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早上开车去杭州参观了一个机器人厂家(杭州凯尔达),下午接着开车到上海,然后4、5两日参观了上海工业机器人展览会。就在6月底,上海还举办了服务机器人展览会,可惜没有来。其实现在服务机器人的市场增长是快于工业机器人的,而且与我们普通人的距离更近。你去京东搜一下扫地机器人,科沃斯的一款产品就有8万条评价,可见销量之大,千把块钱的小东西,省去了劳作,深受欢迎。/ ^/ @- m& b! y7 r
9 U! p4 o2 U7 Y* j: b2 q! u8 L工业机器人我是头一次见,其实叫智能机器或智能装备更好一些,脑子里根深蒂固觉得机器人总有一点类似人形,实际上一点也不像人。服务机器人,特别是陪护机器人肯定是长得非常像人的。但工业机器人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做成人形。/ i* |, |! y* n- i- N1 J
: l+ B- z5 D' [5 g这个展会叫做第7届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还有个名字叫中国国际智能工厂装备解决方案展览会。虽然号称国际,但国际知名的机器人厂商一个也没有看到,至少所谓机器人四大家族我没看到一个。这四大家族包括瑞典的ABB、日本的FANUC和安川电机,还有德国的库卡(已被美的收购)。中国主要厂商有的来了,也有的没来。沈阳新松、芜湖的埃夫特、上海的新时达都有看到。可见这个展会在机器人行业不算高水平。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大开眼界,颇有新鲜感。展会上设置的很多应用场景,和十年前去工厂相比,观感完全不同。手工织布的人看到了织布机,一直骑自行车的人突然开上了汽车,生产力革命引起人的心理变化和精神震撼,你肯定懂的。
# }% `$ V/ u1 T) J/ t S$ ]* \+ c* o- P3 b: L! r9 s0 P, W' e' p7 V
8 |3 q& Y }! I/ n1 s
展会上看到比较多的是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包装机器人等。动作之快,控制之精准,还要工人干什么呢?想起传统工厂里人的手工劳动,真是恍如隔世。机器取代工人,看来就是成本问题和时间早晚问题。除了生产机器人的技工外,其它生产都可使用机器人。FANUC现在赞美自己是唯一使用机器人来生产机器人的厂商。果真如此,从逻辑上说,如果使用机器人能生产出机器人,而使用机器人又能生产其它一切产品。那么这个世界还需要普通人干什么?供你吃喝,给你游戏玩就好了。再次确信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里预言的那样,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将沦为“无用的大众”。
! F3 c- q4 t5 i5 a* E
6 G' v6 |; S0 M+ s$ N1 T3 C9 N9 g下图为沈阳新松最新发布的蛇形机器人
2 z1 p. P7 R& H P/ q( n' }
; C/ w# G3 q( ?国内市场上,国产机器人已经占到40%,这是从10%、20%、33%一路追上来的。发展很快,成绩还是不错的。但如果不靠补贴,则利润空间有限。机器人有三大核心零部件:减速机、伺服电机和控制器。减速机占成本的30-40%,伺服电机占20-30%,控制系统占15%左右。所谓利润空间小,就是购买国外的核心零部件造成的,利润被上游吃掉了。6 n! _! i" ^: `4 W+ v0 q/ g
5 Y- {9 {. @4 ~" d8 H7 Q
我在芜湖埃夫特的展位上聊了一会,工程师说,关键就是零部件,如果采用的零部件没有差异,整机就没什么差异。因为他做整机,这么说也可以理解。他还告诉我,他们现在主要还是采用国外的零部件,因为运动控制的精度有差异,国内零部件做不到2个丝以内。但是他也说,埃夫特已经开始对国内的零部件做内测,如果合适的话将会采用。因为国外的太贵,有时贵一倍,而且订货周期太长,有的要半年,钱给人家了,半年后才拿货,售后也不方便。他希望尽快采用国内零部件。( g! ?) V* {8 S, w
7 x0 x4 Z+ |& r: w0 N, T: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17年是1200亿。如果不利用本土市场优势催生出一个强大的机器人产业,那就是犯罪。不禁想起了过去的家电和汽车两个行业。30年前,中国人买家电都喜欢国外的,后来国产品牌崛起,大家不再崇洋了。本土市场培育出了一大批民族家电品牌。说到汽车行业就有点难过了,2002年之后,中国的汽车市场开始需求猛增,至今15年过去,如此高速增长的本土市场也没有培育出好的企业。其实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就开始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引进了外国车企,可是不争气的国企啊,什么也没学到,一汽二汽自己还是造不出好车。
: O7 y) N; a* t' i
) N3 f+ O& B6 ? s- e5 O3 T! I6 w; M有时候我们想想,家电产业成功了,汽车产业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家电行业后来崛起的是一批民营企业,而汽车行业,一汽二汽都是老大国企,体制僵化,不争气。另外,家电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汽车不能比,技术含量高的行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就不容易。+ _9 e4 R q0 ~9 V$ ^
& I- A8 H" Z9 _ g! w这次展会最令我欣喜的是国产零部件有希望。我参观了几个著名的国内厂商,包括做RV减速机的南通振康、做谐波减速机的苏州绿的谐波,以及做控制器的成都卡诺普。伺服电机这块没有获得什么信息,有个企业叫新时达是做伺服电机的,也做机器人,可惜没遇到会聊的人。1 N0 X! J3 D# w+ {
1 Q: \. y: X3 Y6 z- I; _8 N
f }6 K+ s$ r* J' i* I4 `
上面说了国产机器人在国内占40%左右,这是说的机器人,而不是零部件。而机器人的产业链,核心零部件是处于最上游,你搞不定上游,只忙不赚钱,而且容易被人卡脖子。在机器人这个未来最重要的战略产业,中国绝不能再满足于集成创新和模式创新,必须不惜代价搞定核心零部件产业,占住产业链上游。# Y- l2 v! J& D: H+ B
3 q2 r8 B" A. F& I( c4 L, ?3 R7 c* X我在南通振康的展位上聊得比较多,这家是做RV减速器国内第一。据他们自己告诉我,现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大概是50%。一个工程师还骄傲地说,因为我们的RV减速机,迫使全球第一的RV减速机厂商,日本的纳博特斯克在中国市场降价很多。这确实是一大功劳。老规矩了,你自己干出来,敌人就很快降价;你搞不出来,就吃掉你所有的利润。& `* Y% ]* ?! Y
8 j! b# `# d1 _& f# {9 Z$ j
下图为南通振康的RV减速机; v$ T7 P/ {' W, i5 ~, a! i- l
. E$ i" P, B, @" g0 ?
这次展会上,我确实看到了日本RV减速机厂商纳博特斯克,也是这次展会上唯一国际排名第一的厂商。和他们聊了一下,感觉到态度比较殷勤。这大约可以印证南通振康说的话,它感到了来自中国厂商的压力了,必须在中国市场更卖力一些,更殷勤一些。8 z q8 m1 \8 D. f7 a& }) }
j a9 M+ t0 i' V* K下图为日本纳博特斯克的RV减速机,全球排名第一% _9 M. ]& x0 p) q% r
' q6 D& p" i5 o) k8 S6 |3 W机器人上使用两种减速机,一个是RV,一个是谐波。驱动力大的时候用RV,驱动力小的时候用谐波。在谐波减速机领域,苏州有个公司叫绿的谐波是国内老大,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60%,而且工程师告诉我,日本的FANUC机器人已经在对他们的产品进行内测,测试了3年反馈的信息与国际上一流厂商没有差异。机械这行业,好产品需要时间,在没有验证之前,你不靠品牌效应就没人敢信你;而如果打出品牌,日子就好过了。# M2 Q6 Q$ E# u# U- O2 L
1 k- ?& K' ~# u& i# M0 W
下图为苏州绿的谐波减速机$ h3 u3 k7 v. k% T( E6 ^, K
& Q% b5 A! ~2 z( y+ k7 i
! ] W9 O& b7 Y0 o机器人是智能产品,必有控制系统,需要大量的计算。这是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的控制器来完成的。这东西相当于计算机的主机,附一个类似键盘的东西是人机界面。你操控机器人就在那个键盘上敲击就可以了。机器人的各种动作和路径,也都可以编程控制,就是运动控制。成都的卡诺普公司现在是国产控制器第一。我问市场占有率,工程师没有直接说,但是告诉我,中端市场能占一半,国内有几万台机器人每天都在跑卡诺普控制器。工程师说,控制器主要是核心算法,那么复杂的控制,核心算法需要长期积累。硬件方面,芯片和主板靠进口。机器人的控制,很多时候要求高速度,如果都是软件运行的话有可能速度跟不上,某些常用功能模块需要直接做成硬件才能满足高速要求。所以,人工智能芯片未来竞争激烈。如果我们不能突破CPU的话,很多应用领域的芯片能突破也行啊。
1 Y, T! }0 y! m6 u0 n0 R V1 _$ W3 E" {4 W s. H( c
下图为成都卡诺普的机器人控制器" B1 D# E5 h5 ]: [ r
$ b/ l' Z" Z- I: i; F/ o0 A. W
; P6 |% w5 N9 ]* T
这次展会分两个展馆,主展馆是工业机器人,还有个展厅是人工智能。有唱戏的机器人,有客服咨询的机器人。这里突出的是知识系统而不是运动控制。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和重复精度极为重要,这是后面加工产品或制造精度的保证。而这里展出的机器人基本上不需要什么动作,或者只有极为简单的动作,如唱戏的口型,客服机器人可能需要引导客人沿着固定的路径走一圈(地面或地下有磁条感应控制)。这些与复杂的焊接、搬运、组装等动作和高精度相比就不值一提了,很容易做出来。这类智能设备对运动虽然没有高要求,但对机器学习这块要求比较高。医生、律师和会计这些职业并没有什么动作,他们玩的就是知识系统和学习,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他们的工作,除了极其高端的专业人士,一般人无非是脑子里记一些专业知识,遇到具体情况时利用储存的知识做一些推理,然后得出结论。这些事情未来机器人通过知识学习都可以做。
) X Q4 V( ^) T5 I* @$ @/ _& x% u7 ?7 b
机器人正在彻底改变工业生产,也将会彻底改变服务业。看展会和看文章,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建议大家多去看看各种新生产力的展会。搞机械的对电和控制真的要懂,否则跟不上时代了。
' Y. P' m. ]4 k. b8 e I; Q2 |% H0 f2 q& v
工人将被取代,服务员将被取代,甚至情人都将被取代。工程师会不会被取代?但可以肯定一点,设计和控制那些机器人的工程师是无人能取代的,因为他们才是机器人真正的主人。
$ Q9 O: l$ u0 o5 P; S; Z. P! r! F
" k# V/ {1 O! Z% O
/ d- C: |7 m9 r3 L* ?, g1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