位。2 K+ |. E  G" t/ C
  日前,山特维克宣布获得来自澳大利亚地下钻石矿的矿山自动化系统订单。该订单包括7台电动铲运车和2台柴油铲运车的自动采矿系统。
7 z+ {1 Q1 w; O) a( N$ b' a  迄今为止,山特维克矿山公司已经有超过10套自动化采矿系统应用于全球7个国家。中国工业报记者在山特维克位于芬兰的矿山公司实地观摩了自动化采矿设备的运作。该系统将操作工人跟作业面完全隔离,从根本上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采矿效率。9 u1 Y6 Y. H- |
  据悉,自动化采矿系统包括装载系统、运输系统、凿岩系统、流程管理、放矿管理和单台自动化,目前世界上全面掌握该技术的只有山特维克一家,而阿特拉斯和卡特彼勒只拥有单台自动化系统。* }( t( a4 `" w5 A# f0 E% d
  在去年拆分之前,山特维克矿山和工程机械一直是该公司的“三驾马车”之一。而这第三驾马车组建的时间并不长。虽然早在1947年,山特维克就把自己打造成了配置硬质合金钻头凿岩机的领先制造商,但该板块的真正崛起得益于1997年的收购。
/ g7 P9 z- m) \7 {3 R5 b  当时,山特维克收购了芬兰汤姆·洛克品牌的所有资产,并着手建立新的机构。初期,山特维克矿山工程机械公司在盈利方面并不理想。新千年的到来成为转机。得益于亚洲市场喜人的增长,该公司果断地将重点放在了采矿和基建上。* r% R" B: a% Q
  目前,山特维克将矿山和工程机械拆分为两个部门,足以显示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及单独对抗风险能力。
6 F+ @7 D" o" {, L" W6 w  与矿山工程机械领域后来居上不同,山特维克可乐满多年来雄踞刀具全球第一的宝座,可谓风光无限。令人惊讶的是,记者了解到,在上世纪50年代,该公司高管曾认为刀具将不再是硬质合金领域的发展重点。后来,刀具业务被独立出来,业务重心更加明确,这一看家法宝才得以保留。  ~( c& L! u, r  E. Y4 d- K; d
  奥利·维克告诉记者,与可口可乐一样,山特维克可乐满在刀具制造上拥有不传之秘。2 z# B0 E3 s: A  ^, R  O# i9 W
  山特维克可乐满不断研发能提高加工速度的刀具和加工方法,其在斯德哥尔摩新设的硬质合金生产厂和新的伽马涂层都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模块化工具系统为缩短装夹时间带来了革命性变化,用于车削、铣削和钻削的新一代可转位刀片也相继问世。
8 R- ]1 }( {$ }  从集团层面看,山特维克在刀具市场成功运用多品牌战略,成为经典案例。目前,山特维克的刀具品牌包括山特维克可乐满、山高、瓦尔特、多马等多个品牌。让人吃惊的是,这些品牌都是独自运作、相互竞争的关系。刀具部门建立了不同品牌的公平的内部竞争关系,每个品牌都是独立的,为了避免各品牌之间通过相互压价导致不良竞争,山特维克将他们竞争的重点引导至技术创新上。以技术竞争,就需要各个品牌发展自己独到的产品优势,满足细分市场客户的需要。  n& s* @, T. s5 J
  这种看似不合理的策略却以巨大的市场占有率堵住了芸芸众口,最后,成为刀具行业的美谈。
/ k3 E# O$ ^2 d% Y4 k; Q  山特维克材料科技的业务以钢为核心,但其产品都是利润极高的特种钢材。例如,核反应堆蒸汽发生管用到的无缝钢管和海上采油业用到的脐带管。这一业务部门在山特维克拥有最为悠久的历史。7 w  p' W$ H, W9 h1 e! ]1 P7 {
  从历史进程看,钢材生产在山特维克集团业务中曾占主导地位,后来被不断扩展并赢得市场领导地位的硬质合金业务取代。
: r8 l' [2 S) d1 ?0 u- S  山特维克的业务领域看似纷杂,实则内在商业逻辑严密,奥洛夫·法克赞德一言蔽之:“我们一直都是以研发硬质材料科技为核心来引领我们新的产品。”" s* K* l+ M) n" p9 W5 P" E
  该公司曾两次入选《福布斯》杂志“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100强”,每年将近30亿瑞典克朗的资金投入研发,总计已拥有约5000项有效专利。在各个业务领域,山特维克共有2400多名员工从事研发,每年推出数千种新产品。& X! d& p2 f$ p0 }8 k8 c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0 收起 理由
狙击手 + 5
老鹰 + 2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7 09: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佩服,中国加油。
发表于 2012-11-7 12: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很强大
发表于 2012-11-7 12: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特无人能及啊,规模太大了。
发表于 2012-11-7 13: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一个企业
发表于 2012-11-7 18: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破产还是没能避免。工厂于1986年3月停产。但时隔三年后,新公司成立,并于1901年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正是山特维克的前身。  是不是年份搞错了
发表于 2012-11-7 19: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特就像一个百货商店,你想要的他都有,做方案的最佳选择。当然,更佩服的是他的营销能力。擅长于把理念免费推销给客户,只要客户接受,那么就自然而然就会花钱买他的产品了。而且他的理念不仅推销给直接消费者(工厂及使用人员),更大的是推销给潜在消费者(专业技术院校及其师生)。
发表于 2012-11-7 19: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跳槽去
发表于 2012-11-7 20: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公司刚买了他的丝锥,顺便也查了下这个牌子,不看不知道,看完真想不到这么牛!!佩服
发表于 2012-11-7 20: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瑞典虽然小,但很强大,有很多著名的公司,厉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24 06:42 , Processed in 0.07384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