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776|回复: 23

写给机械专业学院派出身的朋友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6 16: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才看了一个筒子写的机械专业应届生面临就业的建议,我也想从一个外专业入行的角度说说我的看法
1 z' w; D, b- o/ \- I2 A7 I, ?/ k. E$ V% {0 V
       首先,机械行业大环境的尴尬。我国最广泛的机械制造业是建立在粗放型经营和生产管理缺失上,老一辈以极其低廉的劳动力换来了原始积累,这种积累既有对老板自己的也有对于中国基础工业的,同样因为当初国外公司将制造转到中国绝大部分原因也是低成本的劳动力,造成了目前制造业的尴尬局面,那就是技术需求小于人力需求。而机械专业毕业的朋友们很明显是目前最不缺的那种,也就是坐在办公室里或者行走在车间一线操作工旁边设计和指导中国机械未来的人群,而更多的是变成了和初中高中毕业生一样的操机工,因为中国机械行业的最大需求就是普通劳动力而非专业技术人员。加上改革开放40年里一点点干起来的老一辈扔在发挥着余热(当然你让他们50多岁去改行也不现实),并不理解专业学习和野路子的区别,导致很多机械专业毕业生很难一下融入并开展工作,学院派毕业生刚走出校门通常是最有激情的时候,激情得不到点燃而全是老一套泼冷水,加上本来就沉重的物理世界与我们日常高科技生活方式的碰撞,慢慢的灰了心。
- ^$ m! `9 O2 |0 N" c* O3 `        其次,绕不开的人际关系。广大的机械行业中小企业2、30年前都是一个大哥带着几个小弟走出来的路,一个学院派毕业生要说不吃老一辈的苦那是不现实的,人形形色色都有,尤其是上了年龄到快退休还没退休的时候有一种不安全感和被抛弃感,对于自尊有着异乎寻常的需要,加上确确实实也是为我国机械行业奋斗了一辈子肯定有自己的经验,所以和年轻人的矛盾在所难免。实际上有时候就是对于新事物的接受,以及用自己的学习能力审视学院派年轻人并表现出不信任后产生的矛盾。(我也曾经碰到一个老前辈跟我讲了很久公差范围,比如125mm 0到负0.1是什么意思,也许这个问题他理解了很久,不相信我看一眼就明白了,但是你还不好表现得自己本来就明白,还有形位公差,youku一下就讲清楚的东西,我本来是学文科的,所以老一辈天然觉得只要是这些东西你肯定我要反复说你要反复领悟才能明白的,也不知道我们碰到问题可以上网查多方面看比当时他们学习资源更多所以学得更快,因为我做管理的,工作上还要依靠他们,也不可能直接去驳他们的面子,只能慢慢让时间去磨合)
2 w; [. U# j2 O9 ?0 g# r/ P1 B2 e$ L- N
       第三,其他行业的强势影响。好像开革开放40年并没有真正属于机械行业的黄金时代,80年代下海当倒爷90年代吃大锅饭改制加炒股近十五年的炒房再到互联网金融,机械行业除了某个时间造成就了少数的土豪,貌似一直就这样高冷的存在着,哪怕在机械里赚了第一桶金的牛人最后也转行干别的了,而且这个行业看起来又是那么的有技术含量需要一点点积累,不能一飞冲天,所以年轻一代多半浅尝则止,学院派出身更不会一身油污埋头在厂房里,这是一种必然,没有任何情怀抵得过现实。+ H: k* a* S' }) d

9 R" b* b7 M  T* i       现实就是这样,新老人员交替时代,新旧技术革命时代。我认为,我们这代人尤其是机械专业毕业生,会在未来十年内进入机械行业的十字路口,面临着强劲的挑战也是巨大的机遇,制造业的困难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的困难,从德国工业4.0的概念开始,说明中国以及其他新兴制造业基地不可控的生产成本和交付能力已经在逼迫金字塔顶端设计者重新回归制造本身,国外原始设计方对于产品生产以前是可改可不改,因为那个时候实现成本低,现在什么都在涨人还很难找劳动力,这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未来的路本来有两条,一条是制造业全面撤离中国去往东南亚非洲以及南美洲,很可惜目前来看这些地方的劳动力素质以及政治社会局势并不能完全替代中国承担制造业的这个角色,那么只有另外一条就是真正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加极少数一流从业者这条路,很多现在看起来无法自动化的制造也只是时间问题。5 o: \$ P, x2 X- }# a
0 ^+ G7 `3 ^& ]8 a2 W( E! Z% L
       很多人听得最多的是用工难,但是我深刻感觉到,稀缺的背后会是巨大的失业危机,因为中国是一个特别善于解决困难的国家,日用商品竞争力的核心就是质量和价格,机器标准化生产既然可以完美解决这两个问题,那么真的实现也就只是时间问题。我个人经历感觉,目前对于大多数生产,机械行业自动化在技术上好像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因为往往喊用工难的都是一些简单重复没人愿意干的工作。: J& F% g2 |5 u; i2 F% t

+ y3 x" z# J9 a2 s; Q: @9 ]* q6 k      上面说了很多问题,抛开直接设计自动化设备不谈,就仅仅是重新规划生产而言,实际上对于机械专业毕业生的机遇就在这里。
3 s6 X& J* {$ q/ E) z: d9 a* D8 f
+ O9 Z+ m: L- |2 G/ C( p! d      一方面,专业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归纳总结能力。我们很多中小企业,还停留在家庭式作坊生产关系上,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常年都是靠经验在生产,而不是具体的数据化,也没人去做工艺标准化总结,也就是一个工作换个人可能就会有偏差,因为新人根本不知道可能碰到什么问题又如何去解决,相当于换个人又从零开始,一个产品稳定质量磨合期都是几年甚至十几年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样导致上设备万一碰到问题管理者是无法解决的,那么首先就是重新梳理总结各种问题以及应对手段。$ M) q. `( q, o, s  g1 z& K7 j- y
$ h" w' |) h' X  i& [' y% o
      另一方面,专业毕业生具有很强的知识基础和自学能力。如果大规模上自动化机器设备,包括使用和二次开发都需要较高素质的人员,没有文化是很难通过短时间自学完成的。
# {/ _8 A) s$ g0 _( F) k% ?6 }! o2 @6 a+ _1 ?
      还有一个被很多机械毕业生忽略的方面,就是新一代的掌门人无法和旧有观念的老一辈沟通,迫切需要和自己知识水平对等能够有效沟通的人员,渴望着带着一个高水平团队一起成功一起分享成果,这一点在高知识有能力的二代接班人身上特别突出。
8 I7 W8 r- v* s6 p9 B1 D+ ]
/ r" K% A2 F' t6 A$ K; L1 o      可能有人还对未来抱有侥幸,其实很多机械加工厂之所以还停留在土作坊阶段,好像自动化智能化还很遥远,根据我在行业内了解的,有些是因为老板心肠好,跟着自己这么多年的人能养一天算一天,连起码的压缩工序也不太愿意尝试,更不要说大规模用机器替代人;有些是因为老板本身思想守旧,觉得自己干了这么多年了还是这个顺手;还有一些是因为没有改革思路不知道怎么上设备,当年可能失败过就怕了,买来不能用就当废铁,其实现在很多设备都可以先用或者租用,如果达不到要求解决不了问题就跟淘宝一样退货退款。这样的情况肯定会随着时间过去,新老交替后,新一代年轻需求者和年轻供应者之间会重新定义规则达成默契。
4 G- @) |# X2 o: R. E( O3 w
6 Y) n3 Z* f3 V9 _0 N% h/ e* e0 ]& D       写这个帖子其实也酝酿了好几天,因为我觉得未来十年会有巨大的改变,改革开放红利下的老一辈基本都快到60岁退休年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过大旗,习惯了各种方便工具和新生活形态的新一代,习惯了东西不好就退货退款的新一代和抹不开面子自己承受的老一辈会引起连锁反应。还有高层次人才因为设备智能化向低端制造业流入的迹象,越来越多的本科生研究生进入中小企业,上次在一个群里有人说会点ug mastercam编程就7、8000带五险一金,具体是吹牛或者在某些特殊城市又或者还兼顾干别的我不太清楚,我只是觉得那种机械版office软件一样的东西别说机械专业的人就算职高中专会一点也不是什么多难的事吧,真的抱着这种想法,就跟以前开车是个技术活一样,注定是不可能混一辈子的。6 s" q0 U; d/ ]( j( {# o; S

2 i2 L& @9 ^0 y2 V+ X( L/ d1 `      未来的中国制造业很可能就是一堆高知人群操着智能化设备拿着高薪,到时候固步自封的人都去送快递吗?) E& k4 z7 J7 [: i

0 I) i& Z3 b" |
3 T' ?8 W, e, Q7 F$ b( A3 }$ K& o2 l# K8 N; h

评分

参与人数 8威望 +8 收起 理由
aa529319735 + 1
未来第一站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yangjunjie2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韩寒11 + 1
miky8963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renxiaolong443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newmorn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想飞的鸟~~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6 17: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到以为作为机械人尤其是机械设计人员,从业裂变的发生,不是十年的未来,而是现在的路上。
发表于 2018-1-6 19: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是,智能化时代会逐渐变得日益明显的......
) O1 i& Q& I- u. Z0 g' J$ v& G3 t) r5 X: u, _
不追、不学、不上进就要挨打;将来也许快递员都是满编不缺人.....呵呵。
发表于 2018-1-6 21: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8-1-6 21: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如此,人不管从事那个行业,只有谦虚谨慎,好学钻研,才能不断进步
发表于 2018-1-6 21: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细思极恐啊.....
发表于 2018-1-6 21: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未来十年中国的机械行业会有质的飞越,工资也是一样
发表于 2018-1-7 10: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目前机械工程师很多收入还不及外卖快递员;二.目前研究无人机及无人车技术,已经很明确要替代快递员的工作职能了。
! I5 k$ p9 r# q$ W; c/ G4 L! A

点评

我从没见过快递妹子,都是大哥  发表于 2018-1-9 13:29
收快递时连快递员妹纸一起收走  发表于 2018-1-7 12:36
如果无人机在无摄像头的地方被击落呢?我觉得无人机运送成本也是高的。  发表于 2018-1-7 11:46
@yangjunjie2 到处都是摄像头,说不定还带ai人脸识别  发表于 2018-1-7 10:35
收快递的时候连无人机一起收走。。。。  发表于 2018-1-7 10:25
 楼主| 发表于 2018-1-7 10: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寒11 发表于 2018-1-6 21:57
4 L, a; c" c. \" M/ W9 J希望未来十年中国的机械行业会有质的飞越,工资也是一样

2 O9 w( w+ E) x: w  d  B, N我觉得很可能是机器代替了一部分人,然后剩下的人工资有质的飞跃,比如以前一个车间需要30个人,到时候只需要3个人,然后收入提高一两倍
3 i! b3 P3 o: ]# k' C7 L5 h% B
发表于 2018-1-7 12: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真好,每一句话都有切身的体会,给楼主赞一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12 17:46 , Processed in 0.06963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