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设计梦想

轴承发热问题探讨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6 17: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点评

讨论一片混沌,你学到了什么?  发表于 2016-7-6 1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6 19: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枥 于 2016-7-6 21:28 编辑 4 @" o! A+ G/ u9 @* Q% P
oldpipe 发表于 2016-7-6 08:15* }& D7 |# ]' Q; U9 m  s
附件摘自《实用机床设计手册》隋秀凛 高安邦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年4月 第1版 第1次印刷

9 H- a: P' u# r0 X: s$ _
! c% O( x9 _% }你贴出的资料如上:  _" t, h! W0 r: T
用红线框出的润滑方式是“循环润滑”,其适用范围为“大型机床用,高速、高温、高载荷)”。
& M1 T- h0 U" Z7 ]5 h* E3 Y! e楼主的工况并不在这个适用范围内。楼主在6楼已经说了“轴承尺寸内径50外径80,内径40外径70,成对使用角接触球轴承,铣床主轴”。用这样尺寸的轴承,不是“大型机床”;首楼所说的转速只有5000-7000转/分,对于成对使用的这样规格的角接触轴承,算不上“高速”;做铣床主轴用,环境为常温,与“高温”无关;采用的轴承是角接触轴承,承载能力有限,“高负荷”说不上。
& O. Z$ e5 h. `: a) P2 _+ z- ~你认为“这个转速用脂润滑肯定不合适。应采用油润滑,外循环带冷却”,我点评其“没有这个说法”。用这个资料,证明不了你的论点,推翻不了我的点评。; q/ Y( N( c+ Q$ P; g: C1 D, q

6 k; [  e& o( \4 s
3 d: V, }& O( D9 @! n5 |) b. s. T: u' I8 L+ I2 H: h3 b: h- e0 X
& U+ y* u" u2 H* z' k
+ @" B; F. d$ |3 ]! G$ `# N, 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点评

首先,大连机床的加工中心主轴无非12000rpm。会在这个论坛里讨论问题的,很难说有能力挑战转速5000~7000rpm。其次,手册摘录,说明那个说法是有的。再次,手册无非记录成熟经验,总是落后于实践的,怎知在手册就辑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6 21:42
发表于 2016-7-6 19: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枥 于 2016-7-6 21:30 编辑 & `$ f8 z! u1 c# Y

- i0 m2 e- {, w: r5 H“设计是别人的,若是我自己的早就上图了。加工不好说,至少检查说都是合格的。装配加了预紧37Nm。配合关系上都是紧配合,过盈量不超过0.01mm”。6 s& Z. o, S8 \! a/ Q
1、设计是别人的,但设计得对不对,你应该看得出吧。5 \3 \& n, U" n  s5 i- l8 C. t/ x# ^
这种用两对角接触轴承的,在所说的5000-7000转/分的工况下,一定要有保证预负荷不因热变形而变化的结构。$ u7 f2 P) o8 o7 D* }8 E
有吗?是怎样做的?
' s  a5 L# ^0 m3 @" A2、“加工不好说,至少检查说都是合格的”,这是不负责的说法。
. W7 M; m& A1 B- s首先你要确定图纸上的公差标注和形位公差标注是否正确,然后你要确认检验方法正确。还要亲手操作或亲眼看着检验,留下书面记录并归档,才能说零件是否合格。- J- b, X. a8 r( G' v
3、“装配加了预紧37Nm”。从你这个叙述,可以判断大事不妙。你这个主轴结构应该是满足不了前面第1项要求的。
3 l2 p; d# _5 ]# m4、即使图纸正确,按图纸所有零件都合格,也不见得就能装配出合格的主轴。3 j# r3 |, g7 h  y/ a: d& j

# T9 _$ |! K3 K! X2 N- V, I# P% y8 t0 r4 E3 _
  G& |5 n; }8 ]9 {. W
( e! D* b/ m9 i  d0 [0 u  H

1 ~1 M& y, t( T) x) \0 V7 O
7 a1 a& {8 Z) v3 l

点评

受益良多……不仅是技术上  发表于 2016-7-27 19:17
确实如你所说的。不负责任的现象太多,导致问题积累,最后就是不好的结果。有什么方式打破这样的过程才好  发表于 2016-7-9 09:05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zerowing + 1 热心助人,专业精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7-6 20: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害怕伏枥 发表于 2016-7-6 19:10
$ ~; N  z, K4 u; |2 q你贴出的资料如上:; Q" ^. @# B) ^5 G6 N7 o
用红线框出的润滑方式是“循环润滑”,其适用范围为“大型机床用,高速、高温、高 ...
) ^: R6 P4 W: B% y: g! E/ }; I
敢问大虾,多少算是高速?多少算是高负荷?我一直困惑这个问题6 w6 {6 j% Q2 T2 ^& M$ x

点评

这个大侠可以翻翻。以前P大有发过这个的讨论帖。  发表于 2016-7-7 00:26
如果是负荷,也可同样对待。轴承因型号不同,承载能力大不相同。同一种轴承,就有所谓特轻、轻、中、重等系列。选用轴承时,要按使用寿命来挑选合适的轴承。角接触轴承不能使用在重负荷工况。  发表于 2016-7-6 21:03
没有绝对概念,只在特定场合相对而言。譬如用轴承,轴承厂商对某一型号和规格的轴承都有最高使用转速建议,如果你用到这个建议最高转速的80%,称呼为高速当然可以。  发表于 2016-7-6 20:57
发表于 2016-7-6 20: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枥 于 2016-7-6 21:23 编辑 4 x) h7 `1 v( q7 I7 S

# q; F; g( g$ F% G0 }楼主把这个帖子发在【理论探讨(高端)】内,并且在首楼做了很多分析。# u. A( b  [. q. s- _4 |7 u6 l: w
只是,这种使用两对角接触轴承的主轴结构,早有规范设计,非常非常成熟的东西。其制作与装配,前人也早有非常非常详尽的总结。我们只需要老老实实把前人经验学习到,其实是没有半点再需要“探讨”的。
9 H: o3 h' k! {楼主这个轴承发热问题,从楼主的帖子和回复看,原因很明显:一是设计者把结构简化了,图纸有问题;二是制作马虎,没有有效手段做到应该有的精度;三是装配技工水平太低,没有掌握做这种东西的应有技能。
, B  x$ U# r. N/ e" ^% s
发表于 2016-7-6 21: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muyemuye 发表于 2016-7-6 20:09  W+ p, s# W1 ]' @0 m8 B( W
敢问大虾,多少算是高速?多少算是高负荷?我一直困惑这个问题
0 Z/ M, O' E3 _8 l
http://www.cmiw.cn/thread-444942-1-1.html
# B/ d8 p0 w9 t2 d4 r0 d8 {供参考!2 X. W, z9 ^9 S. F
彭老师说得对,高速,高载荷不是绝对的,没有很明确的定义。* ~' v7 j7 G8 {8 P1 i: M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zerowing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7-6 21: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害怕伏枥 发表于 2016-7-6 19:10
& J' Z# A7 F% g& i$ E1 u你贴出的资料如上:, z3 D, Q- ~! S5 C2 {
用红线框出的润滑方式是“循环润滑”,其适用范围为“大型机床用,高速、高温、高 ...

3 I% ~: ^0 Y6 h3 T( o3 o首先,大连机床的加工中心主轴无非12000rpm。会在这个论坛里讨论问题的,很难说有能力挑战转速5000~7000rpm。其次,手册摘录,说明那个说法是有的。再次,手册无非记录成熟经验,总是落后于实践的,怎知在手册就辑录了所有实践?并且编辑出版发行过程中实践没有向前推进?就本人经验而言,汽车、摩托车的发动机缸体、变速器壳体等零件生产线上的专用机床,即使理论计算可以采用脂润滑,用户也会为了润滑管理、日常维护保养的需要,要求采用动力循环润滑。而这些专机,绝大多数其实小的很不起眼,根本谈不上大型、高速、重载。% r: y, B5 U7 `1 j

点评

脂润滑的优点还是明显的,问题是用不好这个脂润滑,所以才会考虑别的润滑方式,这是主要原因。如果不服,那请你讲讲润滑脂该怎么用。  发表于 2016-7-7 09:47
没有反对你在这个工况用循环润滑,有钱有余力,多用个保险手段哪有不可以。我们的分歧只是在“这个转速用脂润滑肯定不合适”这句话中间的“肯定”两个字。  发表于 2016-7-7 06:12
发表于 2016-7-6 22: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高转速,得用润滑油吧
发表于 2016-7-6 22: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oldpipe 发表于 2016-7-6 21:42
& }# w5 R. I' k6 l$ E+ G2 m9 `首先,大连机床的加工中心主轴无非12000rpm。会在这个论坛里讨论问题的,很难说有能力挑战转速5000~7000r ...
$ U' p% m0 }! S! R6 K  c
你在13楼发言“这个转速用脂润滑肯定不合适。应采用油润滑,外循环带冷却”依据是什么?; K9 X3 |1 G+ ^/ i6 P5 D
ndm值不过45.5万,你否定了脂润滑,还否定了油浴润滑。
& J1 B6 b7 V$ v$ Q4 I6 t) v
发表于 2016-7-7 02: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Pascal 发表于 2016-7-6 22:575 y% r2 |4 G7 g1 W( h$ [2 o
你在13楼发言“这个转速用脂润滑肯定不合适。应采用油润滑,外循环带冷却”依据是什么?$ K1 C- k) I, z( g
ndm值不过45.5 ...
# _; c3 U3 M! S
P大,关于高速,想到一种可能。& x3 P: I5 f7 ^1 N* N& W0 D' t
因为润滑剂本身的运动粘度以及流体的径向剪切力变化存在目前所知的规律性,那么对于不同的润滑剂,可以根据假定两相对运动的平板的相对速度判断平板间的油膜剪切情况。如果速度过高,同时润滑剂同运动件表面的附着能力不足,则可能导致润滑剂本身对运动件的冲蚀磨损,因此失去润滑本来的意义。+ j, I* ^- N0 k  X1 K: T
但这个速度并不是确定的,会因为润滑剂的区别而不同。4 r7 F$ M% ^, T( R

点评

零侠,认同你的发言。  发表于 2016-7-7 10:3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20 00:10 , Processed in 0.07935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