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9068|回复: 244

梳理一下七年机械职场经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4 14: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久没有写点什么了,无论是在这里,或者是其它的网站。, e4 L! G8 H& v1 V7 y" Y
这么几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工程师进入社会,迷茫啊,一如从前。
- M1 X: n4 U0 T) o9 }8 S7 X, v7 T' l$ l; X& ?; N3 ^
打算梳理一下一路走来的林林总总,把这些我所走过的弯路,打上路标,为后来者,也为我自己。8 u; F0 c/ ~; h) d3 w/ B

( N: M: }6 @" F3 z' `+ j, `4 T6 H$ I我01年来上海读书,机械专业,学校还行。读书的时候就很茫然,许许多多的课程一知半解也不知道将来有什么用,只是为了学分绩点去读。我这人天资不佳,不算是聪明人,高数以及跟高数有关的力学有限元都是勉强及格,但大概特别符合中国的教育制度,就是老实听话,从不逃课绝不挂科。4 I  ~2 ?) k, G  b% N8 \
四年下来,成绩中等,结果在就业市场上还算不错。为啥?因为比我更好的要么读研要么出国了呗 所以即使你像我一样不聪明,也不用灰心,不需要谋求绝对优势,有相对优势就行了。回过头来看,大学里的每一门课程(思修毛概邓论马哲除外)都是有用的。如果你能真正钻研一门课程,钻研到底,毕业以后再找个对口的岗位,大概就够你吃一辈子了。大学教育如果能拆成两段就更好了,先学基础课,然后工作,再回来学专业课就更有针对性了吧。
3 c1 S0 O( T1 B) r& G" q- s5 I! `
% @& p* o+ h7 t) d. A$ u/ E05年毕业进了国企,上海远郊的一家工程机械J公司。在车间实习了一段时间就回设计室了,那时候是画桩机和钻机的液压支架。有一位老工程师给了我很多指导,特别详细,总工也特别客气,有问必答。我从画图到去车间看老师傅组装再到现场调试。直到现在还记得我从海上平台往下面随波逐流的货船上跳的瞬间。现在看来是多么宝贵的机遇,可惜没有珍惜。浮躁啊,不到一年时间一起进公司的六个人已经走了三个。觉得工资低、国企缺乏激情等等。这样的理由现在随便翻开一个刚毕业的新人的帖子,是不是都能看到呢。
3 A$ k  M- E: D: S对我来说,已经没有如果。但是对于一个社会新鲜人,如果有这样的成长平台,不要轻易放弃吧。3 s5 _/ |- q& f; ?" v$ m; L5 B

* X) l  o0 q8 M" h% h2 p06年就到了V公司,一干就是六年,在这里蹉跎,在这里沉沦,直到在这里醒来。3 q. o: A" r0 S8 T. B& E- T5 `

( d" n: b) F4 s$ |6 V, I; n3 lV公司是一家瑞士公司的中国分公司,当时有5个人,现在扩展到12个人,制造一种半导体等制程工业使用的阀门。外企呢,还是北欧的外企小公司呢,看起来是不是很光鲜?可惜实际上是一个大坑。2 `. M. B) Q1 \; u" x6 ]; I
V公司所有的设计和生产都在瑞士,中国分公司只负责销售和售后服务。工作非常清闲,开始的时候一个星期才修一个阀门。全部拆散、清洗,然后换掉耗材照着SOP装配测试,没有难度。; T# e/ @" A2 n7 U
闲得无聊我开始自学一点德语,但是没有坚持下来,总部的邮件都是用英文写的,电话也是用英语,后来一个德国佬跟我说甭学了,那帮瑞士人的德语我听起来都费劲,还不如把英语练练好。所以对于语言这个东西,如果你不是很有天分又很有兴趣的话,还是着重把英语学好更实用一点。6 \6 m. i$ ^3 T: r3 i2 ?/ B

" H" Z' ?+ O6 ]! u4 m# c07年第一次去瑞士培训,感叹那里湛蓝的天空和清澈见底的河流。多么美好的24岁,暖暖春日的午后,坐在瑞士国家博物馆后花园的长椅上翻翻书,旁边的苏黎世河静静流淌,生命的宽阔旅途似乎在眼前一望无垠,哈哈。然而潜在的危机正在慢慢滋长。这种危机不是突然的、猛烈的,相反它无声无息、温软柔和,将你包裹在里面慢慢融化。; v4 A) _' m2 S' `
我走过V公司繁忙的生产线,走过井井有条的备件库,走过充满奇思妙想的实验室,感到新奇和震惊,似乎有很多感悟,又似乎什么也没有得到。我看到了精致的表面,但对内里一无所知。我以为呆久了我会知道,实际上你呆错了位子,只能在旁边看,看一辈子也没用。
2 C) M8 W) E7 o; A! Z( n, f* b5 N# B; K7 ~# b: V
到了08年,已经觉得总是照着图纸修阀门,这么混着没前途啊,但是又没有方向,于是胡乱投简历。首选行业内设备老大美国A公司,面试感觉良好,只是没有下文。又面试了一家做冷轧滚齿机和一家空调设备的,都是外企。后者是同学推荐的,本来几轮面试都通过了,结果公司的亚洲区总裁路过上海,问了一些专业问题,发现我一无所知,也就没有下文了。接下来金融危机爆发,外面的工作就不那么好找了。同学们有时候聚聚,除了愤青一下时局,也都没有什么方向。大家都彷徨啊,有些人跳槽去外企,有些人就在国企继续呆着。但是谁也说不清为什么跳槽或为什么呆着,要说是为了钱为了房子,去外企多出来的那千儿八百的也不顶事啊对不。# a, P- x  t% z

7 D" l' ~% N/ k09年第三次到总部培训,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新奇和激动。有空的时候同事带我去公司的“藏经阁”,架子上堆满了几十年前的图纸。我翻动那些年代久远的纸页,忽然想起当年我在J公司档案室里翻阅前辈的图纸,有一瞬间想要落泪。自己从小喜欢机器,并读了四年的机械,有那么好的机会可以实践,却因为浮躁而轻易放弃。
9 h8 w. P, G/ K( _和日本的同事开车去瑞士中部的皮拉图斯山,山脚下有块碑,讲述洛赫尔见到这山,于是有建设铁路直达山顶的想法,于是说服投资人,于是设计新的齿轨铁路系统,于是铁路建成老洛名垂青史。啥叫工程师,我认为这就是。
' R; m+ O) S; x+ R$ m% qV公司的创始人,发明了新的阀门结构,并把它生产出来,并最终培养成该行业的隐形冠军。老头子退休以后,在总部旁边建了两层的木结构瑞士传统房屋,每天喝喝咖啡,看着自己的公司继续兴旺发展。推动人类进步的LHC得用你的产品,十里八乡的人们都以加入你的公司为荣。啥叫工程师,我认为这也是。8 ^( k* @8 ~( f4 r

7 ^3 |  K( F5 l/ _回到上海,公司正计划在深圳设立一个新的从办事处,从深圳招聘的一位新同事,不知道该说此君更睿智还是更浮躁,只待了一个月就跑路了。这时的我急切的希望改变生活状态,于是自告奋勇申请前往深圳。在上海熟悉了三个月的销售流程之后,我于09年的圣诞节开始在深圳常驻。
7 ]9 P  P* R, ^; d1 U10年在深圳住了一年。这一年最大的收获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所谓“换个环境”就真的只是“换个环境”,如果不解决自身的问题,你丫跑到天涯海角也没用。
0 Y5 L. ]( q6 ?$ |3 ?$ v
在深圳的一年,经常跟附近的朋友去爬南山、去蛇口的海边散步。我仔细的想这些年的过往,我走过的一个又一个弯路。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身的无能的愤怒。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这些年的挣扎和彷徨,归根结底不都是因为自身的无能吗?这时候的我,还会什么呢?实际上是什么也不会,出去找工作都没人要。( x3 _+ k; V; o9 P" I& K
曾经有人对我说:“你们这些死读书的,从小读到大,碰到问题了,还是想到读书”。没错,这时候我决定再回学校,于是报名了GCT考试。大家对中国的教育没有信心,但当时我对自己唯一有信心的事就是“读书”。总分400的考试我考了340,揶揄自己说,还真是宝刀未老呢,哈哈。
3 |" ?( W/ P, \" s% v- {: W10年底,趁z总来深圳出差,我和Z总聊了自己的想法。于是Z总让我在深圳就地招人,我和平时一起爬山的朋友B沟通了这个职位。我明确的告诉B这是一个坑,但确实是个很舒服的坑。B因为之前的工作确实太累,希望休整一两年,最终接受了这个职位。同时公司希望在11年开始西安办事处,我顺便从投简历的人中挑了Q,和对B一样,我利弊都说清楚,你自己决定。加上我在08年招聘的北京办事处的W,我总共招聘了三个陕西人,所以他们后来调侃我“专业忽悠陕西人”,呵呵。
) x9 C0 l! O/ F9 V1 J! a3 M( X" D! q, `# O" p
11年的3月,终于又回到了上海。平日工作,周末读书,平淡而充实。Z总的任期结束,M总接任。M总带来了新的更宽敞舒适的办公室、弹性工作制、更多的带薪假期,将V公司的舒适度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我已经决定,等到学业稍缓,就该另作打算了。
) a. f2 N& c6 _) n6 b- K11年底,我作为销售去总部参加培训。V公司建设了新的车间,设备、工艺和生产组织比起我上一次参观时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装配工人面前的屏幕会将这道工序所涉及3D模型的某部分高亮显示,例如装配法兰的工人,面前显示屏上的3D透视图中法兰部分会闪烁红色,并提示所使用的螺钉的料号。工人用扫描器扫过装好螺钉的包装袋上的条码,选择料件的步骤就确认了,会动画提示螺钉安装的顺序和力矩。工人使用力矩扳手锁紧每个螺钉,力矩扳手会向系统反馈本轮拧紧的螺钉数量和力矩。当数量达到时,该工位的绿色指示灯亮,工件被允许传送到下个工位的缓冲区。同时该步骤的所有数据记录在系统里,以备将来查核。) ~# @$ Y- {# e# K7 s# h! p
晚上照例去附近的中餐馆吃饭,餐馆的菜单与四年前一模一样,只是店主的儿子长高了不少。越南裔的老板每次都开玩笑问我要不要黑下来,我说我这一代人不行,小时候家里太娇惯了,现在刷盘子不利索,怕是很难生存下来。他说要完全融入不同文化也不容易,他儿子估计以后还得继续开这餐馆。
  _2 K1 W+ ~$ U; G4 o! ~0 ]; L& _: n, u, P
就这么到了12年,我已经在V公司工作了六个年头,也基本走到了在V公司能发展的极限。我有可能是V公司第一个参加了从技术到销售所有培训的员工了。年初V公司在马来西亚的新工厂正式动工,意味着我们对于总部向中国转移生产的愿望彻底落空,中国分公司将在很长时间内维持目前的规模,上海的弟兄们会继续过着轻松惬意的生活。但是这其中包含的风险是:即使如诺基亚或者柯达这样的公司也会有盛极而衰的一天,如果未来V公司突然衰落,大家将何去何从?到时候技术彻底荒废,而之前半垄断式的销售办法恐怕也很难胜任其它的销售工作。' i7 ^1 G3 W6 V) ]
回上海的一年多时间,除了本身在职研究生的课程,我又重读了很多大学时候的课本,材料、公差、结构、控制,一一来过。最强烈的感受就是时间太少,有太多太多的书来不及去读。
" }& D  c- f. s, {半年前,在完成最后一门期末考试之后,我前往我们的客户Z公司(研发型公司)去面试。我坦言本人略有行业经验但是已经n年没有做过设计了,你问什么我说不深但至少不会完全没概念。我希望一份能参与设计的工作,即使比我在V公司收入略低也可以接受。
/ h* C5 Y, V+ n0 c, \; ^' |6 B2 b2 ^
7 D* L6 B. y& n- @2 Z像是一场梦,一觉就睡了至少五年,职业生涯从06年中断,到11年才又重新开始。读书、学习、实践、成长,像它本来就应该的样子。秉烛夜游,但愿为时不晚吧。
+ V. R2 ]5 B3 }- n1 @
. S4 |9 Q2 K8 p7 \7 P8 h, P我翻阅998的帖子,从第一篇看起,想如果刚毕业的时候就能看到该有多好,也许就能少走这些弯路。但那时候真的看到了,我能听得进去么,不知道。# d8 [# ^5 U2 ~4 g
) L8 Q; q8 M0 b1 f" y: ]
( e! O/ x; H& P& d
) Z) u# Z1 U9 Z7 c
补充内容 (2013-11-8 11:19):
. U# [! r0 X: }一年过去了,再回头看这篇帖子,又有些不一样的想法。毕竟人是不断成长的。% U% W7 m1 _- z2 P
这里想强调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时而动
; J$ @  H, ~4 {& w, L- ~0 D, @2 u+ [每个人的基础条件和机遇都不一样,可以反思但切勿盲动。" V% h3 _% e' G1 W5 W

点评

非常感谢楼主能够静下心来,写下自己工作几年来走过的路,告诫我实迷途其未远。  发表于 2012-11-8 21:33
如果2000年可以看到此类文章就好了,可惜那时候Discuz都还未写出来,我们还在组队CS!  发表于 2012-11-7 16:02
楼主的文笔很不错,这里不仅有你的思路,这里也有你的体会,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你都把它们写了出来,且褪去了愤青的无厘头怨念。很棒!  发表于 2012-11-5 14:59
LZ在V公司的经历应该也是财富,只是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就像离开那个国企一样。  发表于 2012-11-5 10:02
我反复读了几遍,深感精辟,闲暇间有点伤感。  发表于 2012-11-4 21:12
非常喜欢楼主的思路。说的似乎有如其人。适者生存是该走的。。。。。。  发表于 2012-11-4 21:05

评分

参与人数 10威望 +29 收起 理由
samsonee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沈石头 + 1 读GCT我后悔了,那就是一张纸。。。
treasure + 1 真的不容易,我做了6年设计,的GCT也快毕业.
子子61961 + 1 专业精湛,谢谢分享!
棒槌土匪 + 1 真心喜欢这样的文章 看到心坎里去了 工作2.
sdlqwnu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第一段国企的遭遇深有.
陈平449298707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温柔的虐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翔梦随风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老鹰 + 20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相关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14: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大虾的体会非常深啊,但怎么能说服每一代人不重复这个历程,就几乎没有任何途径,/ m; E' m' Y) O# ~

! a% k! B# M7 M$ [0 v举个例子吧,我弟弟,就不喜欢念书,我爹在这点上就绝不赞同,你即使学徒,开车床,也得念书,不念完函大不许娶老婆,最终把书念了,不开车床了,找了银行的工作,没有再跳槽,多年以后作行长了,现在感慨,说,不念书,大概就那么混了,不坚持一个行业,跳来跳去,现在可能什么都没有 ! r" a9 d# E! T4 Q" G  p" E- e2 q% \

/ `# n; f: ^$ c7 C- c4 s3 Z我是因为当年北京突然考重点高中了,上了一个好学校,突然就知道世界怎么回事了,就明白一点,与世界差距大啊,不管玩什么,要到世界的平均水平,只能这样生存下去,假如岁数大了,也肯定就蹉跎了岁月,并且有无限的感慨

点评

扎实的基本功,以及扎实的交流能力(包含语言比如英语)。两者得一可安身立命。  发表于 2012-11-7 14:26
而且,过街蛤蟆这个ID最后登陆的时间正好是2010.4.9,那个是你本人吧,我也确实,哈哈。  发表于 2012-11-4 22:38
一路前行大侠说出了自己的十年的职场生涯,现身说法,真的让人感动,998大侠果然出言不虚,都是大实话。别外998大侠,曾经的ID不是998,是一个叫做过街蛤蟆,是吧,我看你们两位前辈说话方式一模一样的,而且,  发表于 2012-11-4 22:36
998大侠务实而坦荡啊  发表于 2012-11-4 21:35
98大侠已经在开始影响我了。。。  发表于 2012-11-4 20:24
大侠,定会影响一些人......  发表于 2012-11-4 18:15
哈,我现在就是劝说许多家伙要学习,要念书,念了说才有战斗力,实际俺与这些家伙没有什么交集,既不会见面,也不会雇佣谁,只是看他们白白糟蹋了大好岁月,到一个年纪以后,空有一身傲气,除此之外,什么都不会  发表于 2012-11-4 14:57
大侠的帖子我专门花了两天,从第一篇看起,每篇都看。不仅仅看个调侃看个结论,还得理出个脉络,想想这个人是怎样的经历,如何就得出了那些结论。然后才能知道这些结论是可信的,而不是掐指一算信口一说。您说是不?  发表于 2012-11-4 14:53
发表于 2012-11-4 15: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细的看完,我明白了,我还得继续学习
发表于 2012-11-4 15: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体会的很深刻。我现在也是搞机械设计,工作5年了,才找到点感觉,以前很多精力没用工作上,很是后悔,现在想奋起直追,希望不会太晚。

点评

两年半了 多亏看了各位大侠的帖子~~ 找感觉!  发表于 2012-12-16 22:07
楼主什么意思,怎么5年才找到感觉  发表于 2012-11-5 16:42
不管是不是晚了,跑起来总不是坏事。  发表于 2012-11-4 16:20
发表于 2012-11-4 16: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文惊醒梦中人啊,我今年也是刚大学毕业,在车间实习了有半年了,感悟挺多,产品图纸什么的,都是现有的,真正搞设计的没有多少,梦想着自己能有一天设计出自己的设备,可我想楼主说的,不是聪明人,可有一颗哎学习的心。我也想过gct。工作2年吧。。看楼主设计的路走的有些曲折,好在及时发现,有的前途啊,,,过程还是很不错的
发表于 2012-11-4 16: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体会很深、我也是机械专业马上就毕业了/ d; U5 H2 c1 |" }# @& t
发表于 2012-11-4 16: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工作就像学走路,不跌倒几次是学不会走的,有时候,弯路可能对成长是好事
发表于 2012-11-4 16: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工作就像学走路,不跌倒几次是学不会走的,有时候,弯路可能对成长是好事
发表于 2012-11-4 16: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与楼主同年毕业,我的选择始终是技术方面的工作,毕业之后也一直在学习。最早的工作是在一个国企做食品包装机,工作很努力,师傅也肯教,工作了不到三年,因为婚姻的原因去了北京。做食品包装机其实也没学会什么,在北京找工作就比较困难,一直也没稳定下来。从08年到现在,换了几个工作,始终没有找到位置,感觉在哪一家公司都不能做技术一辈子,或者不能在技术上有突破。
; \. T/ H% A' Q- b  Z1 o也许是自己资质太差,也许没能深入学习一些东西。
4 K$ B) }9 Q2 ~& w: A最近想好好学学英语,希望能进楼主那样的外企。

点评

不是看楼主的东西得出的结论,许多决定要靠自己。感觉自己像蹲在井里,虽然是现在这个井里跳的最高的,但是天空依然井口大。在一个井里呆久了,现在想换下一个井试试。  发表于 2012-11-5 08:22
跑偏了,O(∩_∩)O哈哈~  发表于 2012-11-5 07:12
如果我写这么多,你得出的结论是学英语去外企,那就悲剧了。。。  发表于 2012-11-4 17:30
发表于 2012-11-4 16: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出了我的心声啊,我很有感触。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3 12:45 , Processed in 0.07370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