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11-20 13: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原来没有说明白,补充一下。
( O4 k. \1 J1 `7 t ]7 {9 S v+ |
每一个精密轴承,出厂时,都会附上检验成绩单,列出尺寸精度。而每一个轴承都会有一定的差别。所以要得到很好的精度及刚性,需要区分装配。
: ]8 o. W& `. G# j& E
3 r/ Y( A6 Q- O, h( i角接触轴承安装,关键是预紧。
* @% k6 T/ f5 _" ~2 Y5 R
& }3 G+ N8 q0 H1 j( i如果是选用隔圈来调整预紧力,注意:隔环两个端面要求平行度误差小于0.003mm。以下两种方法可供参考讨论:) P" {" j! o7 e0 b3 N n
一、可以根据成绩单,再根据你所选的预紧力,从轴承厂家提供商索要预紧轴承位移量参数表,来确定轴承内外隔环的厚度差。
+ b. x d, G5 n3 U) S$ R6 @* s二、可以用一台带读数的压力机,用所选配对方式及所需预紧力,对内圈或外圈施压,测出配对轴承的内外圈间隔距离,算出的厚度差,据此数据来配磨内、外圈隔环。这是最精确的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 j6 Y P% M% e* T 面对面组合时,可以在两个轴承的内圈上垫上一个隔环,将轴承组置于压力机工作台上,下轴承外圈垫一个隔环,对上轴承的外圈施所需的预紧压力,然后测出两个轴承外圈之间的间距,这个与内圈隔环厚度的差,就是内外圈的厚度差,用这数据来配磨内、外圈隔环。
7 N4 I. X: L1 p% z8 w 举一反三,背对背时,在外圈上垫隔环,不过需要厚度较大,并且是要两个半弧形的组合,以方便测量工具从两瓣隔环开口处,测量两个轴承内圈之间的距离。下轴承的内圈垫上隔环,对上轴承的内圈施所需要预紧压力,用测量工具测出两个轴承内圈间距,这个是与外圈隔环的厚度差,是配磨内外圈的数据依据。
5 r8 x8 n1 D$ s7 `+ z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时,多选择几个点,求平均值,以免产生较大误差。9 @; O2 n, G7 L, y [4 n1 V
0 M# ~, S6 N% Y5 E 不知道这次说明白没有,呵呵' {- R3 s! ]% e( F% i" E- J. U5 H
7 t% }( D& L4 d) M( ?: j1 L4 r
因为所知有限,如有不对之处,大家讨论。QQ:37596647,邮箱:37596647@qq.com! q( S# T7 F8 B" L( }
6 ~& ]* N) @) e0 s, M[ 本帖最后由 37596647 于 2008-11-20 14:2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