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538|回复: 28

失败的实例——供大家参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2 17: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
( o# g. f, Q- w4 {5 R( t4 V. A( B( u# Q
    抱歉比较晚才找到我们的“家庭”-钣金加工。现将我司一失败的案例给大家参考$ Q/ |# e6 P/ D7 W0 X

. Q4 i" Y) u) Q  g5 H   图中的产品我司现模具也开了,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拉伸后产品变形很严重(现模具报废),平板对角翘起。请各位高手发
, m3 `6 m  s9 e$ c) ?2 [" Z% P0 l5 i3 m# Y& b
表一下高见,主要针对失败的原因分析。小弟在此先谢过!4 o! S; `/ k% Y
+ n( V; A& ~7 |* _3 U; u
[ 本帖最后由 卓信 于 2007-12-12 17:4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3 09: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前段时间我也遇到过这个问题,前段时间试制一种油箱,油箱上要压凸起,压完之后变形很严重,由于急着交货,最后是人工校平,挺费劲的。5 P# @& `7 i6 B8 A8 _
不知道搂主的这件产品最后是怎么处理,还有就是遇到这种问题大家一般怎么处理?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1: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有试过比较软的钢板但还是不行,最后此方案被迫取消。模具只能报废了。
7 D" Y: h6 j# ]8 r   之前我们也有考虑到变形的问题,以为压凸后再折弯四边,靠四边折弯将变形矫正,结果是不能达到效果。
发表于 2007-12-13 13: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拉伸件常出现的问题
8 k  w4 I- u: l- A- j原理是拉伸件成形时,材料各点受到的横向拉应力和这个点的纵向拉应力不均匀
1 ^& Z- s- p, f! H导致材料成形时,料运走的速度有快有慢,形成材料的变形或拉裂。& V* P0 Y; v( W
解决的办法,只有靠模具的调整来解决,加大压力,调整间隙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管理员 + 5 感谢您的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2-13 16: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8 L( k; D8 f, @$ R4 [) ^$ u: E6 M
比较软是什么概念?退火状态吗?要是那样还不行的话 而你又有条件的话可以试试红冲(可能是个馊主意)如果你的表面质量要求不高的话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6: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软就是含炭量比较少一点的材料,屈服强度底。
, z# u: X0 G9 S+ z2 ~3 L; L+ b+ h, t. ?+ p
请教5楼的,何谓红冲?
发表于 2007-12-14 18: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情况我以前也碰见过,主要在模具上面下功夫,可以考虑作两次冲压,先冲一半深度再用一套模具整形.
发表于 2007-12-14 21: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楼主发到模具区去,你这个是钣金模具的问题,应该不算什么难题。跟本用不着红冲(就是加热冲裁)。看你的图纸应该是外壳件或者装饰件,精度不可能很高,但对表面有要求。建议试试以下方案:1 增加压边力,加压边圈,如果有,就加重。如果压边力过大引起料流不畅而在边角处破裂,就加大圆角,比如改为比较斜的坡度过渡,R可以继续研修。2下料多下点,在变形严重的区域外部开几个工艺孔,靠孔的变形来抵消内应力,如果该零件结构可以变化更好,比如在四边加点反向拉深或开孔的装饰。3 加整形模具。4 仔细检查一下上下模的间隙是否过大,现在的板材都是负公差,比标号小几丝,看看下模和压边圈是否加工到位,比如其表面平行度。5 凹模中心是否有顶块,切不可让其悬空拉伸。6凹模改为斜面,给其一个反向补偿植。我能想到的就这么多,楼主还是去找高手问问,最好把你的模具资料也一并给出,这样就可以看出问题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管理员 + 10 感谢您的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2-15 11: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会不会是材料的问题呢?这么大的拉伸怎么不用08F延伸好的材料|?
8 |  J0 T( ?' @/ Y3 n8 r+ V
  q9 s; [3 P' T: Y/ `呵呵,小弟不懂,随口说说,怡笑大方.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14: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的帖子

看来搞模具的就是比一般的懂得多啊!不知工业艺术家以前在哪个模具公司干过?7 T2 C6 A6 i8 I+ \4 s- U
这个产品的模具至今还在我们公司生锈呢!不知您是否有兴趣看一下模具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19 12:15 , Processed in 0.06131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