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66|回复: 8

简支梁的弯曲塑形变形问题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9 16: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在做直线度整形的治具的总结,需求为将长120mm,截面约5mm*5mm的产品局部冲压,使其整体直线度达标。设定受力状况为简支梁,现需估算冲压使其塑性变形0.5mm的力。  本人在材料力学中仅发现冲压力与弹性变形量的关系。并未找到垂直冲压力与塑性变形量的资料。请教各位解析!(冲压整形肯定不以力为参考整形,实际以限位高度调整过压量,只是想弄清楚冲压力的计算过程,再适当放宽选择增压气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9 18: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力学性能的应力应变建议楼主采用分析软件来计算,公式很难算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9 22: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祥发表于 10-09 18:52这类力学性能的应力应变建议楼主采用分析软件来计算,公式很难算出来。
哦哦,我这两天网上查的也是,说是用分析软件。这块没弄过,有什么关键词或者这一版块相关的资料推荐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9 22: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看看你假定的能不能简化为简支梁,能简化就用材料力学中简支梁的计算方法,能算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9 22: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昀 发表于 2018-10-9 22:22# M2 i$ d& m9 G" r
先看看你假定的能不能简化为简支梁,能简化就用材料力学中简支梁的计算方法,能算出来。

, D4 `# m( H4 f3 o受力情况可简化为简支梁方便分析计算,但我只查到使其弹性变形的力的公式。塑性变形量貌似需要有限元分析,但具体还不知道怎么操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0 07: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肖继成 发表于 2018-10-9 22:20
8 E# _$ Q$ v2 a0 J哦哦,我这两天网上查的也是,说是用分析软件。这块没弄过,有什么关键词或者这一版块相关的资料推荐没????

2 W" N4 D6 k  x/ U受力分析这块需要系统的学习,如果是简单的工况分析,可以用3D软件自带的模块去做,UG和SW都有这个功能,通常步簇都是先模型简化,再网格划分,最后工况设定分析。. x) J5 y- f/ `)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0 10: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肖继成 发表于 2018-10-9 22:27
1 C) A4 c3 O) d  x( M# g受力情况可简化为简支梁方便分析计算,但我只查到使其弹性变形的力的公式。塑性变形量貌似需要有限元分析 ...

; t0 G1 s+ W: U8 I& Y- O我觉得如果都可以简化为简支梁了就没必要有限元了吧。有限元本身就是把一个大零件划分为一堆小网格,每个网格都是基于一些假设模型的,比如每个网格是一段欧拉梁。我理解楼主讲的塑性变形0.5mm,应该是加载完再卸载后的变形吧。我知道一个简单公式,Holomon公式,sigma = K * epsilon_p ^ n,sigma为正应力,epsilon_p为塑性形变,K为强度系数,单位MPa,n为应变强化指数,无量纲,后两个参数与材料有关。常用金属结构材料,n一般在0~0.6之间,具体K和n楼主可以自己去查资料。如果是简支梁,可以根据弯矩计算出最大正应力,然后根据这个公式计算塑性形变。但是这个是很基础的公式,安全系数什么的都没有,能不能用我不敢保证。
. @3 ?& Z2 b. z: |4 T5 j另外我感觉塑性变形比弹性变形对材料缺陷更敏感吧,也许计算可靠性会较差。这个公式仅供初步估算。
  P/ L' s% j2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0 10: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贺瑞_jrB5L 发表于 2018-10-10 10:02, x# C5 f( H. Y/ L' k, t( J; Z/ M
我觉得如果都可以简化为简支梁了就没必要有限元了吧。有限元本身就是把一个大零件划分为一堆小网格,每个 ...
3 C+ d( J( j: I0 y. h
不行,没有解决你的问题,你还是查一下其它资料吧,或者用ansys分析吧。我想简单了,这里计算完形变之后再计算挠度我不会了,塑性条件下原来我们熟悉的弹性挠度计算公式不能用了,下面仅供娱乐!!!
/ v) @$ |, C$ p/ |2 M; ^
$ k. @9 H7 P) R4 W8 _
7 H. p( s& ]+ V6 e5 B2 Q2 Q5 a! y8 I
5 l! I; W- Z7 {4 n3 {# R9 Z
, W; r" m2 s- y.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17: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贺瑞_jrB5L发表于 10-10 10:41<br>不行,没有解决你的问题,你还是查一下其它资料吧,或者用ansys分析吧。我想简单了,这里计算完形变之后再计算挠度我不会了,塑性条件下原来我们熟悉的弹性挠度计算公式不能用了,下面仅供娱乐!!!<br><img src="http://www.cmiw.cn/data/attachment/forum/201810/10/104052ozdasaatsaaxtxfa.jpg" border="0" alt=""><br>
恩,我之前也是用的弹性形变的挠度计算,但这个是不成立的,我再找找相关资料。若有发现再更新到帖子供大家参考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5-8 02:33 , Processed in 0.06378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