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851|回复: 50

警惕:设备管理工作者的七大认识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6 10: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设备管理是保证企业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现代化生产的基础。由于长期受传统的维修模式和事后维修思想的影响,目前国内企业的设备管理中普遍存在七大认识误区,严重阻碍了企业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现代化进程。为了适应现代化设备管理模式的需要,设备管理人员必须走出误区,建立新的认识体系。
+ O& A: M2 j( ^8 ~, f/ d   
3 ^' ?, O' Y' t    误区之一:只要是设备都会出故障。2 G4 e4 J" v3 r) [  {" e2 q
    更正: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思想显示,只要以可靠性数据分析为依据,采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和诊断方法,就可以实现设备故障为零。这种思想使维修工作有了较强的针对性,使主客观更加一致,增强了科学性,减少了盲动性。3 q8 x+ z: r! B) [4 A* ?

* K/ _9 o$ d1 X- e# Y    误区之二:设备一定要定期大修。
7 T9 Z+ ~2 K+ v" \- m/ {6 \    更正:近年的研究表明,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设备的可靠性日益提高,而设备的无形磨损日渐加速。60%以上的设备故障率曲线只有初始故障期,却无耗损故障期。盲目大修会引入新的初始故障期,增加设备故障率。由于设备不同部件的运动不同、负载不同、工作环境不同,因而磨蚀、老化、损坏不同,局部修理,即小修、项修、总成或组件维修更经济合理。
* W6 U8 J6 o: U6 m% [* M& n1 l3 |2 O0 V3 }
    误区之三:不出故障,很难找到故障的原因。
# x" v; [$ h1 |    更正:故障不会凭空出现,而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尘土、油污、应力、微裂纹、腐蚀、松动、接触不良、老化等问题都是引发故障的原因。所以,故障下面有大量隐含的问题需要我们去仔细观察和发现,这也是全员维修的意义所在。只要强化基础,从细微之处做起,如检查、清洁、保养、防腐、减振、平衡等,就能防患于未然,也是最经济的设备维修策略。
! U" @; ^! V4 ]  D3 l' ]1 X+ E0 Y' t* Q- t
    误区之四:备件管理很难解决好保证维修和压缩备件库存的矛盾。
1 o) ?3 b" w' j/ C0 T5 m    更正:只要把备件合理分类,关键备件作冗余储存,一般备件正常储存,不重要备件可短缺储存,还有大量备件作零库存,可以既降低库存成本,又不会造成紧急短缺。如:按照“关键性”对设备、部件、零件都进行A、B、C分类,从AAA到CCC,按照关键性程度,分轻重缓急分别作冗余库存、一般库存、可短缺库存及只存信息不存零件的零库存管理。
/ \( @2 Z) A) |/ _" j3 q; _4 p1 Y8 K' d( b+ u1 j
    误区之五:让操作工参与维修设备是不可能的。
& F! |  {# f; q( T    更正:操作工天天接触设备,最了解设备各种性能;设备运行中的声音、温度、动作、气味、颜色等发生异常也是现场操作人员最先感知。因此,操作工是否能正确操作,对设备负不负责任,结果大不一样。随着设备自动化程度提高,操作会变得更简单、轻松,也使操作工对设备负更多责任成为可能。
# Y  Z$ a  l6 m% }! E/ M3 t6 q6 b6 |8 |* t" V, B8 q
    误区之六:企业的设备管理组织结构是不能改变的。
* x0 K8 ~0 B  E  g  B. R7 _3 Q2 W    更正:设备管理组织应该朝着扁平化、专业搭接、工序优先、短路管理、淡化分工、模糊边界管理的方向不断努力。理由是:层次太多,制造更多问题,解决更少问题,管理周期变长,效率变低;生产现场如同战场,以工序优先为原则,同级可以指挥同级,使管理短路、反应快速;实施淡化分工、模糊边界可以使推诿扯皮变成主动补台;永远坚持因需设岗、以岗定人。
% r+ p5 I2 @$ l8 y/ }8 _( N7 S7 D6 q  P* p0 V8 x
    误区之七:企业要有一支能够应付所有设备问题的维修队伍。; a% Q7 g: ]$ i# L4 M% d
    更正:先进设备和落后维修队伍的矛盾永远存在。社会化维修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要做的是在维修资源的整合、维修管理上下工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6 10: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一个好的工作思路对于设备管理工作很重要 ,盲目的维修起不到真的价值。
发表于 2008-6-26 10: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思路是对的,但需要有一个支持你的领导啊,他必须清晰的认识这点,同时在人事政策上予以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08-6-26 11: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有道理,思路再好,领导不支持不执行也没用。谢谢小牛参与讨论。
发表于 2008-6-26 11: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想要很好的推行,很好的贯彻,一定得有一位思想上重视,手段上强硬的领导的支持。
发表于 2008-6-26 21: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对设备管理的认识有一定的深度,善于总结和分析有条理。, q3 e' }, N' b4 ~6 V& z
我想说的是国企和民企、私企有着剧大的差别,首先从思想意念上就有很大的不同。人总是有私心的,花国家的钱和花自己的钱从根本上说是绝对不一样的。
6 H5 `' Z! G# Y4 I- I& w# a国企的有些领导讲究的是:- G& I0 M- i: P4 c
1、如何多花国家的钱为自己创造有很多水份的业绩好再往上爬;
: Q% _+ Z$ y2 ?. A2、用人要用顺手和听话的;(一般来说技术上强的是敢说话的,不讨喜欢被冷落、排挤,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
1 ^- y4 d# c0 X/ r3、常利用当前最时髦的改革手段,如:轮岗、合并拆分机构来换掉他认为不听话的干部。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在他眼里是个萝卜就坐个坑,没有坑现挖都方便。在他眼里不是萝卜那就等着烂掉。
' R2 {/ P/ u1 N$ S& z8 Z* m, p4、要极力维护其“统治”地位;
9 i6 e3 r2 a% s) D6 \         不是亲手提的先轮岗凉一下,再提起这就又是亲手提的了,很有艺术。. ~1 X1 Z3 ^( s: ^3 ]
         用言论威胁所有干部:在小范围场合反复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这就更具有艺术性。" v( l* ~& ]! e$ b) C9 ^( k
民企、私企老板讲究的就简单多了,就一句话:少花钱多办事,使企业利益最大化。他不会仇视技术和钱,只有明白和糊涂之别。, p- f- q" L& |3 o, M: c8 D9 X
楼主所说的只是对有道德真正无私心的国企领导和民企、私企老板有用。欢迎讨论拍砖!
发表于 2008-7-6 19: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在理。: s" [0 f8 l8 n5 r
有时候也不只是误区。例如误区3,就可能有故意人为因素在里面。
发表于 2008-7-7 20: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这类的讨论。& b" r9 z8 d2 s  w7 Y4 b
作为设备管理,高层的领导和主管生产的首先要与设备管理人员要有共识。管理设备的人员要专业和敬业。( u6 j9 d6 |! S- [& t  O9 W
楼主说的误区7真是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高层老总要求维修人员整合,可是被管理生产的老总和部长个卡住了,人员不是自己管,到时候设备坏了不像现在那么好指挥了。
发表于 2008-7-9 15: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很有道理,特别是社会化维修现在在很多企业都已经在实行了,但用于减少设备故障的一些先进的监测技术并不是在很多企业都可以实现。
发表于 2008-7-9 22: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耐火砖说的精辟。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7 15:12 , Processed in 0.06246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