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freebooter_13 于 2018-10-13 14:10 编辑
) N# f- L* |. p6 e
w& r- N2 m O" y; w5 Q这是我前段时间遇到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是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小问题引起的。个人觉得是个不错的案例,发上来大家一起学习讨论。3 ]8 g- l N+ F
问题如下:注塑机在熔胶时出现螺杆后退非常慢。$ z& }' s) V) S0 `* {2 U1 Q2 `3 g6 Z
0 R' V9 z' @7 `4 D* |
事情如下' f9 H5 |/ Z# t0 N; F
这个是公司新设计的一台机器,在调试的过程中发现熔胶时螺杆后退很慢,即熔胶率很低,100mm的螺杆熔胶率只有30多克每秒,转速80多转每分种。这很不正常,怎么说也得有一两百克每秒才对。我之前做过一段时间的螺杆设计,项目负责人怀疑螺杆的问题就找我帮忙一起排查。由于这个项目不是我的项目,我也没有参与进去,所以前期他们做了什么,排查了什么我也不知道。他们跟我大概说了情况后我开始问他们一些我感兴趣的问题。
1 _# q7 W( W7 [1、背压多大?有没有不用背压去试
' h1 @, ?3 I+ F回答:不用背压试过,情况一样。: e% y" \7 O7 U$ K/ i& T" X w
我想:背压高了会导致熔胶率低,螺杆退得慢。但是他们试过无背压,暂时排除背压问题。
# S7 M6 B( O! r2、熔胶压力多少?()+ K; R% G2 v( t7 A
回答:30多公斤。6 B5 T8 L ^8 N8 T4 ^! o) h' R8 L# O
我想:熔胶压力直接反应螺杆的做功情况。现在熔胶压力这么低(一般都会有70-80公斤),可以初步判断螺杆吃料有问题,螺杆打滑。# M$ r6 Q0 w; H) A1 p) C
3、熔胶转速高低试过没,熔胶压力分别多少?+ k' H# {" a+ p$ F0 i
回答:都试过,没留意压力。 e( O6 N. q% E D) C1 \; E s
我想:想再确认螺杆是否打滑。
( _2 g, ~ A% r0 ]4、料筒温度多少?有没有温升现象?
& m# c) Y% m0 O' R( l% _4 t回答:温度280-300度都试过,下料口温度高低都试过,但是没什么效果。温升没留意。
2 m3 x" m) ]8 S' E; M) U我想:看看螺杆打滑的原因。9 J; E3 k" p3 O# }
5、料筒下料口的胶料是什么情况,是不是在涌动?4 C- s7 H9 J9 t
回答:应该没有涌动。我们看过螺杆没有包胶。
8 \: B- F P" b/ | P0 {我想:料筒下料口如果设计不合理会影响下料,但是这么大的螺杆情况应该很少。
3 S* f. M( H; {( J; h6、螺杆料筒图纸有吗?能给我看看吗?! C" k) d% S/ \/ a) s* q7 ~
回答:没有,这是供用商设计的。7 F, O d3 b |/ j. I+ ?1 Y2 x2 Y& U4 N
+ C+ {% N5 |* M2 O' j上面的提问得到的信息,信息有点乱,我有些怀疑信息的真实性,或者一些细节是他们没有留意。5 n& \" y6 U6 o: E1 U
# T. Y, @, H8 V* J
接下来我先从供应商那里调来图纸,发现螺杆与料筒的间隙给得有点大,特别是下料段,间隙都给到0.6-0.8了,而且下料段的长度有点短。让我初步怀疑可能反胶导至螺杆打滑,现场还发现料筒中后段的温度有温升,更证明我的怀疑是对的。但是我有点想不通的就是怎么反胶,这么大的螺杆在没有背压的情况下怎么也不会退这么慢。这让我再次想起螺杆的后退阻力大。我就问调试的同事。; d; E# _* p% b4 x0 Y
1、你们刚熔胶时下料快不快?8 \ {. K8 l2 [
回答:一样很慢。- x) o& I5 q; a4 Q4 l
我想:这个不可能,有可能他们没有理解我的问题,我重新问。
1 h1 D) X7 m6 j6 c* ^: j/ \% h/ u* x/ `2、机器刚开始熔胶,料筒里面还没有胶料,即第一次熔胶。
2 c. U9 c+ F: l回答:没留意。
& V8 X( o0 b# U7 ~另外一个同事说:挺快的,一包料下去很快就没了。/ J1 V$ n+ y) t
我想:这就合理了。
R; P. d/ B* J" c* `6 y2 E1 Y% |9 N; a+ [
我让同事强制给液压封嘴的阀给电让其一直强制打开,然后熔胶,发现射咀在冒胶,胶量也挺多的,熔胶压力也一下起来到120公斤了。这很明显是螺杆后退阻力大了的原因导至的。我再强调背压是多少?调试的同事说我都将阀的插头都拔掉了,肯定没有背压。我觉得有问题,自己跑去机器后面看着阀插头确实拔掉。这是6通径的比例溢流阀+25通径的插装阀组成的比例压力,是个很成熟的方案。我再看射胶缸的压力表,确实为零。这个就想不懂了,难道是机械的阻力?我让同事做射胶动作,想看看这个阻力是多大。压力表一直为零,直到射胶到底(油缸到底)表压才50多公斤,我再问同事射胶压力设置多少,他说175公斤。不正常,我问压力表会不会接错油口?在旁边的项目负责人好像想起什么似的,立即叫人换了个压力表。 W* c2 X/ J( W3 i9 V3 \4 T
, K2 ]6 v. g+ g+ l1 x换了压力表后重新打射胶动作,压力表起步时有50多公斤,到底时有150多公斤。再试熔胶,表压有55公斤。可以证明之前的压力表是坏的,是背压高导致熔胶慢。但为什么会背压高呢,明明比例阀的插头都拔了。我问装这个油路板的同事,插装阀盖板上的节流子装了没?同事说盖板上都没有螺纹孔,我怎么装。项目负责人让他拆下盖板手动攻牙和装上节流子。
( ?" B% u3 h6 ~0 |6 a9 |, ~! m
+ t4 f& s* T6 Y9 @1 A+ |8 W盖板重新装好后熔胶,一切正常。
1 M# v7 y- T9 n: @/ s4 n' P* G7 Y/ t0 F# a D9 i
总结:其实问题就是比例背压盖板上的节流子没有装,比例背压的先导油流量过大(比例溢流阀的过油量为1L/min),有55公斤的压降,使得射胶油缸有55公斤的背压,而且螺杆与料筒的间隙偏大,下料段长度偏短,出现反胶,温升,螺杆包胶打滑。7 h4 A4 F1 A9 J _' E) y' ^* F8 m
- y9 S* @8 n K0 d- ]
一个小小的节流子没有装,浪费了两天一夜的时间。项目的同事本可以很快排查出问题,但一个没有核对过的坏压力表误导了他们。: W1 K8 _, J! M
, M3 p, S1 |7 \0 k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