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11-11 15: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对轴承的配合有疑问的同仁认真阅读次国标!对于公差等级的选择还要看具体的工况,在机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经验的积累!(简要的介绍一下轴承配合选用的一般原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5 ]* R8 G, x3 g2 k
配合的选择一般按下述原则进行:
h @; P5 ?6 t1 \4 x0 { 根据作用于轴承的负荷方向、性质及内外圈的哪一方旋转,则各套圈所承受的负荷可分为旋转负荷、静止负荷或不定向负荷。承受旋转负荷及不定向负荷的套圈应取静配合(过盈配合),承受静止负荷的套圈,可取过渡配合或动配合(游隙配合)。
( t8 D2 }: c- V 轴承负荷大或承受振动、冲击负荷时,其过盈须增大。采用空心轴、薄壁轴承箱或轻合金、塑料制轴承箱时,也须增大过盈量。
& z! l; h7 F; i, K: w$ P 要求保持高旋转时,须采用高精度轴承,并提高轴及轴承箱的尺寸精度,避免过盈过大。如果过盈太大,可能使轴或轴承箱的几何形状精度影响轴承套圈的几何形状,从而损害轴承的旋转精度。 _7 { j Q3 H! q) l& c
非分离型轴承(例如深沟球轴承)内外圈都采用静配合,则轴承安装、拆卸极为不便,最好将内外圈的某一方采用动配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