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恁老厮

原创设计-小卡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20: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恁老厮 于 2009-12-15 20:55 编辑
2 ?) C& E% s# P9 v3 t* [( @( A1 m5 W% [* A9 a# B
我把设计过程贴图解说吧!7 F  v3 o. k) W# O. k& G
1,单座轻量,选用HONDA Dio50cc引擎汽缸组改装成90cc;这小绵羊本田当初在开发时就以90cc曲轴底座设计,目的就是要售后骑士容易改大,所以原车连杆大小端都超出50cc所需尺寸,CVT传动系也是大尺码,Dio也是全球摩托车改装部件最多的一款车
) @! u& Z0 C$ ?. y& g+ b$ r. O" h- Q1 y8 a  @
2,为方便运输,要求小箱型车也能载运,先量车箱长宽定出框架2000x1200mm

% O) [5 _/ U. F8 K: x9 W6 N& ?
" z8 |  m+ a0 E% |4 l* B3,前采拖曳臂悬挂,悬臂在车架两侧,让出大部空间给双脚,后悬挂要求有单轮独立作动效果但传动系也要尽可能简化,2冲程小引擎体积小又轻,所以将引擎安装于一框架,以简易多连杆连结该框架与车架,后悬挂作动时引擎是在弹簧下方运动
" Q) X9 _# ^% ]( m# p5 o3 U

1 v$ t& y& d' @" a5 ^' H4 t; N+ }; p/ X3 v
0929a.JPG
0930b.JPG
1001a.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21: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4,转向系;拖曳臂悬挂枢轴位于车最前端,拉杆与方向机需与臂一致,悬臂运动时轮才能保持前束少变异,转向几何也是在悬挂设计过程同时得兼顾,若无3D机构运动模拟,很难同时兼得悬挂与转向优化
1005d.JPG
1005e.JPG
1005f.JPG
1007a.JPG
1007b.JPG
发表于 2009-12-15 22: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等俺有了钱。。。
发表于 2009-12-16 08: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很不错,很不懂啊,平衡的问题
发表于 2009-12-16 09: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1: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悬挂行程125mm=5(一般轿车也差不多相当),前束角变异<1,转向拉杆各节点空间位置只要偏差1mm就能察觉前束角变化,后悬挂基本保持平行连杆即可
+ n' f* e/ Y  f/ p' k- k1 p5 r% Z1 a( M3 [
悬挂机构运动模拟目的在取得较佳之行车循迹性,一般市售国产卡丁/ATV若三维建模悬挂运动仿真,绝大多数惨不忍睹

1 ^. K0 p: N7 x* N1 g$ A9 H2 q6 k' \" A! b! |0 y& G
) Q1 ?1 G4 R8 ^0 k+ r1 Y5 ?9 E
也贴一市售与自制简易小卡丁参照
1005h.JPG
mini kart YK.JPG
发表于 2009-12-16 16: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没给出实物的分解单品图,就给个三维的分解爆炸图吧。
发表于 2009-12-16 17: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LZ这个的前拖曳臂悬挂用得有点悬,也就只能用在这个单座上。再大点就不能用了。( R  M! Y& v. `5 X3 p$ x

. x% R  U7 X2 D1 x# r0 _7 o另外这种悬挂防侧撞性能很不好。
1 s9 u  [  l* l5 e" f; u我还是觉得双A的好些。
8 U0 j* {2 M+ M1 A7 P1 a呵呵。我的一点看法,有不对的还请原谅。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8: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恁老厮 于 2009-12-16 19:40 编辑 ) R) D0 S$ |5 p$ Y9 m9 D" W: s- X
LZ这个的前拖曳臂悬挂用得有点悬,也就只能用在这个单座上。再大点就不能用了。! m; U1 b2 A9 E6 |4 k

3 L9 u& X2 i: d+ n另外这种悬挂防侧撞性能很不好。3 f  y; q* k+ r# O- |9 Y. |
我还是觉得双A的好些。  [+ F4 e& Y* v0 b0 \" C* U, Q
呵呵。我的一点看法,有不对的还请原谅。% i  ~/ {- p; Z# G- J. A
灯火狼山 发表于 2009-12-16 17:29

$ ~$ O8 y. T( D1 y! @没错;双A臂悬挂动态特性最佳,但是多数汽车未何不用?因为空间使用率差
% v& E3 P8 i9 T5 g- s贴几张前拖曳臂实车例,始作俑者是VW甲虫(Porsche亦系出同宗),以Buggy称呼沙漠休闲车即是最早拿甲虫车改装由来,其后置引擎使重心偏后,前用拖曳臂无妨,而实车拖曳臂之枢轴是实心轴插入车架前端横管,类似脚踏车曲柄
金龜車底盤圖解2.JPG
Meyersmanx.jpg
BBB.jpg
MIME type.jpg
26757853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8: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没给出实物的分解单品图,就给个三维的分解爆炸图吧。% ]! J, }+ e. f% c2 @
草原蒙狼 发表于 2009-12-16 16:04

% u* c1 m* h7 c, j贴图解说目的是图解原理与设计流程及重点,不是让人容易依样画葫芦,何况这只是初期设计示意,机构部件选型未完全确定,制图只是为实务开发制造服务之工具,我可没多余时间拿工具做文章,原型车完工时,工程图才会随之较完善,所以目前只有这类示意图,恰巧楼上灯火狼山提出前拖曳臂支撑疑虑,确实枢轴套管嫌短了,贴图jpg10月做的,实际现在工程图已更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19 01:58 , Processed in 0.06440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