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中绿色的曲面,有干这个的社友一看便知,是翻领成型器。
" E7 P5 l0 _0 }# B& n; j( Z& R
8 G- s4 d* O7 s$ T这个零件是外购的,三维模型也是供应商提供的,但模型没有建模过程,这也是常理。* ]3 d% M% V, i8 Y6 G3 d
( L4 F9 J& I/ d/ G# X" Y2 o
一直想自己建模这个曲面。网上搜索,论文大把大把,下载了几篇,试着去读通并依其建模,奈何自己的底子太薄,尝试了几次,都半途而废。; g2 Z. N* H$ H% l
7 s) S& y% C% u! d8 g* Y
某段被领导闲置的日子,百无聊赖,于是决定死磕这件事。! q$ |2 [( H' t& }3 S
0 K7 T$ ] H/ q$ X# {: ?
找到一篇论述相对比较清晰的论文,从头开始,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每一步的公式都自己推导一遍,用了大概四五天的时间,终于成功了。
, f2 n) e( A0 j0 b: I0 s) T2 a! T3 C' }; q
论文中的公式,颇多错误,我猜测大部分应该是在编辑排版时的疏忽造成的。6 b+ J, N) n8 n( C$ K( @
( v3 v; U5 C3 j' L U0 \
论文中依据公式,用VB程序在SW中建模。我虽然大学时用过VB做过毕业设计,但十几年过去了,要拾起来还是得花些时间的。于是我选择了用EXCEL,依据公式生成坐标数据,用这个坐标数据在SW中生成曲线,用曲线生成曲面,这种笨办法,但是有效的。7 A4 H7 [5 x5 z. K& Y. `
* l( t1 ?) n j, y' U& b) l
现在把它分享给有需要的社友,总比压在箱底发霉的好。% e0 H2 F i# u$ ^; Z& @- o2 Y
* w* ?' |2 a0 h6 j7 @, a
需要说明的是,我为了简化公式,将入膜角度固定为45度,这样原文公式中的 tan被她 就简化为1,如果有需要,请自行修改EXCEL中的公式吧。
4 K- v; U/ h9 x4 @/ y
) w* M( R3 N3 M+ V* W. S& H9 y" b之所以把这个过程也写出来,是想和社友分享这样几条经验:4 N4 i3 R' I/ A( T3 y% G4 f' N
" z# }; v4 i- g1 a
1、不要怕被领导闲置和孤立,借此机会去干点自己想干的事情,或者干脆另寻他处;2 n8 o% `# L2 g
2、死磕一件事情,说不定就拿下来,不去死磕,永远没有拿下来的可能;
( O( n6 i/ J. D( o3 ^8 T7 B8 Y6 L3、论文也好,教材也好,手册也好,不能不信,但也不可全信,尺度把握依其权威性而定。5 r# d8 R7 l: ^# o
4、可展曲面的概念,感兴趣自己百度吧,不细说了。% f+ D6 Y. Q9 n, ~9 u; e
2 T K* B) ?1 \- ?; b. C, z. d' }另外,原论文作者还是该致以敬意和谢意的。——《翻领成型器成型原理及其三维建模程序设计》 作者:吴云章,程亮 作者机构:武汉人天包装技术有限公司中南包装机械研究所4 A1 d. [& v" x( B. J/ a* u
2 J* D4 B" t/ L3 K3 D/ P- h- W# W
1 D3 Y5 U3 K3 x, l5 d* j5 y
' z$ b# b8 b- I- c/ V4 b" q0 y' Q; r& N+ c/ _6 @
t' |/ F3 @+ e J$ G6 b
/ o8 @# e% b9 ~! F* Q/ y6 d) T# o2 R3 q+ I u
/ [) _4 R, @. {+ `
; l$ Y1 f" v% ?+ C8 |& c0 V3 c; h' O0 m) L- @) c' h/ t$ H2 u
, _7 Y+ ^5 k- y5 y z
4 l9 n6 y, z/ `
$ ^- m. }9 z+ X% g9 E L4 L: S$ T* c5 f) a
' D6 }4 {- [9 w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