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711|回复: 12

关于开发设备前的Timing chart 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4 21: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来惭愧,这一两年来开始做设备机械结构开发,在设计和评估方案的时候,都是以自己之前调试设备的经验来预估节拍(比如这样一个类型的结构,这样的行程,大概一个周期是多少,大致预估出整机瓶颈点,就这样。),今天和一个客户闲谈,说到关于设备开发评估的一些事情,深感自己这方面的不足,我就是想知道,各位做机械设计的,你们开发一个设备前,做不做timing chart分析(C/T分析),如果做,如何做?有什么方法论没有?请赐教。十分感谢!祝中秋愉快!# _0 {4 t3 C; Q% w&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4 21: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详细的计划,都是拍脑袋大概定个数,做到关键部位开会讨论,往后拖是常事
发表于 2016-9-15 11: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的CT分析肯定有,不过有时候对于单一的工位的时间把控,要细究起来真的挺难的# Z# J' g6 u8 K, p
比方说长行程(300以上)的气缸,或者缸径大(63以上)的气缸,由于压缩空气的不均匀性,以前八爷也说过,没法精准算出
( r+ k6 O) t7 z  [1 k一个行程准确时间——精确到0.5秒. Q  q& _9 k* U' E) d2 ]  s

: w. j+ C" e( k/ W* w1 i  b# t又比如电机,就拿伺服为例子吧,伺服转速是可以控制的很好,但是有些进料机构是反复的启停的,哪怕上一个工位给料稳定,对于这种每次都从0开始加速,而转动时间又很短的动作,很难算出启动的加速时间。我们往往会在上一工位配合好之后(前后工位时间也是很接近的),一起运转达到稳定,才能看出来实际的CT
8 l* j' [' ]: G
" }; K6 m# D1 j% ]3 H* j! s5 b
发表于 2016-9-15 20: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情况:
0 {5 x2 m0 q* A' \
  L; F" g* Z  o' y$ \1)原料的质量稳定性(各种误差范围?),得先跟客户确认死了。这是至关重要的。否则“方案”,就绝对是吹牛!!!
/ h/ o: d* E! r8 a! q
/ M* O6 K" N2 a- d+ e2)在周期性动作上,我是尽量采用纯机械式,而不用电和气的。这样,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值,比较靠谱。
, H# \# c3 j5 ~" g' a  V2 l/ M% Z; H$ D6 Z1 S- m" r
3)自我感觉超好,感觉一秒钟能出来三个,那跟客户顶多顶多保证两个,试试看三个。。。) D$ r6 P5 R" ~+ y4 N+ O

1 c" r, i& j" b1 F( j( q( b订单谁都想要,但很多人愿意有意识地忘掉售后的跟踪成本、口碑成本。。。。。
 楼主| 发表于 2016-9-17 23: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水流年ilovepc 于 2016-9-17 23:25 编辑
0 ?  ~' ^6 b5 H% g# w; E1 U% I
Cavalier_Ricky 发表于 2016-9-15 20:01
% M' x1 j- l, k6 [8 k, R/ ^我的情况:+ ]3 B" B2 E( {# Z
% H. L9 e5 j7 z* ]6 v
1)原料的质量稳定性(各种误差范围?),得先跟客户确认死了。这是至关重要的。否则“方案 ...
谢谢!
发表于 2016-9-18 00: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深真的谈不上,就像你说的,吃尽了苦头过来的倒是真的。% N, R0 j& L6 G, U7 F
" E& ~5 n; I9 \
自己的无知、以前日本老板的顽固、客户的异想天开,凑到一起,就是烧钱掉头发,兜里还没钱。6 R8 r% H/ R  R, N
; r' E6 F/ O& u
同一类型(外观基本相同)不同规格通吃的设备,我倒是一直在玩儿。
; _: T6 ^3 {' p9 S( t
& C$ H: G# p1 a5 A' ?# k6 x我选订单很慎重的,可以说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那种,感觉信心不是很大的,绝对不碰。
" i" w' c3 o; @& q. l
) ^( z! ]& z# {* m5 k所谓信心:% I6 A: g! C3 T, }' K* t% l
* p3 j+ S2 e" v- U, ?
那就是首先看原料的规整度。即使是某些特定的原料,也得看看有没有特定的规律。原料乱七八糟,供料就是大问题,供料不顺畅,后面造得再好也没用。
, R7 f$ b3 W* c5 P* a( Q0 [( P6 T; W5 y: s1 i: o
外观都区别很大的话,我是不想碰了。除非客户车间的老员工能说出诀窍。接订单前,还是建议到一家客户的车间看看人家手工怎么来的,能找到不少灵感。6 v5 A3 Z8 V, P+ x

8 e; ~8 M% E% \$ A真想把区别超大的各种产品用一台设备组装起来?供料怎么办?
( h& F4 H) v2 O0 p- C) s6 e
1 y" w! U" r  S% k" s6 F0 m; E2 }" J某些行业,比如我以前上班的公司,电路板封装类的设备,倒是只要电路板能上台,就能插进去原件后封装起来。可原料都是极其精密的。电阻电容的引脚歪了,都算原料不合格退货的。。。
* j5 j+ ~: Q7 o5 R) X2 Z* I  x2 j+ j# c- A$ [1 p) k
要看有没有可行性,也得先看看是属于哪个行业哪类成品的组装了。最差的原料是啥样的,得怎么组装。。。; A* ~4 g& K6 V

$ X+ ]# g  y" X5 D9 [+ G哎,听着都头大。: L+ I- S& u* C* g

6 t6 f9 T& h5 A  K, }外面那么多客户要通吃范围较小的设备,干嘛非要弄这么费劲的家伙?
3 O$ A" R' Z9 s
  T8 M' B9 E: _# I绝对单一规格产品的设备,我也从来没玩过,搞过的都是一定范围内通吃规格的。可从来没想过玩儿你这种通吃的设备。
5 c8 P! p" b% H8 w0 Y% O
2 m  g' b. @6 Y+ W/ Y设备就算搞出来了,客户那里的操作工或技术员,能把每个零件的临界特征找齐了之后输入电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寂静天花板 + 1 热心助人,专业精湛!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10: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水流年ilovepc 于 2016-9-19 10:57 编辑
; o6 |2 \3 m0 k3 G
Cavalier_Ricky 发表于 2016-9-18 00:00' n. w' H0 K; i* R1 M2 ~
资深真的谈不上,就像你说的,吃尽了苦头过来的倒是真的。
: g( s( ~) t5 E( t' b( p$ W$ D) @! _9 R
自己的无知、以前日本老板的顽固、客户的异想 ...

7 ]' Y3 U9 y; L1 D5 F& T4 zCavalier_Ricky
5 u, E+ \. O+ V  Q2 a4 H2 |( r       谢谢您的帮助!那么晚了,还打这么多字回复我的问题,除了感谢还有感动!从大侠对问题的分析总结,能感受到大侠是实战派,点出的问题接地气、一针见血。我们目前遇到的问题,就是供料问题以及客户技术人员对设备的理解、接受力问题。兼容品种少不行、操作复杂不行、更换工装嫌成本高……,原本就感觉像我们现在这样玩下去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会把公司拖死,也会把自己拖死……
" m6 C0 {+ b# A" c- _
3 [, s) S/ B# u) ]  |$ O3 i  a
- J* z: ~( z; e/ Y4 D5 h" Q       从我们目前的状况来看,想完全依靠技术并且低成本的解决客户异想天开的想法也是不现实的,前期由于对行业认知有限(老板也是跨行创业),总是被客户牵着鼻子走,而且还是被从多客户,每个客户异想天开一下,连起来是什么结果,可想而知。其实客户自己也是迷茫的,那个行业整体自动化水平很低,因为外面做非标自动化的不搭理他们这种小批量多品种的要求,老板之前就是看到这一点才觉得我们去做这个领域才能有市场,也正是因为客户对自动化的认识模糊,无法理性的认识真实的状况,把过高的期望值强加我们身上,(比如,你们要用灵活的机械手,给我实现所有器件的拾取、摆放,现在的机械手都这么成熟了,马上都 工业4.0了……,谈到最后一说价格,你这个整机不应该超过30万……。) 说到这感觉谈不下去了……
" w. i( I/ O1 L* M9 ^) S: w  h5 G6 p/ Q

: T+ x  M! L9 D6 P) I      大侠对信心点的梳理,对我除了启发还让我确定了自己之前的分析和认知。感谢!时间仓促,以后再找时间向大侠讨教。祝大侠工作顺利!$ }% B' @0 |, U

; A& k: |# U! S- k- q! u1 S1 m( i7 t$ o! a, e! a4 R2 d

. s* r) T+ W! ?$ [4 o
发表于 2016-9-19 18: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似水流年ilovepc 发表于 2016-9-19 10:50) A; V9 R5 p" ?/ t
Cavalier_Ricky:: Z/ B% G& z  J; I
       谢谢您的帮助!那么晚了,还打这么多字回复我的问题,除了感谢还 ...
2 t6 i) L: z% Z* R4 V# \& p$ [
我也跟很多客户谈过项目。7 Y# i* D5 R; k- S
人家说什么?这么小的设备,还这么贵?我的回答:我不是卖钢材的。
2 }$ L! A9 ~" D) A7 N' Y人家说什么?我懂机械的,你这个设备的零件,加工也都很简单的。干嘛还那么贵?我的回答:我不是搞机加工的。" K! c( Q* G1 M0 f  h+ k7 X# O

1 s! P, V4 y) A! p! y那我是干嘛的?创造新设备的。$ B; _% Z9 I: I: d
( e) H. w0 P( f! ^) L) N
再说了,设备小,却能满足客户的需求,那就应该加价,而不是减价。耗电少了,占地少了,你还想再便宜?
& e% v! F8 d/ f9 o( i- C- C我干嘛弄出那么多人家不愿意加工的小零件?就是为客户使用时省钱。  \# ?5 {" F' g9 h( h
, ~9 F% f9 j9 @- Q- n
类似的话,我也曾在帮人家站展览会时跟来客们说过。
3 Y  Y1 Q9 u( {& q. N人家说:你这钻头,也不过是含钴5%的,干嘛这么贵?$ G3 L% `9 r- D; E* n! J
我的回答很干脆:我们卖的是钻头,不是棒料。; ~: A* N4 ~6 z) Q7 X) |; q
. y# L( n/ A0 y1 L
看着楼主的回复,不是隐约,而是很确定贵公司的营销路子,还是很中国式的营销,是订单,都想要,是客户说的,都想答应。。。。。。。。9 T& f) W  b2 K2 x0 R* s# a+ O" @

" N! n5 M: g- C$ p9 y6 B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 收起 理由
子云绳业 + 1
寂静天花板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9-19 21: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买设备还有单独付研发费的吗?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21: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水流年ilovepc 于 2016-9-19 21:54 编辑 * i4 i' H" x" s$ u
Cavalier_Ricky 发表于 2016-9-19 18:354 ~* z1 y' |5 F# Z
我也跟很多客户谈过项目。: f# E/ `: D( {/ Q# w$ k. w
人家说什么?这么小的设备,还这么贵?我的回答:我不是卖钢材的。
# ?& {6 `! r0 r9 ^4 _( y. p2 }人家说什 ...
. H5 |: C3 e/ Q. S0 ~; d- q
你说的很对,就在今天,原本没有必要接的一个小单子,老板又接下来了,耗时耗力,要从他们乱七八糟的CAD 文件中抠出零件轮廓、避位点、测试点,(3D模型都无法提供),给零件设计一套制具,还要给配套治具计加工 测试用的PCB板, 设计出图要四五天,加上加工、组装调试、出差,总价才万把块钱,也是醉了,那家客户明摆就是占便宜的心态合作,前期买了我们的两台设备,价格死压,事还多,其实他们在市面上找不到其他家的设备(找非标公司订制肯定比我们贵一倍不止),老板愣是不敢往上叫价,(说当是新领域切入交学费了)这次他们又出了新的产品想要在我们的设备上测试,但得重做制具,我的意思是让他们自己找治具厂去做制具好了,我们又不是做制具的,我们卖的是测试机,是电测、影像技术,非要我们做制具,我们就应该把价格提上去,你一个非专业做制具的,花大力气给人做制具,价格还比市面低,人家当然想找你做,可你做了不但白忙活,还耽误新项目开发,是不是应该把综合损失算进报价里?结果老板还是不敢往上叫价,他想的是以后……,总是意淫着现在把客户侍候爽了,别人以后会给自己大单子,现有的两单都在他家几乎白忙活,还谈什么以后(好吧,我目光短浅),这种客户的单子不要也罢(我以前在外资公司的时候,人家设备厂只要是此次项目拖久了,下次项目再找人家报价肯定提很多,你要么找其他家做,找我就得提价),不明白现在的老板为什么总是喜欢自己给自己画饼……

点评

还是企业营销能力和营销观念的问题。  发表于 2016-9-19 21:5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16 13:56 , Processed in 0.09955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