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322|回复: 26

职场新人到底要不要下车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5 09: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车间这个让设计者又爱又恨的地方,相信大家对它的感情还是挺复杂得;爱它,是因为在车间现场你能找到进步的空间;恨它,是因为只要被叫下车间,那肯定是设计的东西又出问题了,搞不好又要被制造人员发一顿恼骚。8 h  M  p5 a$ G: B( y* \' ?
   
( w9 D: O# q( @6 h! U2 w    在本人从业经历中,也看到了不少陆陆续续入职的新人;像我们这类工作年限久的熟练老司机,跳槽到新地方,一般不会被安排下车间实习,而且平时工作任务重,领导也巴不得我们多完成一些设计任务,更不会强调下车间。但那些涉世未深的年轻小伙子,基本上都会被下放到车间实习两个月。' \/ ]/ S. \" X, `1 F9 v5 o; h

. k; G6 S+ a/ U" N2 b& V

9 F/ }) b; s& O& b   对于一个机械攻城幼狮而言,在工作中被领导评审方案时,通过都会说:你一定要多去车间,没有经历过车间的锻炼,你是无法成熟与进步的。
4 ~  {1 h( @" Q( w% v1 @' {. A& ~1 C; K/ }+ i

6 @" F6 M+ I- j8 o   而那些小伙子在和你聊天时,也被洗脑一般,常常会问:你工作几年了?刚出道时有没有下车间?。。。仿佛一个没有下过车间的设计工程师就像没有经过恋爱就结婚的新人一样,丝毫没有可靠的基础可言。6 y" I8 Y4 Q3 w: P! g
6 q# S8 I3 W, w; f! G) Z+ O

- j: H" j* [$ C' t: c- ]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车间就是机器轰鸣,底板和墙上到处都是油污,现场实习过程中要一直站立操作,打孔、攻丝、装配和拧螺丝,每样都是力气活;钻床、铣床、磨床和车床,样样都比较危险;而且车间里面干活最让你难受得是:不能玩手机!!, D( j0 B  G; p0 Y  L
' T9 @: J. @! B9 }

. }* G1 ~7 l, Q& Q5 ~! b   所以,对于大多数新人来讲,他们都是不太愿意下车间的,更不愿干几个月。  z6 Z8 l# @4 h6 Z+ b9 N  \

, N, f' c# I7 R! U# C

! |8 x8 U0 }5 P   那今天,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谈一下,我们为什么要下车间,我们下去干什么?/ ]: J# ]$ I; J4 Y8 z; u
! R  s3 s4 e( z
: y. P9 s2 V6 R8 H) U1 K) j4 I
1、学习设备的装配工艺流程8 U) A3 l8 X" u; q
  ^& v; ?7 ]1 t( U+ ?  [3 t7 Y/ h

* z0 _; N8 Y$ K) p0 Q# e# t认真的分析一下,一个非标设备或专机从散乱的零件到成型的设备是如何操作的,其中有那些装配工序,有那些操作流程,需要用到什么样的装配工具。
) W. `0 B  r2 w6 T4 G需要凭借什么样的检验工具,需要什么样的装配工装,需要什么样的装配技巧,需要什么样的检验规则和流程等等,这对你以后的设计大有裨益。; T, o  ^. r% @9 b9 h' [
4 M' Z( V0 Z: F! K$ Z1 o, O# O  V
2、了解各种装配工具的使用与操作
6 t/ g8 L3 W1 k* |! e( G- n
% x+ W+ c6 m  t, D* N1 q. B

* b0 h; |" d0 R7 R8 @例如摇臂钻的使用,铲刮刀的使用,百分表的使用,平尺和角尺的使用,水平仪的使用,激光干涉仪的使用等等。: a/ y1 u3 A: n+ L4 w- F

, k/ N7 @; D; J9 J, g& Z7 }
& O. X+ D2 J2 V
这些工具的使用可以让你对一个产品建立起足够的理性认识,在你以后的产品设计生涯中,无论是什么样的零件设计,你都能习惯性的形成自己的风格,并完全明了装配的过程,而不会出现有装配干涉或错误的尴尬。
, L' @; h9 i' R9 q7 {+ q$ P; h! A0 I) F

; v& G" W) _; E/ ^' B9 e3、 对各个功能部件和零件在装配过程中的作用和装配工序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7 ]6 A3 {2 I1 @+ Z3 w9 E

+ p/ P7 n# \- E% u+ p# ?
% y, w2 t; O) V# c) Q! _- o$ W
并在以后的设计中避免一些错误的结构处理和选择误区,没有经历过装配现场的机械设计工程师的确是不合格的设计工程师。大,要不就是根本无法装配等。因为很多东西,到了装配现场和理论上的差距是非常大的,或者说,到现实中,你的设计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要不就是装配难度过大,要不就是根本无法装配等。
' d! L( ^: G! G5 l, V# r. Q$ L" w8 j/ Y% }" ?
4、有利于身心健康: z, e2 @# }& Y7 c" c
俗话说:久坐伤身又伤骨!这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不以为然,工作年限久了就深知其害;相信做设计得,干过8年以上,基本上都会有颈椎病或腰椎间盘突出(轻微),那真叫一个痛啊!
4 ^. V4 Q& j1 N
- O1 \/ l+ \' X3 v: b* |9 A5 @5 u- z
9 ~- [" P/ O7 r* X
每天抽半小时,在你设计疲惫,思维困顿之时,主动去车间走走;一来换换心情,二来可以学习现场经验,而且和制造人员打打招呼,促进下同事之间的友谊。
! E$ o( V4 }* g1 U) L% F* o8 n, O8 O4 a" H3 t3 ?* a+ r+ |, t4 v

2 ?9 _2 W8 t  i% w/ ?- R$ A以上是本人对于下车间的一些感触,社区大神都觉得还有哪些好处,或坏处?都来讲讲吧~
2 w$ q/ Q! k2 [% ^, B: [$ k  ?/ u" @. d: e+ {
4 m- q! s& A1 a% o# A# q5 T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一朵娇粉嫩的花 + 5 不下车间叫闭门造车,哈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5 09: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嘴把式 和行动 是分开滴 我也认同下车间是好事 但是我不喜欢下车间   人是很矛盾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5-15 09: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qq642446015 发表于 2018-5-15 09:369 {- [) d( a  G8 g; [2 C
嘴把式 和行动 是分开滴 我也认同下车间是好事 但是我不喜欢下车间   人是很矛盾的

5 f2 D$ o+ |9 z0 B其实我本人也有这种想法,长时间在车间耗着效果不明显。
8 x* {( ~- `. \
发表于 2018-5-15 09: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为工程师下车间创造有利的条件和氛围;要不要下,权利交给个人; 不要强制,让工程师空闲时间下去多转转。

点评

那是你肯定只停留在想想阶段 没有下去溜达过 多溜达 就晓得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了  发表于 2018-5-15 13:58
这个情况应该不会吧,别人在干活,你只是打个招呼而已啊,也不会一直盯着别人看  发表于 2018-5-15 10:10
人家干活,你在旁边看,人家反感, 何况你是从办公室下来的,担心你打小报告。要和员工打成一片,需要过程。  发表于 2018-5-15 10:02
车间工人 素质普遍不高 要是经常下车间转转 马上闲言碎语就铺天盖地而来 防不胜防 还是少露脸 冒泡  发表于 2018-5-15 09:48
发表于 2018-5-15 11: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反正我跟车间的人都不错。
发表于 2018-5-15 11: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5 11: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结论是不言而喻的- w2 {# D/ J: v0 {& a$ @/ e
主要是怎么和工人打交道?6 s5 C- z! |/ q$ A. \1 w$ I6 B
第一,放下架子,别到工人那里牛逼哄哄的。一道抽根烟、递个工具、问个简单问题,打过交道的下班后记住和人家打招呼: l' i- g) w. D$ h6 z3 d, `% e
第二,安全。既要保证自己的安全,也要注意别妨碍人家干活。妨碍了人家可能人家没出声,但是会讨厌你。问问题的时候,切记不要在人家正忙的时候打断人家。看的时候注意安全距离,离得太近肯定妨碍人家
' e" b: R3 _; Y$ q慢慢的就和工人熟悉了
发表于 2018-5-15 12: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的工程师都是从车间实习上来的,大多的厉害的设计师动手能力都很强 的。
发表于 2018-5-15 14: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是可以在不妨碍师傅工作的时候吹牛皮,例如,他也很闲
发表于 2018-5-15 14: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毕业后在车间干了3年。。。什么工序都干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16 23:50 , Processed in 0.06770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