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老鹰

企业以谁为主,两种管理方式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9 22: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是国土资源小的两个国家,一个看重创造价值,去开源广进,一个降低成本,节约材料,如果两个互补,估计是最好的
发表于 2012-2-20 10: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鼠大胆 发表于 2012-2-10 09:40 , s& B+ [' U, ~/ L# ~) P( A3 F' u) T5 a
其实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比如日本的丰田汽车,现在很多大公司都在学习丰田的精益生产!都是丰田的 ...

8 n0 t/ |( y7 e( I" W以前在日本,工人在一个企业一做就是到退休很多,但并不是企业的文化留住了人,而是国家政策造就这样,# }+ o( I. s1 y7 j8 B0 a
早20年前在日本,如果你一直在一个企业做到退休,企业是要给你养老的,而且很多公司的福利都比较好,
4 ?5 b& n! h9 }1 g  P+ M. O  y. H2 b在市场好的时候,年中,年底发放一次奖金。
$ a, \3 Z& S5 |, g2 V2 J2 h! V+ O3 ]' G, S0 ~5 P$ i
但是这些在这20年来日本经济低迷,加上企业也不用给养老了。所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跳槽也是很多的。
' y! {) L) D  I我在去年到过日本总公司参观,就有一个是做了几十年的。(在一张相片看到从一个小姑娘做到现在都过退休年龄了,上面还有我们总公司的现任老板20几岁没结婚时照的,今年刚好70岁了)
+ @4 K2 ]3 u" \" j! ?. H我想当时政策跟我们的国营企业是一样的,试想老一辈的国营厂工人还不是一样做到退休。
6 ^0 U# ?' F9 v+ H& k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老鹰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2-20 11: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觉得管理模式可以借鉴,没必要完全照抄啊,毕竟整个社会环境和工厂情况都不一样的啊。还是因地制宜,找到符合自己的管理模式还是最好的,最有效的
发表于 2012-2-20 15: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人的态度,说穿无非是“回到常识”,尊重规律,该走的路不能少走,该等的时间一定要等。不然,出来混迟早会 还。中国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急于赶路,追求捷径而忽视了常识。* W1 y& I/ L3 p

2 p  C7 Y) K, [, Y9 |6 I; r谁说德国人觉得管理次要的?谁说日本人不重视技术的?日本对技术的偏执,并不下于德国人,并且日本人的管理层,很多都是技术骨干。
, s) }0 M+ K% r* X+ X
& s$ P+ o0 _2 X- t0 y. B( i4 [( W德国人的管理模式实际上非常严密,毕竟德国人的性格本身就是很严谨的。德国人的管理模式有一个特征是:职工参与决策。而日本人的管理模式有一个特征是:由上级制定战略和方针,接着下放给基层讨论,再将讨论结果反馈给上层。* i; N/ C$ r! z2 I: J4 |) e5 h+ x
; @; x5 U+ w+ m1 z- ]
无论是哪种模式,其实并没有严格的谁好谁坏。日本的大型企业现在出现巨额亏损,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他们无法适应市场,而不在于他们的管理制度。管理的最主要作用体现在控制成本、提高效率。而这些日本大型企业出现的亏损问题并不在于他们的效率不高,也不在于他们的成本过高。而在于经济危机还有市场不买他们的账。
% e+ ~7 v0 Y# R+ Q: |, R1 n' B" ~& W; J: y- w1 h
就像柯达,柯达是失败在管理问题上吗?
! O% w! z) n) {' b' @. b  h7 t: R6 ^7 V% h! j1 @; K7 r
# [6 x! @! Q- y0 x+ d
2 i  g- q; K: t" d! q

5 S) G% Z) ]; z- j3 g, B
5 w5 W+ C( O& g5 M! A- \5 P
- `* H* q2 P1 k; {& ^' _
9 {  F& S7 F9 S+ L虽然
, I9 j" q% K6 F7 `7 G6 }5 N: X) s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老鹰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2-20 15: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美国和德国差得多了,反而日本和德国差不多。美国人注重领导力,德国人注重管理力。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它的多样性文化注定了它对个人价值的崇拜。你看看美国大片就知道了,基本都是个人英雄主义。$ {5 F1 A8 d  n: B0 ]
: T$ {1 _7 e- j4 t" e0 N& N
美国人和德国人相似的地方在于都讲求实效性,务实为准。但是在这点上,日本人也一样。很多日本在中国的企业,说什么很管理很垃圾,那是因为所有的外国人到了中国后都管不了中国人。很多都是地方化,让中国人自己管了。而这些中国人一管起来,就会变成了“你懂的”情况。
发表于 2012-2-22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想说说德国人:
8 V6 Q. x5 E/ |
! l; A+ l8 x* u: q& O& P# s在德国进修的时候,因为我们是进修生,在德国企业像我们这样的不属于白领。所以,理所当然的就要参加工会。一次,工会要罢工,给出的罢工通知:某年某月某日几点到几点哪些部门,哪些班次一共多少人参加罢工。。。以下是罢工目的,口号,注意事项。( U% G7 K$ |3 m/ d

" n8 q5 T; _3 K$ k$ }4 F; H提前一个星期将通知抄送:各管理部门领导,公司总经理。。。。。罢工那天,该罢工的人去游行,工厂的生产仍然有序正常的进行。我事后问过工会及经理,回答几乎一致!罢工是表达工会及工人意志及想法的方式,目的不是摧毁公司,而是为了保证公司各个阶层的利益。在德国,公司的利益与工人的利益是有交集的!最后,那位经理人给我说了这样一句很意味深长的话:你们中国是共产主义,我们这才是社会主义!我。。。无语!!!!

点评

希望有更多社友把德国的信息传递给大家。越详细越好。  发表于 2012-2-22 11:13
发表于 2012-2-22 11: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这玩意没有说谁的好坏,能给企业带来提升就是好的,在别地用的好,在这里用不好那就不是好的。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国民素质和观念不一样。我觉得就想的国情来看,中国还是需要强制性约束员工,很难做到让员工自觉,把企业利益当成自己的利益。
发表于 2012-2-22 11: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我觉得不同发展程度的企业的管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大企业和小企业,和企业福利好坏都需要用到不同的管理方式的;还有不同行业的管理应该也是不同的,比如做机械生产的企业和做机械配件代理的那肯定应该用到不一样的管理,车间和办公室人员那都应该有不同的方式,我们做机械自动化配件的,无杆气缸、油压缓冲器、真空发生器这些产品的代理。我觉得目前的管理方式很好,自由度高,个人发挥空间高,但是这样的管理方式放倒车间员工去,那是肯定行不通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老鹰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2-22 13: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一下
/ R' }. D4 V5 i# b( y7 \好东西值得分享
发表于 2012-3-7 20: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15 07:03 , Processed in 0.10377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