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 N+ {- O$ X, z/ H“实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字眼,简单翻阅了一下文献,有说出自沙汀的《丁跛公》,不过这个的年代已经很靠后了,根据文献记载是在1935年4月7号发表在《大公报》上的。倒是与ta意思相近的一个词——“见习”——明确的出处就是“和制汉语”,也就是中国引进的日本词汇,而日本则是将欧美发达国家的词汇意义成了自己国家的“汉字”。再扯远一点,比如“社会主义”实际上也是借用了“和制汉语”,而并非祖国人民的首创。把扯远的话题再扯回来,无论是“实习”还是“见习”,其精神和内涵是源自发达国家的,那实习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现有的实习制度和方式是否靠谱呢?2 W+ ?0 s) n- C3 _. I+ j; @
H$ J% [0 F) y
+ o I& ]' ]$ j, ^# n% v
1、实习制度
( Q& r$ V% `9 H) m1 W7 g! U: t
7 s& Y' T! |! F1 V0 O- s
# [ u) n; b# c8 p" X1.1、国企的实习制度. [# g& g/ j+ ]: e" d# K/ U
" ?: G! K' X5 B* Y4 S5 [
/ ^# j+ y- V, ~. ?2 q% y4 E8 i
国企是实习制度的忠实开拓者和实践者,传统的国企倾向于招揽应届毕业生,在自己的体制和规则内,将其培养成“合格”的人才。这其中有着制度的自然惯性和企业成员的思维定式在里面,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国企的套路和规章制度是国内企业(这里不包括外资在华独资或实际控股的企业)里最完善的,中小型的私企在这一方面是远远也赶不上的,即使是现在上市的大型私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套用了外企和国企的管理模式。外企的优势是对事不对人,国企的套路是因人问事,各有利弊,单纯说谁好谁坏就会陷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思维谬误中。国企对实习生的要求是相对宽松的,短则三两个月,长则一年,不过这其中的竞争却并不激烈,出了其中的一些可有可无的检查,和一个结尾的报告(有些国企会有答辩),基本就是“革命靠自觉”的自由模式。国企的实习,从根源上讲,是考察个人的学习速度和基础水平,根据实际表现(包括人脉关系)来因人设岗,没有极其特殊的原因,国企是不会主动辞退一个员工的。9 [( s; ~/ L7 ]: u
7 m- E7 e0 O! I
, B, P" p# a- }; y1.2、私企的实习制度
5 e- Q/ } {7 X6 U. ^) s1 e* q
0 M- |/ _4 C# M. ` m0 m/ v
/ G7 q, ?7 D& M" k3 a8 v0 Q( T, x私企的实习制度是一种神奇的制度,企业主可以光明正大地让你干正式员工的活(当然这个也取决于个人能力,活儿好不好绝对属于个人能力问题),开80%或者更少的薪水。而实习期之后(有些甚至是实习期未完)企业主一句:“能力不满足企业要求。”就不得不卷铺盖走人了,至少我遇到的提前转正的情况可以说凤毛麟角。当然了,这之前是没有合同的,所以失业保险之类的就不要想了,而且这样的情况在服务行业里是非常常见的。当然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我经历过非常正规的大型私企,企业给我提供的是相当专业的培训和实习指导,但这样的机会,真心太难得了。如果说普通私企的实习制度还坚持了什么原则的话,那ta的原则一定是——看心情!2 x) K- Y* o: K# v2 S) [) O" M) M3 K7 I
9 J* d6 T# s2 T, ]2 J) O0 ]
& p3 q' C' E" j$ }9 D' f& N1.3、外企的实习制度; Q1 R& e; g. h+ z
h1 u# n# E7 w! t% s. N
9 o2 d1 I6 k, J0 u! {+ r7 h0 O与外企提供的系统、专业的实习机会相比,国企的放养和私企的圈养简直就是渣渣。外企提供了大到企业文化熏陶,小到岗位降本增效等种种培训(这其中日、德两国的企业表现尤其突出),这对于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打工党是非常有意义的。如今许多私企也在逐步完善自己的各类制度,所以有幸进入这样的私企也是不错的。
$ U9 i9 C* K$ _' V d, |( c( u: `1 w4 U9 C' A0 [, p
2 C; o- s0 E7 R; s2、实习的意义
% {! w+ L: K% |
3 d3 r( R+ ^0 g7 q$ V* y D) S& x
: \ \$ y! [1 ~* n: K( x企业的类别自然不止上述三种,但不管是哪一种,总是可以针对上述三种对号入座的。心理学上讲,一个人的行为不管多无厘头,都一定是附加了一定目的的。同样的,我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ta的每一项规章制度都是有其潜在的目的的。比如国企实习是为了让人战队,私企实习是为了降低人力成本,而外企实习是为了迅速培养当前岗位的接班人等等,其中谁好谁坏不是三两句话能说清的,准确地说,根本就是说不清的。那于实习者而言,实习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9 O, V9 u8 ?& b* Z
+ K) \4 f4 T" ]/ q E. [- Z8 |% H# b: p& u+ p
2.1、国企实习的意义
$ P1 y6 L$ G4 I- n6 c2 @% A国企大部分都是大而全,比如一个机械厂,往往都是从下料、锻铸、铆焊、机加、热处理、组装……一条龙的,一个能够生存到如今的国企,往往能够看到45年的磨床,也能找到2000年之后的加工中心,这就是国企。多看、多听、多问……见到实物就是意义。国企意味着龙蛇混杂,少说多做,混个脸熟,学会察言观色就是意义。
% A$ `7 b/ F( F9 d o# v- Z
7 a! a' M" R4 i$ k- u P! l0 m& z8 B1 V
2.2、私企实习的意义. o4 U+ D w2 `! H# v& }" ]4 `; C7 v
私企大部分都是小而精,同样是机械厂,往往只偏重一个方向,比如焊接、比如机加,同样多看、多听、多问,在这个领域里达到相对专业的高度就是意义。私企意味着一个人要从事千种工作,学到手里的新本领就是意义。
5 Q Y0 y4 O3 @; Z# {* K8 J+ b) C. |- f
[+ x5 m3 a8 e# V5 L$ a
2.3、外企实习的意义
6 ^* ~3 Z1 d+ C% G“崇洋媚外”的种子,在国人的骨子里渗透了百年,那“镀金”就是意义。理解、掌握外企的运营套路,为未来晋升管理岗位铺路,这就是意义。( v( Y1 I. k# i) l3 i5 G# ]6 c
/ T. v" D+ C* N. R# R& u
7 b; O5 J( o- O1 Z$ {3、现有的实习制度靠谱么! {+ o7 ~$ W/ [# B
其实再往下讨论下去就和酒桌上讨论政治一个意思了——杞人忧天——企业主大都很少逛这类专业技术类的论坛,说再多也只是变相地发泄罢了。但大家就当我化身成醉鬼了,听我牢骚几句也无伤大雅:) B1 \5 Z8 j( T% |
; m1 c& l: [# t1 t; K
+ P0 ^ @+ y& i$ ^* @9 K, q1 _①无论企业处于何种目的采用了实习制度,能不能进步还是要依靠个人的努力,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驴”性子,是成不了气候的,不然也就没有“黔驴技穷”这样的成语了;3 Q% [/ a( l- d% I: Q! U
' a7 _9 N& x( G. s6 L
" Z; D0 D6 g; P. w2 P' z& o* s
②有人抱怨夜的黑,有人欣赏夜的美,制度靠不靠谱,关键还是看个人的心态和应对方法(主要是你也改变不了什么);
# K; K8 P; V" _, Y, p. Q4 R" p( ~- X& Q6 V
& U* `7 }9 b0 ^8 E$ H
③“存在即是道理”一种制度存在,必然有ta存在的土壤,分析、理解“土壤成分”,得到的绝对比讨论制度本身“靠不靠谱”实用得多。
$ a0 [! d0 [; @1 M
$ H7 f& \4 \1 L2 {/ Q6 T6 i( h k0 g
结语:凡事无绝对,上述言论也只是代表了相应类别下的大多数,对了点个赞,错了您就抡起胳膊拍砖,没有什么不可以。
% N, o+ w( n2 Z' b+ m# M! n$ X
& s8 G) G+ U5 m. H0 ~- P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