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75|回复: 11

扬州和镇江空气质量差距那么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7 07: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两个城市仅隔一条长江。为什么空气质量差距那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7 07: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长江还是好使滴
但是再这样下去,长江要变成黄河的节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7 08: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吓的我赶紧看了下本地的空气质量 才区区35  喝口水 压压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7 08: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扬州检测站旁边没有雾炮车,现在城市到处是这种车,常常在街上走着走着就被搞得一头雾水
微信截图_20181127081539.png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7 08: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因为从镇江被风刮到扬州了, 哈哈
老鹰你可以看看昨天镇江的污染指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7 08: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qq642446015 发表于 2018-11-27 08:03
吓的我赶紧看了下本地的空气质量 才区区35  喝口水 压压惊

空气质量这么好!真羡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7 08: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羡慕空气质量好的城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7 09: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早晚都是大雾,公交都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7 10: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7 10: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15150849561 发表于 2018-11-27 09:50
这几天,早晚都是大雾,公交都停了

[原创]雾已难得一见霾在笼罩城市


9058 次点击
57 个回复





江淳 于 2018/11/26 18:43:19 发布在 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

[size=1.35em]

    摄影:小左子一,文/江淳

    11月22日感恩节,农历十月十五,正好开始“小雪”节气。南京没落下一片雪花,却连续迎来的几天不散的“灰霾”天气,令人心中颇为郁闷。我仔细观察了几天,灰霾从早晨到夜晚都不曾散去,至26日达到污染高峰,重度污染,早八点左右能见度为50米左右。

    我走下楼沿路拍了一组灰霾照片发到朋友圈,北京的微友说:北京也一样,上海的微友说:上海也有,但没有南京这么厉害。还有微友说:这是环境恶化的结果。

    南京机场遭遇大雾天气,大量航班延误取消。连接南京与外地的多条高速公路被迫关闭,很多旅客被迫滞留机场和车站。有微博朋友说:重庆、成都26日也是大雾天气。这几日的灰霾来势汹汹,范围之广,影响之大本月不曾见过。

    每天我都习惯站在十楼南面阳台看看十里远的方山风景区,但这几日方山隐藏在灰霾中。往年登顶方山可以向北远眺紫金山天文台,现在一切远景都被灰霾笼罩着一昼夜不曾现身。直到今天傍晚灰霾稍稍变淡,能见度稍稍变长。灰霾潜伏下来了不愿离去……

    人类盲目的开发与生产必然遭到大自然的疯狂报复。

    全球每年约210万人死于PM2.5等颗粒物浓度上升:据悉,201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全球环境展望5》指出,每年有70万人死于因臭氧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有近200万的过早死亡病例与颗粒物污染有关。《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也发表了研究报告,报告中称,人类的平均寿命因为空气污染很可能已经缩短了5年半。

    雾是一种极常见的天气现象,自古有之几乎没有危害;霾是工业革命后煤炭石油燃烧后污染的产物,危害极大。把雾和霾合成一个词组却是对雾的侮辱,神州发达城市几乎已看不到雾,但霾在秋冬季节是要统治天空的。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 杜牧《泊秦淮》

    唐朝的烟岚实在是能吃的,古人从没见过我们每年都要遭遇的灰霾。

    雾霾是个模糊词语,不是科学气象术语。雾与霾有着本质的区别。

    现在雾这种天气现象,在中国只能在高山、海岸和乡村还能看到,在城市几乎看不到雾。在城里你看到的朦朦胧胧的大气现象不是雾,都是霾。雾滴是肉眼可见,霾粒子是肉眼不可见。(暨南大学的吴兑教授语)

    雾: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多出于春季二至四月间。 形成的条件: 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 种类有辐射雾、平流雾、混合雾、蒸发雾等。雾是由悬浮近地面空气中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天气现象,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是液态的。

    霾,也称阴霾、灰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近些年来,随着“霾”天气现象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导致空气质量逐渐恶化。霾中含有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它们在人们毫无防范的时候侵入人体呼吸道和肺叶中,从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等疾病,诸如咽喉炎、肺气肿、哮喘、鼻炎、支气管炎等炎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心肌缺血及损伤。而霾也常常引发交通事故。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

    雾的本质是水汽,霾的本质是有害颗粒。二者的共同点是都能导致能见度下降,影响交通安全。

    几十年来在我们的过度开发下,环境治理不如人意。儿时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已不复存在。上世纪70年代南京郊县的每一弯塘水几乎都是可以直接饮用的,家庭用水撒点明矾就可以烧饭做菜。

    大雾天气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了,初中去学校读书前要先赶着十几只鹅去田埂荒地吃早餐,每逢大雾天气,小鹅吃饱了浑身湿漉漉的,我的鞋子也近乎湿透了。历史上这种能吃的大雾几乎绝迹了,陪伴我们的是灰霾的天幕……

    环境整治是个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人付出艰辛的努力。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才有未来。

    我们一代人要还给后代一个清澈的蓝天与水源,与没有污染的土地。爱着环境就是爱着所有生命物种,就是爱着人类自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6-3 22:56 , Processed in 0.06419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