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7-20 10: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伯雄 发表于 2016-7-20 09:364 ]( T- H: s2 P( ?1 C6 P- z
不是您的“思路”有问题,而是Inventor的“思路”有问题。
6 |( f7 }6 W9 NInventor的装配环境特征,是不能落到零件模型中 ...
8 K" G% W5 u6 M0 k陈老师,我刚才描述有误,应该是做了个“修改部件”,我本意是要用inventor自己工具栏上的名称。8 z7 M, K" E3 k& P
# f2 S; f* `! R
那按照您这个说法,就是inventor其实并不支持部件级别的再次设计,配做这个意思我是明白的。
6 Q- b: X2 L: R# h3 D$ g% [$ N# \0 k* k' }9 j/ G
但有时候会有这种情况,希望先把两个初步设计的零件装配起来看看大致是个什么情况,
7 d) `; V/ | h9 n5 I, t, X' M0 c J1 v0 F8 R9 K3 \) s
然后在装配体上进行二次设计,例如打个孔这种情况,
, D9 G D: m7 ?/ X5 ]3 i# i% M B* y8 G! m$ e
至于这个孔的具体实现并不是“配做”,而是希望能够回落到零件级别去加工。; ~5 ^# L, P8 W" e0 u& M+ v
7 F4 V1 V, u( P- s- j; b0 d而inventor就是认为零件就是零件,装配就是装配,比较适合抄图而不是设计," m1 ^- d' o) r2 G
6 Z; y! V3 O3 X# y0 @
如果想做设计关联,只能在装配模式下打开零件,先在一个零件上开孔,然后再打开另一个零件,投影第一个零件的孔,用自适应的方法。- n. N; w& W6 E- b; j% T, x8 ?4 a
+ a" a# w6 [& j% u0 j( q7 y1 J" q* p但是自适应这种形式对于单独设计的人还好说,自己做的自己的思路比较清楚。
$ e% ^6 ^. n2 }3 j( } J0 H7 ~/ n7 ]2 B/ N; R0 ^6 |0 a. Y% Z
对于多人联合设计的情况,你做的自适应我就未必能理解,我做的设计说不定就影响了你原来的投影,有点麻烦。- J% U" L% `: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