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早上开车去杭州参观了一个机器人厂家(杭州凯尔达),下午接着开车到上海,然后4、5两日参观了上海工业机器人展览会。就在6月底,上海还举办了服务机器人展览会,可惜没有来。其实现在服务机器人的市场增长是快于工业机器人的,而且与我们普通人的距离更近。你去京东搜一下扫地机器人,科沃斯的一款产品就有8万条评价,可见销量之大,千把块钱的小东西,省去了劳作,深受欢迎。
. W4 C4 [& q1 f" ~( r4 t2 I. R7 \& y( Q6 V; d
工业机器人我是头一次见,其实叫智能机器或智能装备更好一些,脑子里根深蒂固觉得机器人总有一点类似人形,实际上一点也不像人。服务机器人,特别是陪护机器人肯定是长得非常像人的。但工业机器人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做成人形。
+ Q7 N% [6 c: M8 v
( h+ V D. z% x% ]9 ?+ d这个展会叫做第7届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还有个名字叫中国国际智能工厂装备解决方案展览会。虽然号称国际,但国际知名的机器人厂商一个也没有看到,至少所谓机器人四大家族我没看到一个。这四大家族包括瑞典的ABB、日本的FANUC和安川电机,还有德国的库卡(已被美的收购)。中国主要厂商有的来了,也有的没来。沈阳新松、芜湖的埃夫特、上海的新时达都有看到。可见这个展会在机器人行业不算高水平。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大开眼界,颇有新鲜感。展会上设置的很多应用场景,和十年前去工厂相比,观感完全不同。手工织布的人看到了织布机,一直骑自行车的人突然开上了汽车,生产力革命引起人的心理变化和精神震撼,你肯定懂的。) B0 E7 z+ u: G! g. B
9 a# n5 P: B. n i% g$ J% {) F% L0 _" b. x) Z
展会上看到比较多的是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包装机器人等。动作之快,控制之精准,还要工人干什么呢?想起传统工厂里人的手工劳动,真是恍如隔世。机器取代工人,看来就是成本问题和时间早晚问题。除了生产机器人的技工外,其它生产都可使用机器人。FANUC现在赞美自己是唯一使用机器人来生产机器人的厂商。果真如此,从逻辑上说,如果使用机器人能生产出机器人,而使用机器人又能生产其它一切产品。那么这个世界还需要普通人干什么?供你吃喝,给你游戏玩就好了。再次确信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里预言的那样,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将沦为“无用的大众”。& V; }5 q" u. t3 f9 b- Y6 P5 S
( V& N3 ^0 N+ T, T) }3 G下图为沈阳新松最新发布的蛇形机器人' u$ @! G& V' X/ g; u' a
1 X: i6 w) }% P% B国内市场上,国产机器人已经占到40%,这是从10%、20%、33%一路追上来的。发展很快,成绩还是不错的。但如果不靠补贴,则利润空间有限。机器人有三大核心零部件:减速机、伺服电机和控制器。减速机占成本的30-40%,伺服电机占20-30%,控制系统占15%左右。所谓利润空间小,就是购买国外的核心零部件造成的,利润被上游吃掉了。6 C5 `1 `6 g- w- a3 k
4 Q5 _8 s4 f' t9 X! i9 N0 A& R我在芜湖埃夫特的展位上聊了一会,工程师说,关键就是零部件,如果采用的零部件没有差异,整机就没什么差异。因为他做整机,这么说也可以理解。他还告诉我,他们现在主要还是采用国外的零部件,因为运动控制的精度有差异,国内零部件做不到2个丝以内。但是他也说,埃夫特已经开始对国内的零部件做内测,如果合适的话将会采用。因为国外的太贵,有时贵一倍,而且订货周期太长,有的要半年,钱给人家了,半年后才拿货,售后也不方便。他希望尽快采用国内零部件。; `9 A5 X: B0 k/ e! S0 A
; K# v* l {' x2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17年是1200亿。如果不利用本土市场优势催生出一个强大的机器人产业,那就是犯罪。不禁想起了过去的家电和汽车两个行业。30年前,中国人买家电都喜欢国外的,后来国产品牌崛起,大家不再崇洋了。本土市场培育出了一大批民族家电品牌。说到汽车行业就有点难过了,2002年之后,中国的汽车市场开始需求猛增,至今15年过去,如此高速增长的本土市场也没有培育出好的企业。其实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就开始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引进了外国车企,可是不争气的国企啊,什么也没学到,一汽二汽自己还是造不出好车。
& E( R1 ]+ r, j" c7 m w) {( x$ |, a! q7 {7 x
有时候我们想想,家电产业成功了,汽车产业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家电行业后来崛起的是一批民营企业,而汽车行业,一汽二汽都是老大国企,体制僵化,不争气。另外,家电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汽车不能比,技术含量高的行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就不容易。
' Q1 w. u j0 G% R( Q; b- G: E, x. J( I: x- w4 {+ D
这次展会最令我欣喜的是国产零部件有希望。我参观了几个著名的国内厂商,包括做RV减速机的南通振康、做谐波减速机的苏州绿的谐波,以及做控制器的成都卡诺普。伺服电机这块没有获得什么信息,有个企业叫新时达是做伺服电机的,也做机器人,可惜没遇到会聊的人。8 Q+ \( R' F2 {) m- p( s. C
8 R0 E- r4 j2 v9 d* v* K
: M, [2 a+ K2 t9 S- h, h' C4 ^上面说了国产机器人在国内占40%左右,这是说的机器人,而不是零部件。而机器人的产业链,核心零部件是处于最上游,你搞不定上游,只忙不赚钱,而且容易被人卡脖子。在机器人这个未来最重要的战略产业,中国绝不能再满足于集成创新和模式创新,必须不惜代价搞定核心零部件产业,占住产业链上游。3 C# `5 R; e- Q- K3 T
- F0 W$ l2 C. Z3 ^& J
我在南通振康的展位上聊得比较多,这家是做RV减速器国内第一。据他们自己告诉我,现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大概是50%。一个工程师还骄傲地说,因为我们的RV减速机,迫使全球第一的RV减速机厂商,日本的纳博特斯克在中国市场降价很多。这确实是一大功劳。老规矩了,你自己干出来,敌人就很快降价;你搞不出来,就吃掉你所有的利润。2 b G% S( h6 v3 ]
) v4 p( ]; R/ f3 E e( C$ D下图为南通振康的RV减速机. B0 b& I4 x# h. G8 z8 p1 b6 Q: a
8 F: e, T: G# Q' y+ P4 \
这次展会上,我确实看到了日本RV减速机厂商纳博特斯克,也是这次展会上唯一国际排名第一的厂商。和他们聊了一下,感觉到态度比较殷勤。这大约可以印证南通振康说的话,它感到了来自中国厂商的压力了,必须在中国市场更卖力一些,更殷勤一些。
) {. @0 l5 S( ]" W6 \; J' O# J5 \: \/ Z& J3 K" ~8 {9 @- c
下图为日本纳博特斯克的RV减速机,全球排名第一
- E3 U6 Q& F+ D+ P' v) T/ T+ Z% Z- M5 Q* i
机器人上使用两种减速机,一个是RV,一个是谐波。驱动力大的时候用RV,驱动力小的时候用谐波。在谐波减速机领域,苏州有个公司叫绿的谐波是国内老大,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60%,而且工程师告诉我,日本的FANUC机器人已经在对他们的产品进行内测,测试了3年反馈的信息与国际上一流厂商没有差异。机械这行业,好产品需要时间,在没有验证之前,你不靠品牌效应就没人敢信你;而如果打出品牌,日子就好过了。0 B( D3 s% Z! i3 Y/ h
8 g/ {9 U5 d/ }: C# x( C2 c( G- n下图为苏州绿的谐波减速机9 s/ ?# [* a2 d( y
7 `) x( V. d/ T; z5 A+ I! t7 p z0 d6 J# s1 p' {6 j/ {; a0 c
机器人是智能产品,必有控制系统,需要大量的计算。这是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的控制器来完成的。这东西相当于计算机的主机,附一个类似键盘的东西是人机界面。你操控机器人就在那个键盘上敲击就可以了。机器人的各种动作和路径,也都可以编程控制,就是运动控制。成都的卡诺普公司现在是国产控制器第一。我问市场占有率,工程师没有直接说,但是告诉我,中端市场能占一半,国内有几万台机器人每天都在跑卡诺普控制器。工程师说,控制器主要是核心算法,那么复杂的控制,核心算法需要长期积累。硬件方面,芯片和主板靠进口。机器人的控制,很多时候要求高速度,如果都是软件运行的话有可能速度跟不上,某些常用功能模块需要直接做成硬件才能满足高速要求。所以,人工智能芯片未来竞争激烈。如果我们不能突破CPU的话,很多应用领域的芯片能突破也行啊。
. h2 |1 { P$ T" w* H8 V: ^6 G% l+ q2 ^' r- c, d
下图为成都卡诺普的机器人控制器
) q6 O/ z- A5 z7 `
3 e9 a$ d1 r8 v
9 b o: {4 G7 B; r! Z I# X+ D5 s8 o这次展会分两个展馆,主展馆是工业机器人,还有个展厅是人工智能。有唱戏的机器人,有客服咨询的机器人。这里突出的是知识系统而不是运动控制。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和重复精度极为重要,这是后面加工产品或制造精度的保证。而这里展出的机器人基本上不需要什么动作,或者只有极为简单的动作,如唱戏的口型,客服机器人可能需要引导客人沿着固定的路径走一圈(地面或地下有磁条感应控制)。这些与复杂的焊接、搬运、组装等动作和高精度相比就不值一提了,很容易做出来。这类智能设备对运动虽然没有高要求,但对机器学习这块要求比较高。医生、律师和会计这些职业并没有什么动作,他们玩的就是知识系统和学习,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他们的工作,除了极其高端的专业人士,一般人无非是脑子里记一些专业知识,遇到具体情况时利用储存的知识做一些推理,然后得出结论。这些事情未来机器人通过知识学习都可以做。
, z7 C" _7 w# n' t/ i
, F' Z. e/ p* }/ z0 H机器人正在彻底改变工业生产,也将会彻底改变服务业。看展会和看文章,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建议大家多去看看各种新生产力的展会。搞机械的对电和控制真的要懂,否则跟不上时代了。
2 C8 i, U r8 s9 S( h' V" P c3 V8 w5 P& L& [1 o
工人将被取代,服务员将被取代,甚至情人都将被取代。工程师会不会被取代?但可以肯定一点,设计和控制那些机器人的工程师是无人能取代的,因为他们才是机器人真正的主人。: a9 _( U) E5 _4 C+ U. X" J7 [3 D
. d7 n& c8 Q$ V) u% L# X( m& E4 M3 k' j3 b6 Z*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