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295|回复: 22

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自主创新经典案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19 11: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柴油发动机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技术变化,被称为柴油发动机心脏的燃油喷射系统从机械式转向电子控制式。这个变化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柴油发动机的技术性能,甚至威胁到中国油泵油嘴工业的生存。 
  
   由于柴油的物理化学特性,柴油发动机必须配备较复杂的喷射系统。与汽油相比,尽管它具有更好的动力性能,但是柴油的自燃点高,不易挥发,所以必须经过雾化 ?混合才可以有效燃烧。同时,柴油在不加控制的条件下雾化之后,由于混合气体形成的时间短,容易产生非均质燃烧,导致燃烧过程猛烈 而不稳定。由于这些特点,喷射系统就成为柴油发动机提高燃油效率?降低污染的关键。 

  
   自发明柴油发动机100年来,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都是机械式的,而油泵油嘴就是这个系统中的两个主要关键部件。油泵油嘴的作用是根据发动机工作循环的要 ,按一定的供油规律将柴油喷入汽缸,雾化并与空气混合?燃烧。油泵和油嘴是传统机械式喷油系统中生产技术要求最高& #65380;加工难度最大的两个核心部件。于是油泵油嘴成了柴油机喷油系统的代称,它们对柴油燃烧的效率?排放水平以及相应带来 的动力性等关键指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技术变化的两个动力 
  
   技术变化的第一个动力来自政府管制下的市场需求变化。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发达国家对降低汽车废气排放的要求不断提高,欧洲从1993年开始执行的 标准迅速提高到欧和欧标准,目前乘用车已经开始执行欧标准,而商用车在20061月也将开始执行欧标准。各国法规都对柴油机的发展形成了越 来越大的压力,迫使企业寻求技术解决之道。 

  
   技术变化的第二个动力来自新技术供给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电子技术和精密加工技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柴油机喷射系统发生重大变化提供了技术手段。特 别是由于电磁控制手段的加入,使得新的电控喷射系统对传统油泵油嘴喷油系统实现了彻底的换代。通过电磁控制手段,燃油喷射的时间和喷射压力& #65380;喷射量和喷射频率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使燃油能够得到更好的雾化燃烧,要达到欧甚至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就须采用电控喷油系统。 

  
   随着控制手段更加精确,柴油机的震动?噪音被大大减小,舒适性大大提高,进而使柴油机经济性好?动力大等优 点充分凸现出来。国际上有关的大公司都对开发新一代燃油喷射系统进行了大量投入,电控喷射系统的革命大大扩展了柴油发动机的应用范围。原来为汽油机所统治 的轿车行业呈现出明显的柴油机化趋势,尤其是在欧洲。

  
   曾经辉煌一时的行业 

  
   中国的柴油机工业及其配套的油泵油嘴工业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19531957)建立的。以苏联援建的洛阳第一拖拉机厂为里程碑,当时的柴油机主要 应用在农业机械领域。在机械式喷油系统时代,中国首先是通过一系列的仿制来实现技术上的起步,主要以引进的苏联与东欧产品为对象。 

  
   20世纪60年代,国家机械工业部组织多家单位联合仿制了??系列泵,大大提升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 技术水平,甚至这几个产品以及在此基础上改进的加强泵迄今依然还在大量使用。当时机械工业部下属的油泵油嘴企业共有10,包括无锡& #65380;北京?南京?锦江?汉江?湖北& #65380;山东黄县?大连8家专业油泵油嘴厂,以及上海柴油机厂和洛阳拖拉机厂附属的油泵油嘴分厂,形成了一个“8+2“的格 局。 

  
   随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实行的载货车汽油改柴油政策,促进了柴油机工业的快速发展。柴油汽车和柴油机企业的发展直接拉动了油 泵油嘴工业的快速膨胀,大约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油泵油嘴企业在数量上达到了一个顶峰,业内企业达到200家。在那个时期,油泵油嘴处于供不应求状 ,业内企业家家盈利。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油泵油嘴行业在近10年来出现了激烈的动荡和分化。目前,有一定规模的油泵油嘴企业大概还有70家左右 (不包括为大中油泵油嘴厂做部分零件粗加工的小型民营企业),其中前10名企业的产量要占到行业总产量的80%。全行业共有职工4万人,2003年全行业 共生产多缸喷油泵197.3万台,全年销售收入41.9亿元。 

  
   从总体上看,在机械式喷油系统时代,中国的油泵油嘴工业发展相对顺利。在欧排放标准及以下的产品领域,虽然跨国公司也陆续登陆中国,甚至投资在中国建立 了企业(例如博世在苏州成立了独资的博世汽车部件公司),但单就柴油机的油泵油嘴这一领域而言,跨国公司并没有取得明显的竞争优势。 

  
   技术变化的致命威胁 

  
   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一次革命性变化,使生产机械式燃油系统的技术能力迅速成为无用,因此就威胁到中国油泵油嘴工业的生存。 

  
   当这一工业遭遇革命性技术变化时,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劣势就明显呈现出来。在机械式喷油系统时代,由于技术变化速度不快而且是高度连续性的,中国企业通过 引进?模仿和自主改进就可以跟上技术的发展,并依靠低成本制造而保持竞争优势。但从机械式到电子控制的技术变化是跳跃式的,不仅需 要掌握传统油泵油嘴企业所不具备的电子和精密机械加工技术,而且需要中国企业所普遍缺乏的研发经验和能力。 

  
   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和技术引进对象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导致过去可以比较容易通过模仿或购买技术许可证来引进技术的条件不复存在。 

  
   跨国公司大举进入 

  
   1990,当时的机械部和科技部联合开展了一次声势浩大的电喷技术攻关,其重点在于解决汽油机的排放问题。这一项目参与者以威孚集团& #65380;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以及总参下属的相关研究所为主,后来上汽?一汽?二汽& #65380;清华大学?航天部第一研究院也加入了进来。包括博世?西门子?福特等 在内的跨国公司纷纷申请加入这一项目,其中博世公司最终中标,达成了与中方成立合资公司,(上海)联合电子(UAES)的协议。在上海联合电子中,德方 占据了完全的技术主导权,企业并没有任何的开发活动,主要内容是由博世在汽油燃油喷射系统领域向合资企业提供EV6技术的技术许可。汽油机电喷技术攻关项 目以受让外国技术的合资形式而告终,已经可以谋取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不再愿意允许中国企业保持对引进技术进行学习的控制权,实际上没有任何中国企业通过这 一项目而获得电喷技术的开发能力。

  
   当外国企业的电控柴油喷射技术已经开始普及并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所有的中国企业迄今为止都还只能生产机械式的油泵油嘴。 2004年中国生产了151万辆载重卡车,其中使用柴油发动机的载重卡车和大客车共141.9万辆。但是,满足这样一个巨大规模市场的中国柴油发动机工业 却将不得不全部依赖外国企业所控制的燃油喷射系统。

  
   中国油泵油嘴业命门已现 

  
   顺应环境保护的国际潮流,中国政府将从ffice:smarttags" />200771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国3排放标准(相当于欧排放标准,其中北京是到2005年底实行)。但机械控制的喷油系统经过技术改造,最多也只能达到欧排放标准,要使尾气排放达到欧以上标准非采用电控技术不可。 

  
   虽然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中国市场需求层次的差异以及国家未来对排放的控制力度等因素,机械喷油系统仍然至少还有10年左右的市场,但新技术的到来毫无疑问只是一个迟早的问题。一些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在中国大规模投资建厂,目标就是生产欧以上排放的柴油电喷系统。 

  
   对于国内生产传统机械喷油系统的企业来说,技术上的落后已经不能简单的用时间来衡量,如果不对新技术投入研发,企业将必然走进一条死胡同。一边是社会对环 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国家逐步推行更高的排放标准,另一边是跨国公司凭借技术优势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中国市场。在这一领域,不掌握核心技术的不仅是国内某一家 企业,而是整个中国油泵油嘴行业。更严重的是,由此在产业链上产生的波及效应还可能会进一步威胁到中国柴油发动机工业的独立生存。fficeffice" />

  前序
  
   无油所创新模式的含义

  
   面对喷油系统从机械式转向电控式的技术变化,无油所选择的道路代表了自主创新模式。小小的无油所做出了一个决定:中止所有欧排放标准及其以下产品的研 发,而把所有的人力、物力都投入欧排放标准及以上产品的研发中,并决心以其孤单的肩膀扛起电控高压共轨系统产业化的重任。

       
   无油所的选择体现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含义:在技术变化面前继续走技术依赖的道路,中国工业只能自断前程,沦为外国企业垄断中国市场的垫脚石;而只有奋起自主创新,中国工业才可能跟上技术变化的前沿,并以其特有的优势赢得广阔的市场空间。
  
   自主创新的战略含义

  
   自主创新的战略含义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技术上,即自主创新是指中国企业通过自己的产品概念、系统设计及其相应的技术研发活动,开发出满足市场需 求的产品,并因此而拉动本国基础技术研究的发展。第二个层次是在组织上,即自主创新是指中国企业要通过技术研发活动不断提高技术能力(既自主创新能力), 并因此而获得在产品和服务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保持组织的生

  
   命力和对技术学习的自主权。第三个层次是在国家主体上,即自主创新是指中国的经济体系通过发展出技术能力从而能够从事越来越高端的生产活动,并在全球价值链的收入分配中获得不断增长的分额,使中国获得保持经济增长、捍卫国家安全和保证政治独立的力量源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19 11: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自主创新经典案例

没有自主开发引进只能导致技术依赖        中国作为一个后进国家,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是其工业发展绕不过去的一条必经之路。但是,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学习外国技术?是采取引进技术的方式还是以自主开发来吸收外国技术?区别这两种学习方式或两条道路的关键因素在于是否包含足够的自主开发内容。        “以市场换技术”的蜕变        一些本国企业学习外国技术的轨迹是从引进技术走向合资,又从合资走向实际上被收购的结局。要理解这个轨迹的内在动力,必须先从外部条件———即引进技术的 机会开始。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企业尚可赢得外国企业技术许可的机会,原因是因为中国市场尚未完全开放、中国企业的产品没有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中国企 业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过逆向测绘开发而积累了一定的技术能力。在中国市场逐渐开放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又得到了与跨国公司合资来向对方学习的机会。      但是,为什么在长时间里,引进技术的本国企业却从来没有能够摆脱技术依赖的状态,以至于随着技术的变化而最终走向丧失组织独立性的道路?根本的原因在于本 国企业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没有对自主开发付出足够的努力并坚持到底,所以也就没有锻造出能够跟上技术变化的技术能力。        随着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引进技术的形式从购买技术许可证变成了合资,而在缺乏足够的自主开发努力下,合资形式只能使企业失去技术学习的主导权。没有在技 术学习上的长期努力和积累,只能导致对跨国公司的进一步技术依赖,以至于在面临重大技术变革时,丧失了自主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技术能力,从而在其他因素的 影响下选择接受了跨国公司以灭亡中国企业为目标的“合资”条款。这样的众多案例反映出中国工业发展中的战略问题:中国所实行的“以市场换技术”,引进国外 先进技术的路线方针在执行上已经完全违背了初衷。这项政策在这个行业中由“提高本土工业技术能力”的美好憧憬最终变成了让跨国公司图谋主宰中国市场的垫脚 石。        阻止外资是为了学习技术        依靠“引进技术”的可行性是随着特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依靠技术引进就可以发展起来的模式。从经验证据上说,虽然美国、前苏联、日 本、韩国等国家都在不同的起点上从引进技术开始了经济发展,但没有一个国家是依靠外资发展起来的,也没有一个国家是不进行自主开发和创新就能获得技术能力 的。        日、韩两国的经验就足以证明这一点。日、韩在二战后的技术发展有两个特点:第一,最初的技术几乎全部依靠引进;第二,长期阻止外国对本国工业的直接投资。日、韩发展的真正特点是在引进外国技术的过程中,本国企业普遍在学习外国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的产品和工艺开发。        逻辑很清楚,阻止外资就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外国技术。如果一个国家引进技术的目的不是为了依赖,而是为了通过学习而掌握技术,就必须以本土企业作为经济发展 的主力军,因为只有本土企业才是本土技术能力和本土创新的主体。阻止外资进入的目的就是防止外资控制还弱小的本土企业,从而避免本国的技术学习过程被外资 控制。        中国发展的环境不同于日、韩,面临的问题也不同,但自主自强的目的应该是一样的。中国今天要开放是因为:第一,开放可以大大改善进行技术学习的条件;第 二,开放国内市场也是为了能够利用国际市场。中国需要引进技术,而且是长期需要。但必须强调的是,无论是技术学习还是利用国际市场都是要有行动主体的,而 这个主体就是本国的企业。如果以卖掉本国企业甚至是蒸蒸日上的企业来开放、引进技术,那么开放的目的就变质了。中国的发展需要开放,但开放只能是发展的必 要条件,而自主自强才是充分条件。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导向与中国本土企业走上自断前程的合资道路是分不开的。      技术能力是组织的能力        在中国的技术进步方面,引进外资和合资永远无法代替自主创新的作用。国际主流学术界的大量研究表明,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是困难的,而且成本 高昂。原因在于,有效引进技术的关键并非是否存在技术知识的外部来源,而是技术接受方必须具有能够消化吸收外来技术知识的能力,以及对技术学习付出足够的 努力来发展这种能力。本文的案例清楚地证明,坚持自主研发是吸收和学习外国技术最有效的途径。        技术能力是组织内生的。换句话说,技术能力只能在企业进行研发和生产的过程中生成,并以企业为组织载体。这个事实说明了一个基本道理:外国企业的技术能力 不是中国的技术能力,也不会因为外国企业在中国设厂甚至设研发机构就变成了中国的技术能力。一个国家的技术能力只能储存在本国企业之中,所以本土企业才是 本土技术和管理能力的载体,才是中国进行技术学习的组织平台。        外国企业在中国合资的目的是进入中国市场赚钱。当中国政府规定不得独资时,合资是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惟一途径。目前,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采用并购中国 企业的方式来达到进入并控制中国市场的目的。道理是一样的:从无到有地设立独资企业成本很高,不仅高在设施的投资成本上,更昂贵的是发展出包括运营、管理 和营销等等能力。并购现成的中国企业,不仅可以立刻获得从生产到销售的现成资产和能力,而且可以消灭竞争对手(包括品牌),从而达到控制市场的目的。        需要清醒认识到的是,外资进来最多是带来了学习的机会,而利用这种机会学到技术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因此,即使在合资情况下,中国企业也必须保持自主性,即 要保持对技术学习及其过程的控制权。保证这种控制的关键是绝不放弃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因此,无论从理论逻辑上看,还是从中外的历史经验看,宣称中国可以 依靠技术引进而发展起来,充其量是一句谎言。        无油所开发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的过程是高度开放的,其过程自始至终都包含了对外国技术的大量学习。但毫无疑问的是,无油所走的是一条不折不扣的自主开发道路。那么,为什么这种大量吸收外国技术知识的自主开发在学习效果上要比引进技术的依赖模式好得多?      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巨大差异        在技术学习效果方面存在差异        事实上,在今天技术知识急遽膨胀的条件下,自主创新必然具有吸收外部技术知识的开放性,而这恰恰说明了两种模式在技术学习有效性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根源: 技术依赖模式是依靠外部技术供给者来提供现成的技术。相反,自主开发模式虽然也需要吸收外部技术知识,有时甚至需要购买技术许可证或零部件,但仍然必须自 己发展出产品概念、进行系统设计以及解决所有的相应技术问题,所以这种模式是以自己的理解去吸收外部技术知识,或者是通过吸收外部技术知识来理解并掌握技 术。        这样就可以看出为什么两种模式在技术学习效果上存在那么大的区别:由于必须理解内外部的技术知识,并且通过有组织的活动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出产品,所以自 主开发的结果是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而且获得自主创新的能力;而依赖模式因为只是使用现成的技术(主要体现为现成的产品设计 或工艺设计),没有去自主解决有关产品概念、技术方案和技术细节以及从样机、实验到生产准备的一系列问题,所以不仅没有知识产权,而且不产生技术能力。         对比中可以看出,在自主开发中学习外国技术的强度和效果都比依赖技术引进要大得多。      技术创新是一个很长的研发活动链        理解创新的概念可以从区分发明和创新开始。一般来说,发明是第一次产生有关某种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想法,而创新则是第一次把这种想法付诸实施。因此,创新可 以被定义为把新技术成功地结合到产品和工艺之中,所以创新一般必然与商业化相联系,而市场接受度则是衡量创新成功的标准。      在最近几十年中,由于技术日益复杂化,创新越来越需要依靠专业化的R&D(研发)机构和活动。同时,创新往往涉及一个很长的活动链。所谓 的R&D就包括了两个部分,其中的“R”指的是技术研究,而“D”则是产品开发和工艺开发。如果只有R,科学技术就与经济发展脱节,最后 也无法持续;但如果只有D,则开发新产品所需的新技术就会供应不足。因此,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和工艺开发都是整个创新链上的必要环节,虽然这并 不意味着一个企业必须包括R&D的所有活动。        如前所述,任何创新在今天的条件下都必然包含对外部技术知识的吸收和利用,无论是原始创新,还是集成创新或消化、吸收再创新,莫不如此。关键在于,要创新 就必须自己进行研发活动,否则就不可能创新。因此,是否吸收和利用外部技术知识不是区别自主创新和技术依赖的标准,而是否进行以产品为导向的研发活动才是 区分的标准。        自主创新的焦点在研发过程        在现实中,普遍缺乏研发经验的中国企业往往只能从比较容易的环节开始,而且在早期阶段往往需要更多地借助外部能力。但是,只要开始自主研发活动,经验就会 积累起来,能力就会成长起来,外来的技术知识就会逐渐转化为内生的技术能力。因此,自主创新跟是否吸收外部技术知识没有关系,跟技术能力水平的高低也没有 关系,只跟是否进行研发活动有关系。是否提倡自主创新的问题焦点不在于是否需要学习外部技术知识,而在于是否需要自主地进行研发活动。        如果自主研发活动是区分技术依赖和自主创新两种模式的关键变量,那么为什么只有进行这种活动才能而且必然导致创新?产品开发过程是从产品概念开始,而形成产品概念不仅需要掌握技术,而且需要对市场需求及其特点的理解,直接与企业的战略密切相关。        由于全球化没有也不可能消除民族或地域市场的需求特点,所以中国企业更有可能根据本土市场的特点形成不同于外国企业的产品概念。如果产品概念是企业特定 的,技术方案也就必须是企业特定的,即产品概念的任何变化都要求给予创造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同样的道理,技术方案的实现必然导致在技术细节上的不同处理方 法。例如,在无油所开发的电控高压共轨系统中,ECU的控制软件必然是无油所针对中国生产的发动机在中国环境条件下的工作状态而开发的。它反映的是无油所 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既不可能通过模仿获得,也不可能被别人所模仿。因此,即使是基于相同科学原理而开发出来的产品,仍然会因为企业特定的原因而产 生差异,而差异就是创新的结果。从做出样机到形成可批量生产的产品之间,存在着实验与改进之间的多轮次互动,而这个过程会不断地影响技术方案和技术细节的 具体处理方法。        最后,工艺开发不仅要根据产品设计本身的特点,而且要根据生产组织方式的特点,所以必然是企业特定的。事实上,在这个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产生创造性的解决 办法,都会导致产品系统的创新。因此,无论产品开发过程需要在多大程度上吸收和借鉴外部技术知识,自主研发活动必然导致创新。        技术依赖型企业面临灭亡威胁        只依靠引进技术而不自己进行研发只能导致技术依赖,因为这种模式不可能在从产品概念开始直到工艺设计的整个开发活动链中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图,也不可能掌握 这些环节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技术依赖型企业没有自主的产品概念及其实现产品概念的技术能力,所以在竞争战略上会受到严重制约,至少表现为战略决策空间的 狭小。更严重的是,在技术发生变化并导致市场变化时,由于原来拥有的产品及其生产能力往往变成无用的,所以技术依赖型企业面临着组织灭亡的威胁。      可以清晰地看出,自主创新的意义不仅是技术性的,而且是战略性的和组织性的。因此,自主开发型企业能够发展出比技术依赖型企业更强的组织能力(包括管理能 力、技术能力和各个职能领域的能力)。由于组织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源泉,所以自主创新必然导致更强的企业竞争力。如果自主开发型企业能够更普遍地出现在中国 工业领域中,中国工业就会具有国际竞争力,而且中国经济就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更快地提高生产率并获得更大的增长潜力。这种充满活力的经济,必将成为中国 在政治上保持独立自主的力量源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9 17: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自主创新经典案例

终于看完了,写的挺深刻的,值得广大国人深思的一个问题。恩,不知道斑竹在北京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9 19: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自主创新经典案例

非常深刻的文章,中国的政策要有大的变动了。一味引进外资,国企被一个一个吃掉,后果不堪设想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19 19: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自主创新经典案例

呵呵,这是科技部的一份报告,看后觉得很震撼,所以贴过来大家共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7 22: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自主创新经典案例

求人不如求己,现在明白还不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9 18: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自主创新经典案例

国企在不改革,早晚完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5 01: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自主创新经典案例

在工人日报上看过,当时就很震撼,因为和自己行业关系密切,所以特别关注。现在中国的国情基本这样:领导想着怎么弄政绩和钱,就不惜代价引进国外技术和资本,而不去对技术进行投资。完全的拿来主义,当我们没有利用价值后,我们还拿什么东西和外国竞争?到时只有受别人牵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7 18: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自主创新经典案例

国企体制落后,被吃掉总比自己糟蹋掉好吧!; H( n( X" t" K& V- L0 \
具我所知,山东一个钢厂管财政的处长挪用近十亿的的公款抄股,最后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三四亿收不回来,这样就好了吗?
: P+ F% _: i,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 08: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自主创新经典案例

自主创新应该是先进的,不应限于国内的发动机研究,不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关门搞“创新”我们就又回到50年前了。福特的氢燃料车已商用。是引进技术,还是形式上的“自主创新”更能使行业发展,留待时间证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4-26 04:04 , Processed in 0.07224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