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魍者归来 于 2017-12-29 11:37 编辑
9 C4 z3 P3 m6 n" a, L+ h
5 b2 \" x4 b' j' A. X0 m; H* M6 a上期传送门:
3 k7 G$ J# O+ y9 e【魍生技】工厂是怎样“land”成的——厂区选址2 |. G- F. v6 v; p+ p
http://www.cmiw.cn/thread-773057-1-1.html% g, j; g# A$ H& u/ L9 [, |
(出处: 机械社区), Y0 x% A$ t" l; x
; J1 `1 R# |% Q2 }8 x G说到布局,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大的框架是固定的。一些介绍工厂管理的书籍和经验丰富的生产管理人员大都推崇“流程布局”模式,即厂区的布局大方向上依托于生产流程。理想的状态就是从“原料”到“成品”,一个循环完成,尽量减少材料、零部件及人员的调动频次,减少转运时间和损耗。6 r, T' M% o$ u8 I" d K, ^
, n3 N, P+ T t, E传统工厂依靠:原料库——铆焊车间——加工车间——装配车间——包装车间,或者类似的布局模式。虽然生产流程是工厂布局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但高低温、废水、废气、安全等条件都需要综合考量。以某复古摆钟生产厂为例,由于摆锤和机芯选用的均是纯铜材质,所以将材料库布局在靠近保安室的位置,虽然在材料调配上消耗了多余的时间,但能有效保障物资的安全。再比如某大型国企的浇铸车间布局在了办公楼附近,主要是考虑到北方冬季采暖的因素,用浇铸车间的余热,辅助办公楼采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天然气的损耗。
3 i) ?- f6 ^* Q, K+ a! I, Y# {6 l; E- z# @: B+ X% ~: O
当然了,有正面的案例就百分之一千会有负面的。一个经过设计院论证的布局图,在老板的授意下被改的面目全非。当然了,布局混乱不过就是增加了转运成本。不过坚持要把高5米的大门改到4米2,就有点神奇了……结局就是运材料的半挂直接卡在了门口(注:半挂的护栏顶端距地面高度大于4.2米)。
+ D9 U! w7 e F- A6 P4 @( ?- t m* k( O9 R
下期预告:
: u& R5 e' L4 m* c0 ]8 I人才短缺是个死循环
- G$ `8 d4 {; ?( ~
$ A- a% a/ P7 |2 P2 {3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