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4-5 22: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年前,在工厂做过这个方面的改善工作,谈谈自己一点浅见:
" f1 @3 q& O# ? 遇到这样的问题时,肯定不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环节出问题了,很多公司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标语“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质量是检验出来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估计很多社友都听过或者看到过这样的标语,其实大家想想就知道,我们为什么叫“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我们再看看ISO9001的术语---“流程”,流程可以理解为产品实现流程,或者是产品加工流程,而ISO9001里就对组织的每个工序或者工作动作进行细分,并进行流程管理;所以各位社友应该大致找到了控制的方向。% Y' k8 u: f1 M5 ` V5 W" v$ V6 w* O
对于机加工,特别是精密的复杂结构产品的机加工,令很多国内企业头痛,我原来企业是做涡旋空气压缩机的,设备有森机、三的维克、三菱、马扎克等几十台都是进口的什么五轴联动、还有精密镗床、铣床等;产品是涡旋、不规则的结构,比较复杂,精度肯定是不用说了,用了压缩空气的。原来企业的合格率一直在85%,产能一直被限制,而且国外投诉一直不断,什么8D一天可以收到十几张。没办法,后来中方老板找到我,希望我能改善此局面,(因为我原来是世界500强企业的6 Sigma绿带,Lean Manufacturing 有许多成功案例)
+ N N. p$ D% [: \ 在做这个改善动作前,一般都要相当熟悉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管理现状以及管理流程,同时操作者也是对现有的情况进行图文并茂的那种数理统计,并分析。质量分析的几大工具不知道您会那几种?精密的有X-BAR CHART,o-chart等,这个是对产品的质量分析工具,当然不知道现在有米有流行新的?
( Y, W0 b2 J& H2 O1 C! k7 l8 [. A 可以笼统地说:6 z9 h. m. u9 x6 o
1,设计部门要注意的有:产品设计的精度与加工设备精密是否匹配?产品检验的精度和产品加工出来的是否匹配?& M& n6 M/ N5 Y! V
新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前有没有进行小批量试制?试制过程是否有设计部门、生产部门、质量部门、工艺部门的人员参与评审?试制过程中是否对各个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过培训?因为你是设计出来了,画了图纸,而且图纸很漂亮?但你不知道CNC车工、工艺员是否能看懂怎么样进刀?也就是工艺流程是怎么样的? 同时检验人员知不知道用什么治具或者夹具、检具去检验?怎么样设定检验基准?
% F. u O# \0 g9 T: d6 b 2.现场的工艺作业指导书(包括检验、加工)是否是受控有效的,不会在同一个工序上存在2套一个产品的图纸,并分辨不出哪个是有效的?
. f8 X. ~$ S @0 C+ B7 K; R; O+ W 3.质量部门的检验员是否落实了“三检”-首检-巡检(抽检)-终检?抽样检验方案是否符合该工序的加工特性?关键工序岗位有没有设定特殊的质量特性分析图表?数理分析工具?质量异常的改善流程以及措施有没有得到验证或者落实?
6 A8 V9 z8 X4 c( _0 T呵呵,以上都是我凭证记忆给出的意见,其实在中国,85%企业主是不支持这样做的,也不知道这样做,因为他们压根就不想以质量取胜做个百年企业或者品牌企业,价格战是他们最擅长的管理取胜方法。" h0 }9 u$ Q" Z# z# R( @8 _$ V8 w
真正做好质量,也不是我这样说的那样,需要的人工素养、设备、物料、环境、方法综合改善才行。1 q: v# k d6 ],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