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6-29 09: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1 v7 ]0 }0 `0 U h; b
让大家看看清朝最后一个状元的答卷(冯学荣翻译的)
& L7 }+ U" U5 E" i+ R' ]4 ^; m臣回答皇上:6 }3 u @7 K0 n" P0 I
/ v( ]( R+ j3 T, J7 O4 e我听说啊,当皇帝的人,一旦发现自己有错,都会主动改正,所以呢,我们中国古代在盛世的时候,设有“直言”这么一科,专门考察和录取敢于对皇帝直言的人才,我们读书人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所以,真正的忠臣,满脑子都是为皇上、为国家尽忠的想法,胸中只有一股蛮劲,为国为皇上效劳。
! d+ f8 f' o. H/ C" r+ ^4 C0 L, Z+ n, q" a
汉文帝之前,国家立有严禁诽谤的法律,禁止大家乱说话,可是,汉文帝废除了这个法律,然后呢,像贾山、贾谊这些忠臣们啊,对说话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他们才敢争先恐后,为国家的建设,出谋划策,极尽忠诚。/ @# V* n# S0 P- _9 e
% f0 o) B. s% n7 t( l: k' B& g
汉武帝呢,推崇儒家学说,颁布诏书,广纳人才,所以,他可以招揽到董仲舒、严安、徐乐这样的能臣。7 y8 F9 Z7 o" k! _/ _
* Q" \( w) {8 W2 o" l! d
' m2 Y4 s+ h5 I' @3 T) |- S& V宋仁宗时期呢,恢复了“制举”等各科,以前禁止大家评论自己本职范围之外的事情,但是在宋仁宗这代,解除了这个禁令,广开言路,让所有人,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以,后来我们中国才出现苏东坡、苏辙这样的好臣子,他们敢于针砭时弊、直言国家的毛病,改革求新。) W) i1 J1 R, D9 {8 a8 z, L
! o; p# N: a* p1 q4 P; H% }: W这些好臣子,在官吏任用、治理国防部队、充裕国家财政、纠正社会风气……等各方面的建言,对同僚而言,可以直接指出国事的利弊,对皇帝而言,可以帮助皇帝开阔视野,对老百姓而言,可以让天下和平稳定,这些人的建言,并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是真真正正的本事啊。
( ?9 I) {5 `" |0 H1 k* D% e, W0 N0 ?% M- Q
所以古人说啊,有忧患意识的人,凡事深思熟虑,谨慎谋划,可以使人达到圣人的境界,而一个国家多灾多难,未必是坏事,因为它反而可以促使我们国家奋起、因而变得更加强大,这是一个客观规律,道理摆在那,没有不灵验的。( \/ m0 F% f, C6 e
$ O( k0 A0 {' l皇上您啊,自从登基以来,勤勤恳恳,治理国家,天天操碎了心,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然而,您治理国家的效果如何?坦率地说,收效不咋地啊!
9 c; g4 H6 N* {3 {$ ?" _' i) h$ q. P$ B# O. @0 a3 h
看我们今天的国家啊,列强都在虎视眈眈,为什么我们国家,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呢?我猜想啊,是不是因为我们不懂得因时制宜?或者说虽然我们懂得,但是却没有贯彻到底呢?% B# N7 e' t/ `& n% }, Y
+ f) t# g2 Y( q8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