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深南大道

奥运火炬的技术含量---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5 11: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据网上报道,“祥云”火炬使用丙烷为燃料,通过稳压阀和回热管控制火焰和加热燃料使其稳定燃烧。
' K2 |# |8 ~- E( E5 ?5 x8 E& Y# G' g6 N5 d" {! a" b
稳压阀类似我们常见的减压阀,但控制精度等都很高。回热管类似汽油喷灯的预热管,可增加燃料燃烧压力使火焰具有很好的抗风性能。7 p3 Z* }8 |+ T+ n1 \  S5 R$ X
3 N  Y: H: ]# \: E8 r6 r0 M

5 e8 ~' x7 ~. g& z8 Q& E) n( g
3 l* T% B) T1 ^) p' ]# S- D  y! C[ 本帖最后由 我在飞 于 2008-4-5 13:2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12: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没想到
! d+ P' e. p3 Y9 g这东西原来这么有学问
. `! g) {4 }; L, a既然是要举在手上传递,那么她使用的材料应该都是轻质的吧~~~
- e- V& z' k3 A) {9 c另外,她的点火原理是从火箭学移植来的吗?) |+ T" q3 R& |4 m( d4 d
是否申请了专利了呢?不要我们发明的东西
9 i% F4 Q& Y- `4 J' m( }# G到时候被国外注册申请了专利,那就郁闷了
发表于 2008-4-5 19: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友好!
8 j% Z# e" |4 W' ^( u.
& d# ^0 W1 l/ [  Q, L 我在飞友上传的图片中,显示:储能部向燃烧部有三根铜管相连,我想应该是:: `' c* |4 O! F7 o* t
第一根是燃气输送管。& `7 c6 a3 [0 m& Z7 S/ r. x4 y
第二根是氧气输送管。( I- X, `! o3 A$ B" G
第三是电控输送管(监测,电打火等)! 5 f1 q7 ?4 @; L$ _' M& c
.
$ v( [; [1 X! L0 P再有,它的电控部分是用树脂固化的,相当的坚固。看来,我们的这个火矩上珠峰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9 E3 a4 T5 P0 S4 z1 w% R而且,我们的这个火矩也能在水下燃烧!
' L) y  r! n" `8 i, p( ^.
& m( T5 f4 F# M( J' u5 I 深南大道友好!它的点火原理应该是自激振荡升压原理,类同电警棍。: V  T! a* i3 u2 W& E! n
. 要说专利的话,可能已经晚了,如果说有专利的话,很有可能我们已经采用.并借荐了别人的专利,因为,0 `$ c0 H$ o7 W8 _" r) N
我们遇到的问题,人家早己遇到过了,而且,已经成功的解决了所遇到的所有问题。0 Z2 E, z% g$ f5 M
比如,我在10楼的发言谈到的“澳大利亚”设计的那个“奥运火矩”可以在水中燃烧,那是必需供氧的,
# ]8 Q8 a8 k( S! @7 S3 T所以,我们的设计,很可能借荐了人家的设计。如果,人家申请了专利的话,我们是要付费的。 . ( P% c( v' z' c: Z
.
( u# c* Q; E) rsyw  080405---19.15.& [0 Y+ Y! J# I3 s& }
.
祥-020.JPG
发表于 2008-4-5 19: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奥运火炬的火种,必须是在奥林匹亚山麓用凹面镜取得的太阳火才行。不能熄灭的。
0 ]1 j4 o9 m, m: g' L8 d: n% M5 g& [熄了火,再重新点燃,就不是圣火了。" }# }8 n% ^+ B" p8 y
那是决不允许的啊!
发表于 2008-4-5 19: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被人发现的话,当然不允许了
发表于 2008-4-6 07: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祥云火炬具有五大特点:& a# b+ w6 g! Q; X
第一,预混火焰与扩散火焰结合燃烧,燃烧可靠稳定,有极强的抗风雨能力;
; f( @' u4 v( c/ v/ s第二,采用气相稳压技术,在0~2500米的海拔高度区间内,都能以稳定的压力保证火焰高度不变;3 _; q) C8 s# Q; V1 v; o; @3 w+ T  |
第三,以丙烷作燃料,保证了宽广的温度适应范围;
$ Q% L+ F+ _+ u5 q第四,用整体无缝耐高压铝瓶贮存燃料,安全耐用;. c, |' N! _; X8 Q. ?0 n0 p
第五,利用燃料循环流动高效回热,即利用火焰本身的热量加热燃料瓶,使得在-40℃低温下仍能照常工作
发表于 2008-4-6 08: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飞友好!
, c/ W; m2 x9 T! z( r" c4 a9 m; j, u1 w5 C. w
从你在16楼的发言看,是否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 C, u; E- ^' b+ L/ [7 {& u2 m5 |单靠燃烧系统本身,就能做到强风吹不灭?& O8 p: f9 r2 K9 {, a3 b/ K9 [( |
.
1 a3 D# ]1 k  s& M2 _也就是说:储能部向燃烧部不需要三根铜管相连,两根就够了。
# b, w* t9 m. g- l7 X第一根是燃气输送管。' {0 h/ C" V  U3 o( `0 z
第二根是氧气输送管。" ?( ~& S5 X1 ~9 j$ _) W
.1 d* x& y3 o% N+ O& D; ^/ i1 u
第三根电控输送管(监测,电打火等)部分完全可以省略。 6 `9 S1 o# b* Y  D/ G& R- I' d
.
3 @' b' I6 w) j* Q& M7 ?2 Z7 }syw   080406---08.45
发表于 2008-4-6 09: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飞友好,你在11楼发言中的图是怎么贴上去的?

.
) K& }6 ?0 s3 S! X$ e) d7 R* p我在飞友好!  W; X+ G( w/ i1 e4 s8 c
我刚才退出时,则我在网上就成了隐身状态。
- f5 f2 H% i7 @$ q7 X5 ?.
# r, j% [, H$ z3 [2 o8 f  K# `0 b& d我发现,当我呈隐身状态时,我在13楼上传的附图,隐身者看不见。
+ Z7 r2 Z5 J% C& S而,你在11楼发言中的图,隐身者却看得见!
8 c9 N) @+ H: B.
2 D2 u; K! Q6 G问:你在11楼发言中的图是怎么贴上去的?
- M7 [; H7 U. w2 Q& v.
9 m. ?; r3 J( u2 g  I/ K$ i谢谢!
3 q  G* h# z7 y& D2 _.) e/ H0 ~' }4 G0 @
syw   080406---09.48
发表于 2008-4-6 10: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syw开门造车前辈您好
7 p" N  i; J  B9 s- |2 ?" \/ j! n/ R! k/ B. p' t
     我对这个火炬真实结构也不了解,看那张图片个人认为其火焰由两个喷嘴燃烧,一个喷嘴直接燃烧燃料(即可见的随风晃动的火焰),另一路通过第一喷嘴周围的回热管将燃料加热后在第二喷嘴燃烧(燃料因被加热,体积增加,喷燃压力较大,出现类似我们常见的气焊的火焰,具有极强的抗风雨能力,即使第一喷嘴的火焰被风吹灭,第二喷嘴的火焰也会迅速引燃第一喷嘴.).到底那三根管各自的用途我也说不清.还希望大家多讨论.$ y; a- H3 K( E( {4 e$ Q

0 H; M- \1 {7 C- z& q* V        我在11楼的图是直接复制到回复编辑栏的,与文字在一起.(不是做为附件上传的).所以可在隐身时可以见到.
发表于 2008-4-6 12: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飞友好!& \6 T! q, ^/ f& L; ~  g  [
.
3 p% n" J/ b( ?- F关于贴图我会了。谢谢你。
. E3 d; P& s3 P  j0 j8 w( X/ q.: X4 o; p- L. m, x: M# I
关于火炬的问题继续。
2 l" v6 Y. ~2 q, l) t7 J我们先不去猜这个火炬的原理到底如何,假如我们在一点外界资料都没有的情况下,& t" }- v  ?0 H7 ?
设计火炬的任务落到了你的头上,你有设计的全权决策权。
) ]( l) X) p/ b4 Z4 s- l) I.' O/ j' e# i# i. I
我们知道,任何设备的运行,都不敢保证不出故障。气焊(气割)也是如此,在实际$ f& X0 c; {' C6 L% ?/ {
工作中常发生灭火和回火故障。# e3 Z( K/ Y/ m& B7 D9 _
.
3 L2 D3 m! l/ M6 b同样,这个火炬在运行的过程中,也极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故障。& x0 S; Q0 {* _- T/ G
在实际应用中,一但出现了这种情况,你怎么解决呢?
; Q2 M7 u# P9 V/ J/ B.
0 I# n) }. S, T7 a在全世界的众目睳睳之下,该怎么处置呢?
4 h1 `  u: O0 y( j7 `. \., q$ L' {, }- ^: C1 G
syw   080406---12.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29 21:06 , Processed in 0.07364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