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084|回复: 32

国产某公司直径25球刀试用感想和改进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6 02: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单位最近进了把国产球刀,打算替代进口球刀。我昨天刚刚亲自试用了一下,这里写一下自己的使用感觉.8 ~8 L% W6 G; |3 E5 ^+ {  Q/ ?
加工的工件材料未知,是锻造模具,估计是高合金钢.粗加工,主要采用切削状态最糟糕的刀心进行加工。4 c& p* q' C/ e4 j$ }+ V7 W
切削参数:转数3000,进给1500,切深2毫米,步进距离2毫米。
2 ~- `4 z; t6 c1 }$ |& j/ d切削的时候感觉震动和某品牌进口刀具差不多,略微大点。8 r# o7 K! e& o+ W, q& j
切削力和进口刀具相比也近似,看机床负载变化基本相同。4 i3 G9 B- s1 \2 q. u$ v# y7 Z$ X
使用寿命,连续切削了6个工件,每个20分钟,合计2小时,有过中心刃的刀片刃口有崩裂,另一个刀片没问题。用进口刀具的时候这么长的时间绝对没有问题。. o, V% z2 j+ x7 S
换刀,换成进口刀具比较。进口的刀具刀片已经经过2,3小时的连续切削了,感觉状态不是很好了,但是震动,负载也和国产的基本一致。震动略小,有可能和深出长度有关系。国产伸出约90,进口的伸出约80。加工一个后,再换回国产的。, _8 _& o$ @1 {1 e5 \
这时候我把过中心的刀片换了一个旧的。虽然是旧的,有崩裂,但崩裂的部位不是我需要使用用到的部位,所以,没影响。这个刀片我进行了一下修磨,仿造进口刀片,把刀尖的倒角略微修大,角度也修大(也就修掉了几道的量,不会太影响中心的切削性能)。后角把需要使用的部位角度修小,修成双后刀面(估计也就下去几个微米,对于粗加工来说,误差可以忽略)。' }4 c9 _) N; o- q. ]; Q# W
再测试,最开始时候的切削力居然从最大的11-12%下降到10%,震动也感觉小了,切削更平稳,我甚至短时间把进给加到3000,也状态良好。但是由于涂层被磨掉了,估计寿命不会很高,切削效果会很快降低的。
# ^; Z) r1 e5 l/ G2 m2 B到下班时间了,把刀片拿回家,给大家看看:)明天还要拿回去的,所以不要说我偷东西哦~* F8 D" \' b( K
分析:国产刀具在性能上已经和进口刀具相差无几了,价格更只有进口的1/3,只有寿命,还有差距。我只轻微修磨了两个角度,就改善了不少切削性能,看来刀具角度,还有材料,涂层,仍然有改进的余地和必要。
7 p% T1 e6 h, Z/ m  Y) j, f国产的这个刀具和进口刀具的刀片形状很相似,不知道如果把这两个角度也改掉的话是否有专利侵权问题?
7 x( Q) m& `4 q/ l% w1 B4 m
* [1 S; G& S  y$ s4 H. U) Z7 B总结:这个国产刀具已经经历了4次重大改进,个人感觉其性能已经很不错了,比起几年前我用过的另一个著名品牌的进口刀具要好很多(不知道那个品牌现在怎么样了,毕竟我几年前用的型号现在看来应该是比较老了)。
3 D( t5 N3 h1 C. a) ]希望国货当自强,我们也好有更多的理由去支持。
2 {0 X" |' F% P) H$ \( j5 e* w
+ ?4 D; g! B* m- y[ 本帖最后由 齐乐 于 2008-3-26 02:47 编辑 ]

新刀片(比较新,用过,看起来不明显)

新刀片(比较新,用过,看起来不明显)

同上

同上

修磨过的刀尖

修磨过的刀尖

修磨过的后角,不是磨损带

修磨过的后角,不是磨损带

汗一个,白色颗粒是灰尘,没擦干净,没想到这么明显

汗一个,白色颗粒是灰尘,没擦干净,没想到这么明显

修磨过的后角,缺口是以前干的,不在这次使用的切削范围内

修磨过的后角,缺口是以前干的,不在这次使用的切削范围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管理员 + 50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采用|主题: 930, 订阅: 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6 08: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楼主关于中国工人的帖子已经很震动了,看了此帖,深深佩服楼主的技能和对专业的钻研精神。 希望社区里面搞刀具技术的可以和楼主交流共同提高国货品质树立信心。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6 09: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夸奖,有点害羞 呵呵4 T: }7 e" S6 z) i1 S
工作时间长了,用的多数都是外国刀具,很希望中国自己的刀具能做大做强
5 V+ W! p% k" P我在另一个帖子里提出了立铣刀曲面后角的问题,可关注的人太少,我曾经就这个话题在搜索引擎上搜索了3天,结果楞是没有一个相关的网页(也不能说没有,唯一的一个就是我以前在某论坛的询问贴)
8 V0 }: a" X. h这些小技术改进,对于我这个普通的技术工人来说,没有太大价值,因为我用的很少,也没有可能靠这点小改进赚钱.* X$ y# U- r# p" c7 m8 W/ P7 w
但是对于中国的刀具发展似乎就是很有用的了,我希望大家一起来关注,这些细节问题.
; V3 V  ]4 {1 @4 h刀具的问题,抛却材料,就是角度,任意一个微小的角度,都有其意义的.
. ^4 H  x* U% l2 P瓦尔特的球刀,4,5年前就有倒棱的刀尖和双后角,几微米的变化,带来的是性能的巨大变化.

点评

楼主 很赞  发表于 2017-4-1 15:03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8 21: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几年前,将一根国产的合金钻头修磨了一下,改变了前角,后角我磨的是折线的,加工铸件的,加工厚度15mm/件,其余加工参数不变,刀具寿命从10件变为了10000件。, Q5 ~7 B( E! [( X) }* t
   国企的刀具好像是仿效的也不好用,为什么?我在另一个贴里也是大力抨击了国产的刀具!
2 q  l5 F; z9 d- v哎!都是目光短浅惹得祸!/ Q# X  k5 c) p1 @
楼上的,你不妨就告诉大家呀?什么方法?让大家也长进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01: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说呢?我干了近10年的铣削加工,磨了几百把刀,然后对着外国的刀具看了好几年,也琢磨了好几年,突然灵机一动,想出了这个法子.
) u1 {# I" r! J( Q" [; V6 B: I窗户纸就那么薄薄的一层,一捅就破.看你的悟性很高的,既然关注了这个事情,我相信只要你仔细琢磨,也用不了多久就能想明白的.5 J1 v" S0 s1 h; r8 Q& \5 U9 N9 Z
对后角,我有一个和教科书上不大一样的观点(或许我看的书太浅,只说应用没提到理论).* j2 ?' m& \4 P$ j# q7 `
理论后角和实际后角是不一样的,动态后角一般要比静态的小那么半度吧,实际的后角,在排除材料的弹性变形后,应该是越小越好.就是说,弹性越小的材料,刀具后角就应该越小,小到什么程度?我认为硬碰硬的话大概2度也就差不多足够了.这样,刀具寿命能大大提高.6 Q- |0 ?+ e! @5 b" G* p3 S" ~( ~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琢磨铣刀曲面后刀面的问题.
' ]  f8 e2 Q: r" E' D+ O
2 T! j- \2 I7 o[ 本帖最后由 齐乐 于 2008-3-29 01:3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01: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刀具静态和动态后角的差,大略上可以用每转进给量除以周长,得出的是差角的正切值.
' y2 m# z, S  [, H7 L( \按照这个观点,钻头的中心后角应该大,外圆应该小.% S! c' \* X" q) x3 ]0 o" ]) d0 O: o
具体的,我还没有验证过,下一步就是打算磨钻头找问题了.6 E) n* Q. c. R- L' h6 W6 c
先研究群钻,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9 08: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这点上看,国内刀具生产厂家很应该反思:自己的技术人员到底懂不懂技术?还是只会画图?
3 V$ m$ N2 H8 a& P不知道国产刀具是不是也像其它机械一样,只是邯郸学步的一味仿照国外刀具) q# N; {- D6 R8 C( b
刀具角度对切削性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9 09: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主题请大家充分研讨,应该可以发到mec杂志。感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09: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应该感谢论坛,如果不是这个论坛气氛这么好,我是不会想到这么费力的发图片的,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9 11: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佩服。
+ w" s$ p" ~0 V) O" H' K. l* B7 ~' l3 X# M* F7 ]) m
大家都有这种原创精神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5-2 19:18 , Processed in 0.07581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