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swf1945qd

这个海水波能发电的专利可行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 16: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houbaomin0620 发表于 2011-8-2 15:48
3 m5 v2 L/ m& G0 N! k4 T* j. Z$ y您的回答令我倍感此项目的可行性,相信不久的将来在中国的沿海边会出现很多的海水波能发电单元机组,将会 ...
# l7 N; q8 h& J% H
您的回答令我倍感此项目的可行性,相信不久的将来在中国的沿海边会出现很多的海水波能发电单元机组,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9 Q  [2 }& |0 L1 d& j* j这两年就是和这个课题“彪”上了,也觉得其乐无穷。
# b6 ?; t# G3 i- q: ]9 E本人愈发对您的项目有了极大地兴趣,在这方面的知识还很欠缺。得好好查查相关资料,期待着您的成功以及得到您的制导!】————" j9 v! l) Q* J9 B
这就是我的期盼,总得有一批年轻人来干,我老的干不动了。希望你就在网上提问题,我来回答,同时也可以是大家进行深入。
" M8 \4 f/ U9 }. U  T在海发电这一行,是新生的学科,你们更没有“框框”,是吧!* g8 \7 r: d( R) @
     
; s( L; J- a& B  ?' w, n     * p$ o1 |% V7 m1 H$ p

6 l  i* A! W2 Q+ t+ c* n) R( v     + H+ t4 r: i: U7 {3 n; {, D
" V1 c* g% n: w4 \4 ^
:lol:victory:;P       n+ j6 r2 g! X; `6 D, y: J( s
. }# Q7 D  Q0 `3 b" B) H- `/ Z

- [# w0 Z1 g; u* t$ v. x# M4 r( 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2 17: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swf1945qd 发表于 2010-9-2 08:38 * f8 u0 A* N5 f$ z( K
海水发电技术的引深产品介绍:
( [# s) u# d$ u( g5 y这可能吗?这里高手云集,请给点意见吧!先谢谢了
/ Z4 b! _; q% x1 A% s" |4 W
疑问:1、当浪尖不是对叶片外端而是对轴点上如何吸收能量?: G7 P0 b! r5 L
          2、当浪距不符合你设计的“串距”又该怎么处理呢?( o0 s0 Y$ ~3 l"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2 21: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长浩 发表于 2011-8-12 17:50
8 ~2 R" A9 U4 I& M9 l3 U+ \+ \/ l疑问:1、当浪尖不是对叶片外端而是对轴点上如何吸收能量?
- I4 k4 X% a, N7 l          2、当浪距不符合你设计的“串距” ...

  u0 w- f; g4 B0 r5 ~1、当浪尖不是对叶片外端而是对轴点上如何吸收能量】————
- F/ E4 e% C7 f' j3 k! b8 A处于浪尖未知的叶片任何部位都不做功,因为在上下波峰和波谷位置需要近20公分海浪来进行“变异”,但是损失的海浪能很小。
! p: R# e0 K) W4 B# s2、当浪距不符合你设计的“串距”又该怎么处理呢?】————
' w; ~# d, T8 u0 c0 w2 X我理解你说的“串距”是指叶轮间的距离,或是指每台发电机之间的距离吧!& \/ v! a) b9 g" c9 a' A& j6 y
其实不管所谓的“串距”多少与浪距无关,都可以正常发电。4 F% s6 _6 `3 Y8 i6 V
不知回答的对否?
. j  Z, x  `9 D  G0 z谢谢!
$ I" L4 f% I) K( {1 C- f% K
( C5 p! t& W7 Y/ l8 L( l( \' y: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3 17: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swf1945qd 发表于 2010-4-29 08:39
. K. D: @7 ~* J6 w谢谢5楼的支持!( P: ?1 j+ @* R+ G% u! t' Z) V
本人很希望能在此深入讨论技术问题:技术的可行性?会遇到的难解决的问题?经济性等等未知 ...

' U( k0 `% N7 V  g" W        你的精神可嘉,值得晚辈学习!今天我重温了一下你的技术方面的见地,证明了你费了很大精神,在此由衷的敬佩!如若老天再还给你20年青春光阴,也许您就是人类的福音!
' j; {! S& w" b$ u5 c) A0 w       在此我还是对您的技术方面颇有疑问,首先我们知道自然规律中有些东西是不能改变的,列如:地球吸引力的“重力”,而浪的上下能是相对相等的,也就是正负相等,这点值得注意。你的“自调叶片”就是吸收浪的上下动能,处理得好有用,处理不好则互相抵消。望前辈注意!  T. i0 d& E% _5 j
      另外自然规律还有现象值得我们去推敲,"饱和”是事物不受外因条件的影响保持的状态。而力也是一样,这里我们就拿“力”来论吧。第一手“力”源如果直接机械转换“能”肯定有所损耗。第一手“力”源还有一个“极限”点,如果经过转移那就不一样了。就那人来说吧,假设人力扛东西极限点100gk, 在同等设的行程时间内,付出的100/100的能,经转移后放到轮子上就不可能是100/100了。
9 G9 o/ |8 Z9 E0 U3 g0 G      不好意思前辈,晚辈班门弄斧了,只是希望您尽善尽美吧!也希望有志人士更快地完成你的心愿吧,祝你早日成功!
. u0 M; ?! b8 m! n5 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4 11: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长浩 发表于 2011-8-13 17:40
/ {- ^  L4 W3 U' L. B+ U: s你的精神可嘉,值得晚辈学习!今天我重温了一下你的技术方面的见地,证明了你费了很大精神,在此 ...
) k9 u* r0 n8 d( T, J& o& L) }
你的精神可嘉,值得晚辈学习!今天我重温了一下你的技术方面的见地,证明了你费了很大精神,在此由衷的敬佩!如若老天再还给你20年青春光阴,也许您就是人类的福音!】————1 b1 D' M9 \5 L0 p+ k
就是就是,但时光不可倒流,大江毕竟东流去!这也是我一开始就公开技术的原因之一,引导大家的思路,即使最后事实证明可能我错了,那也是反面的教材。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就是目的。谢谢你!; E; ?: C5 T( E, ?& h7 @) [2 e* `; u
在此我还是对您的技术方面颇有疑问】————- w) d' j4 [1 S) w# S
这是我最希望听的话,! w% Z' j9 @  B* t, u( s5 b
首先我们知道自然规律中有些东西是不能改变的,列如:地球吸引力的“重力”,而浪的上下能是相对相等的,也就是正负相等,这点值得注意】————, s1 z  Q: D1 g! Z7 G2 ?
重力的作用有好处,因为海浪向上运动是克服重力的动能,故较“强势”,向下是势能,只能依靠自身重力做功股较“弱势”没有外力作用是相等。所以波峰向下产生导叶的变化重力作功和浪费了一点势能。当波谷向上运动时海浪既要克服导叶重力还要产生“偏角”,这就比波峰时候海浪做功的能量大一些,好在是强势的动能。' J2 B# b3 A, D6 ]! O
你的“自调叶片”就是吸收浪的上下动能,处理得好有用,处理不好则互相抵消。望前辈注意!】———
$ f# E7 R; v5 n! Q& k" k我理解您说的“处理得好有用,处理不好则互相抵消”的意思是否是指当过宽时可变角度时,还没有上到最大的角度(如:30°)就又被向下边角了。那么,刚设计导叶宽度最好是100——80公分为宜?
. e6 {) s2 |4 ]8 w% J8 e5 Q7 a另外自然规律还有现象值得我们去推敲,"饱和”是事物不受外因条件的影响保持的状态。而力也是一样,这里我们就拿“力”来论吧。第一手“力”源如果直接机械转换“能”肯定有所损耗。】————, A, c  L* k4 d3 ^9 r) r
对。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甚至是成败的关键因素。4 a1 K3 z+ H+ @8 E3 A0 J: t
第一手“力”源还有一个“极限”点,如果经过转移那就不一样了。就那人来说吧,假设人力扛东西极限点100gk, 在同等设的行程时间内,付出的100/100的能,经转移后放到轮子上就不可能是100/100了。】————
. Z5 Y  |' j/ O! l5 N同意此比喻,是否这说明力和力矩的关系?也就是内外圆虽然受到了相同的水平推力,但是做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是这样的话就说明叶轮机的外径越大转矩越大,做功愈多。# A) w4 U- r+ F$ }
不好意思前辈,晚辈班门弄斧了,只是希望您尽善尽美吧!也希望有志人士更快地完成你的心愿吧,祝你早日成功!】———5 F7 X* X  |$ [5 B2 l6 l
您这样的留言正合我意,希望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来提出看法,一来是完善我的设计和思路,另一面也给大家一个启发。
+ ], N6 n5 J9 O! p: w谢谢!十分谢谢!
6 h3 G+ U" R* m- [2 m1 b2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9: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专利正式批了两个下来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16: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wf1945qd 于 2011-9-17 16:21 编辑 0 r* ]' ~' A2 O& L+ N0 s
( y  v2 a) C- X' O5 i0 [1 M
发一个应邀的设计方案:供参考!欢迎提问,先谢谢了!
3 x/ T8 C/ k5 d" x$ o% J56米可变翼海浪波能发电机组功率/ I3 i# k+ V" R  Q* F

9 w- K) A; g$ h4 q(专利号:201020134135.4)6 g% A% x8 R5 t+ ]- L) y! q
(发明创造名称: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 b8 {1 @/ n0 I9 }: F" [; Q
(专利号:201120038156.0)
" U) V  L) ]; j& F5 q3 C(发明创造名称:一种组合导叶式的海水发电单元)
8 h5 @: S1 z2 L1 P. p宋文复5 |/ K: D  z# C

+ g0 J4 V' k+ b1、 发电功率估算:由6个叶轮机(6个浮体)构成的发电单元的功率估算,年平均发电功率约292KW /台。详述如下:
4 h& r9 o0 r# a9 m; W(说明:所设参数主观上是较保守,尽量选用低数值,如有出入,试验后可以修正,并得出较准确的单台发电功率,结果仅供参考!)! [/ \& K, l2 i' e% Y2 v! p. `* a
1、  参数设定:(均按“保守取值”估算)
8 a! [8 H  X# L0 |1 O1.1  设备参数的设定:
, s- B. U+ |* `$ k5 J4 i. z设: 海面上单个叶轮直径约56米,叶轮机半径约28米;
; q) p% C3 }. O设: 叶轮机浮体半径及与叶轮间隙合计约3米;4 c* Q0 c+ Z! N# u5 J4 o# }9 Z$ D
设: 如果导叶总成的间隔密度按1:5均布,那么6台叶轮机上的几千个“小导叶”合计面积占叶轮机导叶覆盖海浪总面积的20%,即有效导叶分布密度——即覆盖率为20%。
! `/ N" a5 \9 Y! z7 U1.2  计算参数(系数):设叶轮机【综合】海浪波能的能量转换效率系数——即转换系数按10%计算。其中包括: $ d0 l7 _+ D+ E6 @8 S, @. t4 @2 F
*   导叶夹角形成的海浪浪高的虚动损失系数;
) t: M( p) T9 p& S/ V% B*   导叶夹角形成后转换为水平投影时面积损失系数;   H7 M" f2 ~; z
*   导叶夹角形成后转换为水平推力能量转变的效率系数; * v9 c0 q5 j+ I9 a6 u
*   海水与各个表面摩擦造成的总能量损失系数;
" P% K  c5 ^5 n" s: w9 G  r; N8 V*   两级传动增速过程的效率损失系数;
: |5 ?5 r1 K, ?+ P% b) _! [*   发电机效率损失系数;  Z7 h6 ~! R% }* ]# |2 l
*   直流发电输出的“频变”损失系数;
8 D, K, M1 L5 i& H& V*   输变电、蓄能等工艺转换效率损失系数;
$ `5 M4 ^* D: M*   以及海浪释放能量后“浪高”的能量衰减系数等等。
. q+ V2 P2 E6 h; J: `0 \8 e* i1.3  所选发电海区年平均海浪能:为简化计算,设为1KW/平米。; v+ [" X0 ^5 M. L
2、 平均发电功率计算:(注:以下为定性研究的理论推算,有待验证。)
7 p/ M5 f4 m1 e1 J  p2.1 有效做功覆盖海浪总面积:单台发电机中6台叶轮机导叶有效做功的总面积=叶轮机个数×(叶轮机覆盖海浪的面积-叶轮机浮体截面积-叶轮与浮体的间隙面积). n* ?+ [9 b/ |& X1 m; x
=6×3.14(282-32)=14601平米
5 {0 L! _5 |$ \. r( C2.2  功率计算公式:发电功率=6台叶轮机覆盖海浪的总面积×有效导叶分布密度×每平米海浪具有的能量×综合转换效率。6 O" b; v9 k! }# c
2.3  功率计算:由6台叶轮机构成的发电机年平均发电功率=14601平米×20%×1KW/平米×10%=292KW。4 @& m4 g, x5 m/ F3 d2 {
3、  参数变化对发电功率的影响表:7 m/ N  v/ }( |
下面表格的数据由于没有进行实验,也就没有准确的数据,所以只能以可行性研究数据来说明问题,目的是比较直观的了解本技术的性能。  u( p/ E) |- Y$ s/ f% Q4 ^% o+ L
当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来修改和补充下列数据,进而得出更接近实际的数值。谢谢大家!
% S0 s! O( \6 K2 y* d
( s1 S( ~+ O+ f; M+ b, Q) ~8 t9 A
参数变化对发电功率影响表
项目
直径
(米)
叶轮个数
叶片
覆盖率(%)
能量转
换系数(%)
年平均海
浪蕴能
(平米)
年平均
浪高
(KW)
估算
功率
(KW)
最大
功率
(KW)
1
56
6
20
10
1KW
1
292
800以上
56
6
20
10
2KW
2
584
1600以上
56
6
20
10
3KW
3
876
2400以上
2
56
6
20
20
1KW
1
584
1600以上
56
6
20
20
2KW
2
876
2400以上
56
6
20
20
3KW
3
1352
3200以上
结论
1、 以上数据均为研究数据,尚待实验来验证和纠正,故仅供参考!
2、 从上述表格参考数据可以看出,选择发电海区,出回避海上航线、渔场、军事区域以外,那么就要考虑年平均浪高高、海浪蕴藏能量大的海区为宜。
! U9 u' Z0 Y8 P$ |2 N! E  g

4 D0 L3 m# I0 T; f3 {
2 O3 s( s& k* y3 t4 k1 o0 w/ M+ U2 x$ R
* [) j+ }, ]3 e$ c. c& `+ B8 r. Y

: d8 L4 m9 I4 ^- r  V( @, s  M* z$ H, f$ ^2 C$ H

8 Y3 P' U0 {* j6 `8 i0 l2 M2 r5 j' e8 z. D5 \/ {8 _2 ?
; u. ~. o; L/ |0 ]

, n& d: h* c6 x6 P7 Q, h! Z6 \
2 @& W4 a' V% g# N- Q- \  E- f, j- J5 i

6 N/ T; `1 h0 v) }1 `
, [/ g  W. m0 l2 ]% T* Q3 X9 P
) ^( e8 Z( H7 k' i' Y

% X- b0 M( S6 J) j9 _4 R$ x结论" U1 D  a$ N4 J
1、 以上数据均为研究数据,尚待实验来验证和纠正,故仅供参考!
( i) ?/ ^( X: R" W# m& y; _2、 从上述表格参考数据可以看出,选择发电海区,出回避海上航线、渔场、军事区域以外,那么就要考虑年平均浪高高、海浪蕴藏能量大的海区为宜。) R8 E4 s* r& c

# N  a. h. J# D+ @2 n3 g; n
1 k( R* R; ~; T, f* |5 Q$ 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9 13: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有海浪发电的专利,有机会可以一起探讨探讨。QQ:15548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20: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天使 发表于 2011-9-19 13:11 . c' ]# O8 O( e- N; ~& Q! `
我也有海浪发电的专利,有机会可以一起探讨探讨。QQ:15548113

2 V5 T$ {! N% h- F9 i5 G% r# h加了,同时也可以给我提一些“看法”吧!否定更好!& {# f+ A. N* o" ]9 N2 m
谢谢!! l# |) X! K5 f* W# P$ Y, g#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9 23: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天使 于 2011-9-19 23:29 编辑
9 L4 I6 Z  j/ ?, I# [  l& A' o
  i6 ^0 p4 |5 s( q* m老师傅,我仔细的看了您的帖子,现在对您的多机网架式海上电站的结构模式有几个初步的看法说一下:1、您的这个设想的结构组成比较的大,动辄十米八米甚至上百米的,您也知道水的能量密度是空气的几百倍,一旦碰到海上的大风天气,这么大的钢架结构要是想固定在海里不被海浪的涌动冲走的话,这个固定部位得要承受多大的力呀?这方面就算可行的话,那得需要多大的成本才能实现呀? 2、您确定这个导叶在海水里肯定会连续不停的转动吗(即使是很慢的圆周转动)? 3、如果您的设想中电机里还有变速系统的话,这个维护保养的成本问题又该如何降低呢?  4、先不管保养的问题,就算是发电机的各系统一旦时间长了磨损了,维修起来是不是还需要人工下潜来进行拆卸作业呢? 5、如果这个钢架结构因为施工质量或是铺设时的碰撞和摩擦而导致中空部位后期进水的话,是否会整体下沉从而增加维修的施工难度呢?又有何方案解决呢?
4 h* Q4 }7 y0 O上述问题中我的一些考虑不当之处,还请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5-13 13:28 , Processed in 0.07350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