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476|回复: 91

这个海水波能发电的专利可行吗?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 22: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负责同志,您好!
+ P& x- d" c6 [我是一个退休人员,申请了一个主要用于海水波能发电的专利项目(待批)“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现在此发贴给大家,目的是希望得到支持和帮助,若有所打扰忘谅!: j; w8 X! n! v& U( ^9 r* N2 ]
本技术可以独立“单元化”创建“海洋微型电站”, 为灯塔、养殖等供电。还可以“集群”成大型海上电站,为岛屿、钻井平台、海水淡化等设施供电。更有吸引力的是可以“海洋发电联产”:由于其只吸收了表层海洋波能发电,与海风电、海流电、潮流电、温差电、盐差电等等技术不发生矛盾并互补,这样立体全方位联合发电,使(各自)成本大降、效益倍增。. r# E5 ~6 n, i. A
另外还可实现综合联产:本技术可以安装在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大型漂浮海水淡化、大型海洋漂浮养殖等一些海洋设施项目周围。不但吸收了海洋表层的波能发电,而且使本身的结构进一步简化,使造价降低1/3以上。这样,额外的发出的电还降低了联产原项目的成本,提高了综合效益。
* e# g# ^) k+ y: \1 d注:本技术应用于非“潮间带”的任何海区。! T* R1 X, i7 n# g
鉴于目前国家对能源建设空前支持的机遇,时间的紧迫,迅速的投入开发是当务之急!
8 O% M# c+ \* v0 u' [. f* ^下面简单介绍本技术“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项目:3 ]3 d. T0 w# {  x
一、 概述:目前,国内外海水发电的技术很多,也很成功,但是由于普遍高于“火电”成本的现状,就造成了无法推向市场的局面。
: Q9 ]+ @) G! M+ r1 n “单元式”的发电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可以随意拖动到凡年平均波高0.5米以上的任意海区(注意:不是潮间带)不间断发电。集群式的组合发电、立体全方位联产发电和综合联产发电,将具有广阔的市场: _  h5 V+ A/ H; g1 F' N! U
二、 项目简介如下:见附件图一、图二、图三、说明书摘要。( d  S; Y6 H& `; W1 k( {
1 本专利项目的发明关键是利用叶轮机导叶的自调整:在海水(如涌浪)反复上下交替流动的工况下,叶轮机导叶的其迎水角度Φ可以相应的反复交替改变相位并始终同向接受海水的推力,这样叶轮机就始终向相同一个方向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连续做功发电。
% V9 Z5 H8 F! y& l) g- R2 导叶如何自动调整:由于每片导叶左右轴不对称,并可按叶片轴转动,这样叶轮机的导叶(就是叶片)在海水反复交替上下的冲击下,导叶的迎水角度就可以被海流的推力自动转变“相位”(差90°左右)。  R. N: K& g% P/ R, K( i
二、本专利项目的技术特点:
0 ?" n& M- J& z. V1 规模可调可控:其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功能完备的小型发电单元(站)为灯塔、养殖等供电;也可(无数个)集群布建成大型海上发电站(场),其间用电缆连接,集中自动化远程控制,为陆地、岛屿、钻井平台、海水淡化、航向标等设施供电;# `0 S2 Z0 r% L7 \7 c
2 发电单元”安装简易:节省了昂贵的基建费用,其可以随意拖动,潜式、半潜式置于海面,锚定、固定于海底或者固定于大型附着物上进行联产。故抵抗台风能力强,风浪越大发电就越多,是可适应海浪高、洋流急的全海候性的发电技术,属低碳绿色技术。
0 M/ w: e- c7 p+ q' O3 可以联产发电:该技术如果安装在海洋风电等等其它海洋发电装置上时,就形成联产发电装置。
, L; n% z& K; h) @' O4 实现了综合联产:可与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大型漂浮海水淡化设施、大型海洋漂浮养殖等一些海洋设施综合联产,提高(各自项目的)综合效益。
- e. Y% Z- s2 O! r5 发电的参数特性的稳定性:由于该技术的直径受海浪波长的限制,故“发电单元”的直径应小于海浪波长,一个单元发出电的参数特性具有正弦波性质,是不稳定的。但是“发电单元”当在“集群”的数量的较多的情况下,则发出电的参数特性就趋于稳定。
5 F+ {- L3 X, G! Y三、同比其他海洋发电技术的优势是:2 C" K8 v! i& K% J
1 发电设备的生产优势:本技术发电机选用“风能发电机”稍加改动,其他部分就是简单的钣金和普通的机加工,可以标准化系列化大批量生产,成本低。
/ q) U5 p" V! H; K7 V# _/ R' X2 发电设备的维修优势:由于体积小可漂浮,迅速更换后,拖回厂区检修。; |" G1 K7 f, ^+ V2 [
3 发电设备的生产或建设的投资优势:无论投资建设备生产厂,还是投资建海上发电站,均可以根据资金能力多少,采取由少到多、滚动集约式的边生产边施工的形式,非常适用中小企业和中小海岛的投资。另外世界海洋表层波能蕴藏丰富,可以发电站的海区极多,还不带来二次“污染”,是绿色环保型经济。
6 a7 R. H0 n1 J* R  N4 综合联产建站:可以形成“海发电”的联产和一些不同类型的海洋项目进行综合联产,这不但提高了整体项目的经济效益,还使一些单项经济效益不佳但很成熟的项目“起死回生”,具有竞争力。
% D4 u. H7 ?* o0 w( B/ w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7: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同行指教,先谢谢了!
发表于 2010-4-2 15: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复发贴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20: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上,我就是想叫更多的人看到它,多提一些意见。应该是好事吧!谢谢!
发表于 2010-4-12 09: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去研究研究再交流,请等待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09: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好!. D6 X, j: E$ ^% `/ X4 a8 J) B" [
你可以认为他就好似一个水轮发电机——水向下流就会推动水轮旋转发电,只不过本技术是在上下水流方向变化时,叶片也会自动改变相反的迎水角度,那么放到海中,海浪上下的波动就可以发电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20: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部分人,都把此技术看成是“潮间带”的海浪发电,就是海边看到的一波一波的海浪,发出的巨大能量,用来发电。5 p( ^3 Q8 |% M, x
其实,我这个技术是面对广阔的大海,那里到处都是“海浪”和“涌浪”哪里的能量更多,更广,蕴含的波能非常可观,就是要把这一些波能利用来发电——所以我的头脑发胀原因就是如此。5 e* A1 q) [, m& T
高手们,努力的拍砖!拍砖!在拍砖!期待你们!
 楼主| 发表于 2010-4-23 09: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5楼——李建成no1,邀请您提出高见,切磋,在线解答。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0: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技术的技术分析:
' f# V- k2 E: X. ^首先声明:敬请注意:本技术可不是用于海边(潮间带)的海浪来发电的技术(那是利用水平冲击的能量)。2 H* F+ ~& @2 g
本技术是利用大海的“波能” ,是利用垂直动能来发电的技术。5 H' A/ D6 z7 Y# R0 ?% D
一、【本技术的成本优势】, E4 v% H1 t2 ~4 N$ Z
1、 成本是本技术的生命线——指本技术的投产后的综合成本和建造“火电厂”费用及火电发电后的综合成本相比较,应该说具有优势,尤其是“可再生,纯绿色”能源优势无可比拟。
% c, O( h( v% R; J! Z7 C6 j. V. A2、 本技术与火电的成本比较:7 }3 ^, j+ A5 A3 k% H. o$ l9 R
火电成本:占地成本+环保成本+(建各种厂房+运输储运系统+装卸系统+煤粉碎系统+锅炉系统+发电系统+制氢系统+电力输送系统系统等等成本)+生产用燃料成本+排“碳”的成本。- c4 U) O7 E4 i: B% ~5 d
尽管很昂贵,但是百万千瓦级的发电成本就几毛钱。- U7 k) |0 y" B" a2 s3 n0 L& `
二、【本技术的可靠性】
+ i" ~1 c: A5 L6 p, k本技术直观的形容,就像潜浮在海面下的一个个直径6米的大“风扇”,只不过风扇叶变成“自调叶片”,被上下海浪波能推动旋转;电动机变为发电机发电而已。连调试都在厂里完成。: v/ i7 d7 F: g0 L% Z5 q, }
本技术的外露接触海水的部件用涂料防腐,主轴与发电机之间由密封件隔绝海水,无人值守、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预计大修周期在10年左右。7 A+ k+ g9 i. R7 a
三、【本技术的安装问题】
/ r. m: ^: Y/ [7 s, D2 |( i本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各发电单元独立,故安装简便。工厂调试好成品,拖到选定海区,固定或锚定,就OK了。
5 C4 B' [8 b0 R4 J5 x+ [单元化的安装,互相之间应有间距,就像“风电”一样,星罗棋布。( T% B- I2 H% f3 l) h! A6 }
本技术维修也简单,报警后用完好的“发电单元”拖去现场海区,更换下来故障机,拖回修理厂即可。
* n" U9 k# y+ t' ]) u四、【发电】: `1 j' w9 k4 f$ Y9 y8 v' J( V
利用风能发电机技术,非常成熟,超低速输入,变速后通过高磁永磁发电。
, k: W' P, p# a  |: W) s& n五、【整流和输出】
4 W" f* _* A: N$ S1、 本技术最好采用直流发电,单机经“蓄电池”再给航标灯或养殖户使用。
$ @7 p0 Y- g. e2、 本技术集群发电时,每个单机的输出是通过像一个个很长的小尾巴似的海底电缆,汇集到处理中心站,由处理中心,经整流再给钻井平台、海岛使用,这时“集群发电”汇集的电流比较平稳。
  J- ]8 n8 Q2 r7 I; X0 m* s5 x六、【发电并网的问题】3 v, n: I& S+ ^  D8 u- r- J8 |
1、 目前,风电的并网存在问题,但那是电网使用的事,也不是不能用风能发的电,但不是技术问题。
4 y2 U/ N2 i$ T' N2 Q% o4 B可是本技术发出的电力是专为“独立用户”供电。如,海岛、钻井平台、深水养殖平台等用户供电。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08: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5楼的支持!
, s) P3 Q4 R$ P& @本人很希望能在此深入讨论技术问题:技术的可行性?会遇到的难解决的问题?经济性等等未知。此时,被“枪毙”好呢?还是今后的某日“此路不通”了——劳民伤财好呢?
. q( j/ P# l. l( R7 r答案都会知道。
( h( e0 p% ~# ^8 m+ L$ G( D4 ?借此,再次请您在闲暇之谢谢支持!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16 10:23 , Processed in 0.06381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