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hawk23

如此做临时密封,是否可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5 21: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咧
发表于 2015-10-17 09: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字,没戏
发表于 2015-10-18 01: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这种密封不可行,还这么高的压力。如果左右两根管上车密封槽装密封圈,会好一些。还有问题就是抱箍的两个接触平面会泄露,不能保持压力,这个问题也需要解决。
发表于 2015-10-19 16: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hawk23 发表于 2015-10-15 09:56
; S  I$ a4 K$ s' F3 _) p目前我们更改了一种方案,采用O型圈活塞密封的方式,这种方式应该和O型圈的密封工作环境是相匹配的9 g# O* ]* S$ _
但如果 ...

: N/ P( B2 m: J采用这种方案100MPA肯定不行,压力会迫使o型圈从密封缝隙中失效,可以采用这种结构压力先经过o型圈,在用聚四氟乙烯挡圈在O型圈后面挡住,防止o型圈失效,或者前后都使用聚四氟乙烯挡圈,我以前使用过这种结构,当时压力为120MPA/ x* l  D6 V5 F3 V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点评

非常感谢大侠的建议,我们目前其他产品中用了一款车氏密封说是可以耐压200MPa,和大侠的应用差不多  发表于 2015-10-19 21:5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5 09: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wk23 于 2015-11-25 11:16 编辑 9 D' d  b9 t8 o; Y
( a3 Y) d" p6 H! d
更新一下这个问题吧
3 r( p5 U" `0 l, C* M目前我没有采用之前帖子里提到的一些密封结构,而是沿用了传统的O型圈密封的方式
5 Y$ g1 X; `" |; i% y进行耐压实验室,我们需要验证多道密封件
4 P& `; v$ w# I0 L对车氏密封圈进行耐压试验时,可以耐120℃温度下50MPa的压力,但发现PTFE保持架部分有少许泄露量
( Q8 i3 O  k3 H  J. h# h0 L/ y对O型圈进行耐压试验时,常温下,O型圈可以耐60MPa,但在120℃的温度下,压力以一上50MPa,O型圈瞬间失效( {. s2 d+ L) x# u
这是这半个月来做试验得出的结论" d) W; P+ r1 D% K6 A6 c7 p
楼上各位经过试验得出的O型圈的耐压数据应该都是真实的,只是结构不一样,耐压的数据也不一样$ B" X% }8 O& g4 J' |* E7 ?  z
再次感谢楼上各位的帮助和指点
$ f6 k8 k, P7 d5 W关于密封件的使用,本人后续会继续更新
4 u$ m# {3 J7 t- z* o/ a@zerowing @pacelife @菜鸟hong32696 @麦兜大侠 @xlf63 @南飘 @LIAOYAO @无名小白 @陈公公 @nieting1203 @zms9439 @leo乐 @初涉池中 @kingreader @刘嵩 @kunshanyu @哥是个传说 @大粒粒 @zqb1893
发表于 2015-11-25 10: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怎么行啊?只有密封圈的上下部分受到往圆心的挤压,两侧没有,所以起不了多大的密封效果。
发表于 2015-11-26 13: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压力吧你这个压力估计O圈撑不住2 B- z0 i+ U5 x5 g% [3 e1 H) f, ^

点评

传统的O圈用法,在常温下可以撑住,但一到100℃高温就不行了  发表于 2015-11-26 13:10
发表于 2015-11-28 21: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不可能!还要提醒你,这样做极其危险!不是开玩笑。2 [0 t3 q2 ^8 e$ z+ y
发表于 2016-3-24 11: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完全不可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12 22:06 , Processed in 0.07317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