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高飞

PLC控制时间精度问题---请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8 21: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是编码器是圆形编码器,不然那有什么3000线的说法.而且是方波的,所以是4倍频.那肯定是装在旋转轴上的,具体位置楼主没说.PLC的高速计数单元应该可以处理,随便都可以找到20KHZ的计数单元,100KHZ也很普通.可以核算一下编码器在工作时的传输频宽.关键的关键是编码器的检测值和实际长度是不是有稳定一至性.因为中间有传动链.
! @! ?4 x# U) s- a7 b至于飞剪刃的工作过程,有个同步问题,就是在剪切过程中要和工件保持相对静止,这是机械方法实现还是电气方法实现,我不清楚.想想看,普通电机怎么会同步得好呢?* h) D7 @2 d7 P& f: a& J! U
所以,开始我的疑问非常重要.如果改造是为了提高精度和速度那这个方案是有问题的.8 J1 g: D) F# [
一切还是请楼主说明吧.
# ~0 \- h+ `2 `) A( t/ P另外,相对和绝对编码器在精度上是没有本质不同的.
' \, E5 b" G5 V下网了,明天再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14: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大侠好,
6 T  R5 n* P1 T( E/ t- k9 j现在软件触发时间周期改为0.8ms,可能基本上差不多了.
; @$ b: ]) X# U( ~. u. w等待其他调试结果.- P8 b! W% s9 \3 z+ |, l
) Z' Z9 R  `+ T: D
再次谢谢各位
发表于 2007-12-19 19: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目前的情况看来,LZ的设计基本是定型的了。其实除了更改触发时间外,这在现场已经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
3 o- U# H( }; k7 s8 z! E. V
, t" M. ]& I3 d# {! ~2 ~但!如果触发时间更改后没有明显的提升的话,那么该如何进一步处理呢?9 ?5 J% y: L% `' y' ?4 B

8 A- P! y9 z: F: w; o9 t0 P  W个人觉得其精度并不是在编码器或是触发时间的响应上。我个人认为,可能问题是在执行机械方面。如果把整机的速度适当放慢,我想精度问题可以立马解决。/ w$ T1 F' u; S$ \$ b" f0 p

4 a, A& ^4 {. x3 r# h+ t呵呵~~~$ o) \( A- \/ N  v

: Q2 R! D/ b" Q6 _" s5 U. w静待LZ的调试后的好消息了~~~~~
发表于 2007-12-19 19: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楼主的问题已基本解决。2 @3 Y# R2 O8 k/ a  w4 z( R* f! G
我以前也搞过飞剪线,但都是使用进口大功率伺服电机驱动。成本很高。楼主使用普通电机驱动,可否简单介绍一下控制原理。谢谢!
发表于 2007-12-19 20: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版主也感到疑惑了.- y% M. m! E0 ^: M# J
期待楼主的介绍,如果为难的话把问题最终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交代清楚也行.& B. L0 U: V# P" s
估计楼主改的那条线有好多地方是靠机械和液压来保证的.要是纯电气实现,普通电机绝无可能.我天天和伺服电机打交道,多少还是知道一点滴.
发表于 2007-12-20 07: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位网友好!
# ]' U& Q+ ?  o- w+ q0 z4 L
* x4 Y# A& S" ?- s) m所谓“飞剪”其实就是运动中的“剪刀”。这把剪刀平时是静止的。  E/ f' Z9 t! f8 }! }
当测长传感器,测得运动中的“被裁料”达到预置数时,
; X# C/ C3 x, g" A! w% {' x" }计算机通知静止状态中的“剪刀”快速的动起来,并与“被裁料”同步,; e% J5 [" |6 D5 s" `. i
并在同步运动的状态中完成剪切任务。
' h# c  M1 T. _4 D, U//*********************************************
" \7 @" ?# K7 e; S! d要想完成“与“被裁料”同步”的功能,有很多种办法:, o2 E5 `* q2 [/ T2 c) n( f( K9 d
1、伺服电机方式。/ {: o! T, U  X2 i) Q& @$ G  k
2、电磁锁释放+机械夹紧+机械同步方式(齿轮、液压缸等)
$ V" M% G! u0 S8 ^$ U., B1 |) e* I) A0 I3 l9 P
对于动量大的场合,采用伺服电机方案,成本会非常高。! b) R1 Q5 F' G6 p$ O  m4 c
.所以,从高飞友介绍的情况看,他采用的很可能是第2种方式。
+ O0 o4 ^1 v* X5 P//**********************************************: x* t8 L! H  ]8 o' P8 b
PLC照比单片机在“检测、控制链”方面,多了两个传递环节,& y- G/ z1 j, Z5 J7 L" v$ C5 ]( n
所以,在高速,高精度场合,PLC没有单片机精准。
6 J% g9 y, `3 [+ z
: P8 ]8 ?$ [9 a; jsyw  071220---07.3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0 12: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谢各位大侠的关注!

谢谢各位!( `3 @9 ^4 {0 E% y
: m5 @6 q/ l7 b
经过一番控制系统与液压系统的匹配调试,现在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精度.7 R- u3 w* z/ C1 u
这样,我们这条线基本上实现了全部国产化,没要鬼子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0 `7 ]+ k7 D) X3 F
" N+ f- \- T. j  _0 D
由于这条线还没有完全推向市场,出于公司的保密规定,在此我就不能多讲了,请各位大侠见谅!
发表于 2007-12-20 22: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楼主已经解答了大家的疑问了。! q! W0 p9 C) e. i
有一点不太同意,既然用了鬼子的东西那就当然要求他的技术支持,不然岂不便宜他了。% {1 l' N) m' A; N- v7 i
对于产品来讲,用户要的就是精度,稳定,效率,维护维修方便简单成本低。至于国不国产化根本不是值得宣扬的点。想想看,那些最关键的东西是国产的吗?" Z5 ?; \. H4 K2 i
用单片机开发是很灵活的,可以针对特殊应用加以特殊开发,比如针对高速信号处理可以用专门的一块芯片来做,但开发起来比较困难。而PLC的功能和性能已经固化了,但用起来简单可靠。
发表于 2007-12-21 14: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PLC的功能和性能已经固化了,但用起来简单可靠”* ?+ n( Z4 G! M9 |% e; [

' T- R; a% s7 I用PLC来做飞剪其实早已经没有技术难题了,成熟的方案和案例都很多。
+ v  t0 \8 C/ G) i5 Y  e( N& @
6 L: }1 J$ i2 h- C* J里面的难点也诚如楼主所说的,各方面调配好就OK了~~~~
3 T" a0 r0 ?# Y; ^+ }6 @$ ^2 w: F+ T, \
PS:
& b, M8 b5 l3 z6 I我没有任何想非议单片机的地方哦,曾经看过鬼子用单片机来做的数控的,其性能和精度10年后的今天都能保证,叹服!
发表于 2007-12-21 17: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随风而去友好!6 c# ~) t$ |: U5 ?3 a6 I; q

& x. Y& L* P+ X. }8 [2 @+ n& S正如你所说:用PLC来做飞剪其实早已经没有技术难题了,成熟的方案和案例都很多。
* ~: u# E! F# o) k
5 C% L+ t6 Y% l* s5 E; a$ t/ K//*************************************************************
1 g# m# x) a! ~2 j3 b1 H6 ^. x问题出在高飞友所要求的“精度”升上去了,为±0.5mm!而且飞剪的动量还很大。# N: m5 ~( D: E
$ W2 j0 b1 ]8 z4 x8 C( }
假如,“精度”再上升半个数量级,为±0.1mm,这在机加工属于粗精度,
) Z4 b! d9 J/ m  {但对于飞剪来说,别说PLC,就是让单片机来做,可能也是无能为力了。: f' q, w; ?; W# D

! v4 V* r9 F0 K  s/ |4 l% K. R//**************************************************************4 y' [) S# |$ ], K4 E
高飞友这个项目,用不着什么“高速信号处理专门芯片”,
- I* G! Q1 i7 i2 ?4 q/ b两个单片机组成的模块就能轻松完成任务。! f. V. ]" |& p- e1 L
1 [5 M) P( L" s3 G8 ^/ A- `9 a
syw  071221---17.5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19 08:14 , Processed in 0.058413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