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角车 发表于 2010-8-26 20:32:42

一篇以喜剧收尾的纪实文学,也不让发完,太没劲了。

六角车 发表于 2010-8-26 20:34:21

“经过几个月的整顿,下道生产线已具备了月产十万产品的能力,生产形势还是很乐观的。”
        “那怎么老是跟不上进度要求?”
        “原因在六轴自动车,机床不缺,你也看到了,还有十几台国产的摆在那没用呢。现在的关键是人员,主要是调整工数量严重不足,大部分需要开两班的工序,只有一班的人员。如果七月底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八月一过,一切就都完了。这是第一道工序,月产量一直在四万件左右徘徊。看来这是个难过的坎。”
        “你再好好想想,厂内还有干过六轴车的调整工吗,如有,我马上把他调过来。
        “厂内干过六轴自动车的有上百人。但六轴车这个工种,要想熟练地掌握,是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的,现在的调整工中连一个大专生都没有。我统计过,咱们厂的六轴自动车调整工的成材率不到十分之一。人员一直处在不停的淘汰补充的轮回状态,要是给我几名大专生,我能让他们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可以超过现在这些干了十几年的老调整工。算了,远水解不了近渴,真的逼急了,我不当这个工长,去调一台国产自动车,也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第一生产力。”
        看F科长直皱眉头,J停顿了一下说:“扯远了,我最近亲自上机床试了几回,发现工艺仍存在严重问题。但我目前领导的这个工段太大,实在分不开身来。我想你是否和厂长商量一下,我还是别当这个全权指挥了。让原来的车间领导管不是更好吗。
        “难道Z副厂长连个车间主任都当不好?”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总觉得他心中好像有什么顾虑似的,当然也可能是当局者迷。”
        “我告诉你一句实话,对这个产品,厂领导已做了最坏的打算,现在连Z副厂长也不敢再拍胸脯充硬汉。你如果有办法保证在年底完成这四十万产品,那可是为国家,为咱们厂立了大功。事关重大,你最好再仔细考虑一下。措施必须万无一失,给你一天时间考虑。考虑好了就来找我,厂长等着订决策呢。”
        “如果厂领导信得过我,我可以谈谈心中的打算,认为能行,我就干,完不成任务我负责。如果不同意,我按厂领导的指示干,尽人力而听天命。如果一天之内我不再改变,你就直接向厂领导汇报好了。”
        对于心急如焚的F科长来说,能有一个人勇挑重担,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
       
        厂长又一次地召开车间干部会,地点是厂办公楼会议室,厂长用忧虑地口气说:“已经干了四个月,生产仍不能步入正规。现在咱们厂已是过河卒,没有退路了。厂党委会议也提出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口号。完不成任务我个人坐牢事小,国家和全体职工的利益事大。部领导也在电话里打了招呼,如完不成此项任务,除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外,还要将全厂职工的工资向下浮动一级。你们都是一线的领导,这次召集大家来这里主要是问一下生产上到底还有那些需要我解决的问题,还有,大家有什么要求也可以提出来商量。”
        看着Z翻眼看天花板,人们的目光全转向J。摸爬滚打了几个月,只有他最有发言权,他的话可是起着一语定乾坤的作用。
        J眼下也是顾虑重重,一旦生产条件成熟,该怎样组织工人去干呢?一个领导要想让工人把精力全用在工作上,就得把他们的衣食住行这些后顾之忧解决好。就以现在工人的那几个工资,全买成食品怕也支持不了这种超乎寻常的体力付出。车间原来还有十几万的奖金支配权,但服务队一来就给冻结了。如果能有这一笔钱,那生产工人可就是如虎添翼了。一想到服务队,他又有了顾虑。那可是厂长亲自派的,服务队所做的一切,无疑都是厂长意图。厂长的意思到底是什么,Z一直缄口不言,难道他也有难言之隐。对了,Z在用钱上是很有一套的,他为什么闭口不提这事?如果我在这时提到钱,厂长会不会引起误解,说我是为了向厂领导施加压力要钱,故意不认真组织生产,才使生产陷入到如此被动的局面。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J只不过说了几句官冕堂皇的套话。因为在此之前他并不了解这位厂长大人的脾性,爱好。在和Z的长期交往中,使他变得谨慎了。
        满屋的人大失所望,厂长看了F科长一眼,看她点点头,就用沉重的口气说:“J工长,拜托你多操劳了。”
        J像影视剧中的演员似的背着台词说:“我一定尽力而为!”话出口,连他自己都感到脸在发烧,不由得在心中骂了一句,你什么时候也学会玩虚的了?
        “现在六轴自动车是唯一还没攻克的关键工序,听F科长说你已有了对策。拜托你多辛苦一点,快点解决吧。”
        会散了,人们议论着向外走去。厂长拉住J用真诚的口气说:“J工长,我以前对基层干部了解甚少,听说Z副厂长原来对你有些不太公平的评价,希望你能以大局为重,不要计较个人的恩怨,以后我会认真的处理这些事的。J工长,我再次的提醒你,这可是一项关乎国家安危的任务,一旦完不成,后果将不堪设想!我再次的拜托你,一定要按期完成任务!”
        J感到震惊了,厂长一连三个拜托使他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也感到心头发凉。眼前放着Z副厂长、F科长及那么多车间领导不拜托,为什么单单看上了我?难道他真的就这么信任我这个素味平生的小工长?从神情语态上看,厂长的心是真诚的。但从另一方面看,这里似乎又隐伏着什么。但时间紧迫,已没时间考虑那么多了。他咬咬牙,一字一顿地说:“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一定不负众望!”他的话带着斩钉截铁的力量。

六角车 发表于 2010-8-26 20:37:06

“经过几个月的整顿,下道生产线已具备了月产十万产品的能力,生产形势还是很乐观的。”
        “那怎么老是跟不上进度要求?”
        “原因在六轴自动车,机床不缺,你也看到了,还有十几台国产的摆在那没用呢。现在的关键是人员,主要是调整工数量严重不足,大部分需要开两班的工序,只有一班的人员。如果七月底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八月一过,一切就都完了。这是第一道工序,月产量一直在四万件左右徘徊。看来这是个难过的坎。”
        “你再好好想想,厂内还有干过六轴车的调整工吗,如有,我马上把他调过来。
        “厂内干过六轴自动车的有上百人。但六轴车这个工种,要想熟练地掌握,是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的,现在的调整工中连一个大专生都没有。我统计过,咱们厂的六轴自动车调整工的成材率不到十分之一。人员一直处在不停的淘汰补充的轮回状态,要是给我几名大专生,我能让他们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可以超过现在这些干了十几年的老调整工。算了,远水解不了近渴,真的逼急了,我不当这个工长,去调一台国产自动车,也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第一生产力。”
        看F科长直皱眉头,J停顿了一下说:“扯远了,我最近亲自上机床试了几回,发现工艺仍存在严重问题。但我目前领导的这个工段太大,实在分不开身来。我想你是否和厂长商量一下,我还是别当这个全权指挥了。让原来的车间领导管不是更好吗。
        “难道Z副厂长连个车间主任都当不好?”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总觉得他心中好像有什么顾虑似的,当然也可能是当局者迷。”
        “我告诉你一句实话,对这个产品,厂领导已做了最坏的打算,现在连Z副厂长也不敢再拍胸脯充硬汉。你如果有办法保证在年底完成这四十万产品,那可是为国家,为咱们厂立了大功。事关重大,你最好再仔细考虑一下。措施必须万无一失,给你一天时间考虑。考虑好了就来找我,厂长等着订决策呢。”
        “如果厂领导信得过我,我可以谈谈心中的打算,认为能行,我就干,完不成任务我负责。如果不同意,我按厂领导的指示干,尽人力而听天命。如果一天之内我不再改变,你就直接向厂领导汇报好了。”
        对于心急如焚的F科长来说,能有一个人勇挑重担,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
       
        厂长又一次地召开车间干部会,地点是厂办公楼会议室,厂长用忧虑地口气说:“已经干了四个月,生产仍不能步入正规。现在咱们厂已是过河卒,没有退路了。厂党委会议也提出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口号。完不成任务我个人坐牢事小,国家和全体职工的利益事大。部领导也在电话里打了招呼,如完不成此项任务,除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外,还要将全厂职工的工资向下浮动一级。你们都是一线的领导,这次召集大家来这里主要是问一下生产上到底还有那些需要我解决的问题,还有,大家有什么要求也可以提出来商量。”
        看着Z翻眼看天花板,人们的目光全转向J。摸爬滚打了几个月,只有他最有发言权,他的话可是起着一语定乾坤的作用。
        J眼下也是顾虑重重,一旦生产条件成熟,该怎样组织工人去干呢?一个领导要想让工人把精力全用在工作上,就得把他们的衣食住行这些后顾之忧解决好。就以现在工人的那几个工资,全买成食品怕也支持不了这种超乎寻常的体力付出。车间原来还有十几万的奖金支配权,但服务队一来就给冻结了。如果能有这一笔钱,那生产工人可就是如虎添翼了。一想到服务队,他又有了顾虑。那可是厂长亲自派的,服务队所做的一切,无疑都是厂长意图。厂长的意思到底是什么,Z一直缄口不言,难道他也有难言之隐。对了,Z在用钱上是很有一套的,他为什么闭口不提这事?如果我在这时提到钱,厂长会不会引起误解,说我是为了向厂领导施加压力要钱,故意不认真组织生产,才使生产陷入到如此被动的局面。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J只不过说了几句官冕堂皇的套话。因为在此之前他并不了解这位厂长大人的脾性,爱好。在和Z的长期交往中,使他变得谨慎了。
        满屋的人大失所望,厂长看了F科长一眼,看她点点头,就用沉重的口气说:“J工长,拜托你多操劳了。”
        J像影视剧中的演员似的背着台词说:“我一定尽力而为!”话出口,连他自己都感到脸在发烧,不由得在心中骂了一句,你什么时候也学会玩虚的了?
        “现在六轴自动车是唯一还没攻克的关键工序,听F科长说你已有了对策。拜托你多辛苦一点,快点解决吧。”
        会散了,人们议论着向外走去。厂长拉住J用真诚的口气说:“J工长,我以前对基层干部了解甚少,听说Z副厂长原来对你有些不太公平的评价,希望你能以大局为重,不要计较个人的恩怨,以后我会认真的处理这些事的。J工长,我再次的提醒你,这可是一项关乎国家安危的任务,一旦完不成,后果将不堪设想!我再次的拜托你,一定要按期完成任务!”
        J感到震惊了,厂长一连三个拜托使他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也感到心头发凉。眼前放着Z副厂长、F科长及那么多车间领导不拜托,为什么单单看上了我?难道他真的就这么信任我这个素味平生的小工长?从神情语态上看,厂长的心是真诚的。但从另一方面看,这里似乎又隐伏着什么。但时间紧迫,已没时间考虑那么多了。他咬咬牙,一字一顿地说:“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一定不负众望!”他的话带着斩钉截铁的力量。

六角车 发表于 2010-8-26 21:02:41

“经过几个月的整顿,下道生产线已具备了月产十万产品的能力,生产形势还是很乐观的。”
        “那怎么老是跟不上进度要求?”
        “原因在六轴自动车,机床不缺,你也看到了,还有十几台国产的摆在那没用呢。现在的关键是人员,主要是调整工数量严重不足,大部分需要开两班的工序,只有一班的人员。如果七月底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八月一过,一切就都完了。这是第一道工序,月产量一直在四万件左右徘徊。看来这是个难过的坎。”
        “你再好好想想,厂内还有干过六轴车的调整工吗,如有,我马上把他调过来。
        “厂内干过六轴自动车的有上百人。但六轴车这个工种,要想熟练地掌握,是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的,现在的调整工中连一个大专生都没有。我统计过,咱们厂的六轴自动车调整工的成材率不到十分之一。人员一直处在不停的淘汰补充的轮回状态,要是给我几名大专生,我能让他们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可以超过现在这些干了十几年的老调整工。算了,远水解不了近渴,真的逼急了,我不当这个工长,去调一台国产自动车,也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第一生产力。”
        看F科长直皱眉头,J停顿了一下说:“扯远了,我最近亲自上机床试了几回,发现工艺仍存在严重问题。但我目前领导的这个工段太大,实在分不开身来。我想你是否和厂长商量一下,我还是别当这个全权指挥了。让原来的车间领导管不是更好吗。
        “难道Z副厂长连个车间主任都当不好?”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总觉得他心中好像有什么顾虑似的,当然也可能是当局者迷。”
        “我告诉你一句实话,对这个产品,厂领导已做了最坏的打算,现在连Z副厂长也不敢再拍胸脯充硬汉。你如果有办法保证在年底完成这四十万产品,那可是为国家,为咱们厂立了大功。事关重大,你最好再仔细考虑一下。措施必须万无一失,给你一天时间考虑。考虑好了就来找我,厂长等着订决策呢。”
        “如果厂领导信得过我,我可以谈谈心中的打算,认为能行,我就干,完不成任务我负责。如果不同意,我按厂领导的指示干,尽人力而听天命。如果一天之内我不再改变,你就直接向厂领导汇报好了。”
        对于心急如焚的F科长来说,能有一个人勇挑重担,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

mecheng 发表于 2010-8-26 21:18:40

咋不让发了?我还在看着起劲呢

mecheng 发表于 2010-8-26 21:22:09

sduot@163.com发邮箱里吧,拜读大侠纪实文学

六角车 发表于 2010-8-26 21:46:20

“经过几个月的整顿,下道生产线已具备了月产十万产品的能力,生产形势还是很乐观的。”
        “那怎么老是跟不上进度要求?”
        “原因在六轴自动车,机床不缺,你也看到了,还有十几台国产的摆在那没用呢。现在的关键是人员,主要是调整工数量严重不足,大部分需要开两班的工序,只有一班的人员。如果七月底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八月一过,一切就都完了。这是第一道工序,月产量一直在四万件左右徘徊。看来这是个难过的坎。”
        “你再好好想想,厂内还有干过六轴车的调整工吗,如有,我马上把他调过来。
        “厂内干过六轴自动车的有上百人。但六轴车这个工种,要想熟练地掌握,是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的,现在的调整工中连一个大专生都没有。我统计过,咱们厂的六轴自动车调整工的成材率不到十分之一。人员一直处在不停的淘汰补充的轮回状态,要是给我几名大专生,我能让他们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可以超过现在这些干了十几年的老调整工。算了,远水解不了近渴,真的逼急了,我不当这个工长,去调一台国产自动车,也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第一生产力。”
        看F科长直皱眉头,J停顿了一下说:“扯远了,我最近亲自上机床试了几回,发现工艺仍存在严重问题。但我目前领导的这个工段太大,实在分不开身来。我想你是否和厂长商量一下,我还是别当这个全权指挥了。让原来的车间领导管不是更好吗。
        “难道Z副厂长连个车间主任都当不好?”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总觉得他心中好像有什么顾虑似的,当然也可能是当局者迷。”
        “我告诉你一句实话,对这个产品,厂领导已做了最坏的打算,现在连Z副厂长也不敢再拍胸脯充硬汉。你如果有办法保证在年底完成这四十万产品,那可是为国家,为咱们厂立了大功。事关重大,你最好再仔细考虑一下。措施必须万无一失,给你一天时间考虑。考虑好了就来找我,厂长等着订决策呢。”
        “如果厂领导信得过我,我可以谈谈心中的打算,认为能行,我就干,完不成任务我负责。如果不同意,我按厂领导的指示干,尽人力而听天命。如果一天之内我不再改变,你就直接向厂领导汇报好了。”
        对于心急如焚的F科长来说,能有一个人勇挑重担,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

hzdfyy 发表于 2010-8-26 22:04:20

楼主真有才,不仅是一个机加工行业的行家,还是一个小说家,但一般写小说的没有你这样的阅历是写不出来的。向你学习了。也等着看你以后的大作。不知你的小说结尾的悲剧,还是喜剧?

老鹰 发表于 2010-8-26 22:32:52

为了过滤垃圾广告,设定了一些自动过滤词。导致前辈的帖子经过审核,稍有耽搁。现在已经全部显示了。

六角车 发表于 2010-8-27 08:35:09

在J的建议下,工段一分为五,生产线上形成了分兵把口的阵势,而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全看自动车这一关了。七月向自动车下达了十五万件投料任务,形势压得人透不过气来。J一头扎进对国产自动车的改造中,只对付一道工序,他感到轻松了许多。他开始试验自己的工艺方案,三天下来,一切顺利。他不敢松气,因为全部机床改完得到二十号,加上库房里积累下的七万返修品,保本月十五万任务仍不是容易的事。而今的形势的确已到了关键时刻。因为从这个月起,如果有一个月跟不上进度,生产线就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在前三个月的胡拼乱闯下,起码浪费了两个月的时间,要想夺回这两个月的时间,绝非易事。他集中技术力量,对全部自动车按他的新工艺进行改装,他下了一道死命令,二十号前必须全部改装完毕,二十号一过,他将展开一场最后的决战。自动机上是清一色年轻力壮的男子汉,只要坚持苦干上十个昼夜,就可完成本月投料任务。下月就可转入正常生产,形势就大大改观了。正在他调兵遣将,做大战前的准备工作时,一件意料不到的事件发生了。在机床上干了一天又半夜的J,突然感到体力难支,他向副工长打了个招呼就回家了。一进家门他一头扑倒在床上,昏睡过去。
        上午九点J慢慢睁开酸涩的眼睛,刚好看到副工长推门进来。副工长脸色阴沉,声音有些发颤地说:“Z副厂长要我来通知你,立即进厂。”
        J知道生产线离不开他,忙挣扎着下床说:“坏了,怎么睡过火了,我马上就进厂。”
 J和副工长走进车间,见人们都在默默地看着他,不像平时那样热情的打招呼,或开几句玩笑,周围的气氛有些压抑和沉闷。他心中一惊,难道又出了什么不幸的事?没见往医院送伤号啊?他用探询的眼光看着副工长。
        副工长低下头轻声说:“Z副厂长早上点名时见你不在,以渎职为由,宣布免去你的工长职务。”
       
        早七点,熬了一夜的干部们排队点名。这是Z的最新指示,唯一没到的就是J。昨天会上厂长对J的三个拜托,已使J名扬遐迩。Z站在队前,慢慢地看了眼疲惫的人们,用平缓的声音说:“自会战以来,J一再无视劳动纪律,照这样怎么能带好工人。我现在宣布,免去他的工长职务!下午通报发到厂属各单位。”
        这不啻是一声贯耳的惊雷,人们面面相觑。F科长急得直扯Z的胳膊说:“Z副厂长,你冷静点!”
        “我已经很冷静了,我这是在做我职权范围内的事,谁也干涉不着!”
        “厂长可是还在指望他组织完成任务呢!是否先向厂长打个招呼?”
        “你们别以为他真有三头六臂。我们俩在一个车间干了十多年,我还不知道他那几把刷子。”不等F科长再说什么,Z大喊一声:“解散!”
        别人可能会忘了Z原来说过的话,因为那不是针对他们的,J却忘不了,因为那是针对他的。听到这个消息,J并没感到震惊,心中反而升起一种解脱了的轻松感。一直笼罩在心中的的阴影一下子全飞了,他如释重负的出了口长气。那么一副重担不论压在那个人肩上,都不轻松。不过他想不通这到底是为了什么,他想找Z再核实一下。
        以J以往的性格,Z知道免不了一场激烈的争吵。他将谈话的时间安排在后半夜,那时夜深人静,即使失言,也不至于扩散出去。

        夜十二点,两人隔桌而坐,Z警惕地看着J。他深怕这个脾气暴躁的对头挥拳给他一下,不管怎么说,都是他葬送了他那得之不易的芝麻绿豆大的前程。同时他也知道,自己的仕途也已陷入到一个十分险恶的危境。但他此时看到的却不是J的怒容,眼前的J面容似乎还带有几分笑意,是冷笑,还是一种解脱了的轻松的笑?从这笑容里他突然感到了一股凉意。同时也感到肩上的担子好重好重。他觉得自己已被压弯了腰,一股悲凉的情绪袭上他的心头。两人四目相对,沉默无语。
        J看到两扇窗外人头躜动,在车间干了十多年,和那些自动车工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和这些彪悍顽强的男子汉们,有着共同的喜怒哀乐。他知道Z自宣布撤他的工长后,就失去了人心。但这不是泄私愤的时候。要是那样,他一个人就足够了。他向外摆摆手,人头从窗前消失了
        J轻声说:“你这次不问青红皂白就撤我的职,对你的领导威信可大为不利。”
   “现在就剩咱俩,我也不和你拐弯抹角了,部里询问任务进展情况,厂长把责任都推到咱们俩的头上,当然这是经过党委会讨论的,我也没啥话可说。你也明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句俗话的含义。我本可以据理力争的,但突然感到仕途险恶,要是到年底完不成任务,弄个身败名裂不说,真有坐牢的可能。我不论怎么倒霉都是自找的,谁让我一心想当官呢。但我不能看着你也受到牵连,只好找个理由把你先撤了,你恨我吧?”
        J听Z说出这种话,心中一惊,看来自己也真的是人微言轻,上面领导已经失望了,Z这是官欲亡其言也善了。他用沉静的口气说:“现在的生产形势的确已不乐观。不过我已答应过厂长,要把自动车这最后一关闯过去。我这人对自己说过的话向来是言必信,行必果的。或许这也能帮你走出困境。不过你不用感谢我,就算我对你最后对我的关爱的回报吧。咱俩的事就此了解,从离开这间办公室起,我绝不向任何人提起这件事,大战前夕,我还得保全你的威信。”
        J的真诚或许真的打动了Z的狭隘的心,他神情沮丧地说:“你去干吧,我也准备再去当我的技术员,反正有一技之长,总不至于谋不到一碗饭。”
       
        J被撤不久,Z也从厂内销声匿迹了。改调好一台国产六轴车后,J带了一个徒弟,他和徒弟两班倒,很忙。当他听到Z被调到部里学习的消息时,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到月底他和徒弟单机产量四万件,合格品率达到99。是另六台进口六轴车十八名工人月产的总和。一举扭转了被动局面后,厂内锣鼓喧天,厂领导也乐得大把的发开了奖金。J的徒弟数着奖金说:“师傅,这奖金比工资都多!”
    J暗叹道,看来我天生就是个吃技术饭的料,以后再也不进官场了。

                                  完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前线急需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