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 G+ P" q5 I; b) U. o% ?. Z& h U* [1 t! r( I1 B
小老板生意做的不大,上洗手间都在“微信朋友圈”,因为他们不仅忙,而且是相当的忙!
$ P4 M" T: U# e2 T5 Z5 d) v
通常小老板是一专多能,有很强的综合实力,能力大责任就越大,所以通常是身兼数职。通常他担任着董事长、又兼任总经理,挂职业务员,客串着会计出纳……可惜他们没有三头六臂,因此只能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 I9 j: e( C: b3 `/ F9 P* u
当然在在创业前期(准备阶段和创新阶段),小老板一无经验,二缺资,三缺人手,小老板通常即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甚至还要充当搬运工,大事小事一臂挑,多数是被逼的。
; l+ _/ \! `2 q! C% _, O
问题是经过二三年发展,多少也收了三五斗,好坏也有了七八条枪,为什么小老板们还必须事必躬亲,还必须亲自上陈?其实这一切都是他们主动申请的。
0 K! W+ ^9 E7 y b9 J& I
1* z6 W }3 D* V$ W% p; r
榜样的力量
- k+ Q3 h. @% O& |6 x. }: v小老板搞企业投入最多就是精力,他们总勤奋勤奋再勤奋。小老板推崇一个理念----领导带头,员工加油!老板勤奋员工就不会偷懒,天道酬勤,只要勤奋生意就会好,企业就会成功。所以小老板喜欢事必躬亲,大事小事都要亲自上阵冲锋在前。
& t1 m7 e8 j$ n" P* V, n- B, ~7 D成功通常会让人自信,小老板因此自我感觉良好。创业期角色定位模糊,又身兼多职,小老板因此自我感觉良好---有强大的综合实力!于是小老板认为自己能时时处处放光彩,时时处处都能做和比别人更好,此时榜样就变得有点拉风,只要能站在前面就绝对不站在中间,能站在中间就绝对不象黄花鱼一样溜边。
( O: A+ c) k& l' U& T. d5 Y现代商业基本原则是分功,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功,专业的事一定得让专业人士来干,当然谁干谁出彩。老板树榜样,放光彩,其实是不清楚知该干什么,做了自己本不该自己干的事,多数时候他们却浑然不知!
% ?7 E0 R8 R6 x4 o( f
27 |, P' {: E1 ?1 ^! w
解决问题的习惯0 ]# p8 m$ o/ {% j- l
小企业有一个基本战略—----活下去。小老板做企业生存是第一位的,讲生存决不能做详细的企业规划或计划,讲的是活命哲学----实用,把细节做好,把身边的问题解决掉决好!创业时小老多数是三无产品“无资金”“无技术”“无人员”,因此什么事都是大事,什么事都是自己的事,最后小老板养成一个习惯“来什么事,就干什么事”。
! e" w) r( Y: c4 ]0 U
习惯有强大的依赖性,更何况这个习惯能带来巨大的既得利益。解决问题是小老板活命绝活成功之本,他们丢不掉也丢不得。只要见到事遇到问题,尽管有时他们也看到透,别人做可能会更好,可是他们忍不够,解决问题总是好的,当然还有那么一点点担心下属做不好。问题会激发小老板的本能反应----不亲自操刀也会指手画脚一番。
/ n5 L1 O3 Q6 J; _$ v1 H' v
麻雀虽小,五胆俱全,小老板生意不大,人和事和也不会少,只要一进办公室就被各种各样的事务和人包围,于是解决问题是第一要务。小老板永远会犯这个错误,明明有计划,也清楚不同的事需要不同的人来做,一进办公室就会处于紧急状态,该干不该干的一起干,永远有干不完的活,解决不完的问题。仔细一想,大多数是自己不该干的,一些是自己干得不好,不少别人干会比自己干得更好。
/ Q3 i% P- @( s' Z+ b8 a3 F; u3 e3' Y9 w/ A. I4 e0 F1 g
被下属反领导
u3 g3 b H( f& I5 g8 L小老板的一天通常是这样度过的,刚听完一个汇报,又来一个请示,接着的电话又响了,然后会议时间……老板很累,很忙效果并不好,因为此时员工正在给老板说问题提要求,等到老板拿解决办法。此时老板与员工地位倒置,强势的老板被些弱势的员工反领导!
7 g# G: \% [$ k6 p3 a, A" `
中国公司治理,有一点皇权味道,老板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为什么此时却如引被动?这一切还得从小老板自身的领导风格说起。
: g: `9 Q0 }( W- g
小老板用人有两大特点,其一,总怕下属做不好事,需要指指点点;其二,安全第一,要求一切尽在掌握!小老板带队伍有一个基本法则一切行动听指挥,早请示晚汇报!此举一箭三雕,将自己方法落实到工作中,清楚知道工作进度,随对可能了现问题进行纠错纠偏,一切就在掌握之中,不出现任何闪失。
5 f( j, H1 Z Y( @# x. i+ F
老板的影响是强大的,通常命令是命令建议也是命令,即使不理解也要执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中国职场的最普遍的心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方法有二,其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其二不做主谋只做帮凶。老板求功,喜欢当主谋,员工避守,乐意当帮凶!于早请示晚汇就演变成员工给老板提问题讲困难,等到解决办法,老板在干员工让他干的事,老板就这样被员工领导了。于是中国企业出最独特一道风景,老板很忙,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员工很闲,两眼一盼着熄灯。模具达人微信:mujudaren
# p1 E4 D8 v; D- n7 Q49 ^8 i& [! a# }2 Z% H8 L' m" P2 |4 m
老板一抢事,员工就发笑
# X# Z: x5 V$ j: F- m$ t+ }- c% M! m4 n# `" N
! K3 g- i; }& C1 N( k# r悠闲也是一种收益,老板抢事干,员工就没事干,老板忙,员工就偷着乐。一个忙碌的老板总手下总有一群清闲的员工。员工清闲并不会感激你,他们一边看你表演一边看你笑话。不管成败他们都有话要说,老板做事成了,他们就会说老板理所当然,如果失败了,他们又会所谓老板也不过如此,要是听我的,怎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所以老板永远立于不胜之地。
& V+ y& |: |) |1 T7 `. n问题是一个人精力是有限的,在一方事干多了,其它方面就必然花得少,做为老板其实只有两件事--干事和想事!做事多了,想事就必然少,不想事就不会有清晰的思维和战略,没有战略就没有人才策略,通常是该来的不来,该走的不走,最后小老板总是一个人在战斗,永远都在靠天吃饭,日子也就是时好时坏。
; G3 z" k5 i- B59 Y* _% P z R6 D
老板法则:一日三问2 ?9 m( `- A7 ~, _/ a5 w
孔子就吾一日省,作为老板,必须学会一日三问,我是谁?我应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有没有人比我干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