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备技术状况的管理对所有设备按设备的技术状况、维护状况和管理状况分为完好设备和非完好设备,并分别制订具体考核标准。 各单位的生产设备必须完成上级下达的技术状况指标,即考核设备的综合完好率。专业部门,要分别制订出年、季、月度设备综合完好率指标,并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岗位。
- v1 t( s9 x4 d( R \$ a% F
□ 设备润滑管理
+ B" f/ ^" z1 l, I& k(一)对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要求: & F- H- v: m* s! l' Q& j
1.各单位机动部门设润滑专业员负责设备润滑专业技术管理工作; R5 |2 h/ E2 L4 a3 D& ?& D
厂矿或车间机动科(组)设专职或兼职润滑专业员负责本单位润滑专业技术管理工作;
4 E+ N( e" X. y. M6 K w修理车间(工段)设润滑班或润滑工负责设备润滑工作。 5 I9 v) H: n, u! p. s# w
2.每台设备都必须制订完善的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和要求,并认真执行。 , h$ P" C9 N: ^. j
3.各厂矿要认真执行设备用油三清洁(油桶、油具、加油点),保证润滑油(脂)的清洁和油路畅通,防止堵塞。
: R1 r5 \: h7 K# }, T8 D/ e/ ], t/ R4.对大型、特殊、专用设备用油要坚持定期分析化验制度。 . u) p& V9 B& P4 @; E8 \
5.润滑专业人员要做好设备润滑新技术推广和油品更新换代工作。 ) a5 T+ j J( R' c4 a$ p+ K
6.认真做到废油的回收管理工作。 0 V3 w8 G1 W- }' B: c" f+ @+ A
(二)润滑"五定"图表的制订、执行和修改。
c" z3 W- X* c3 {; l5 _1.厂矿生产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必'须逐台制订,和使用维护规程同时发至岗位。 . q& r9 l9 O/ a- V, |/ V/ g9 _
2.设备润滑"五定"图表的内容是:定点:规定润滑部位、名称及加油点数; 定质:规定每个加油点润滑油脂牌号; 定时:规定加、换油时间; 定量:规定每次加、换油数量; 定人:规定每个加、换油点的负责人。 O( N: S( {8 p" D, l+ J
3.岗位操作及维护人员要认真执行设备润滑"五定"图表规定,并做好运行记录。 & R* M' h4 g( a5 Q/ _
4.润滑专业人员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润滑"五定"图表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0 S5 c0 m, \. Q% K6 l. Y5.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随时注意设备各部润滑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6 J8 u* ]& S( h3 q7 u
(三)润滑油脂的分析化验管理。 设备运转过程中,由于受到机件本身及外界灰尘、水份、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使润滑油脂变质,为保证润滑油的质量,需定期进行过滤分析和化验工作,对不同设备规定不同的取样化验时间。经化验后的油品不符合使用要求时要及时更换润滑油脂。各厂矿对设备润滑油必须做到油具清洁,油路畅通。 # ~3 v! U4 l u
(四)设备润滑新技术的应用与油品更新管理。 7 Z# K+ a. P; g
1.厂矿对生产设备润滑油跑、冒、滴、漏情况,要组织研究攻关,逐步解决。
# e/ l& P6 B. c2 B0 a) y2.油品的更新换代要列入厂矿的年度设备工作计划中,并经过试验,保证安全方可加以实施,油品更新前必须对油具、油箱、管路进行清洗。 □ 设备缺陷的处理 2 U# k, a. ]: H7 L. b9 m4 G
1.设备发生缺陷,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能排除的应立即排除,并在日志中详细记录。
) F, T# C7 q0 u( T6 a% G3 z1 C- Z3 Q2.岗位操作人员无力排除的设备缺陷要详细记录并逐级上报,同时精心操作,加强观察,注意缺陷发展。 9 }: W! r: I8 s$ t+ g
3.未能及时排除的设备缺陷,必须在每天生产调度会上研究决定如何处理。 $ [; i7 Y% v) U( u
4.在安排处理每项缺陷前,必须有相应的措施,明确专人负责,防止缺陷扩大。 □ 设备运行动态管理设备运行动态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各级维护与管理人员能牢牢掌握住设备的运行情况,依据设备运行的状况制订相应措施。
0 X* i/ R% o% }; m
% k; }0 {# B, o6 K2 D(一)建立健全系统的设备巡检标准。 各厂矿要对每台设备,依据其结构和运行方式,定出检查的部位(巡检点)、内容(检查什么)、正常运行的参数标准(允许的值),并针对设备的具体运行特点,对设备的每一个巡检点,确定出明确的检查周期,一般可分为时、班、日、周、旬、月检查点。
6 \ S9 h% F. q$ s
9 ^" c7 f- m' `% e8 h4 |(二)建立健全巡检保证体系。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对本岗位使用设备的所有巡检点进行检查,专业维修人员要承包对重点设备的巡检任务。各厂矿都要根据设备的多少和复杂程度,确定设置专职巡检工的人数和人选,专职巡检工除负责承包重要的巡检点之外,要全面掌握设备运行动态。6 \4 ?. J( e C
# y1 x5 U1 x) k$ g4 i(三)信息传递与反馈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巡检时,发现设备不能继续运转需紧急处理的问题,要立即通知当班调度,由值班负责人组织处理。一般隐患或缺陷,检查后登入检查表,并按时传递给专职巡检工。专职维修人员进行的设备点检,要做好记录,除安排本组处理外,要将信息向专职巡检工传递,以便统一汇总。 专职巡检工除完成承包的巡检点任务外,还要负责将各方面的巡检结果,按日汇总整理,并列出当日重点问题向厂矿机动科传递。机动科列出主要问题,除登记台帐之外,还应及时输入计算机,便于上级大公司机动部门的综合管理。
+ x& E! F/ I f
3 ?0 G7 t2 ^# H! v9 q(四)动态资料的应用 巡检工针对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隐患,提出应安排检修的项目,纳入检修计划。 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必须立即处理的,由当班的生产指挥者即刻组织处理;本班无能力处理的,由厂矿领导确定解决方案。重要设备的重大缺陷,由厂级领导组织研究,确定控制方案和处理方案。
, ]; l9 ^% }& }2 E. ] {8 }
6 z8 C# d, R- o6 ]5 Q0 v! `(五)设备薄弱环节的立项处理。 凡属下列情况均属设备薄弱环节: ) y, h) F% e1 l; G) u
1.运行中经常发生故障停机而反复处理无效的部位; ; E) v1 I( e3 y
2.运行中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的设备、部位; ; V h; Q \) U5 X1 ]
3.运行达不到小修周期要求,经常要进行计划外检修的部位(或设备); ; }: @! q* a% Z5 }+ U" I1 }
4.存在不安全隐患(人身及设备安全),且日常维护和简单修理无法解决的部位或设备。! ~8 t# ^6 F$ d* v+ b( S
4 [3 T! ^6 V v5 @! ~# U4 f
(六)对薄弱环节的管理 各大公司机动处要依据动态资料,列出设备薄弱环节,按时组织审理,确定当前应解决的项目,提出改进方案; 厂矿要组织有关人员对改进方案进行审议,审定后列入检修计划;设备薄弱环节改进实施后,要进行效果考察,作出评价意见,经有关领导审阅后,存入设备档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