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636|回复: 43

防松螺栓的秘密(文字拷贝于网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30 13: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日本的诀窍  {" I/ M" z4 G3 E

: p. y% C7 S! ?( o  F    我做这件事,源于一个偶尔。9 f2 }; Q3 H& E# K

8 {4 l! j, Y" k2 H1 U# G    某次,从网上得知日本哈德洛克向全世界公开偏心螺母的参数,数十年来却没有任何人能成功仿制。不知道是出于湖南人的好奇?还是邵阳人的好斗,我鬼使神差与它纠结了七八年。后来才知道,向哈德洛克发起挑战的远不止我。从专利网站搜索“防松螺丝” 、“防松螺母”、“防松螺栓”,分别有140件,2747件,651件。去掉无效的, 中国防松螺丝专利至少在2000件以上。大约从1986年起,加上没有申请专利的,中国至少有1万名技术人员向哈德洛克发起挑战,这其中也包括向辽宁舰、歼20、神舟飞船提供紧固件的各类高大上企业,这些挑战全部惨败。说惨败——是因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输在哪里!有的还沾沾自喜以为赢了,徒增国际笑料。还有个别发明人认为自己的技术超越了哈德洛克,而中国高铁偏偏不用他的。这其中的原因嘛,肯定是铁总内部有日本间谍和狗汉奸,他要向中央举报!+ `% s, x7 k+ D( d5 [
0 y: ?( r- P4 O8 G6 ~
    剔除可笑的成份,他们的中许多人砥砺前行,耗费了大量心血和家财。即使惨败,也应该向这些奋不顾身的科技勇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 {# @  X4 u- a$ P5 d9 X4 R
6 P: J0 I4 K. L7 G    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有:魏民(沈阳),专利号CN103277392A;杨志清(杭州),专利号CN201944075U;刘凤翼(深圳),专利号CN205578469U;唐宗才(马鞍山),专利号CN1281954A。  w& b: ?/ @! @* v( Z+ U- O4 o

0 W- R: s4 W: V8 q0 k" S    中国高铁开通后,关于哈德洛克在网上总是吵得不可开交,有人说中国连一颗螺母都造不好,高铁纯粹是抄袭没什么好自夸的;有人宣称中国高铁根本就不用哈德洛克,都是日杂、汉奸在黑中国高铁。铁路官方机构从来都是一言不发。
& Y9 I% Q- t. N2 m8 }6 B5 S那么——5 d' t/ m' t! J( ?
    中国高铁到底用不用日本的偏心螺母呢?7 v* K5 M' T6 d0 ?/ l
    秒杀日本的中国技术到底是真?还是假?& H: v0 _+ k  t% o7 Q: Z
    哈德洛克雄霸全球近50年的技术诀窍是它公开的楔子效应吗?如果不是,那真正的诀窍又是什么呢?1 ]$ l. u  Y. ?/ w6 J7 r9 C
    有什么办法能让中国在短时间内达到哈德洛克的水准,从而打破其近50年的垄断呢?$ ]% ^5 Y5 C  x( w% A
    全部是顶级干货,请认真听我解答,特别是哈德洛克的诀窍和破解之法,是世界机械行业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九阴真经》,若是有缘人,你可以发大财。( s1 d* a7 z- l: x3 c5 E& I
    首先,中国高铁100%使用日本哈德洛克的偏心螺母!打着任何幌子的谣言都改变不这个事实!并且,中国高铁越是提速,就越离不开哈德洛克。传统轮轨交通速度越快振动越大,这是无法逾越的客观规律!而哈德洛克的防松性、可靠性全部是世界一流的。
$ z; v, m0 t* w, W第二,深圳刘凤翼绝杀哈德洛克的视频及检验报告,让他自己和很多人都以为赢了哈德洛克。其实是又一次惨败。
7 _$ W+ _4 p" T: `% s, L# b    刘对螺丝防松的要求和哈德洛克的操作规范完全懵懂无知。并非刘一人不懂,几乎整个中国的螺丝防松研究者都认为,螺丝是拧松的,这个看法在横向高频振动下是错的,螺丝松动(轴力损失)的初期螺母是没有任何回转的。同时,大安装扭距防松也是错的,即把螺丝往死里拧紧来防松是不对的。我分析数千个防松专利后发现,整个中国的防松研究要么往防止螺母转动这个方向走,要么往加大安装扭距这个方向走,这两个方向恰恰都错的。
, b  o8 H6 {% l# V    为什么单纯把螺丝拧紧来防松是错呢的?有些工位狭小,大尺寸扳手根本进不去,没有可操作性;有些工件的强度比螺母低,用力拧会把工件压坏;有些工件之间有非金属垫圈,用力拧会把垫圈压坏。前苏联一艘潜艇出事,就是一颗螺丝拧得太紧,把密封垫圈压坏造成了泄露。为什么单纯防止松螺母回转来防松也不完全正确呢?在微观领域,螺母与工件之间永远都有间隙,在横向振动下,接触面会首先塌陷导致轴力损失;如果能看螺母回转,轴力已损失很多,实际上已经松了。& Z: Z" P( v, V; h) b8 Y7 A
     在大轴力和小轴力的情况下都能防松,才是高效、可靠的防松技术。用很小的力来拧紧螺丝,形成的轴力也很小,这时候进行横向振动检测就见真功夫了。而哈德洛克就是在小轴力的情况下,能保证轴力不持续损失。中国懂得哈德洛克先进性的人肯定有,这么多年,无论网络、民间如何喧嚣,这一小撮人始终不愿意出来做一个说明,真是诡异得很!
3 `/ ^' a$ }4 z6 c    魏民、杨志清们很可能对“惨败”一说嗤之以鼻。稍安勿躁,权威数据将让诸位心服口服。以下是哈德洛克的检验报告。
. i4 v1 Q# n5 d5 S, f a862f8e2bb53dd2c34219e99cc9b7af1_5ade776571db2.jpg ! K8 W* B% W. h/ y
报告显示,在小轴力(10 KN~12KN)的情况下,30秒内轴力损失已经结束,轴力的损失不是持续性的。以M12-A2-70序号1为例,残余轴力从30秒开始即保持不变,30秒(10KN)、60秒(10 KN)、90秒(10 KN)、120秒(10 KN)。这是哈德洛克最为神奇之处!中国目前已经知的任何一种非破坏性防松技术,在GB/T10431-2008要求的检测样品数量内,其轴力损失整体都持续性的。
! l" u& x! ^: F刘凤翼在120秒内保持了94.7%的残余轴力,但其轴力从30秒(51.5KN)、60秒(51KN)、90秒(50.3)KN、120秒(50.2KN)是一个持续损失的过程。2分钟内损失5.3%的轴力,20分钟就会损失53%以上,直至松脱。尽管120秒残余轴力大于哈德洛克,由于会持续损失,明显是输了!
0 d/ }' v( m( ?' {1 T
0 ?8 R* Y6 I4 X  C; Q8 m, V/ T

# S, `8 F3 e3 X; h3 R    可以这么理解,哈德洛克是世界上惟一一种有刹车的防松螺母。
( B: p, b2 b8 ]7 X0 P+ }4 w7 r( g7 O4 U) V, I

9 \/ K* I6 e) f  j% U7 _. x3 }! n9 ~    第三,破解哈德洛克的窍诀!$ y/ p, Z" a) x5 ]* U% d
5 h8 ?, F1 P) u+ c* _2 ]) y  A/ k

2 d6 u5 [' z  b$ N& B    哈德洛克宣称其诀窍是偏心结构和偏芯量,我用同样的偏心结构进行了检测,达不到它的效果,说明不是结构的原因。郎咸平说是工匠精神,也是瞎扯!哈德洛克的真正诀窍在于材质!有人猜测过是材质的原因,但仅限于猜测。我用8级螺母和A2-70螺母进行了多次对比检测,限于篇幅,我就不一一展示这些报告了,可以肯定是材质的原因。3 M1 s. Q0 g8 v, z  H6 B
/ k2 I3 J3 {- T( _- B- ]( V
, Z+ G# W3 L7 K. r& ]
    那么材质究竟有什么不同呢?跟弹性模量、杨氏模量、泊松比之类关系密切。简单说,哈德洛克偏心螺母所使用的304不锈钢要软一点,弹性要大一点。哈德洛克的304钢和中国的看起来一模一样,其实内在差别很大。弹性大一点,这就是日本称雄全球近50年的诀窍!也是我花数年时间检验的科学结论。弹性大一点,简单到令人难以置信!
# A9 }, c) A) D. V& A. \/ g6 n0 C+ n! L+ G, Q* D

6 d& p" e" d7 h. r5 h) h, y    如何解决偏心螺母的材质问题呢?很简单,4条路。
0 E; B, T# f5 U: s) n1 F' M. k- u# Z" ^

9 n1 X) b. P4 p" C    1. 对哈德洛克进行分析,看它与中国的304有那些差别,我估计现有测试手段很难测出来,测不出也要想办法测!/ ^2 m: g. J- A* P

0 H9 ]# r  {' H" |9 q( V

/ d% c# G- [4 L: m. |    2. 在国内现有的旧工件上拆一点日本的304下来,车几个偏心螺母进行检验,如果防松效果和哈德洛克一样, 那就正好,我估计是不行;
7 X4 E7 n! A& `' y# }8 Q; j; ]9 n$ R0 l7 ^

& b" [2 C0 X: H8 J    3.拿着哈德洛克的偏心螺母,到日本钢材市场去采购一模一样的的304。哈德洛克并不生产钢材,他也是市场上采购的;这样再试一次,我估计还是不行。那就按小粉红的思路来,中国把日本市场上的这种304钢全部包圆,甚至把钢厂买下来,掐断哈德洛克的源头。这个撕路可以把哈德洛克撕得粉碎。* O! ^$ i+ d7 m0 p; H

- G) w  D* w7 o$ U8 P
# O: O. y  H, c- v
    4.调质!对国产的和日本的304钢同时进行调质,逐步调,肯定能调出一模一样的来。中国专利CN86204074、CN87216533都是偏心螺母,且都已经过期,解决了材质问题,中国自产偏心螺母并不侵权。( [) v, ^0 i2 g2 j/ y% _

' Q4 a6 R0 `2 @3 A5 i. O
( _8 w* R- X) t; o3 C; e. q9 n
    按我以上路径,在整合国家资源的前提下,几万块的费用,顶多半年可以彻底解决。高铁防松螺母是不可替代的,搞不好就要出事。紧固件是工业大米,比圆珠笔重要何止万倍。据说圆珠笔钢搞了好几年,投入1.8亿才搞好。跟我比起来,科技部、钢铁行业、冶金行业的专业人士是多么的愚蠢!7 {! d* c6 P0 l0 V! Y% S

0 Y8 m7 d# O, U- V
+ C  k7 X3 c& X$ a! Y7 t

. v- w- c# H; Z    解决了材质问题,高铁防松螺母的成本至少降3倍。对紧固件行业、工矿安全,特别是汽车交通安全都是一个大的提升。以2011年为例,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62387人,其中约3.5%是因为机械事故造成的,即2183人;机械事故中又有70%以上是因为螺丝松动造成的,即1528人。假如,我是说假如,中国的汽车都能用上国产的偏心螺母,那每年至少要挽救1500个鲜活的生命。
+ Y) h" \" U5 |1 ]二、感恩同路人, b4 v3 l8 H9 V! M5 @4 W
# s# [5 u3 Q- v( a& Q! T& a

7 ?3 ^+ ^+ y8 w( b1 l    中国是世界上“创新”口号喊得最响亮、最频繁的国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鄙视、最敌视创新的国家;当然,中国还是世界上最热爱、最崇拜他人创新成果的国家!许多发明人都有这样的体会。
) L3 P- r, o% U  y% h/ e
1 \2 A! w% e5 g- I2 \
/ G7 @" U% \5 v+ c

; T) W/ j' m9 G- k! I6 M- n    筚路蓝缕,跋涉总是孤独的。好在微信还热闹,从朋友圈我能感受到许多岁月的欢颜。狗年了,我要给各位微友拜个年。祝大家新春吉祥!阖家安康!万事胜意!
$ [. P$ d# g  y1 s三、中国的耻辱2 a4 M- ^; v1 `4 X0 N& `

% A3 a4 U1 ]% I0 Z

' t' N: R& B% o& N    德国人安布内科发现,横向振动是螺纹紧固件松脱最主要的原因。英国研究者认为,横向振动时螺纹松动的主因是表面塌陷和金属疲劳。在微观领域,再光滑的金属表面也是高低不平的,表面塌陷的同时,也会产生啮合,应该能阻止松动的继续,但事实并非如此;其次,在检测中样品都是新的,不存在金属疲劳的问题,但松动也会持续,金属疲劳的说法有欠缺。% E* W- q1 [  I% F: b& d

8 m8 r) Z- i/ p; I# ?0 k
1 I5 o! E  e- h$ s: M
    一种理论认为,螺纹是等距螺旋线,任意一段螺纹都是斜线,螺栓受到的压力分解成轴向分力和径向分力,当压紧的螺栓受到一定振动时,瞬间的横向分力大于磨擦力时,就会沿斜面慢慢转动,时间长了,螺栓就松了。在横振动检测中,振动力明显小于摩擦力,但仍然会持续松动。这个理论也是有欠缺的。并且,哈德洛克并不持续松动,也证明这个理论有欠缺。/ A. b9 N4 E% ?) X, u& O

# n+ U# L8 R5 r9 V' |

  |! q- \9 J" n% ]% K& `" Q    到目前为止,可以确定横向振动是最主要的原因,深层次的原因并没有彻底搞清楚。我倒是搞清楚了,但我要暂时保密。以防备各种保守、极端、反动势力的叫嚣和反扑。
9 \/ N/ |5 f+ E$ B1 j2 D
6 [7 R; z$ q$ C2 `% Z; ?

+ D3 K8 a- x' p6 \/ ]2 L5 O
3 X  ]8 s) X* O3 D' z! @    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有各种错误和歧义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明显违背经典力学的就不可原谅了!通过下面这个公开的检验报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防松螺丝领域的种种落后和乱象!
8 q8 I: t, V" G9 a以上报告具有法律效力,企业做为一个很牛逼的荣誉发布在官网上!4 k1 u3 n9 a6 V9 u" |% \5 K3 V
    报告中没有标明安装扭距,这就相当于一个学生说自己考了100分,却不告诉你总分是250。从技术上来讲,这纯粹就是耍赖。好,捅马蜂窝了!检测方也好,企业方也好,别跟我狡辩说什么国标没有要求标明安装扭距,国标还没有要求拉完屎要擦屁股呢,你就不擦屁股了?
+ \, u7 B0 Y) A7 }. h    10个检测样品,序号9和序号10,1个残余轴力为0.71%,1个为零。2个明显失效,可靠性只有80%,这是一次失败的检测,企业却当作了荣誉。一列16辆编组的高铁有2万多个螺丝,其中有4千个是失效的,你敢坐吗?这家有着35年历史的大型紧固件企业,只知道螺丝防松有残余轴力这个指标,不知道螺丝防松还有可靠性这个指标。真是太令人痛心了!中国螺丝防松领域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0 ], ~# {& D( k) Y# T
    再看看检测方干了什么奇葩的事。
7 U, R' j  Z" u; Q    仅举一例。序号2的样品在150秒时的残余轴力大于120秒时的残余轴力,120秒时的残余轴力又大于90秒时的残余轴力。从牛顿力学来看,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在横向振动的情况下轴力只会越来越小,怎么可能越来越大呢!就像你的年龄肯定要小于你的生父,现在出现了儿子比老子大的现象。再从常理上来讲,机械工业通用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执行同样的国标,从来都不会出这种轴力越来大的现象,即使同样的样品也不会,这足以说明检测方有多么的奇葩!
- Z, n! o. W, F
' z: L7 y5 F# z2 H7 `% ?& \3 A0 W    牛顿力学确立300多年以来,第一次遭到以“国家”名义的践踏。这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耻辱,又是什么呢?
9 }5 B" B7 j+ u  s9 ~: O0 o四、高铁的必亡( {  g5 r+ @* A$ O+ t. P! E: i& a. Z
7 s$ A7 L: e  L: y6 K% a

. _" X: N2 I0 b2 K1 {
+ V  Z/ S; f) j0 i* j9 Z8 A

  g0 X0 g$ I3 |9 |" }    汽车替代马车是历史的必然,高铁被新技术替代也是历史的必然!
& l: n( C3 H: j    晚上是没有高铁的,因为高铁晚上要检修。高铁是一个典型的脆弱系统,维护成本巨高,注定只能是一种过渡技术。/ ^  e& i2 n" c5 W8 {4 |1 `6 k. I8 @5 e
    至2015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1.9万公里,远超日本,这让很多人感到自豪。大个子穿大码,小个子穿小码,日本国土面积小,自然不需要这么多的高铁。中国过去光屁股,现在穿上衣服了,值得表扬,但缺乏理智的“自豪”只会变成抱残守缺。建设速度快也有人感到自豪,量举国之力来搞这个事,其实速度也不算快;从综合效能来看,中国高铁整体亏损还是蛮大的。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没完没了的“自豪”,毛主席早就说过了,谦虚使人进步,自豪使人落后。
3 Q/ j) M! D& F0 I1 o7 ]: g    王梦恕院士说,用货运来补贴高铁客运的亏损,这明显是计划经济的流毒没有肃清。达沃斯年会上,中国领导人提出对全球化的坚定主张。市场经济是全球化的基石,还没听说过计划经济可以全球化的。还有人说高铁不必计成本,因为军队是不计成本的,这种瞎搅和听上去有道理,但依旧是瞎搅和。! H7 a1 J0 H) e. Y
    铁老大在中国形成了法律、政策、甚至社区管理一整套的割据势力。在承担交通职能的同时,也像癌症一样的膨胀,无节制的推进高铁,将普通铁路技术的提升空间压缩殆尽。绿皮火车的价值并未完全丧失,廉价永远是穷人的福音。由于高铁技术的脆弱性,3万公里的高铁必将形成深不可测的财政噩梦。未来,高铁极有可能是拖垮整个国家财政最重的那个包袱!5 X; ]1 c" y& Z+ Q  T
    地效列车是替代轮轨交通(高铁、地铁)的一种全新的人类交通方式,是类似飞机的贴地飞行的非轮轨编组列车。
. C  g+ b3 k1 f1 y    地效列车结构上极简化,没有轮子及相应的传动机构;重量上极轻化,采用新材料,只有高铁的四分之一甚至更轻;在动力上全气动,类似于喷气飞机;在速度上极快化,起点速度600公里/小时,碾压高铁,巡航速度1000公里/小时,最高速度5000公里/小时,碾压民航;地效列车可靠性好,全天开行;票价是高铁的三分之一少!最多5年地效列车的样车就会出现,10至15年内可以进入商业营运。到那时,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的高铁,还有埃隆马斯克的超级高铁都将成为一堆废铁。; p: v* Z% r+ T# ?; P/ h. q
* I5 I; d6 z' z) Y
    有人会说地效原理的种种限制和难度,会说前苏联“里海怪物”的失败。这么跟你说吧,“里海怪物”利用了地效原理,但没有充分利用,所以才会失败。还有更多的人会说,敢喷如日中天的马斯克,简直是狂妄至极!别急,来做个比较,超级高铁是低真空管道+被动磁悬浮,地效列车是地效航道+贴地飞行+编组。
3 I6 I) r+ @0 a, p0 g2 z五、谁敢来应战
4 N& }& t6 T5 K0 h8 ]
& ?/ O+ H7 ?4 s$ l8 y

/ }4 z1 ?& u3 K% Z: k1 Y4 ]2 O4 V2 ~9 E* R; N; s
  V" D8 i  S6 G
    技术的进步本无所谓民粹眼里的胜败。
0 ^6 t. _# L, ?' |" x% t, v0 c) h. ^) v# W
    中国的瓷器领先欧洲数百年,欧洲人对瓷器的赞美多了去了,但是没被人被骂成是中狗、华杂!今天的中国,如果在网上说日本好,说日本的技术先进,随时都可能被骂成是日杂、汉奸!极端民粹主义的盛行,使正常的技术交流蒙上了浓厚的文革阴影。
6 ], m7 a, I9 W7 J; ~这个油腔滑调的精教授把日本媒体的自我反省当了真,也傻不拉几的跟着说中国高铁比日本的好。一辆可以跑200迈的跑车,也可以只跑50迈,但它还是跑车。300公里以下就不叫高铁,这叫什么话!速度只是高铁的一部分,安全性更重要。1964年至2018年,日本高铁54年没有出过人员伤亡事故;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真要跟日本比,那就等到2065年中国高铁不再出现一例伤亡事故,才和小日本打了个平手。) W+ t6 k3 w" e, M7 P  |

% @- _! F& \) J
, R( I/ {3 u, T3 A9 L

1 r) y/ g- }; ~* E' W: u# Q1 Z    高铁是国家的名片,是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我居然敢说中国高铁败给了小日本,还是50年,这不逆天了吗?!王梦恕、胡锡进、周小平和百万小粉红还不得群情激粪啊!还不得让我滚出中国啊!还不得人肉我啊!污言秽语、阴阳怪气、胡搅蛮緾还不得排山倒海啊!没关系,我提前操你们祖宗八辈!# y; I1 l9 _( v  n$ \, e  u
中国防松技术不敌日本不容辩驳,不过,我不觉得丢脸,能用上世界上最好的产品是中国人的福分。美国、英国、波兰……全世界都输给了哈德洛克,平常得很!输了之后,高铁水军大范围、长时间围攻那些讲真话的人,就只有中国了,这就输大发了!中国高铁当然有领先的一面,在战略、技术整合、路轨建设、综合运营上要优于日本。技术的落后与商业运作的成功是两回事,用第三等级的成功来冒领第一等级(原创)的荣耀是典型的沐猴而冠。5 l3 }% I, c. }2 t8 s3 d. K

/ s% Y' c' O4 @6 A. W0 K2 }    我的技术比小日本差一点,但在中国我还是NO1。在螺纹防松领域,什么清华、北大、国防科大、哈工大,以及所有的专家、院士、教授,辽宁舰、歼20、神舟飞船的供应商,我都可以骑你们头上随意拉屎。不服是吧?来,看看我的检测报告!/ j' P9 j9 o% f, [
0 d0 J; L% G. e% {7 R
7 K/ Z' G# s0 q; ?3 Z

1 O. I, E2 p' Q2 |
1 k( z9 E: n3 n
1 S6 }$ i4 |; h9 v0 f;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30 13: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了半天,到底说了啥。典型的专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30 13: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30 14: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我看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30 14: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文章写的很长我也没仔细看,但有一点我觉得可能是对的:螺纹拧的很紧并不一定就会防松更好一点
$ r5 r4 U4 A8 s# g- ]* Z1 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30 15: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不是有施必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30 15: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竟然看完了,很牛逼,不知道是谁
5 Y8 n6 R& Y( o3 u- p6 f/ E  r) @( 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30 15: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留记号,持续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30 15: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持续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30 17: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完了,说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5-5 03:43 , Processed in 0.08383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